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低
(3)珊瑚;
海参;
大龙虾
(4)比喻;
排比;
样子多
【解析】【分析】
(1)文中海水颜色多的词语是“五光十色”,表示海水色彩不同的原因的句子是:
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2)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如文中出现的“深”和“浅”以及“高”和“低”;
(3)本题为阅读理解题,文中描写了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等三种动物;
(4)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1)五光十色;
样子多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文中内容、反义词、修辞方法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
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
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
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这段话主要写出了西沙群岛鱼的________和________多。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具体描写了________种鱼的特点。
文中最后一句说明________。
A.鱼和水各占一半
B.因为海水多,鱼也多
C.鱼非常多
(4)你最喜欢文中哪句话,请抄写下来。
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
(1)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2)种类
;
数量
(3)比喻
排比
四;
C
(4)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西沙群岛的海里的鱼数量众多。
(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句首: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这段话主要写出了西沙群岛鱼的种类和数量
多。
(3)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排比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具体描写了四种鱼()的特点。
文中最后一句说明数量
。
(4)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喜欢的句子: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西沙群岛的海里的鱼数量众多。
(2)种类
数量
(3)比喻
排比
四
【点评】
(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的赏析能力。
3.课内阅读。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
我们坐在船舱里。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后来雨停了。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1)“我”和母亲要去干什么?
那天的天气怎么样?
(2)请你写出描写小鸟外形的句子。
(3)选文中出现了好多描写颜色的词语,请你再写出几个。
(4)请你用选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小鸟。
【答案】
(1)“我”和母亲要坐船去乡下外祖父家里。
天下着大雨。
(2)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3)黄色;
白色;
橙色
(4)美丽(漂亮)
(1)、
(2)、(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本题考查分类掌握词语的能力。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故答案为:
(1)“我”和母亲要坐船去乡下外祖父家里。
(2)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3)黄色;
(4)美丽(漂亮)
【点评】
(1)、
(2)、(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4.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_______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_______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_______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_______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_______的、_______的、_______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在文段中的横线上写上合适的词语,并回答问题。
你看,它把________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________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________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________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________的、________的、________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我发现横线上的词语都是表示________的。
(2)“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
(3)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写出来。
【答案】
(1)黄色;
红色;
金黄色;
橙红色;
紫红;
淡黄;
雪白;
颜色
(2)田野;
海洋;
田野的广阔无边
(3)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1)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淡黄、雪白、颜色
(2)田野、海洋、田野的广阔无边
(3)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3)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_____还有鸟味_____父亲轻声说_____他生怕惊动鸟_____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_____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_____
_____鸟也有气味_____
“有。
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羽毛.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鸟要准备歌唱了。
”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在选段的横线上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还有鸟味________父亲轻声说________他生怕惊动鸟________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________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________
________鸟也有气味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一个拟人句。
(3)从画波浪线的词语中你能体会到父亲________(A.很好奇
B.对鸟特别喜爱),我们还可以从父亲的语言中感受到这一点,如________(找出选文中一到两处父亲的话)。
(4)选段的结尾说: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
(
)
A.
表达出“我”内心的庆幸,不然鸟会无法逃脱。
B.
父亲了解鸟,而且喜爱鸟,所以不伤害鸟。
C.
父亲因为喜爱鸟,而放弃了做猎人。
【答案】
(1)“;
”;
,;
“;
?
(2)“鸟要准备歌唱了。
(3)B;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4)A,B
(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此题意在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3)体会划线词语,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1)“。
”,。
,。
“?
(2)“鸟要准备歌唱了。
(3)B、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4)AB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