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教案完整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099810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教案完整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教案完整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教案完整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教案完整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教案完整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教案完整Word下载.docx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教案完整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教案完整Word下载.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教案完整Word下载.docx

地基基础部分第6-10章

第1-2章基本概念的介绍

一、基本概念:

1、关于土的概念

(1)、土的定义:

土是地表岩石经长期风化、搬运和沉积作用,逐渐破碎成细小矿物颗粒和岩石碎屑,是各种矿物颗粒的松散集合体。

(2)、土的特点:

1)散体性

2)多孔性

3)多样性

4)易变性

(3)、土在工程中的应用

1)作为建筑物地基

2)作为建筑材料

3)建筑物周围环境

2、土力学:

研究土的特性以及土体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性状的一门力学分支。

3、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1)、基础:

1)定义:

建筑物的下部结构,将建筑物的荷载传给地基,起着中间的连接作用。

(是建筑物的一部分)

2)分类:

按埋深可分为:

浅基础:

采用一般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例如挖槽、排水)施工的基础(埋置深度不大,一般5m)。

埋深较小,可采用

深基础:

需借助特殊施工方法的基础(埋置浓度超过5m)。

桩基础、地下连续墙

(2)地基

基底以下的土体中因修建建筑物而引起的应力增加值(变形)所不可忽略的那部分土层。

(承受建筑物荷载而应力状态发生改变的土层。

)(地层)

持力层:

直接与基础接触,并承受压力的土层

下卧层:

持力层下受建筑物荷载影响范围内的土层。

天然地基:

在天然土层上修建,土层要符合修建建筑物的要求(强度条件、变形条件)

人工地基:

经过人工处理或加固地基才能达到使用要求的地基。

二、重要性:

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又位于地面以下,属地下隐蔽工程。

它的勘察、设计以及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一旦发生质量事故,补救与处理都很困难,甚至不可挽救。

三、与土有关的工程问题

(一)变形问题

1、意大利比萨斜塔

意大利比萨斜塔

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就是一个典型实例。

因地基土层强度差,塔基的基础深度不够,再加上用大理石砌筑,塔身非常重,1.42万吨。

500多年来以每年倾斜1cm的速度增加,比萨斜塔向南倾斜,塔顶离开垂直线的水平距离已达5.27m,比萨塔的倾斜归因于它的地基不均匀沉降。

比萨斜塔全景

2、苏州市虎丘塔:

虎丘塔位于苏州市西北虎丘公园山顶,原名云岩寺塔,落成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悠久历史。

1980年6月虎丘塔现场调查,当时由于全塔向东北方向严重倾斜,不仅塔顶离中心线已达2.31m,而且底层塔身发生不少裂缝,成为危险建筑而封闭、停止开放。

虎丘塔地基为人工地基,由大块石组成,块石最大粒径达1000mm。

人工块石填土层厚1-2m,西南薄,东北厚。

下为粉质粘土,呈可塑至软塑状态,也是西南薄,东北厚。

塔倾斜后,使东北部位应力集中,超过砖体抗压强度而压裂。

3、上海锦江饭店

1954年兴建的上海工业展览馆中央大厅,因地基约有14m厚的淤泥质软粘土,尽管采用了7.27m的箱形基础,建成后当年就下沉600mm。

1957年6月展览馆中央大厅四角的沉降最大达1465.5mm,最小沉降量为1228mm。

1957年7月,经苏联专家及清华大学陈希哲教授、陈梁生教授的观察、分析,认为对裂缝修补后可以继续使用(均匀沉降)。

(二)强度问题

1、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

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严重倾倒,是地基整体滑动强度破坏的典型工程实例。

1941年建成的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由于事前不了解基础下埋藏厚达16m的软粘土层,初次贮存谷物时,就倒塌了,地基发生了整体滑动,建筑物失稳,好在谷仓整体性强,谷仓完好无损,事后在主体结构下做了70多个支承在基岩上的砼墩,用了388个500KN的千斤顶,才将谷仓扶下,但其标高比原来降低了4m。

(三)渗透问题

1963年,意大利265m高的瓦昂拱坝上游托克山左岸发生大规模的滑坡,滑坡体从大坝附近的上游扩展长达1800m,并横跨峡谷滑移300-400m,估计有2-3亿立方米的岩块滑入水库,冲到对岸形成100-150m高的岩堆,致使库水漫过坝顶,冲毁了下游的朗格罗尼镇,死亡约2500人,但大坝却未遭破坏。

我国连云港码头的抛石棱体,1974年发生多次滑坡。

1998年长江全流域特大洪水时,万里长江堤防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一些地方的大堤垮塌,大堤地基发生严重管涌,洪水淹没了大片土地,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的威胁。

仅湖北省沿江段就查出4974处险情,其中重点险情540处中,有320处属地基险情;

溃口性险情34处中,除3处是涵闸险情外,其余都是地基和堤身的险情。

四、土力学研究内容与学习建议

1、土力学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部分内容:

一是土的基本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二是土体受力后的变形与稳定性问题;

三是工程应用的要求和措施,主要是地基设计与处理等。

四是掌握天然地基上一般浅基础的简单设计方法或验算方法

五能正确的使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学习建议

土力学的学习包括理论、试验和经验。

理论学习:

掌握理论公式的意义和应用条件,明确理论的假定条件,掌握理论的适用范围;

试验:

了解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的基本手段,重点掌握基本的土工试验技术,尽可能多动手操作,从实践中获取知识,积累经验;

经验在工程应用中是必不可少的,工程技术人员要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以便能切合实际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五、土力学发展历史

土力学是利用力学知识和土工试验技术来研究土的强度、变形及其规律等的一门科学。

它既是一门古老的工程技术,也是一门年轻的应用科学。

古人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宫殿、庙宇、堤坝、大运河、桥梁等,都为本学科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古典土力学的基础。

然而,这些仅限于工程实践经验,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

土力学的系统理论始于18世纪兴起工业革命的欧洲。

经过17、18世纪很多学者的研究,初步奠定了土力学的理论基础。

但直到1925年美国著名科学家、土力学奠基人太沙基归纳前人的成就,发表了《土力学》一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土力学的基本内容,土力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计算机的出现、计算方法的改进与测度技术的发愤以及本构模型的建立等,以迎来了土力学发展的新时期。

现代土力学主要表现为一个模型(即本构模型)、三个理论(即非饱和土的固结理论、液化破坏理论和逐渐破坏理论)、四个分支(即理论土力学、计算土力学、实验土力学和应用土力学)。

其中,理论土力学是龙头,计算土力学是筋脉,实验土力学是基础,应用土力学是动力。

未来人类的发展将面对资源与环境以人类生存的挑战,更多的岩土工程问题需要解决,青年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将要肩负起历史的重任。

课题: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与地基土分类

使学生了解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力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掌握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的测定方法和指标间的相互转换。

土的组成、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物理状态指标。

指标间的相互转换及应用。

8学时,其中实践性教学4学时。

习题1、2

补充一题

学生对各物理指标之间的掌握与理解较难,可增加一些例子。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与地基土分类

一、土的成因与组成:

1、土的成因:

(风化、搬运、沉积)

(1)、残积物:

是指残留在原地未被搬运的那一部分原岩风化剥蚀后的产物。

(2)、坡积物:

(3)、洪积物:

(4)、冲积物:

2、土的组成:

(1)、由固体颗粒、水、气体组成的三相体系;

(2)、土体的三相比例,即固体颗粒、水、气体的比例;

饱和土(地下水位以下即孔隙中全充满水)

干土(土体中孔隙全充满空气)

湿土(两者兼而有之)

(3)、土的固体颗粒:

1)、颗粒级配:

是指土工程下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会含量(各粒组占土粒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土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情况。

2)、通过筛分法和密度计法;

3)、不均匀系数CU反映颗粒级配的不均匀程度:

CU=d60/d10

d60:

小于某粒径质量占土的总质量的60%时所对应的粒径,称限定粒径;

d10: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占土的总质量的10%时所对应的粒径,称为有效粒径;

CU:

越大,级配越良好,作为填方工程的土料时,易获得较大的密实度;

CU≤5,级配不良的;

CU>

10,级配良好的土;

(4)、土中水:

结合水:

强结合水:

没有传递静水压力和溶解盐类的能力,不受重力作用。

弱结合水:

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和抗剪强度,不过仍不能传递静水压力。

使土具有可塑性,对粘性土影响较大,可使土由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

自由水:

毛细水:

存在地下水位以有------考虑建筑防潮

重力水:

存在地下水位以下------对施工、土的力学性质影响最大。

(5)、土中气体:

单粒结构:

紧密状------天然地基

疏松状------人工地基

蜂窝结构

絮状结构:

人工地基------存在空隙------需进行人工处理

3、土的特性:

(1)、高压缩性:

(2)、强渗透性:

(3)、低承载力:

二、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1、土的三相图:

右侧表示三相组成的体积关系;

左侧表示三相组成的质量关系;

2、基本指标:

(三个)

(1)土的密度ρ和重度单位体积内土的质量称为土的密度ρ;

单位体积内土的重量称为土的重度。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约等于9.807m/s2,一般在工程计算中常近似取g=10m/s2。

密度的单位为g/cm3或t/m3,重度的单位为kN/m3。

天然状态下土的密度变化范围比较大,一般粘性土ρ=1.8~2.0g/cm3,砂土ρ=1.6~2.0g/cm3。

粘性土的密度一般用“环刀法”测定。

(2).土粒相对密度(土粒比重)ds土粒质量与同体积的4oC时纯水的质量之比,称为土粒相对密度(无量纲)。

土粒相对密度的变化范围不大,常用比重瓶法测定。

土粒相对密度取决于土的矿物成分,粘性土一般在2.70~2.75左右;

砂土一般在2.65左右。

(3).土的含水量w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含水量。

含水量是标志土的湿度的一个重要物理指标。

天然土层的含水量变化范围很大,它与土的种类、埋藏条件及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等有关。

同一类土,含水量越高,则土越湿,一般来说也就越软。

3、换算指标:

(1)干密度ρd和干重度d单位体积内土颗粒的质量称为土的干密度ρd;

单位体积内土颗粒的重量称为土的干重度d。

在工程上常把干密度作为检测人工填土密实程度的指标,以控制施工质量。

(2).土的饱和密度ρsat和饱和重度sat饱和密度是指土中孔隙完全充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