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法律与人生教案.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60818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法律与人生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道德法律与人生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道德法律与人生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道德法律与人生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道德法律与人生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德法律与人生教案.doc

《道德法律与人生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法律与人生教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德法律与人生教案.doc

《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教案

第一课谱写崭新篇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现代职业及其发展趋势,正确把握当前职业教育的前景,了解现代职业对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的要求,认同职业教育与个人成才的密切关系,从而正视、接受职业教育。

让学生在职业教育中培养职业兴趣,树立职业理想,体会技能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并付诸实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认识现代职业发展趋势及对从业者的要求和技能人才的重要价值。

(2)如何树立符合自己职业理想?

(3)学会学习,强化职业技能,获得良好的职业评价。

(4)制定科学的职业计划,使职业理想转化为现实。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实例分析、视频播放,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导语:

谈起职业,我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我们身边的许多人都在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职业,我们以一般人的人生轨迹为例,0-5岁为懵懂阶段,6-24岁为求学阶段,25-60岁为工作阶段,60岁之后退休享受剩余的人生。

按这个方法来计算的话,一个人一生中至少有35年是在工作的,可以说我们把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都献给了职业,职业基本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主要内容:

第一节职业伴随人生

一、社会发展需要技能人才

1.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

项目地区

技校毕业生(万人)

就业率

广州

2.8

96.73%

南京

2

99%

广州:

2012年所需技能人才:

190万人尙缺:

约50万人

南京:

2010年所需技能人才:

90万人以上尚缺:

19万人

高技能人才:

22.5万人以上尚缺:

11.1万人

*技能人才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在我国的需求量很大,而我国的人才供应量远无法满足这个要求技能人才在我国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面对如此之好的发展前景,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成为技能人才呢?

2.技能人才与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活动的趋势:

(1)职业的专业化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兴职业越来越多,职业更替的周期也在不断加速。

据统计,中国目前已经有1838种职业,并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为它可以带来三大益处:

其一,劳动者技巧和熟练程度的提高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其二,可以免除更换工作造成的时间损失;其三,是使人的注意力倾注在单一事物上,更易在工作方法的专业化方面有所突破,更有利于发明创造。

现代化的大生产,涉及面广,场地分散,分工精细,技术要求高,许多工业产品和工程建设往往涉及到几十个、几百个甚至上千个企业,有些还涉及到几个国家。

(举例)

可以说,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一个要求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

(2)职业的智能化

职业的智能化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单纯的体力劳动不断减少,脑力劳动比重增加。

例如,

(3)职业的复合型

职业的复合型是指职业之间是相互重叠、相互交叉的。

不仅要掌握某种专业技能,还要掌握与此相关的各种通用技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专多能。

我们要在思想意识上明确一个重要的道理:

多一种技能,就能多一次择业取胜的机会。

例如,机械维修工人,他不但要懂得机械原理,还应懂得电子原理,因为现今很多先进的机械设备都是智能化的,懂得相关电子原理,才能进行维修。

(4)职业的创新型

职业的创新型是指职业活动越来越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根据岗位所面临的新问题,创造性的完成工作。

*活动天地(P4-5)

通过以上材料,你认为职业的专业化、智能化和复合型、创新型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你把具体描述填入表格中的相应位置。

(1)职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

(2)从业人员需具备岗位综合能力,专业技能实现“一专多能”。

(3)职业活动中单纯的体力劳动比重减少,脑力劳动比重增加。

(4)从业人员能根据岗位所面临的新问题,灵活机智地完成工作。

(5)职业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6)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一定的思维能力。

(7)从业人员是体力和脑力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新型劳动者。

序号

项目

具体表现

1

职业的专业化

2

职业的智能化

3

职业的复合型

4

职业的创新型

职业的专门化

智能化

复合型催生了职业教育

创新型

也即,在当今,职业趋向专门化、智能化、复合型和创新型的同时,要成为一名现代的从业人员,必须经过正规的职业培训与教育。

简言之,技能成才需要职业教育。

所谓职业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岗位适应性为目标的教育。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最重要也最为直接的一点: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国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0年5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改纲要确定了未来十年间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

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力争于2015年、2020年分别达到2250万人、2350万人,较2009年分别增加71万人、171万人。

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力争达到1390万人、1480万人,较2009年分别增加110万人、200万人。

(P6)可见国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二、个人就业要有岗位技能

1.就业是谋生之本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业

人们通过参加某个职业岗位的劳动来换取报酬,每个劳动者参加职业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其个人收入的多少。

因此,职业就成为求得个人自立和谋生的手段。

(P7)

职业活动不仅可以维持个人生存需要,同时也是劳动者为社会作贡献的途径,是实现个人价值、体现社会价值的重要载体。

2.职业技能是从业之基

(1)职业技能是就业的必要条件

职业技能是指从业人员完成岗位任务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P7)。

企业选择员工首先看重的就是其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就业的必要条件。

例子(最好能有视频)

(2)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技能等级的衡量标准

为了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作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国家建立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通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对劳动者的技术等级进行考核。

截止2009年4月,我国共颁布了877个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分等级的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作了明确规定。

*思考(P9-10)

(1)结合李斌的事例,你认为成为技能人才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2)你对技能人才价值是如何认识的?

(3)谈谈你对三年学习生活有怎样的打算?

第二节学习改变命运

一、有理想才会有追求

1.兴趣是职业成功的动力源泉

想要在职业活动中获得成就、取得成功,首先就是要培养稳定的职业兴趣。

(1)职业兴趣是什么?

所谓职业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地认识、接触和掌握某种职业的心理倾向。

例:

化学家诺贝尔——研制炸药(生命危险)

数学家陈景润——钻研数学难题(疾病折磨)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提高水稻产量(风吹日晒)

成功的动力:

对工作的强烈兴趣

(2)兴趣的形成

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对职业的接触、了解、认识而逐渐形成的。

当职业兴趣与专业和工作岗位不一致时,人们可以调整自己,培养职业兴趣,从而获得追求职业成就的持久动力。

*案例链接

贝多芬

包起帆

(3)兴趣的发展(举例:

由觉得制作蛋糕有趣——研究制作过程(乐趣)——把成为蛋糕师当成自己的职业兴趣)

第一阶段(初级):

有趣

特点:

与某一事物的新奇感相联系,短暂易逝,不稳定,易随着新奇感的消失而

消逝。

第二阶段(中级):

乐趣

在有趣定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专一而深入。

第三阶段:

志趣

是乐趣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理想和奋斗目标相结合的产物。

提供内在动力,保障获得职业成功。

*活动天地(P14)

2.理想是职业成功的精神支柱

(1)职业理想的定义

所谓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它包括对所进入的行业领域从事的工作、种类以及工作获得成就等方面的追求。

(2)职业理想的作用

一是对职业选择的导向作用

二是对职业追求的推动作用

三是对职业成功的支撑作用

相对于职业兴趣,职业理想对职业成功的作用更加持久而强烈,鼓舞人们克服困难,追求人生目标。

*案例链接

(两座桥的图片)

(3)如何树立职业理想?

第一,要适时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努力促使其升华为职业理想。

第二,要全面认识自己,树立符合自己情况的职业理想。

切忌好高骛远、朝三暮四、空谈空想。

第三,要认识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二、会学习才能成才

1.学会学习,强化职业职能

(1)职业学校的学习和普通中学的学习存在差异

首先,培养目标不同。

普通中学:

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职业学校:

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把学生训练成为适应岗位需要的技能型、

应用型人才。

其次,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不同。

普通中学:

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基础课,与工作并无很大关联。

职业中学:

除了基础课程外,还学习专业课程;

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还进行专业技能训练。

最后,评价方法的不同。

普通中学:

学校自身组织的考试考核方式来检查学生学习成果。

职业中学:

第一,学校自身的评价,与普通中学一样。

第二,接受社会评价。

如,学生接受由专门的社会机构进行的职业技能

考核鉴定,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

第三,企业评价。

学生是否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企业是否满意,是否

收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是最基本亦是最关键的评价。

*媒体聚焦(P17)

(2)如何获得良好评价?

四个结合

学与思相结合

学与问相结合

学与习相结合

学与行相结合

*案例链接(P19)

2.全面发展,提高职业素养

(1)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一般是指从业者通过学校教育、职业实践和个人修养等途径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综合品质。

*资料卡片

世界500强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十分注重考察员工的职业素养有:

诚信可靠

敬业精神

团队意识

个人修养

(2)职业素养的内容:

思想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素养和身心素养五个方面。

思想素养:

理想理念、人生观、价值观等

道德素养:

职业道德素养

文化素养:

知识素养和思维能力

专业素养:

岗位适应能力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