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导管临床应用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09294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动脉导管临床应用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肺动脉导管临床应用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肺动脉导管临床应用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肺动脉导管临床应用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肺动脉导管临床应用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肺动脉导管临床应用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

《肺动脉导管临床应用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动脉导管临床应用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肺动脉导管临床应用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

患者是否存在心肺等严重疾病、病情是否处于高风险状态;

手术是否属于高风险手术或复杂手术;

术者是否具有PAC操作条件和能够准确解释PAC数据的能力三方面考虑。

应该从患者(ASA分级)、事件(手术创伤)和技术设备条件三个方面分级,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级别。

1、一般情况

低危:

ASAI-II级,血流动力学改变轻微,并不影响器官功能;

中危:

ASAIII级,较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且可能影响器官功能;

高危:

ASAIV-V级,显著血流动力改变,严重影响器官功能状态,甚至死亡。

2、事件

低风险:

体液丢失少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小,围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低;

中风险:

中等量体液丢失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或感染,可导致围术期并发症,甚至死亡;

高风险:

大量血液丢失和显著血流动力学改变或其他因素,有围术期高并发症和死亡率风险。

3、技术与设备

具有熟练的PAC操作、护理的技术和完善的设备和能处理并发症的能力;

PAC操作、护理技术一般和设备支持较少;

缺乏PAC操作、护理经验和设备支持,出现并发症也得不到处理支持。

鉴于肺动脉导管价格昂贵、创伤性较大,综合以上三方面因素,PAC适应症应归纳为:

需要、可以和不需要(表1)。

表1 

决定使用肺动脉导管的影响因素

决定使用肺动脉导管的影响因素

人员与设备 

患者因素

外科因素

低风险

中风险

高风险

高危

不需要

可以用

需要用

中危不需要可以用可以用

低危不需要不需要可以用

高危不需要不需要可以用

中危不需要不需要不需要

低危不需要不需要不需要

高风险高危不需要不需要不推荐

作为目标导向治疗(Goal-directedtherapy),PAC的连续监测提供心输出量(CO)、体、肺血压和循环阻力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利于准确判断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

指导输液输血以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

优化全身的氧供需平衡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可提供积极、合理、准确的管理方案,对于减少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PAC的连续监测提供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指标,对全身的氧供需平衡状态进行监测,当出现全身氧合状态失衡时,提醒麻醉科和重症医学医师进行积极处理,防止发生由于全身氧供需失衡所引起的并发症。

PAC监测常用于心脏、大血管外科、神经外科、创伤外科、高危、重症和复杂手术患者围术期;

在ICU/CCU病房,尤其是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心衰或进行性低血压患者;

推荐在经验性治疗无效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PAC,或者按预期方式进行的传统治疗无效,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且同时合并充血和低灌注的患者,建议使用PAC;

通过置入PAC以确保心室满意的液体负荷、指导血管活性药和正性肌力药的使用,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缩短ICU的住留时间、缩短住院天数,可以降低器官衰竭的发生率。

PAC临床效能通过效益与风险对比来综合判断,围术期使用PAC监测可决定目标导向治疗。

特别是对于高风险患者拟行高风险手术,

如ASAⅣ或Ⅴ级和有很大可能引起器官功能障碍或死亡发生的高危患者,应该考虑PAC的使用;

特定外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风险;

那些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会引起心脏、血管、肾脏、肝脏、肺脏或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危险性增加的外科操作,PAC的放置可能会使这类手术患者受益;

另外PAC放置的条件和人员特征(医师是否受训,技术支持条件等)将直接影响特定患者PAC放置的适应症,但如果临床医师无放置PAC技术和经验、也无解释PAC参数能力,强行放置PAC,不但不能给患者带来益处,相反,容易导致放置失败、增加并发症、错误解读监测获得的参数,导致处理错误,甚至延误抢救,危及患者生命。

此时不推荐使用PAC。

因此,放置PAC必须保证特定患者从PAC监测中受益最大化,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使PAC监测给患者所带来的危险最小化,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转归。

(二)禁忌症

PAC无绝对禁忌症,对于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狭窄、右心房或右心室内肿块、法乐氏四联症等病例一般不宜使用。

严重心律失常、凝血功能障碍、近期置起搏导管患者常作为相对禁忌症,根据病情需要及设备及技术力量,权衡利弊决定取舍。

二、PAC放置的基本设备和操作

(一)基本设备

1、PAC和相关物品,包括穿刺针、导引钢丝、带静脉扩张器和旁路输液管的静脉扩张鞘、PAC、导管保护套、压力测量装置。

2、PAC种类

(1)四腔导管

成人用F7或F7.5,小儿用F4或F5不透X光。

F7导管长110cm,从顶端开始每隔10cm有一黑色环标记,作为置入导管深度的指标。

每根导管有4个腔:

①其中一个腔的腔内含有绝缘的金属丝,金属丝一端与镶嵌在气囊近侧管壁上的热敏电阻探头相连,热敏电阻探头在离导管尖端3.5~4.0cm处,可感知局部温度的变化,另一端通过特定接头与心输出量计算机连接,就可以完成热稀释法测心输出量。

②导管内第二个腔与顶部的气囊相通,用以气囊充气和排气,气囊的充气容量为1.25~1.5ml,充气后有助于导管随血流向前进入肺动脉,直达肺动脉的分支处,排气后可保证血流进入各相应的肺动脉分支。

③第三个腔开口于距离导管尖端的26~30cm(F7距离尖端30cm,F5距尖端15cm)处侧孔,当导管尖端位于肺动脉时,此孔正好在右房内,通过压力换能器测定右房压(RAP)或CVP,并由该孔注射生理盐水,测量心输出量。

④第四个腔贯通导管的全长,在导管的尖端开口,连接压力换能器,测量肺动脉压(PAP)和肺动脉楔压(PAWP)和取血标本。

(2)五腔导管

含有光导纤维的漂浮导管是在改良的Swan-Ganz肺动脉导管中运用连续热稀释技术,测定心输出量,可持续测定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3)六腔导管

带有快反应热敏电阻的漂浮导管(容量型肺动脉导管),除可连续测量心输出量及传统的压力参数外,还可测定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和右心室舒张末容量(RVEDV)等右心室容量参数,可进行连续心输出量和容量负荷测量。

(4)其他

在离肺动脉导管的尖端14~25cm处加上热电热丝,通过血液热稀释法可连续监测心输出量。

如在漂浮导管上安装超声探头,还可连续地测定肺动脉血流。

3、压力测量装置

由心肌收缩、舒张产生的周期性压力改变,经压力换能器转换并放大,最后转换为摸拟信号,在多导生理仪上,把压力曲线、心电图和心动周期时相变化同步显示在屏幕上,供观察、分析和测量心腔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

在开始操作前,换能器应安放在设定零参照点,通常平卧位时压力传感器需放置在右第四肋间、腋中线水平;

侧卧位时则应放置于右第四肋间,胸骨右缘水平,并对压力校准。

4、血氧饱和度测定装置

应用光学测定法,带氧饱和度传感器的导管,利用对光的反射和吸收作用,通过光电池转换,反映导管尖端所处位置的血氧饱和度。

(二)操作

1、PAC置入途径

常用经皮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穿刺置入。

右颈内静脉是置入PAC的最佳途径,PAC可直达右心房,从皮肤到右心房的距离最短,操作方法也易掌握,并发症少。

也可经股静脉穿刺置管,但达右心房的距离较长,进入肺动脉稍难,而且,经导管感染的机会增多。

另外,也可从肘贵要静脉置入PAC。

2、操作技术

备好除颤器和必要的急救药物,连续监测患者的心电活动。

放置肺动脉导管的操作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

置管前首先连接好换能器、测压仪和各种连接导管,将换能器进行调零点和校正,并在PAC置入的过程中,依据压力和波形的变化来判断导管前进所到达的位置。

常规消毒铺巾,皮肤穿刺点局麻后用带有18G针头的注射器,穿刺颈内静脉,成功后经针腔内置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皮肤进针处用尖刀切开,皮下用蚊式钳轻轻扩张,并直达浅筋膜。

在导引钢丝引导下捻转伸入带静脉扩张器和旁路输液管的导管鞘,拔除导引钢丝和静脉扩张器,装上旁路输液管,同时可在此时抽到静脉血。

选择合适的PAC,用配备的1ml注射器向气囊内充入1ml空气,测试气囊的完整性,用肝素生理盐水预冲PAC的管腔并套上PAC的保护套,连接测压装置检测压力,经导管鞘置入PAC。

经颈内静脉途径进入的PAC,在置入20cm左右,管端可达右心房,可记录到低平的静脉压波形。

嘱助手给气囊注入1.5ml空气,使气囊膨胀,再继续慢慢地推进导管,每次约2~3cm。

当PAC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后,压力突然升高,下降支迅速回到零点,出现典型的右心室(RVP)波形。

使气囊完全充气(F7共充气1.2~1.5ml,F5共充气0.6~0.75ml),充气后即可减少导管尖端对右心室壁的刺激,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又使PAC容易向肺动脉推进。

当PAC插入肺动脉时,收缩压改变不大,而舒张压显著升高,大于右心室舒张压,呈现肺动脉压力波形。

再将PAC继续推进,即可嵌入肺小动脉分支,最佳嵌入部位应在左心房水平肺动脉第一分支,并出现PAWP波形。

PAC已达满意嵌入部位的标准是:

冲洗导管腔后,呈现典型的肺动脉压力波形;

气囊充气后出现PAWP波形,放气后又再现肺动脉压力波形;

PAWP低于或等于PADP。

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