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32226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

情感态度

价值观

爱国情感

隋朝大运河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思想意识

统一、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障

教学重点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和理解隋朝的繁荣、辨证地分析隋朝开凿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回顾上学期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上学期已学过哪三种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2.奴隶社会经过哪几个朝代和历史时期?

(夏、商、西周、春秋)

3.封建社会从什么时期开始?

(战国)到隋朝建立以前,它依次经过哪些朝代?

(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在这些朝代中哪些曾经完成全国统一?

(秦、西汉、东汉、西晋)

★小结、过渡:

我国封建社会经过秦汉的国家统一时期,得到了发展,接着又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进一步发展起来。

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学习新的内容——隋唐盛世,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

请大家阅读新课,记住课题和标题。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南北重归统一

★教师解释“外戚”,简介隋取代北周的经过(8岁的周静帝是杨坚的外孙)。

★学生阅读1——3页“南北重归统一”课文和5页“自由阅读卡”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

1.隋朝建立的年代、都城、第一位皇帝。

(581年、长安、隋文帝杨坚)

2.隋朝完成统一的年代。

(589年)

3.含嘉仓能长期储存粮食的史实说明了什么?

(隋朝粮食储存很多,经济十分繁荣)

4.隋朝完成统一的历史作用。

(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大运河的开凿

★学生阅读“导入框”、3——4页“大运河的开通”课文(包括小字),思考回答:

1.隋炀帝专为观看扬州琼花而下令开凿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

(不对)

2.隋炀帝开凿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同时也含有显示个人权威、追求个人享受的因素。

3.根据课本第3页“动脑筋”(结合“地图册”第3页“你知道吗”):

当时为什么能够开通大运河?

(隋文帝励精图治,使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荣。

隋炀帝开凿运河就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和人力资源,还有以前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4.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南北两端分别在哪里?

(洛阳、余杭、涿郡)

5.隋朝大运河连接了哪五大河流?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根据第4页“动脑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国家水上运输全靠大运河)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重要?

(那时陆路运输只能靠人力畜力,用车用马,运量少、速度慢、费用大。

而水运用船装载粮食,运量多、速度快、费用省。

7.根据第5页“活动与探究2”:

隋朝开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他们谁说得对?

你怎么看?

(总体上是好事,局部上有损害。

他们各有道理,但也各有偏颇。

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但也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8.根据第4页“活动与探究1”:

今天的大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

(今天的运河不经过洛阳;

北段运河已不通航,正在修通之中。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指导学生根据第3页“隋朝大运河”图,当堂完成填充图册第2——3页有关内容。

2.对各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醒预习第2课《贞观之治》。

教学后记: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学会从课本中“以正文为纲,从多渠道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阅读简短的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

第2课“贞观之治”

识记水平

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统治等基本史实

唐太宗和武则天的政绩

综合分析

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评价人物

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体验

治国道理

统治者思想和政策的开明,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

杰出人物的“杰出”,体现于他们对历史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 

“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含嘉仓能长期储存粮食的史实说明了什么?

★设问过渡:

繁盛的隋朝为什么很快就灭亡了?

(指导学生阅读第6页“唐朝的建立”,联系“导入框”内容加以理解: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唐朝的建立

★学生阅读6-7页正文,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

1、唐朝建立的年代、都城、第一位皇帝。

(618年、长安、唐高祖)

2、唐太宗的姓名和年号。

(李世民、贞观)

教师解释:

“年号”是古代帝王用来标记自己统治时期的专有名词。

比如唐太宗是626年即位的,当年仍用父亲李渊的年号“武德”,627年才改为“贞观”。

所以,626年可记为武德九年,627年则记为贞观元年。

唐太宗的统治,历史上称作“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学生阅读7-8页相关课文、插图和文献资料,先在书上划线,然后讨论回答:

1、唐太宗认为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

2、第7页“文献资料”的意思是什么?

(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3、唐太宗在经济方面实行什么措施?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戒奢从简”;

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

4、根据第7页“动脑筋”:

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

(注意吸取历史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负担,提倡节俭,以身作则等。

5、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谁?

(“人镜”魏征)

6、什么样的历史现象称作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他的统治政策开明,使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赋税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繁荣,政治比较清明,国力逐步加强,所以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

★学生阅读8—9页有关的“阅读文字”,思考回答: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

(武则天)

2、她的政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重视发展生产,重视选拔贤才)

1、阅读第9页“自由阅读卡”,思考:

“昭陵六骏”的由来怎样?

(纪念唐太宗的战功)

2、完成“填充图册”3——4页第2课的习题。

3、根据第9页“活动与探究1”制表:

(括号部分可留待第5课学完后补充)

★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项目

汉武帝

唐太宗

政治

削减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破格录用有真才实学的人

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

经济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亲临治理黄河第一线,重视兴修水利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

军事

派兵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军事机构)

思想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

(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

民族关系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4、谈谈你对武则天的看法。

5、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提醒预习第3课《开元盛世》

第3课“开元盛世

教学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及其主要成就)

农业工具的改进(结构原理和先进性)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

(武则天)她的政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引导过渡:

所以,郭沫若称赞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意思是说武则天的统治弘扬了贞观之治的成果,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开元盛世”为什么会形成?

有哪些成就?

请看第3课。

“开元之治”

★学生阅读10——11页课文、插图和资料,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

1、“开元盛世”是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唐玄宗)

2、唐玄宗刚当上皇帝时,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任用贤才——“走马任姚崇”,反对奢侈——烧毁珠玉锦绣)

3、根据11页“文献资料”和“动脑筋”:

唐玄宗和他的曾祖父唐太宗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贤他们都善于任用才,重视吏治,注意“戒奢从简”,使政治较清明,经济有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里著名的“治世”——“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

★过渡讲解:

唐玄宗刚当上皇帝时,不但注意从政治方面进行改革,还很重视发展生产,使得当时经济繁荣起来。

盛世经济的繁荣

★学生阅读11—13页,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

1、课文中说,唐朝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兴修水利工程,改进农耕技术,发明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筒车)

★教师补充说明:

农业上的灌溉工具,三国时期发明的叫做“翻车”,就是今天农村里还在使用的“水车”,靠人们用脚来踩动它,是比较吃力的。

唐朝发明的叫做“筒车”,它把水流的力量和竹筒的盛水功能巧妙地结合起来,不再依靠人力了。

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片段出现了转动的筒车,很明显是个错误。

那时连翻车都还没有发明出来,哪来的筒车?

2、学生观察12页“唐朝穿裙衫的妇女”,结合11页“动脑筋”: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唐朝丝织技术高超,丝绸质地很薄。

3、组织学生读“自由阅读卡”(第14页),联系课本前面的彩色图片,回答:

唐朝最为有名的陶瓷品种是什么?

(青瓷、白瓷和唐三彩)

4、结合“地图册”第7页“想一想”:

这里提到的三个地方是什么?

(国子监、曲江池、大雁塔)

5、当时长安的居民住宅区叫做什么?

(坊)商业区叫做什么?

(市)长安还有什么特点?

(它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6、什么样的历史时期叫做“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期,史称“开元盛世”。

可惜唐玄宗统治后期却走向腐败,导致唐朝的衰落。

唐朝的衰亡

1、学生阅读13—14页的课文,按14页“活动与探究1”:

(唐玄宗年少时,在民间亲身经历了一些不得志的事情和苦难,所以即位之初能够记得人民的疾苦,能够勤于政事。

)后来他坚持这样做了吗?

(没有)

2、在唐玄宗统治后期发生的一场叛乱叫做什么?

(安史之乱)唐朝灭亡于哪一年?

(907年)

1、完成“填充图册”4——6页相关内容。

2、提醒学生预习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教学目标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重点 

隋朝创建科举制度的进步意义

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统治,在用人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注意任用贤才,选拔有才干、有道德的人当官。

隋朝之前,怎样选拔官吏呢?

原来,必须有地方官吏、高门权贵的推荐,才能当高官。

(所谓“高门”就是“高等”的意思。

)地方官吏、高门权贵推荐的人当上高官之后,就要“知恩图报”,往往利用职权来维护推荐者的特权,不利于皇帝加强中央集权。

所以,隋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实行有效的统治,废除了旧的选官制度,创建新的选官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叫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