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电子版Word下载.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电子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电子版Word下载.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生活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
宗教是不是哲学?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根本方法的理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总体上是一致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完全一致?
哲学的最根本的特点是讲求理性即“以理服人”。
(二)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学问(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实践——具体科学——哲学。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哲学的反思性(思辨性)特点。
“玄学”,恩格斯:
哲学是高高悬浮与空中的思想领域。
(三)哲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即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形式。
哲学以抽象思维形式体现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阶级性是哲学的又一特点。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客观和主观的关系)
(一)形成和提出
从“灵魂不死”到“万物有灵”。
形成于奴隶社会,古希腊巴门尼德首次提出,恩格斯第一次表述为哲学基本问题。
(二)如何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这一问题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最一般的概括,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并且首先做出回答的问题。
2、这一问题是我们研究其它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解决其它哲学问题的出发点。
3、这一问题也是我们生活和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4、这一问题是贯穿全部哲学史的中心问题,是各派哲学分歧和斗争的焦点。
(三)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何者是世界的本源?
这一问题在哲学史上属于本体论问题。
关于“本原”,“始基”。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第二方面,思维能不能反映存在,世界是不是可以认识的问题。
我们也称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
这一问题在哲学史上属于认识论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不可知论代表:
18世纪英国的休谟(感觉之外一概不可知),19世纪德国的康德(自在之物不可知)
(四)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派别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一切唯物主义都认为: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一切唯心主义都认为:
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世界的本源,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
丹麦哲学家施达克:
唯物主义是追求物质享受的学说,唯心主义是追求理想、进步的学说;
美国的詹姆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源于哲学家的性格(刚性气质和柔性气质)。
二元论:
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个各自独立,互相平衡的本原,其实质是唯心主义。
17世纪笛卡尔(法国)“我思故我在”。
二元论是不是第三种哲学流派?
哲学上的党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大派别的对立和斗争。
哲学的党性同阶级性有关,是阶级性的体现。
唯物主义等于正确,唯心主义等于错误,对吗?
(五)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
1、人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首先解决的是世界的本质问题,然后才解决世界的状况问题。
2、如何解决本质问题规定了解决世界的状况问题的方向。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总是附着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上的。
(六)哲学中基本派别产生的根源
1、唯物主义产生根源:
A、社会实践的结果(社会历史根源)
B、进步阶段的需要(阶级根源)
C、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认识论根源)
2、唯心主义产生根源:
列宁“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A、体脑分工和阶级剥削制度(社会历史根源)
B、剥削阶级的利益和需要(阶级根源)
C、主观脱离客观、认识脱离实践,(认识论根源)
三、哲学的历史发展
(一)唯物主义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奴隶制或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
a、代表奴隶主阶级中的民主阶层或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b、基本观点:
世界是物质的,但又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c、代表人物:
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
泰勒斯“水”,赫拉克利特“火”,中国的“五行说”。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
2、近代机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a、17世纪、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
世界是物质的,但又用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解释世界。
17世纪英国培根“知识就是力量”、洛克“白板论”、霍布斯“人对人是狼”
18世纪法国拉美特利“人是机器”、狄德罗“大理石雕像变成人)、爱尔维修“人是环境的产物”霍尔巴赫。
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恢复唯物主义,抛弃了辩证法)
d、局限性:
(自然科学处在收集材料阶段)①机械性②形而上学性③唯心史观(半截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两个主义):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
(二)唯心主义的基本表现形式
1、主观唯心主义:
认为人的某种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这种主观精神派生的。
a、人的意志:
经验、感觉、心等。
关于“心”,孟子“心之官则思”是误解。
b、代表人物:
18世纪英国贝克莱“存在即是被感知”
中国南宋时期陆九渊“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中国明代王阳明(心外无物)
2、客观唯心主义:
认为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a、古希腊柏拉图“理念”,德国黑格尔“绝对理念”
宋代朱熹“理”。
(三)辩证法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辩证法
代表: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由斗争产生的”。
2、黑格尔为主要代表唯心主义辩证法
3、唯物主义辩证法
(四)形而上学的基本表现形式
“物理学之后”“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器”。
看不见摸不着东西的学问。
近代黑格尔赋予形而上学以反辩证法的含义。
形而上学的实质——片面性。
(1)绝对主义:
割裂事物的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片面抓住事物的确定性一面,否定不确定性,把确定性绝对化。
(2)相对主义:
割裂事物的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片面抓住事物的不确定性一面,否定确定性,否定事物质的界限。
(3)折衷主义:
或把两种根本不相容的东西无原则结合在一起、或不分主次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平列起来,歪曲事物的矛盾关系。
(4)诡辩论:
把辩证法加以主观应用,随意把辩证法的某一侧面加以引申夸大、从而歪曲辩证法。
(5)庸俗进化论:
只承认渐变,否认飞跃,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只承认进化、改良,否认革命。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我历史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从内容上讲,包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完整的学科体系;
从研究对象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科学;
从阶级属性和功能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从本质特征上讲,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批判性)相统一的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一)社会历史前提和阶级基础:
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前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三次大的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工人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二)自然科学前提:
19世纪中期三大科学发现:
1、细胞学说(德国施莱登施旺)
2、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德国迈尔等)
3、生物进化论(英国达尔文1859)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自然科学的论证)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实现变革的关键是实践观点的确立,正是在实践观点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克服了以往旧哲学的根本缺陷,使哲学在内容、对象和作用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一)从内容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脱离,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相脱离、本体论和认识论相脱离的缺陷,建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统一、本体论和认识论统一的彻底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列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整块钢铁”,实践是构成整钢的“钢筋混泥土”。
旧唯物主义在理解自然界时也是物质的
物质世界:
自然界
人类世界(马哲重点):
人化自然
人类社会——建立在物质生产基础上,物质生产是客观的物质活动。
(二)从对象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中把哲学看成是包罗万象并且凌驾于所有的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的缺陷,正确解决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科学地确定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是哲学研究对象。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两者总体上是一般与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1、哲学和科学一样,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在它们同实践关系上,科学比较直接,哲学比较间接。
2、哲学和科学一样,都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但哲学是从总体上把握世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科学是提示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
3、哲学和科学的相互作用,哲学以科学为基础,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四)从哲学的作用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的抽象思辩性质,把改造世界看作是自己哲学的根本任务。
四、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
(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的核心和它建构理论体系的根本原则是实践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是指导实践
(二)科学性
这种科学性体现上理论内容的客观真理性和逻辑形式的严密性
(三)革命性(批判性)
这种革命性突出表现在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上。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列宁、毛泽东、邓小平以及一切革命的人们所继承和发展了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体现在马、恩、列、毛等一系列著作中。
1、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2、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神圣家族》
3、马克思、1845《关于费尔巴格的提纲》11条,简称《提纲》
4、马恩合著,1845—1846《德意志意识形成》简称《形态》
5、马克思,1847《哲学的贫困》
马恩,1848《共产党宣言》诞生标志
6、马克思,1867《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