延寿产粮大土壤环境保护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延寿产粮大土壤环境保护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延寿产粮大土壤环境保护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基础设施调查表
附表七:
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调查表
附图:
附图一:
区域位置图
附图二:
行政区划图
附图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附图四:
现状土壤监测点分布图
附图五:
重点污染行业分布图
前言
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壤环境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美丽延寿、提升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延寿县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粮食高产示范县,为保证粮食安全,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尤为重要。
为切实加强延寿县土壤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提升全县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以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哈尔滨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为指导思想,根据《关于编制产粮大县土壤环境保护方案的通知》(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和《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要求,结合延寿县实际,委托黑龙江新天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延寿县人民政府共同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从延寿县实际情况出发,以提升土壤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土地利用状况,污染源状况调查结果为基础,以土地分类,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为核心,以组织机构建设,监管机制建设为保障,确保延寿县土壤保护工作顺利完成。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立足点,以严控污染源为切入点,以保护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为重点,以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监控体系为支撑,强化受污染土壤环境风险控制,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全力推动土壤环境保护工作。
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安全利用”的原则,以农用地、建设用地、其他用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重点污染源等为重点,以建立健全土壤环境监管体系为支撑,开展调查,摸清底数,实施分用途、分级、分类管理,强化源头控制,分阶段开展治理与修复,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土壤保护新机制,全力推动延寿县土壤环境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
(二)基本原则
1.保护优先
预防为主。
坚持保护优先和源头控制相结合。
划定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建立严格的优先保护区域管理制度。
强化环境准入和监管,从源头上控制土壤新增污染。
到2020年,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等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到2030年,全县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发展,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等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2.安全利用
示范带动。
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和农产品超标情况,划定安全利用类耕地,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阻断或者减少污染物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农作物可食部分,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
3.资源整合
严格管控。
建立健全受污染耕地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实施分类管理,严格管控受污染土壤环境风险,建立耕地土壤污染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农业“三减”,加大黑土地保护,确保农产品安全。
坚持协同推进、共建共享。
整合相关土壤环境污染状况调查成果,提升数据收集、利用能力,逐步建立“风险可接受、技术可操作、经济可承受”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体系,为延寿县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二、工作目标
2018年底前,完成全县基本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详细调查。
2019年底前,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完成全县农用地(除基本农田外)及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详细调查。
划定优先保护区域,建立严格的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对全县土壤环境开展例行监测;
全面提升土壤环境综合监管能力。
2020年底前,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总体得到管控,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建立。
2020年底前,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到2030年,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三、现状土壤环境概况
(一)土壤类型
延寿县属于半山区,地形较为复杂,介于地形的差异,水热状况及植被的差异,在不同的地形部位,不同的植被下,分布着不同的土壤类型。
土壤种类共分为8个土类。
暗棕壤
主要分布在南、北及东部山区,面积较大,约为191.9万亩,占全境面积的40.8%。
其中,县属耕地约4.7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
白浆土
多分布在低山前缘的丘陵及漫岗地带,呈岛状断续分布,面积较大,约为166.8万亩,占全境面积的35.5%,其中,耕地约61.4万亩,占县属耕地总面积的51.6%。
黑土
多分布在波状起伏的台地,也有相当一部份分布于河流两岸的陡岸上。
这类土壤腐殖质含量较高,结构较好,营养元素比较丰富,是较好的耕地土壤。
面积约10.4亩,占全境面积的2.2%,其中耕地约7.4万亩,占县属耕地总面积的6.2%。
草甸土
主要分布在蚂蜒河流域的冲积平原及开阔的山间谷地,属于非地带性土壤,分布广,面积大,是主要的耕地土壤。
面积约60.7万亩,占全境面积的12.9%。
其中耕地约29.7万亩,占县属耕地总面积的25%。
沼泽土与泥炭土
沼泽土与泥炭土属于非地带性土壤。
在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地表长期积水的地方均有分布。
沼泽土面积约9.7万亩,占全境面积2.1%;
泥炭土约3.6万亩,占全境面积0.8%。
两者的耕地面积约3.63万亩,占县属耕地总面积的3%。
泛滥土
主要分布在蚂蜒河及其支流两岸河滩地带,是河水泛滥时携带的砂粒及淤泥相互淤积而成。
多与草甸土呈复区存在。
面积约21.3万亩,占全境面积的4.5%。
其中耕地为7.9万亩,占县属耕地总面积的6.6%。
水稻土
延寿县水稻种植历史较短,加之一年一季,每年灌水时间在5个月左右,水稻土的发育程度低,剖面分化不十分明显,仍保留着前身土壤的特征。
面积约5.4万亩,占全境面积的1.2%。
占县属耕地总面积的4.5%。
(二)土地利用现状
延寿县土地总面积309634公顷,农用地面积292687公顷,其建设用地9706公顷,其他土地7241公顷。
1.农用地
农用地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4.53%。
其中耕地12762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1.22%;
园地13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4%;
林地15769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0.93%;
牧草地2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1%;
其他农用地721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3%。
2.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3.13%。
其中城乡建设用地725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4%;
交通水利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24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9%。
3.其他土地
其他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34%。
其中水域51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7%;
自然保留地208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67%。
(三)县属土地利用现状
延寿县属土地总面积242698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226614公顷,建设用地9085公顷,其他土地6999公顷。
其比例为93.37:
3.75:
2.88。
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3.37%。
其中耕地11680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13%;
园地8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3%;
林地10311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2.49%;
其他农用地65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1%。
哈尔滨市规划调整完善下达延寿县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为64786公顷。
延寿县实际划定基本农田66118公顷,其中县属基本农田63651公顷,大于上级下达指标,符合要求。
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3.75%。
其中城乡建设用地677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9%;
交通水利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231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96%。
其他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88%。
其中水域50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8%;
自然保留地19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80%。
(四)土地利用特点
1.土地利用以农用地为主,农用地中以林地和耕地为主
延寿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农用地占有很大比重,2017年农用地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4.53%。
林业和种植业在该县农业生产中占用重要的地位,林地和耕地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0.93%和41.22%,这与发达的林业和种植业有直接关系。
2.建设用地比重较低,以城乡用地为主
2017年建设用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13%,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占有很大比重,占建设用地总量的74.70%,当地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尚有增加和改善的空间。
3.其他土地比重不高,后备资源呈零散分布
延寿县土地开发历史较早,经过多年的开发利用,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土地利用格局,现有土地资源中其他土地占2.34%,而其中可供开发利用的荒草地仅为1799公顷,占全县土地资源总面积的0.58%,占其他土地面积的24.84%。
这些后备资源多零散分布,且受地形影响,整理利用难度已越来越大。
(五)现有农业概况
延寿县为种植大县,主要种植的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等。
2017年各类农作物总产、单产:
水稻总产54.63万吨,玉米总产24.4万吨,大豆总产3.19万吨;
水稻单产545.1公斤,玉米单产552.37公斤,大豆单产187.45公斤。
全县绿色食品基地面积50万亩,总产27.5万吨,总产值8.25亿元,主要分布十大灌区的52个重点水稻主产村;
有机食品基地面积1.2万亩,总产6000吨,总产值3000万元,主要分布加信镇的民主、太和、新建、加信等村,延河镇新发村;
全县标准良田建设面积30万亩,主要以水田为主,总产18万吨,总产值5.4亿元,主要分布在加信、安山、延河、延寿镇、六团等乡镇公路两侧。
(六)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现状
延寿县目前有县级水源地1个,为新城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源类型为水库型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域面积为123公顷,陆域面积为314公顷,二级保护区水域面积为218公顷,陆域面积为9007公顷。
新城水库饮用水水源禁养区范围为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内水陆域范围,总面积合计为9662公顷。
保护区污染现状详见附表三,该水源地保护工程已于2018年启动。
乡镇级水源地8个,为8个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供水水源,水源类型均为地下水水源地。
其中加信镇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一级和二级保护区总面积为1949公顷;
玉河乡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一级和二级保护区批复面积合计为418.66公顷;
延河镇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一级和二级保护区总面积为811.11公顷;
青川乡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一级和二级保护区总面积为586.75公顷;
六团镇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一级和二级保护区总面积为1382.56公顷;
中和镇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一级和二级保护区总面积为971.36公顷;
寿山乡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一级和二级保护区总面积为388.95公顷;
安山乡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面积为0.85公顷。
保护区污染现状详见附表三,以上水源地保护工程均未启动。
千人以上农村集中式水源地8个,水源类型均为地下水水源地,均为承压水。
其中延寿镇新友村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面积为0.2826公顷;
安山乡华炉村水源地、适中村水源地、腰排村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面积均为0.2826公顷;
延河镇万宝村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面积为0.2826公顷;
加信镇太和村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面积为3.14公顷,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