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磨课小学语文研修组评课议课会纪要Word格式.docx
《观课磨课小学语文研修组评课议课会纪要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课磨课小学语文研修组评课议课会纪要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首先请车丽娟老师从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这一维度评课。
车丽娟:
教学中课堂提问运用得当,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郭老师本课共提出24个问题。
其中,导入新课1个;
学习生字词4个;
整体感知,概括主要内容,认识详略3个;
重点探究,体会句子含义10个;
质疑问难,多元解读5个;
回顾课文,深入理解详略得当的好处1个。
从中可以看出老师的提问集中在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环节中。
在本课提出的24个问题中,目标指向性明确的有22个,占问题总数的91.7%,在问题的有效性上,郭老师提出了23个有效问题,占全部问题数的95.8%,低效问题仅有1个,没有无效提问。
可见,提问指向明确、有效性强。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4个问题中,体现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核心目标的问题有17个,占全部问题数量的70.8%,可见郭老师在这节课教学重点的制定及问题的设计上,有意识地关注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对话,形成自己的感悟,避免陷入以往语文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教师逐字逐句的分析的误区。
车老师对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了细致观察、详细记录,并做出了科学的分析,有理有据。
下面请王奕丽老师从课堂教学的流程角度进行评课分析。
王奕丽:
郭老师紧扣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教学,教学目标落实得比较扎实。
“领悟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郭老师设计了“浏览课文,概括标题——概括主要内容,指导书写——对比评价,体会详略”的流程,让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思考和书写的时间。
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既培养了概括能力,又进行了书写指导,同时在评价、比较中引导学生领悟这篇课文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真是一举多得。
在后面学习“议花生”时,又引导学生对详略得当的写法做了迁移运用,有效落实了“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核心目标。
在学习借物喻人这一写法的教学中,郭老师先通过抓关键词让学生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像花生一样的人”充分展开讨论,从而对这一写法有一定的了解。
这个环节,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不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有所感悟和思考。
“质疑问难,多元解读”也是本课的一大亮点。
通过自主质疑,做到以学定教。
对于理解“为什么说父亲来很难得”和体会“印”字的妙处,教师发挥了资料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于“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就不好吗?
”这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做出了符合当今时代特点、体现学生独特体验的多元解读。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重点放在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上。
在本课结束时,郭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详略得当和借物喻人的好处,这样前有渗透、后有照应,为下节课的迁移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袁彬:
是啊,从教学流程来看,本课的教学环节紧紧围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展开,在各个板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感悟了文章的内容还学习了语言文字的运用。
刚才王老师也提到了,这节课对于“借物喻人”这一写法的领会非常巧妙。
老师没有停留在生硬讲解的层面上,而是将其融合到了理解课文内容之中。
学生分角色朗读“议花生”这一部分,在交流收获时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进而认识到父亲不仅仅是在说花生,更是在借花生赞扬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人。
教师的教学将感悟文章内涵和领会表达方法融为一体,学生自悟自得,自我建构,这样的学习是顺学而导,水到渠成的。
郭老师紧紧围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理念设计教学环节,扎实有效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接下来,我们请高杨老师结合具体教学环节,从师生活动的时间比例角度进行评课。
高杨:
通过观察、统计师生活动时间,从各个教学环节用时来看,这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时间分配恰当,突显训练重点。
这堂课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时间安排恰当,环环相扣。
从六个教学环节的用时可以看出这一课的教学老师并没有平均用力,而是将主要时间分配在学习“详略得当”和“借物喻人”这两种表达方法和多元解读这三方面上,共用时约25分钟。
让学生对重点的内容学得比较充分,理解也比较透彻。
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这堂课中,学生自学的时间8分39秒,参与讨论的时间12分30秒,小组活动的时间2分33秒,学生活动共用时约24分。
其中概括主要内容、质疑解疑、多元解读这三个环节学生活动用时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高老师说得很好,这节课在有限的时间里确保了扎实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最重要的一点,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整合的教育思想,这样将更多的学习时间留给了学生,学生能够成分地读书、思考、领悟。
这节课主要有三个教学板块:
一是默读课文,写出主要内容,在讲评中认识“详略分明”的写作方法。
二是分角色朗读,在体会句子含义的基础上认识“借物喻人”。
三是通过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对课文作出符合当今时代特点的多元解读。
这三个板块的教学摒弃了以往以文章内容理解为线索的教学流程,直接指向了“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高老师结合具体、详实的观课数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课分析,很有说服力。
下面请丁军老师针对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评课分析。
丁军:
郭老师这堂课紧紧围绕探究问题“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组织教学,课堂教学努力做到以生为本,创设师生对话、生生交流的机会,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
我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做了统计:
学生主动参与41人,占总讨论数的93.18%;
集体参与5次,占总讨论数的11.9%;
小组讨论3次,占总讨论数的7.14%。
通过数字统计,我们了解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以主动参与为主,并不是消极应答,而是结合自己的思考,积极主动参与,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活动。
从表上可以看出,全班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学生独立回答过问题,即使没有单独回答问题的学生,也通过小组讨论、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参与了课堂活动,课堂气氛很活跃。
课堂上有几个孩子特别活跃,比如G2单独回答了六次问题,C1,A5单独回答了五次问题。
D1,G1,F4回答了四次。
在这节课中,也有个别孩子受知识和学习能力的限制,E1,G3,D6这几个学生除了集体活动,没有单独回答过问题。
教师需要多激励个别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具体数据分析来看,郭老师在课堂上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面请薛梅老师从教学目标达成度这一视角进行观课、评课。
薛梅:
我的观课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达成。
就这一课的教学实际情况,与这一课的课堂检测效果来看,可以说每一个教学目标的设计都指向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的目标。
由于郭老师的精心设计和整个研修组老师们的群策群力,一节课下来,这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轻松自然,水到渠成。
从表中不难看出郭老师制定的3个教学目标都能很好地落实到位,达成效果良好。
下面我就观察结果做以下简要分析:
一、初读课文,达成字词教学目标。
郭老师在介绍完课题之后,就通过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学生又通过读词发现了这组词语中后一个字都是轻声,在辨认“播种”的读音时,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着字典上的注释,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加以辨别,用较短的时间达成了教学目标。
二、概括主要内容,认识“详略得当”。
教学目标二,既是这一课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郭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将初步了解详略得当的教学目标建立在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课文内容正是小学阶段语言文字学习的一个难点内容,郭老师扎扎实实让学生练习,在通过比较两位学生概括内容的恰当与否的过程中,自然得出详略得当这一新知识。
从课堂反馈来看,从一开始的概括内容不清,到全班大部分学生能详略得当地概括主要内容,学生已经初步明白了什么叫做“详略得当”。
三、理解词句,明了写法
“借物喻人”是课文的另一个重点、难点。
教学中,郭老师引导学生细致分析课文重点部分,学生们踊跃发言,很快就领悟到课文的主旨。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郭老师顺势引导:
“那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
”学生在对花生品质分析的过程中,明白课文写的是像花生那样的人,郭老师接着问:
“像花生那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
”在这一引导的基础上,学生轻松知道了作者写作的真正目的是借花生来赞扬像花生那样,具有花生品格的人,知道了什么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从这一课的课堂检测结果来看,四道检测题分别从字词、课文主要内容的详略、课文主旨以及写法上对学生进行了检测,每一项内容的检测结果都在90%以上。
总之,郭老师这节课较为出色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老师们刚才就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评课,应该说,这堂课经过集体的打磨,非常好的解决了研修初期我们提出的三个问题,无论是训练点的挖掘、教学策略、学习方式的选择,还是学习目标的达成,都较好的体现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这些核心理念,对当前语文教学中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是一个较大的突破。
老师们从不同的维度进行了科学地评课,聚焦了语文因素、聚焦了学生表现,聚焦了目标达成,有理有据,让我们更加客观、清晰地评价这堂语文课的得与失。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本次磨课的收获吧。
郭骏:
在这次课程资源开发的活动中,我有幸成为了课例执教教师,真正体验到磨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历练,不断收获的过程。
一、教材解读——广泛开采,点上着力。
回头看课例打磨的全过程,我深深地感受到,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是教学设计的根基。
如果不能准确、深入地钻研教材,只注重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徒劳无功的。
只要教材理解透彻了,教学重点把握准确了,教学策略自然就了然于胸了。
就这一课的语言文字训练点来说,我们从写作方法、安排材料、修辞手法、遣词造句方面发现了6个训练点。
是不是这些训练点都要在课堂上进行呈现呢?
是不是平均用力呢?
这就需要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哪些是需要教师重点点拨的,哪些是超出学生学习范围的。
通过分析学情和学习课程标准,最终我们确定了“详略得当”和“借物喻人”这两个教学重点。
今后,我只有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进行这样的广泛开采、悉心删选,课堂教学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才能让学生获得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二、课堂操作——优化整合,力求自悟自得。
1.感悟整合的魅力。
系统论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在课例打磨之初,我的很多教学环节比较零散,大多是单打一的格局,缺少理解内容、体会情感与领会表达的巧妙结合,缺少一举多得的点。
如学习“借物喻人”这一方法,原来的设计是“这是一篇写植物的文章吗?
”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认识借物喻人。
通过讨论,我们将这一方法的学习与“议花生”的学习进行整合,通过分角色朗读、抓关键词句的策略,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特点。
通过整合,课堂环节更加集中,教师的讲解变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读自悟,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这两点该如何在课堂上实现?
我起初十分迷茫,在专家和老师们的指导帮助下,我渐渐领悟到其中的真谛。
专家和老师们帮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概括主要内容,认识文章详略。
先让学生自己写出主要内容,然后,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对比,师生评议,认识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这一环节将听、说、写、议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综合在一起,让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三、课例打磨——感悟集体的智慧。
磨课实现了教育智慧的最大化,最优化。
一节课从初具雏形到不断打磨,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