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隋朝大运河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思想意识统一、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障教学重点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受和理解隋朝的繁荣、辨证地分析隋朝开凿运河的目的和作用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回顾上学期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上学期已学过哪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2.奴隶社会经过哪几个朝代和历史时期?(夏、商、西周、春秋)3.封建社会从什么时期开始?(战国)到隋朝建立以前,它依次经过哪些朝代?(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在这些朝代中哪些曾经完成全国统一?(秦、西汉、东汉、西晋)小结、过渡:我国
2、封建社会经过秦汉的国家统一时期,得到了发展,接着又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进一步发展起来。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学习新的内容隋唐盛世,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请大家阅读新课,记住课题和标题。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南北重归统一 教师解释“外戚”,简介隋取代北周的经过(8岁的周静帝是杨坚的外孙)。学生阅读13页“南北重归统一”课文和5页“自由阅读卡”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1.隋朝建立的年代、都城、第一位皇帝。(581年、长安、隋文帝杨坚)2.隋朝完成统一的年代。(589年)3.含嘉仓能长期储存粮食的史实说明了什么?(隋朝粮食储存很多,经济十分繁荣)4.隋朝完成统一
3、的历史作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学生阅读“导入框”、34页“大运河的开通”课文(包括小字),思考回答:1.隋炀帝专为观看扬州琼花而下令开凿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不对)2.隋炀帝开凿运河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同时也含有显示个人权威、追求个人享受的因素。)3.根据课本第3页“动脑筋”(结合“地图册”第3页“你知道吗”):当时为什么能够开通大运河?(隋文帝励精图治,使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荣。隋炀帝开凿运河就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和人力资源,还有以前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4.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南北两端分别在哪里?(洛阳、余杭、涿郡)5.隋朝大运河连接
4、了哪五大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6.根据第4页“动脑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国家水上运输全靠大运河)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重要?(那时陆路运输只能靠人力畜力,用车用马,运量少、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用船装载粮食,运量多、速度快、费用省。7.根据第5页“活动与探究2”:隋朝开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他们谁说得对?你怎么看?(总体上是好事,局部上有损害。他们各有道理,但也各有偏颇。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但也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8.根据第4页“活动与探究1”:今天的大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今天的运河不经过洛阳;北段运河已不通航
5、,正在修通之中。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1.指导学生根据第3页“隋朝大运河”图,当堂完成填充图册第23页有关内容。2.对各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醒预习第2课贞观之治。教学后记: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学会从课本中“以正文为纲,从多渠道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2.指导学生阅读简短的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第2课 “贞观之治”识记水平解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统治等基本史实唐太宗和武则天的政绩综合分析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评价人物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体验治国道理统治者思想和政
6、策的开明,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杰出人物的“杰出”,体现于他们对历史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含嘉仓能长期储存粮食的史实说明了什么?设问过渡:繁盛的隋朝为什么很快就灭亡了?(指导学生阅读第6页“唐朝的建立”,联系“导入框”内容加以理解: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唐朝的建立 学生阅读6-7页正文,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1、唐朝建立的年代、都城、第一位皇帝。(618年、长安、唐高祖) 2、唐太宗的姓名和年号。(李世民、贞观)教师解释:“年号”是古代帝王用来标记自己统治时期的专有名词。比如
7、唐太宗是626年即位的,当年仍用父亲李渊的年号“武德”,627年才改为“贞观”。所以,626年可记为武德九年,627 年则记为贞观元年。唐太宗的统治,历史上称作“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学生阅读7-8页相关课文、插图和文献资料,先在书上划线,然后讨论回答:1、唐太宗认为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2、第7页“文献资料”的意思是什么?(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3、唐太宗在经济方面实行什么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戒奢从简”;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
8、4、根据第7页“动脑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注意吸取历史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负担,提倡节俭,以身作则等。5、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谁?(“人镜”魏征)6、什么样的历史现象称作贞观之治?(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他的统治政策开明,使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赋税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繁荣,政治比较清明,国力逐步加强,所以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学生阅读89页有关的“阅读文字”,思考回答: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武则天)2、她的政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重视发展生产,重视选拔贤才)1、阅读第9页“自由阅读卡”
9、,思考:“昭陵六骏”的由来怎样?(纪念唐太宗的战功)2、完成“填充图册”34页第2课的习题。3、根据第9页“活动与探究1 ”制表:(括号部分可留待第5课学完后补充)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项目汉武帝唐太宗政治削减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破格录用有真才实学的人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经济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亲临治理黄河第一线,重视兴修水利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军事派兵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军事机构)思想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民族关系两次派张骞出使
10、西域(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4、谈谈你对武则天的看法。5、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提醒预习第3课开元盛世第3课 “开元盛世教学重点 盛世经济的繁荣(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及其主要成就)农业工具的改进(结构原理和先进性)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武则天)她的政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引导过渡:所以,郭沫若称赞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意思是说武则天的统治弘扬了贞观之治的成果,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开元盛世”为什么会形成?有哪些成就?请看第3课。“开元之治” 学生阅读1011页课文、插图和资料,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1、“开元盛世”是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唐玄宗)2、唐玄宗刚当
11、上皇帝时,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任用贤才“走马任姚崇”,反对奢侈烧毁珠玉锦绣)3、根据11页“文献资料”和“动脑筋”:唐玄宗和他的曾祖父唐太宗有哪些共同的地方?(贤他们都善于任用才,重视吏治,注意“戒奢从简”,使政治较清明,经济有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里著名的“治世”“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过渡讲解:唐玄宗刚当上皇帝时,不但注意从政治方面进行改革,还很重视发展生产,使得当时经济繁荣起来。盛世经济的繁荣学生阅读1113页,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1、课文中说,唐朝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兴修水利工程,改进农耕技术,发明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筒车)教师补充说明:农业上的灌溉工具,三国时期
12、发明的叫做“翻车”,就是今天农村里还在使用的“水车”,靠人们用脚来踩动它,是比较吃力的。唐朝发明的叫做“筒车”,它把水流的力量和竹筒的盛水功能巧妙地结合起来,不再依靠人力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片段出现了转动的筒车,很明显是个错误。那时连翻车都还没有发明出来,哪来的筒车?2、学生观察12页“唐朝穿裙衫的妇女”,结合11页“动脑筋”: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唐朝丝织技术高超,丝绸质地很薄。3、组织学生读“自由阅读卡”(第14页),联系课本前面的彩色图片,回答:唐朝最为有名的陶瓷品种是什么?(青瓷、白瓷和唐三彩)4、结合“地图册”第7页“想一想”:这里提到的三个地方是什么?(国子监、
13、曲江池、大雁塔)5、当时长安的居民住宅区叫做什么?(坊)商业区叫做什么?(市)长安还有什么特点?(它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的大都市)6、什么样的历史时期叫做“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期,史称“开元盛世”。可惜唐玄宗统治后期却走向腐败,导致唐朝的衰落。唐朝的衰亡1、学生阅读1314页的课文,按14页“活动与探究1”:(唐玄宗年少时,在民间亲身经历了一些不得志的事情和苦难,所以即位之初能够记得人民的疾苦,能够勤于政事。)后来他坚持这样做了吗?(没有)2、在唐玄宗统治后期发生的一场叛乱叫做什么?(安史之乱)唐朝灭亡于哪一年?(9
14、07年)1、完成“填充图册”46页相关内容。2、提醒学生预习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教学目标 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教学重点 隋朝创建科举制度的进步意义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统治,在用人方面有什么共同点?(注意任用贤才,选拔有才干、有道德的人当官。隋朝之前,怎样选拔官吏呢?原来,必须有地方官吏、高门权贵的推荐,才能当高官。(所谓“高门”就是“高等”的意思。)地方官吏、高门权贵推荐的人当上高官之后,就要“知恩图报”,往往利用职权来维护推荐者的特权,不利于皇帝加强中央集权。所以,隋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实行有效的统治,废除了旧的选官制度,创建新的选官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叫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