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移动公司:优秀质量管理(QC)小组成果精选 降低移动电路业务中断频次.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61164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7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移动公司:优秀质量管理(QC)小组成果精选 降低移动电路业务中断频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某移动公司:优秀质量管理(QC)小组成果精选 降低移动电路业务中断频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某移动公司:优秀质量管理(QC)小组成果精选 降低移动电路业务中断频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某移动公司:优秀质量管理(QC)小组成果精选 降低移动电路业务中断频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某移动公司:优秀质量管理(QC)小组成果精选 降低移动电路业务中断频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移动公司:优秀质量管理(QC)小组成果精选 降低移动电路业务中断频次.docx

《某移动公司:优秀质量管理(QC)小组成果精选 降低移动电路业务中断频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移动公司:优秀质量管理(QC)小组成果精选 降低移动电路业务中断频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移动公司:优秀质量管理(QC)小组成果精选 降低移动电路业务中断频次.docx

降低移动电路业务中断频次

传输网是通信业务发展的支撑网络,是各项业务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是公司市场经营的坚强后盾。

2008年,在上级“靓网工程”行动纲领指导下,XX公司运维体系自上而下不遗余力的深

入贯彻“精细化运维”的工作思路。

在当时的XX公司传输网络中,移动电路业务中断频次偏高是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一、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

XXQC小组

成立时间

2008年6月

课题名称

降低移动电路业务中断频次

课题类型

现场型

活动日期

2008年6月-2008年10月

活动频次

2次/周

注册登记号

CU-SHANGD-YANT-2008-005

出席率

98%

姓名

文化程度

小组职务

职称

备注

傻磕脐

文盲

组长

工程师

成员均多年从事传输维护工作,参加

ISO9000质量认证和靓网工程。

补屎

文盲

副组长

工程师

小犬蠢一郎

文盲

组员

工程师

灰太狼

文盲

组员

工程师

喜洋洋

文盲

组员

工程师

阿扁

文盲

组员

工程师

愚公

文盲

组员

工程师

姜太公

文盲

组员

工程师

山本五十六

文盲

组员

工程师

坏猫咪

文盲

组员

工程师

屠娇娇

文盲

组员

工程师

李大嘴

文盲

组员

工程师

老土豆

文盲

组员

工程师

表1- QC小组概况

小组成绩:

u2003年XX传输标准化示范单位;

u2004年XX省质量管理先进班组;

u2005年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二、术语解释

中断频次:

当月电路发生中断的次数/2M电路数目(折算成

1万条的数值),如:

2008年1月中断业务共发生20次,当月电路数为5000条,则中断频次为20/0.5=40。

误码:

传输期间内发生1个错误的码元即发生了误码。

三、选题理由

移动业务的发展是公司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传输网运行质量的好坏与移动业务的健康开展息息相关,关系着公司的切身利益。

而2008年2月-6月因传输原因导致的移动电路业务中断频次却持续上升(如图一所示),引起公司、部门领导高度重视,要

求我小组立即采取措施,降低移动电路业务中断频次。

由此我们

小组选择课题:

降低移动电路业务中断频次。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40

45

50

56

55

60

50

40

30

20

10

0

图1-2008年2月~6月移动电路业务中断频次折线图

四、现状调查

时间

类别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合计

误码

28

32

33

36

40

169

光缆中断

5

7

6

7

8

33

拉闸限电

5

5

8

8

5

31

微波故障

2

2

1

2

1

8

其他

1

1

2

2

2

8

合计

41

47

50

55

56

249

我们从网管中心提取了2008年2月-6月移动电路业务中断数据:

表2-2008年2月~6月移动电路业务中断频次表统计(胡辉 2008-6-29网管中心)

从上表可以看出,移动电路业务月平均中断频次为24:

9/5=50汇总各种因素导致的业务中断情况情况见下表:

序号

原因

数目

占业务中断比例

累计比例

1

误码

169

68%

68%

2

光缆中断

33

13%

81%

3

拉闸限电

31

12%

93%

4

微波故障

8

3%

97%

5

其他

8

3%

100%

合计

249

100%

100%

表3-2008年2月~6月移动电路业务中断汇总表

月平均移动业务(误码原因)中断频次为169/5=34次。

根据统计表我们做出排列图如下:

移动业务中断频次 累计比率

249



97%

93%

81%

68%

169

N=249

33

31

8

8

100%

75%

50%

120

25%

0%

0

误 光缆中断 拉闸限电 微波故障 其他

图2-2008年2月~6月移动电路业务中断排列图

通过排列图可以看出,在2008年2月-6月,误码导致的移动电路业务中断频次为169次,占全部业务中断的68%,是主要问题。

时间

类别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误码频次均值

14

12

12

15

经过对2002年~2005年移动电路业务的月平均误码中断频次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如下:

表4-2002年~2005年移动电路业务误码频次表(统计胡辉 2008.6.30网管中心)

从上表看出,误码频次最少的为2003、2004年只有12次。

公司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传输网络规模、质量有跨越式的

提升,维护人员的水平大幅度提高,运维体系自2001年以来就严格实施ISO9000标准,小组对移动业务中断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统

计,由于误码为主要问题,因此,通过采取措施我们完全有信心将误码频次降到2004年的12次以下。

经计算50-50×68%+12=28,可以将移动电路业务中断频次降低到28次以内。

五、设定目标

目标值:

通过控制误码,将移动电路业务中断频次降为28次。

移动电路业务中断频次

50

28

现状 目标值

六、原因分析

图3-QC活动目标

针对调查的结果,我们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认真的原因分析,并做出树图如下:

经过以上原因分析,小组找出了误码的8个末端原因。

七、要因确认

我们将经过分析的误码原因汇总,制定要因确认计划表:

序号

末端原因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确认人

确认时间

1

技术监督人员不足

是否具备机房2M施工的技术监督能力

技术监督人员是否达到3人,检查是否均具备机房2M施工的督察指导能力

胡辉李承业

7.2

2

时钟板运行不稳定

网络中的传输设备的时钟卡是否稳定、正常工作。

在网管对网络中每块时钟板卡进行检查。

贾霄胡辉

7.8

3

设备接入尾纤衰减大

网络中XDM-1000设备的收光不低于-28dBm。

对XDM-1000设备的收光进行测试要求收光不超过-28dBm。

,李承业秦永强

7.13

4

环境温度高

设备要求环境温度为

18~28度。

结合季节天气,实测机房环境温度范围。

胡辉贾霄

7.15

5

2M头质量差

2M头质量是否存在问题。

查询现有的几个厂家的2M头验收测试报告并进行抽查测试。

秦永强

7.16

6

无2M压制工艺标准

有无2M头压制工艺标准

查技术档案规范

胡辉

7.20

7

未开启倒换开关

网络中的5500多条电路的倒换开关是否开启

在网管对网络中每条电路的倒换开关是否开启进行检查。

杨玉华贾霄李承业

7.21

8

接地电阻偏高

传输设备要求接地电阻为0-3欧姆。

检查、测试中心机房传输设备的接地电阻。

李承业胡辉

7.25

表5-要因确认计划表(QC小组06-07-01)

随即按照已制定的要因确认计划,小组成员对这8个末端原因逐一进行验证,确认所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末端因素

1、技术监督人员不足

标 准

具备机房2M施工的技术监督能力

负责人

胡辉、李承业负责于07月2日进行核实

现场测试

施工时技术监督人员可达到3人,且具备机房2M施工的监督指导能力。

验证一

结 论

非要因

末端因素

2、时钟板运行不稳定

标 准

设备时钟板完好率达到100%

负责人

贾霄、胡辉负责于07月8日进行

现场测试

在网管对每块时钟板卡进行检查,发现二机房XDM1000x1槽HLXC384卡时钟板运行不稳定

结 论

要因

验证二

末端因素

3、设备接入尾纤衰减大

ECI

28dBm

XDM-1000

设备要求收光不低于-

负责人

李承业、秦永强负责于07月13日夜进行

现场测试

经网管监测和仪表测试,发现二机房

XDM-1000设备PS5光卡收光尾纤衰减较大。

要因

验证三

末端因素

4、环境温度高

标 准

设备XDM-1000 设备要求环境温度在

18-28度间

负责人

胡辉、贾霄负责07月15日进行

现场测试

对环境温度检查,发现机房温度为26

度左右,在此范围内。

结 论

非要因

验证四

末端因素

5、2M头质量差

标 准

2M头出厂检验合格

负责人

秦永强负责于07月16日进行

现场测试

对现有厂家的2M头出厂验收情况进行检查,并实际检查2M头质量,无问题

结 论

非要因

验证五

末端因素

6、无2M压制工艺标准

标 准

2M压制压制应有相应的标准规范

负责人

胡辉负责于07月20日进行

现场测试

查阅我公司各类技术规范及归程文件,发现目前我公司相关技术部门尚无此类

2M压制标准规范。

结 论

要因

验证六

末端因素

7、未开启倒换开关

标 准

具备开启条件的100%开启

负责人

杨玉华、贾霄、李承业负责于07月21

日进行

现场测试

经网管检查,目前本地网共计5629条电路中,有158条具备开启条件但未开启倒换开关。

结 论

要因

验证七

末端因素

8、接地电阻偏高

标 准

设备接地电阻正常值0-3欧姆。

负责人

李承业、胡辉负责于07月25日进行。

现场测试

实际检查机房的接地情况,接地电阻为

0.7欧姆,正常。

结 论

非要因

验证八

综上所述,小组确定了以下四个要因:

l时钟板运行不稳定;

l光功率偏低;

l无2M压制工艺标准;

l未开启倒换开关。

八、制定对策

根据确定的要因,小组制定以下对策措施表: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完成时间

责任人

1

时钟板运行不稳定

更换时钟板

设备完好率达到

100%

1.将有故障的板卡更换掉;

2.检查同样的网上设备的时钟板卡是否存在该问题;

8.08

贾霄秦永强

2

设备接入尾纤衰减大

对尾纤头清洁擦拭

XDM-1000设备的

收光不低于

-28dBm

1.将接收功率低的尾纤清洁

2.检查网络中其他光卡收光是否低于-28dBm;

8.10

贾霄孙典超

3

无2M压制工艺标准

制定2M头压制工艺标准

统一2 M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