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教版 物质的性质探究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079848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教版 物质的性质探究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人教版 物质的性质探究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人教版 物质的性质探究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人教版 物质的性质探究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人教版 物质的性质探究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教版 物质的性质探究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Word下载.docx

《届人教版 物质的性质探究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教版 物质的性质探究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人教版 物质的性质探究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Word下载.docx

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3OH-

Al(OH)3

B.a→b段,溶液pH增大,Al3+浓度不变

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

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

解析 Al3+的水解反应为Al3++3H2O

Al(OH)3+3H+,A错误;

a→b段,部分Al3+转化为Al(OH)3,Al3+浓度减小,B错误;

据图可知b→c段的pH<

5,应该主要生成氢氧化铝沉淀,C正确;

c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d点的pH>

10,即d点之前氢氧化铝已经溶解,D错误。

答案 C

4.有相同的三块铝片,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

取第一块铝片,直接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实验二:

取第二块铝片,用砂纸擦试表面后,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实验三:

将实验一中铝片从硫酸铜溶液中取出,洗净后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片刻后取出铝片,洗净后再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实验四:

取第三块铝片,用砂纸擦试表面后,置于浓硝酸中,片刻后取出,洗净,再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综合以上四个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试图说明(  )

A.铝片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B.铝片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铝片不能和硝酸反应

D.铝片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氧化膜

解析 通过题中的实验对比,实验目的在于探究铝片表面的氧化膜作用。

答案 D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CoCl2,干燥剂呈蓝色时,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

B.硝基苯制备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但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

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D.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解析 A项错误,无水CoCl2呈蓝色,具有吸水性;

B项正确,烧杯底部温度高;

C项正确,滴定管和移液管需考虑残留水的稀释影响;

D项正确,利用SO2的还原性,用KMnO4酸性溶液除去。

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

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

B

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

铁片

不溶解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C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

溶液颜

色不变

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碘酸钾

D

向苯酚钠溶液中滴加乙酸溶液

溶液变

浑浊

相同条件下,乙酸的酸性一定比苯酚强

解析 A项,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根、亚硫酸根、亚硫酸氢根等离子,错误;

B项,铁在常温下在浓硫酸中钝化,发生了化学反应,错误;

C项,碘酸钾和淀粉不反应,碘单质遇到淀粉显蓝色,错误;

D项,苯酚钠和乙酸反应生成苯酚和乙酸钠,说明乙酸酸性比苯酚强,故正确。

7.(2016·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下学期期初联考)为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的设计或操作最合理的是(  )

A.往装有铁钉的试管中加入2mL水、3滴稀醋酸和1滴K3[Fe(CN)6]溶液,可以观察到铁钉表面粘附气泡,同时周围出现蓝色沉淀

B.在一个集气瓶中收集满CO2气体,取一小段除去表面氧化膜的Mg条用坩埚钳夹持点燃后迅速投入上述集气瓶中,取出坩埚钳,盖上玻璃片,观察Mg条在集气瓶底部燃烧

C.为比较Cl与S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相同条件下测定相同浓度NaCl溶液和Na2S溶液的pH值

D.给盛有铜与浓硫酸的试管加热,发现试管底部出现灰白色固体,为检验其中的白色固体为无水硫酸铜,可直接向试管中加入适量水

解析 A项,铁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亚铁和氢气,Fe2+遇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A项正确;

B项,做镁条与CO2的反应实验时,由于反应剧烈且放出大量的热,需用坩埚钳夹持在中低部燃烧,不能投入集气瓶底部,否则易导致集气瓶底部受高温炸裂,B项错误;

C项,测定相同浓度NaCl溶液和Na2S溶液的pH值,只能得到酸性:

盐酸>

氢硫酸,而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需比较高氯酸和硫酸酸性的强弱,C项错误;

D项,不能直接向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浓硫酸剩余时加水放出大量的热可导致液滴飞溅,取反应后的白色固体在烧杯中加水溶解观察是否变为蓝色,D项错误。

8.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MnO

+H2C2O4+H+―→Mn2++CO2↑+H2O(未配平)。

用4mL0.001mol/LKMnO4溶液与2mL0.01mol/LH2C2O4溶液,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改变的条件如下:

组别

10%硫酸体积/mL

温度/℃

其他物质

2

20

10滴饱和MnSO4溶液

30

1

1mL蒸馏水

(1)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如果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    和    (用Ⅰ~Ⅳ表示,下同);

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    和    。

(3)对比实验Ⅰ和Ⅳ,可以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Ⅳ中加入1mL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列式可得:

n(MnO

)×

(7-2)=n(H2C2O4)×

(4-3),则n(MnO

)∶n(H2C2O4)=2∶5。

(2)研究某一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要保证其他各条件完全相同。

(3)对比Ⅰ和Ⅳ,反应的温度、溶液的体积等都相同,仅有c(H+)不同,故可研究c(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加1mL水的目的是确保c(KMnO4)、c(H2C2O4)不变和溶液总体积不变。

答案 

(1)2∶5 

(2)Ⅰ Ⅱ Ⅰ Ⅲ (3)c(H+)(或硫酸溶液的浓度) 确保所有实验中c(KMnO4)、c(H2C2O4)不变和溶液总体积不变

9.某同学欲在实验室中对Fe3+与I-的反应进行探究,实现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1)该同学最初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

编号

操作

先向2mL0.1mol·

L-1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新制氯水

L-1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0.1mol·

L-1KI溶液

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滴加KI溶液后,血红色无明显变化

①实验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eCl2溶液与新制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分析了导致实验Ⅱ现象的可能原因,并对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

改进后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

向2mL0.1mol·

L-1KI溶液中滴加1mL0.1mol·

L-1FeCl3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

滴加FeCl3溶液后,溶液变成黄色;

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根据实验Ⅲ,该同学认为Fe3+有可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结合实验现象用简明的文字说明他得出上述结论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认为需要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根据实验Ⅲ中现象得出的结论。

请补全下表中的实验方案:

预期现象及结论

L-1FeCl3溶液,    

(4)上述实验结果表明,Fe3+有可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进一步查阅资料知,参加反应的Fe3+与I-的物质的量相同。

该同学结合上述实验结论,分析了实验Ⅲ中加入KSCN后溶液变红的原因,认为Fe3+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Fe2+和SCN-不反应,加入新制氯水发生反应:

Cl2+2Fe2+===2Cl-+2Fe3+,Fe3+和SCN-反应生成红色溶液。

(2)I2溶解在水中,呈黄色(因浓度较小),所以可测Fe3+把I-氧化成I2。

(3)因为Fe3+把I-氧化成I2,I2遇淀粉变蓝,在CCl4中呈紫色,生成的Fe2+与铁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

(4)当把Fe3+和I-等物质的量反应后,加入KSCN溶液仍变红,说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即2Fe3++2I-2Fe2++I2。

答案 

(1)①滴加KSCN后溶液无明显变化,加入氯水后溶液变成红色 ②2Fe2++Cl2===2Fe3++2Cl-

(2)溶液变成黄色,推测生成了I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

再滴加淀粉溶液(或CCl4;

或铁氰化钾溶液)

预期现象:

溶液变蓝(或溶液分层,下层溶液为紫色;

或生成蓝色沉淀)

结论:

Fe3+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和Fe2+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2Fe3++2I-2Fe2++I2

选考提升

1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经查阅资料得知:

铝是重要的轻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电讯和建筑等领域。

铝亦有其特殊的性质:

①铝的熔点是660℃,氧化铝的熔点高达2054℃。

②铝虽比锌活泼,但是将铝片和锌粒分别投入稀硫酸中,铝比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