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教为学”需让学生经历过程以“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为例论文资料下载.pdf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086805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60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教为学”需让学生经历过程以“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为例论文资料下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变教为学”需让学生经历过程以“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为例论文资料下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变教为学”需让学生经历过程以“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为例论文资料下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教为学”需让学生经历过程以“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为例论文资料下载.pdf

《“变教为学”需让学生经历过程以“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为例论文资料下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教为学”需让学生经历过程以“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为例论文资料下载.pdf(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变教为学”需让学生经历过程以“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为例论文资料下载.pdf

由书中出示的主题图入手,学生根据主题图中的信息,提出加法问题,并列出连加算式。

将所列的连加算式进行分类,发现有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教师告诉学生此种情况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乘法算式的读法,教师强调每个因数的意义,然后进行大量练习巩固。

这样的做法,学生往往掌握了将相同加数的加法改写成乘法的方法,但对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体会不深,以至于之后在学习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不会灵活应用,只能机械地列式计算。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思维始终由教师带领,这显然在无形中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而在“变教为学”的课堂上,则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

通过任务单的引导,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再与同伴进行交流,并在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笔者就是以此为据,设计了以下四项活动。

【活动一】独立完成任务单中算一算,完成后小组内部确定答案,并将算式分类,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72+2+2+2+2+2+2十2=5+5+5十5+5=3+5+6+8+l=数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可以概括为:

“位数相同看高位,位数不同长者大”,这样的方法简便易行,而且非常直观。

相比之下,罗马记数法的大小比较就相对复杂。

十进制记数法的第二个优势是很容易推广到小数。

前面所说的“左移乘十”反过来就是“右移缩十”,也就是右侧数字的位值是左侧数字位值的十分之一。

这样小数与整数的记录方法就统一了。

比如,整数22:

1:

1j,数22都符合“左移乘十”和“右移缩十”的规则。

这就使得数学中“数系”的建立成为可能。

十进制记数法的另一个优势是便于运算。

历史上对于数的运算是一个难题。

特别是对于较大数的运算,人们一直追寻能够程序化的操作方法。

现如今数学课程中的“竖式”就是这种程序化的操作方法,对于建立在数字符号和位值基础上的记数法,只需要做到“数位对齐”就可以进行程序化的运算了。

综上可以看出,诸如09十个数字符号、位值、比较整数大小、数与数之间的运算、认识小数、小数比较大小、小数运算等内容都是以十进制记数法为基础的。

不仅如此,其中蕴含着的对“有限与无限的关系”的感悟,对“以一代多”的方法的理解,都需要长期的过程,绝不是一节课能够实现的。

因此在“变教为学”的实践中,需要耐心地等待,不能期望“浇水后立刻开花”。

参考文献:

郜舒竹问题解决与数学实践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P89【2郜舒竹回眸历史看竖式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3(6)(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100048)JlAOXUEYUEKANXIAOXUEBAN,、甄一7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