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084349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1Word格式.docx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1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1Word格式.docx

”这表明工业革命期间

A.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B.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

C.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彻底改变D.女工的技术水平高于男工

5.如果我们环顾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不敢因此而低估在反抗双元革命(“双元革命”指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中诞生的、具有革命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历史力量,这一思想体系在1848年已做了首次的经典性阐述。

材料中“做了首次经典性阐述”的著作是

A.《人权宣言》B.《拿破仑法典》C.《共产党宣言》D.《资本论》

6.恩格斯说: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

”这一论断是

A.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B.肯定了英国宪章运动的作用

C.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D.赞扬了文艺复兴在英国的广泛开展

7.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

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

①佛教②阿拉伯数字③种姓制度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D.①③

8.“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这种情况最早应始于

A.17世纪B.18世纪

C.19世纪D.20世纪

9.下面是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B.外来人口的增加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0.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的现代化是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现代化的常规途径的,也是走得最顺利的。

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

A.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B.《权利法案》的颁布

C.“光荣革命”的胜利D.民主共和制的建立

11.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新中国的成立等对世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实践,所依据的理论来自

A.《共产党宣言》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权利法案》

12.九班同学在课堂上讨论文艺复兴的实质,哪位同学的观点最为正确

A.

B.

C.

D.

13.下图是《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外来人口的增加

C.新航路的开辟D.工业革命的推动

14.“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来自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的原料在英国工厂里被加工成商品销往世界各地。

”促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直接因素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C.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D.殖民扩张与掠夺

15.“19世纪中期,联合王国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占欧洲人口的10%,却似乎具有相当于全世界潜力40%~50%的现代工业能力。

”此时,这一“联合王国”强大的主要原因是

A.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国家重归统一扫清发展障碍

D.垄断组织的大量出现

16.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从经济的角度分析,英国举办博览会的最主要条件是()

A.新航路的开辟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日不落帝国”的形成D.工业革命的完成

17.沪宁城际、京津城际、京沪等高铁运营通畅,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

饮水思源,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

A.富尔顿B.瓦特C.凯伊D.斯蒂芬森

18.《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这一机械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

”罗尔特曾称赞这一机械“巨大的、不知疲倦的威力使生产方法以过去所不能想象的规模走上了机械化道路。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这“是第一个真正国际性的发明”。

这一机械的发明者是

A.哈格里夫斯B.凯伊C.瓦特D.斯蒂芬逊

19.1825年9月,英国伦敦各报以大量篇幅报道:

英国掌握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将开始进行商业营运,它将使人类出行发生重大变化。

这里报道的“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指

A.火车

B.轮船

C.汽车

D.飞机

20.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

()

A.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B.美国发表《独立宣言》

C.法国爆发大革命D.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21.有学者指出:

“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在显露出来:

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该学者主要认为科技革命

A.影响了人类的生态环境B.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密切了国家之间的关系D.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22.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倡导人文主义B.发现了美洲大陆

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23.《共产党宣言》指出:

“它们是现代社会中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的建设者。

”“它们”是指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24.《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

“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材料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

A.改变了生产方式

B.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C.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

D.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2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

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材料反映了这次改革(  )

A.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B.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C.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推翻了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与推广,促进了石油的大量开采。

故导致1870~1900年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内燃机的发明与推广。

故C符合题意;

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促进了煤炭的大量开采,故A不符合题意;

交通工具的推陈出新不是导致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

电器设备使用的动力是电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D

依据所学可知,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指出了人类发展的方向,从此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据题干材料可知,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

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而《共产党宣言》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思想理论,故D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涉及促进了各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成了科学、有利于世界工人阶级的联合,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3.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解决了动力的局限性问题,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C项符合题意;

凯伊发明了飞梭,A项不符合题意;

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B项不符合题意;

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D项不符合题意;

4.B

B

根据所学可知,1844正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前后,女性突破家族的束缚,参加工业生产,说明其社会角色发生变化,故B符合题意;

女性地位显著提高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

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到现在也没有彻底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

女工的技术水平高于男工,说法太绝对,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依据题干“革命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历史力量”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共产党宣言》,这一文件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进入一个新的阶段,C项符合题意;

《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是资产性质的文件,AB项不符合题意;

《资本论》不是发表于1848年的著作,D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抓住题干的有效信息“1848”、“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结合排除法解答问题。

6.C

依据题干关键词“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可知,此内容指的是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在1840年前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故C符合题意;

ABD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7.C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大河流域的人类文明的知识,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文明有:

佛教以及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没有对其他地区的文明产生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人类文明,与印度文明无关,故答案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8.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工业革命中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试车成功,故选C。

蒸汽时代的到来·

火车的诞生

9.C

【分析】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19世纪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完成。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英国大机器工业的发展,使城镇人口的数量迅速增加,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

C项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