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名校历年考博士真题及答案 消化内科部分.docx
《各大名校历年考博士真题及答案 消化内科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大名校历年考博士真题及答案 消化内科部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词解释
肝肾综合征(HRS)(北医2001):
又称功能性肾衰,以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为特征,而肾脏无明显病理改变。
机理:
肾血管收缩,致肾皮质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持续降低。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去甲肾分泌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肾PGs合成减少,血栓素
(TXA2)增多;内毒素血症:
增加肾血管阻力;白细胞三烯产生增加,引起肾血管收缩.
肝肺综合征:
指严重肝病、肺血管扩张和低氧血症组成的三联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同济2008):
是一种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
征的功能性肠病,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卓-艾综合征(北医2002)
(胃泌素瘤):
胰腺非β细胞瘤分泌大量胃泌素所致,肿瘤一般很小(<1cm),
生长缓慢,半数为恶性。
大量胃泌素可刺激壁细胞增生,分泌大量胃酸,使上消化道处于高酸状态,导致胃,十二指肠球部和不典型部位发生多发性溃疡。
胃泌素瘤与普通消化性溃疡的鉴别要点是该病溃疡发生在不典型部位,具有难
治的特点,高胃酸分泌,血清胃泌素>200pg/ml。
库瓦济埃(Courvoisier)征(哈医大2008):
在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导致阻塞时,发生明显黄疸,且逐渐加深,胆囊显著肿大,但无压痛,称为Courvoisier征,又称胆总管渐进阻塞征。
在胆总管结石梗阻所致的黄疸病人中,由于胆囊也常有慢性炎症,囊壁因纤维而皱缩,且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失去移动性,因而有黄疸但胆囊常不肿大,称为
Courvoisier征阴性。
TIPS(同济):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是一种以血管介入的方法在肝内的门静分支和肝静脉分支间建立分流通道。
它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适用于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难治性腹水,易诱发肝性脑病.
virchow淋巴结:
(哈医大2008)胃癌的癌细胞向远处淋巴结转移,因胃的淋巴系统与锁骨上的淋巴结相连接,癌细胞转移到该处时称为virchow淋巴结。
论述题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
(2005中山大学)
胃食管反流的诊断是基于:
有反流的症状;内镜下可能有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食管过度酸反流的客观证据。
如是患者有典型的烧心和反酸的症状,可作出胃食管反流病的初步临床诊断。
内镜检查如发现有反流性食管炎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食管炎,本病诊断可成立。
对有典型症状而内镜检查阴性者,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如证实有食管过度反酸反流,诊断成立。
24小时食管PH监测为侵入性检查,临床难以常规运用,因此临床上对疑诊为本病而内镜检查阴性的患者常PPI作试验性治疗。
如有明显效果,本病诊断一般成立。
食管喷门失弛缓症的诊断和治疗(2003中山大学)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同济1999)
消化性溃疡的形成:
胃、十二指肠黏膜的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和侵袭
(损害)因素平衡失调。
GU:
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减弱为主,DU:
侵袭(损害)因素增强为主。
保护因素 损害因素
n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胃酸
n黏膜屏障 胃蛋白酶
n黏膜血流量 幽门螺杆菌
n细胞更新 NSAIDs
n前列腺素 酒精、吸烟、应激
n表皮生长因子 炎症、自由基
H.Pylori(不同毒力菌株)、宿主(遗传状况)、环境因素三者参与PU的发生
特殊类型消化性溃疡的特点(同济2008,哈医大2008)
n无症状性溃疡:
约占15%,消化性溃疡患者可无症状,而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症状。
可见于任何年龄,老年人多见。
NSAID引起的溃疡半数无症状。
n老年消化性溃疡:
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无症状者多见,GU多位于胃体上部或胃底部,溃疡常较大,易误诊为胃癌。
n复合性溃疡:
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溃疡,幽门梗阻发生率较高.
n球后溃疡:
指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以下的溃疡称球后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乳头的近端。
夜间痛及背部放射痛多见、疗效差、易并发出血。
n幽门管溃疡:
症状常不典型,餐后痛多见,对抗酸药反应差,易出现呕吐、幽门梗阻及并发出血、穿孔。
n巨大溃疡:
直径大于2CM的溃疡。
对药物治疗反应较差,愈合时间较慢,易发生慢性穿透或穿孔。
试述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
(同济2009)幽门螺杆菌(HP)检测
n侵入性试验(胃镜取胃黏膜活检):
快速尿素酶试验(首选)、黏膜涂片染色、组织学检查、微需氧培养、PCR。
n非侵入性试验:
13C、14C尿素呼气试验(根除治疗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血清学试验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
四联疗法:
PPI和胶体铋+四环素+甲硝唑。
(其它两种抗生素)三联疗法
PPI或胶体铋 抗菌药物
PPI常规剂量的倍量/日 克拉霉素
枸橼酸铋钾 阿莫西林
甲硝唑
(选择一种) (选择两种)
上述剂量分2次服,疗程7—14天。
简述和Hp有关的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及其意义,常用的治疗方案。
(北医
2001)
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癌,胃MALT淋巴瘤。
常用检查方法见上,常用治疗方案见上.
早期胃癌的定义,镜下分型。
(北医2001)
早期胃癌:
指病灶局限且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的胃癌,而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早期胃癌内镜分类法:
Ⅰ型(息肉样型):
广基无蒂,常>2cm
Ⅱ型(浅表型):
本型最常见,又分三个亚型
Ⅱa型(浅表隆起型):
病变稍高出黏膜,<0.5cm
Ⅱb型(浅表平坦型):
病变表面粗糙呈颗粒状
Ⅱc型(浅表凹陷型):
凹陷<0.5cm,底面粗糙
Ⅲ型(溃疡型):
黏膜糜烂比Ⅱc型深,但不超过黏膜下层
胃癌的癌前状态(同济2007)
癌前状态包括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癌前疾病—指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包括:
1、慢性萎缩性胃炎:
CSG→CAG→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癌变
2、胃息肉:
炎性息肉:
多<2cm,癌变率低
腺瘤性息肉:
癌变率高,>2cm的广基息肉
3、残胃炎:
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10~15年发生,残胃癌发生率约0.6%~2.5%
4、胃溃疡:
发生率约0.5%~2%
癌前病变—指易转变成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肠型化生:
分小肠型和大肠型
异型增生:
胃黏膜腺管结构及上皮细胞失去正常的状态出现异型性改变,组织学上介于良恶性之间.
肠结核和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复旦2007)
项目
肠结核
克罗恩病
肠外结核
多见
一般无
病程
缓解与复发倾向不明显
缓解与复发倾向较明显
瘘管,腹腔,肛周病变
少见
可见
病变节段性分布
常无
有
溃疡形状
常呈横行,浅表而不规则状
多呈纵行,裂隙状
活检
抗酸杆菌染色阳性有助诊断
见干酪性肉芽肿可确认
抗酸杆菌染色阴性
无干酪性肉芽肿
结核菌素试验
强阳性倾向肠结核诊断
一般不呈强阳性
抗结核治疗
症状明显改善,内镜所见改善/好转
无改善/好转
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及 见干酪性肉芽肿可确认 均不见酪性肉芽肿可排除系膜淋巴病理组织学 肠结核
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病鉴别.(同济2008)
项目
CD
UC
症状
右下腹痛、糊状便
左下腹痛、粘液脓血便
无里急后重
有里急后重
部位
回肠末段、邻近结肠
直、乙状结肠
分布
节段性
连续性
结肠镜
粘膜卵石样改变
弥漫细颗粒、脆、易出血
深沟槽样溃疡
广泛浅小溃疡
X线
线样征stringsign
铅管征leadpipesign
病理
全壁性炎
粘膜和粘膜下层
非干酪样肉芽肿
肠腺隐窝脓肿、糜烂溃疡
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和治疗(2011中山大学)治疗目的
控制症状、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一般治疗generaltherapy
⒈休息 卧床休息、劳逸结合
⒉饮食 发作期--流食;严重者--禁食
⒊对症治疗 腹痛、腹泻、感染
水电紊乱、贫血、低蛋白血症药物治疗medicinaltherapy
⒈水杨酸制剂(首选)
⑴适应征:
轻、中型患者
重型激素治疗缓解者
⑵药物 柳氮磺胺吡啶(SASP)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5-ASA)+磺胺吡
啶
5-ASA通过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清除氧自由基,抑制免疫反应
美沙拉嗪
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适应症:
适用于暴发型或重型患者
用法:
口服强的松 40mg/d
重症 氢可200-300mg/d
地塞米松 10mg/d 静滴7-14天改为口服强的松60mg/d
作用机制 同5-ASA
⒊免疫抑制剂
适应症:
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者
药物:
硫唑嘌呤、巯嘌呤、环孢素用法:
1.5mg/kg/d,分次口服
疗程1年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WBC减少等
⒋局部治疗(保留灌肠)
适应证:
病变局限于直肠、乙状结肠者
用法:
5-ASA 1-2g地塞米松5mg琥铂酸钠氢化可的松 100mg保留灌肠1次
/d,疗程1-3月。
试述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思路。
(2007中山大学)
诊断思路:
1.上消化道大量出血诊断的确立
2.出血严重程度的估计和周围循环状态的判断
3.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
4.出血的病因诊断
5.预后估计
上消化道出血的确立
呕血和黑粪,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血和粪便的检查,早期识别:
直肠指诊。
排除消化道以外的病因:
咯血、口鼻咽出血、食物或药物(单抗).
出血量的估计
项目 出血量
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每日消化道出血>5~10ml黑粪 50~100ml
呕血 250~500ml
出现全身症状 400~500ml
周围循环衰竭 >1000ml
最有价值的标准:
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
动态观察血压和心率
注意事项:
一次出血量<400ml,可不引起全身症状,>400~500ml可出现心、血管反应,短期出血>1000ml,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出血是否停止
继续出血或再出血的表现:
反复呕血或黑粪
周围循环衰竭经治疗后无改善或波动肠鸣音亢进
Hb/RBC继续下降,Ret持续升高
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升高出血后48小时以上未再继续出血,再出血可能性小;
既往有大出血史、本次出血量大、24小时内反复大量,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有明显的高血压或动脉硬化者,再出血可能性大.
出血的病因
病史,实验室检查,胃镜:
首选急诊胃镜检查(24~48hr) ,X线钡餐,其他:
选择性动脉造影.
临床表现呕血与黑粪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均有黑便,但不一定有呕血取决于出血部位、
量及速度;血多为咖啡色或棕褐色,量大可为鲜红色或伴血凝块;与下消化道出血相鉴别
急性失血所致的表现(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程度随出血量多少而异,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收缩压在10.7KPa(80mmHg)以
下;休克状态,周血量不足,血管收缩,皮肤湿冷,呈灰白色或紫花斑,体表浅静脉塌陷;可出现精神委靡、烦躁不安,重者反应迟钝、意识模糊
发热
大量出血后,24小时内常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可持续3~5天;机制:
循环血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贫血、基础代谢增高;发热超过39℃,持续7天以上,应考虑有并发症存在。
氮质血症
可分肠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