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071003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并说一说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海军的发展状况。

(1)旧中国国力较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进攻,例如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而新中国有坚强的国力作后盾,也有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国防力量。

(2)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了导弹驱逐舰;

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对世界的一大贡献,50多年来,我国一直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然而,我国与周边国家存在着领土主权的纷争,如钓鱼岛、南沙西沙的一些岛屿以及中印、中俄边界等地。

请你回答: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谁倡导,并在哪年最早提出的?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

(3)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将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管用吗?

(1)周恩来倡导提出的,最早是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

(2)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通过谈判的方式,减少分歧,扩大共识,充分依据历史及国际法中有关领土问题中的有关条款的规定来解决中印、中俄的领土争端。

但对于日本强占我国钓鱼岛这一问题,我们要坚决予以反对,并强烈的抗议。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等内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会发挥它的作用。

对于处理国际争端仍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周恩来总理作为中国杰出的外交家在人民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你知道哪些和他相关的外交活动吗?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外交活动:

(1)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954年,访问印度和缅甸,并与这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4)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为新中国赢得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习的精神: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总理和外交部长,他总是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

为了新中国的富强和外交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谦虚谨慎,心胸似海。

他善于把握大局,统筹兼顾,寓刚于柔,寄理于情。

他具有丰富的外交经验,能力出类拔萃,处理重大事情既能从容不迫,又能急中生智,灵活应变,他的精神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并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5、从新中国成立后到今天,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有哪些?

请你用简炼的语言说出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说明了什么?

(1)成就:

1953年中国总理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周恩来在参加万隆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中日建交;

1979年中美建交;

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WTO)等等。

(2)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中国的几代领导善于处理国际事务等。

6、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之间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目前影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根据所学的知识简要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重大事件:

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中国抗美援朝;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1971年,尼克松派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同周恩来进行会谈;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揭开了中美关系新的一页;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主要因素:

台湾问题;

意识形态问题;

人权问题;

西藏问题等。

认识:

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中美友好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

中美友好有利于世界稳定与和平。

7、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对华政策有何变化?

促使美国对华政策改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条件(即原因)有哪些?

标志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事件是什么?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有何意义?

答:

变化:

(1)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中国实行军事上的威胁、政治和外交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致使中美双方敌视二十多年。

(原因是二战后美国为了确立世界霸权,敌视中国革命的胜利,竭力遏制共产主义)

(2)然而到了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1972年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订,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原因或条件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根本原因:

美国对华政策由对抗到缓和,根本原因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的日益上升。

标志正常化的事件是:

中美两国结束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对抗,有利于国际和平与稳定,中国外交形势出现重大转折。

8、尼克松访华,按照外交礼节的惯例应由迎接方先伸出手来表示欢迎欢迎,首次访华的尼克松总统反而先伸出手来与前来迎接的周恩来总理握手。

尼克松对于这次握手曾说:

“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1)你认为“握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2)谈谈你对“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理解。

这说明中美关系出现了什么变化?

当时两国的共同要求是什么?

并概括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和当今时事,你能列举几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在我国台湾问题上的表现吗?

(1)握手的真正含义是“和解”,并结束了对中国的对抗。

(2)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当时两国的共同要求是:

改善中美关系。

(3)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现在又支持台湾的“台独分子”搞独立,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等。

9、概括出新中国成立后,面临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政策,是怎样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的?

(1)1949年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缅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4)1954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这是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5)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10、1971年7月9日,一架从巴基斯坦卡拉奇起飞向西飞行的美国专机,在空中突然掉头直飞中国,开始了神秘的“破冰之旅”,你知道飞机上坐的是谁吗?

他肩负着什么重要使命,为什么把此行称为“破冰之旅”?

飞相坐的是美国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他肩负尼克松总统的给予他的任务,秘密访问中国,与周恩来总理会谈,改善中美关系。

因为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中国实行军事上的威胁、政治和外交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致使中美双方敌视二十多年。

这次行动以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而这次行动揭开了改善中美关系的序幕,所以说是“破冰之旅”。

11、在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请你根据学习的史实,回答都取得了哪三项成就?

并分析一下,能够取得这些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成就:

(1)1971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1972,尼克松总统正式访华,会见毛泽东,与周恩来会谈,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12、在21世纪初,我国成功的承办了一次国际性的会议,请你回答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

以及此次会议的背景、具体时间与地点、主题、参会主要领导人以及会议取得的成果。

(1)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简称APEC会议。

(2)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时间、地点:

2001年,中国的上海。

主题:

新世纪、新挑战:

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参会主要领导人:

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等19位领导人。

成果:

会议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APEC政策框架等问题,通过了《上海共识》。

江泽民宣读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

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13、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请你回答一下,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的特点及讨论的主题是什么?

会议召开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结果怎么样?

你认为周恩来为什么能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请你说一说什么是万隆精神?

(1)时间、地点:

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2)特点: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3)遇到的问题:

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使会议的气氛紧张起来。

(4)结果:

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5)能改变航向的原因:

因为他坚决执行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有丰富的谈判经验,外交能力出类拔萃,外理重大事情时既能从容不迫,风度翩翩,又能急中生智,灵活应变,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平息了会议中的许多争论,扭转了会议的航向。

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1、“两弹一星”指什么?

都是在什么时候试验成功的?

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谁?

他被誉为什么,请说出他的两句名言?

“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有什么历史意义?

你有何感想?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你应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