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史学试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地史学试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史学试题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我国古太古界~新太古界的分布主要局限于地区,岩性以为主。
华北变质岩
9.华北地区古太古代~新太古代是形成、发育的时期,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地层为群。
原始硅铝质陆壳(陆核)迁西群
10.伊迪卡拉裸露动物群出现于时期。
晚震旦世
11.南华纪~震旦纪(800~543Ma)地层在我国宜昌峡东地区发育完整,自下而上依次发育组、组、组和组。
莲沱组南沱组陡山沱组灯影组
12.张夏组属统,长山组属统。
中寒武统上寒武统
13.纪被称为三叶虫的时代
寒武纪
14.寒武纪我国华北地区表现为稳定的的陆表海。
北高南低
15.奥陶纪最重要的生物化石类型包括、和等。
笔石三叶虫鹦鹉螺
16.华北唐山奥陶系剖面自下而上发育有组、组、组和组的地层。
冶里组亮甲山组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
17.华南地区奥陶纪自西向东,分为类型的扬子区,相对类型的江南区和东南区,海域性质自西向东表现为。
稳定活动陆棚陆表海→边缘海→岛弧海
18.地质历史中的南方冈瓦纳大陆包括现在的、、、和。
非洲南美澳大利亚印度南极
19.加里东构造阶段,北美板块与俄罗斯板块对接,洋关闭,形成大陆。
古大西洋劳俄
20.加里东构造阶段,华北、塔里木板块与扬子板块以洋相隔
古秦岭洋
21.泥盆纪生物界发生重大变化,出现陆生植物,淡水鱼繁盛,体现了生物的进化过程。
泥盆纪又被称为时代。
征服大陆鱼类
22.泥盆纪我国塔里木-华北板块区大部分处于状态,仅在祁连山南、北坡和塔里木板块边缘发育以为主的沉积。
剥蚀陆相红色建造
23.古生代期间,自时期至时期,华北地台一直处于剥蚀状态。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开始缓慢沉降,普遍接受相沉积
晚奥陶世早石炭世海陆交互
24.被称为两栖类的时代。
石炭纪
25.从植物分区来看,华夏、欧美区属区,以繁盛为代表。
热带植物石松、节蕨、科达
26.二叠纪末期绝灭的生物包括:
、、和等多种类型。
“虫筳”三叶虫四射珊瑚横板珊瑚长身贝
27.早、中二叠世末期的地壳运动使基本升起,与华北-塔里木连成一片,致使中国沿一线为界,出现“南海北陆”的对峙局面。
北方海槽昆仑-秦岭
28.海西构造阶段,劳俄大陆与大陆拼接,古乌拉尔洋消失,西伯利亚古陆与大陆的拼接,古亚洲洋西南段闭合,大陆形成。
西伯利亚古中国劳亚
29.中国的三叠纪,呈现出以为界,南北的地理格局。
秦岭-大别山海陆
30.后期至早期,全球大陆漂移汇集形成一个全球统一的巨大的联合大陆(泛大陆),泛大陆周围为泛大洋。
二叠纪三叠纪
31.印支运动后,中国大陆主体处于陆地环境,以为界的南北的地理格局结束;
受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以为界的东西差异开始显现。
昆仑-秦岭-大别山海陆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
32.侏罗纪被称为的时代、时代、时代。
“裸子植物的时代”“爬行类时代”“菊石的时代”
33.恐龙绝灭于时期
白垩纪末期
34.依据构造运动的旋回性,自早古生代以来,可以分为:
、、
35.、、几个构造阶段
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山运动
36.地质历史时期发生了多次生物绝灭事件,三次较大的生物绝灭事件分别发生于、和期,这些时期都处于太阳系G值曲线的特征点时刻
泥盆纪晚期二叠末期白垩末期
二、名词解释
1.地层叠覆律
地层在未发生倒转的情况下,其形成的地质年代总是下老上新
2.地史学的定义
地史学是研究地球及其生物界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运用动力地质学、古生物学、矿物学、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方面的知识,分析和推论地质时期地球岩石圈、水圈、气圈和地表生物界在时间上的发展和演变历史。
3.沉积相的概念
沉积相是指能够反映沉积环境的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总和,包括沉积环境和物质记录两方面。
4.板块学说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的岩石圈(lithosphere,海洋下约70km厚,大陆下约120~150km厚)被各种类型的构造活动带(洋中脊mid-oceanicridge、海沟oceanictrench、转换断层transformfault、活动褶皱带activefoldbelt)分割成刚性的薄板状块体(即板块,plate),岩石圈板块能够在塑性的软流圈(asthenosphere)上逐渐滑动、漂移。
板块边界(即各种构造活动带)是地球表面构造运动最活跃、最集中的地带。
5.前寒武纪
距今5.43亿年以前的地质时代,统称前寒武纪,相应年代的地层统称为前寒武系。
6.小壳动物化石
小壳动物化石出现于震旦纪末期(灯影组中的圆管螺),繁盛于寒武纪,个体微小(1~2mm),具有外壳的多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统称为小壳化石(smallshellyfossils),包括软舌螺、腹足类、腕足类、单板类、海绵及一些分类地位不明的物种,出现于最古老的三叶虫之前。
7.海西构造运动
人们将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即晚古生代)为主的地壳运动发展阶段称为
海西构造阶段,海西构造阶段发生的构造运动称为海西构造运动,
海西构造阶段升起的褶皱带称为海西褶皱带。
8.地层学
研究地层顺序及与邻区地层的对比关系,建立其地层系统和相应的地质年代系统,在此基础上,研究地层的物质特征(物理和化学)、时空分布规律和成因环境等。
9.地层划分
按照岩石所具有的任一特征、性质或属性,将地球的岩层按其原来的顺序、性质或属性系统地组织、划分为有关的单位。
10.地层对比
在地层学意义上是表示特征和地层位置的相当,所强调的现象不同,对比的种类也不同
11.层型
指一个已经命名的地层单位或其界线的原始(或后来厘定的)典型剖面。
在一个特定的岩层层序内,它们代表一个特定的间隔,或一个特定的界线。
这个特定的间隔和界线就是这些地层单位的单位层型和地层界线的界线层型。
12.岩石地层单位“组”:
具有岩性、岩相和变质程度的一致性的岩层;
组或者由一种岩石构成,或者以一种主要岩石为主,夹有重复出现的夹层,或者由两三种岩石交替出现所构成,还可能以很复杂的岩石组分为一个组的特征,而与其它比较单纯的组相区别。
组具有一定的空间展布范围,在该范围内其岩性、岩相应基本稳定。
13.“穿时”:
在持续地海侵海退的情况下,其地质时代因地而异的一个岩石地层体及其界线与地质时间面或化石带斜交的现象或关系,全部侧向可以识别和追索的非火山成因的陆表海沉积的岩石地层单位都必然是穿时的。
14.瓦尔特相变定律:
只有在地理(空间)上彼此有横向毗邻关系的那些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在垂向层序上依次叠覆
15.沉积组合
在一定时期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沉积过程中主要构造环境的沉积岩共生综合体。
16.补偿盆地
基底下降速度=沉积速度,水体深度不变,地层岩相基本保持稳定
17.蛇绿岩套
代表洋壳组分的超基性-基性岩(橄榄岩、蛇纹岩、辉长岩)、枕状玄武岩和远洋沉积组成的“三位一体”共生综合体,是判别古板块边界的一个重要标志。
18.加里东构造运动
广义的加里东构造运动是指:
所有发生在早古生代(寒武纪~志留纪)的褶皱运动,
狭义的加里东构造运动是指志留纪后期的褶皱运动
;
因此人们将早古生代称为加里东构造阶段,将早古生代发生的各次构造运动所造成的褶皱带称为加里东褶皱带。
三、简答题
1.以湖北宜昌剖面为例,简述扬子区奥陶纪地层发育特征及沉积环境
湖北宜昌剖面为扬子板块的奥陶系标准剖面,以正常浅海灰岩为主,闭塞滞留非正常海页岩为辅的灰岩与页岩互层,地层发育特征及沉积环境如下表:
2.简述我国华南地区志留纪的地理面貌及沉积特征
我国华南地区在志留纪地理面貌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各地志留系的岩相和沉积厚度有显著差异,可分为:
上扬子区和下扬子区。
上扬子区:
早志留世早期,上扬子陆表海周围被古陆、水下隆起所围绕,形成半闭塞的滞留海盆,盆地主体处于非补偿状态,形成黑色笔石页岩相沉积。
早志留世晚期~中志留世早期:
上扬子地区海侵不断扩大,逐渐转为正常滨浅海环境,发育有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底栖生物发育,形成壳相和礁相生物组合。
中志留世晚期~志留纪末期:
扬子地区整体抬升,只在滇东地区保留有残留海湾。
下扬子区:
早志留世早期,属较深水陆棚海,砂质沉积为主,由南向北地层变厚。
砂泥质沉积为主,地层厚度大,由北向南水体加深,至皖西、浙西出现复理石沉积。
海水变浅,该地区变为三角洲环境,砂泥质沉积为主,发育交错层理。
3.以黔中剖面为例,简述华南地区二叠纪地层发育特征及沉积环境变化
华南地区早二叠世末期普遍发生海退,中二叠世初又下降接受沉积,下、中二叠统之间发育平行不整合;
中二叠统以浅海灰岩为主,分布广泛;
上二叠统普遍发育海陆交互相及陆相含煤地层,上部为海相。
黔中剖面为该地区二叠系的标准剖面,地层特征如下:
4.简述印支构造阶段全球海、陆变迁。
三叠纪为印支运动构造阶段,全球处于联合古陆增生、扩大、鼎盛至古陆逐渐分裂、漂移的过渡时期。
二叠纪后期至三叠纪早期:
全球大陆漂移汇集形成一个全球统一的巨大的联合大陆(泛大陆),泛大陆周围为泛大洋。
三叠纪后期,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分裂,特提斯海向西延伸,形成近东西向、较狭窄的特提斯海西段;
冈瓦纳大陆本身也开始分裂,印度板块、澳洲-南极州板块与南美-非洲板块分离,同时特提斯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发生强大的构造运动(即印支运动)
5.简述陕甘宁盆地侏罗纪的地层发育及沉积特征
6.简述松辽盆地白垩纪的地层发育特征及沉积环境变化
7.简述新生代渤海湾盆地的构造单元组成
渤海湾盆地
为我国东部最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具隆坳相间的构造格局。
坳陷包括:
下辽河坳陷、冀中坳陷、黄骅坳陷、渤中坳陷、临清坳陷、济阳坳陷、昌潍坳陷;
隆起包括:
沧县隆起、郉衡隆起、埕宁隆起、内黄隆起
8、简述中国第四纪的主要地质特征
●差异隆升强烈的西北山系盆地区
●风成作用显著的内蒙古、晋陕高原区
●整体抬升的青藏高原
●上隆剥蚀的华南中低山、丘陵区
●大面积沉降的东部近海平原
9分析造成白垩纪末期的生物绝灭事件的可能的原因
白垩纪末期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大规模的生物绝灭事件,
属的灭绝率:
52%,种的灭绝率:
90%,造成生物灭绝事件的原因可能包括如下几方面:
●地内因素:
海平面下降、气候变冷、海水成分变化、古地磁倒转、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火山喷发等
●地外因素:
行星撞击事件、超新星大爆炸、太阳耀斑等
10.三叠纪的生物面貌
三叠纪为海西构造运动后的第一个纪,陆地面积扩大,陆生生物大发展,爬行类大量出现,气候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