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脚手架搭设方案优选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67013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囱脚手架搭设方案优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烟囱脚手架搭设方案优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烟囱脚手架搭设方案优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烟囱脚手架搭设方案优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烟囱脚手架搭设方案优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烟囱脚手架搭设方案优选Word文档格式.docx

《烟囱脚手架搭设方案优选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囱脚手架搭设方案优选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烟囱脚手架搭设方案优选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公司山纳项目经理部

二00七年十月十五日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施工部署

4、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

5、防雷措施

6、脚手架的搭设及拆除施工工艺

7、劳动力、材料及机具配备

8、质量保证措施

9、安全施工措施

10、文明施工要求

11、稳定承载计算

1编制依据

1.1主要规程、规范

1.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1.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1.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1.1.6《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78-85

1.1.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1.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1.9《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

1.1.10《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

1.2参考手册

1.2.1《建筑施工手册》(缩印本第4版,2003.9)

1.2.2《建筑施工简易计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

1.2.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与计算》中国物价出版社(2004.1)

2工程概况

2.1总体工程概况

中国蓝星山纳合成橡胶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万吨氯丁橡胶供热站工程烟囱及烟道工程,由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设计及总包、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公司分包。

烟囱高100m,底部内径净尺寸为8.34m,出口直径3.0m,筒体采用C30混凝土,0~40m采用3.5%坡度,40~100m采用2%坡度。

内衬采用耐酸胶泥砌筑耐火砖,隔热层采用100㎜厚憎水性水泥珍珠岩制品。

外壁顶端刷航空标志色,标志色采用耐大气和耐腐蚀性的油漆。

2.2脚手架工程概况

烟囱结构顶标高为100m,脚手架高度按照105m考虑。

3施工部署

3.1安全防护领导小组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达到“杜绝死亡、重伤及消防、机械事故,年轻伤频率控制在0.4‰以内”安全生产目标的必然保障。

为此项目经理部成立以现场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其机构组成、人员编制及责任分工如下:

组长:

徐开清(现场经理)——负责协调工作

副组长:

魏存根(施工队队长)——现场施工总指挥

房朝阳(技术员)——技术指导

组员:

楮勇(现场架子工责任师)——现场施工协调

刘庆良(安全员)——现场施工指挥、质量检查

3.2设计总体思路

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实际施工特点,脚手架施工及使用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地面至40m施工阶段(见图2,3);

40m至60m施工阶段(见图4);

60m至90m施工阶段(见图5);

90m至100m施工阶段(见图6);

100m至105m阶段(见图9)。

最外围立杆至耐火砖距离为150mm,立杆间距为1.2m,大横杆、小横杆间距均为1.25m。

在东面设置安全通道,在中心处设置吊笼口(见图1)。

4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

4.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

4.1.1地基处理

土方回填完后,浇筑C20混凝土地坪进行烟囱内地面硬化,厚度为150cm。

4.1.2立杆

烟囱为满堂式井字架,除井字架区域采用双立杆整体式落地脚手架,下部60m采用双立杆外,其余全部采用单立杆,在中心点周围1.5m处立站杆,间距为1.2m,下边设置扫地杆,横杆每步为1.25m(见图7、8)。

立杆接头除顶层顶部外,其余各层(按烟囱内衬牛腿进行分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

接头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且在高度方向至少错开50cm;

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本工程取40cm)。

立杆在顶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m,必须等间距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0mm。

4.1.3大横杆

大横杆置于小横杆之下,立柱的内侧,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采用至少6m且同一步大横杆四周要交圈。

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其接头交错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内;

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距立柱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本工程不大于40cm),大横杆在同一步架内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全长的1/300,局部高差不超过5cm。

操作时注意架子的横杆的两端每隔10m加固一次,在牛腿处用8根Ф48钢管分8个方向支撑在混凝土结构牛腿上;

在两牛腿中间位置用4根Ф48钢管分4个方向伸入钢筋混凝土筒壁外皮处与混凝土浇筑在一起,每隔两步架距用8根Ф48钢管分8个方向支撑在耐火砖上。

4.1.4小横杆

每一立杆与大横杆相交处(主节点)都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不大于15cm。

小横杆间距与立杆纵距相同,且根据作业层脚手板搭设的需要,在两立柱之间等距离设置1根小横杆,最大间距不超过75cm。

小横杆伸出大横杆边缘距离不小于10cm,伸出大横杆距离内衬结构外边缘15cm。

上下层小横杆在立杆处错开布置,同层的相邻小横杆在立杆处相向布置。

4.1.5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20cm的立柱上,横向扫地杆则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

4.1.6剪刀撑

本工程满堂式脚手架井字架周圈采用剪刀撑与横向斜撑相结合的方式,随井字架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通长搭设。

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在其中间增加2~4个扣节点。

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cm。

4.1.7脚手板

作业层脚手板采用松木,厚度不小于5cm,宽23~25cm,长度不小于3.5m的硬木板,两端设直径为4m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

在作业层下部加设一道水平兜网,随作业层上升。

首层(6m处)满铺一层脚手板,脚手板上铺δ=8mm钢板,以上每隔30m也需要满铺一层脚手板,并设置安全网及防护栏杆。

沿烟囱高度范围内每隔5m设置一道水平安全兜网。

砌筑时所用脚手板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并在两端8cm处用直径14号镀锌钢丝箍绕2~3圈固定。

脚手板应平铺、满铺、铺稳,接缝处设两根小横杆,各杆距离接缝的距离均不大于15cm。

靠筒壁一侧的脚手板距离结构内衬的距离不大于15cm。

脚手板的对接、搭接构造要求见8.2节:

脚手架搭设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4.1.8连墙件

连墙件采用刚性连接,操作时采用脚手架按照:

架子的横杆的两端每隔10m加固一次,用8根Ф48钢管分8个方向支撑在混凝土结构牛腿上。

在两牛腿间分4个方向将横杆与筒壁浇筑在一起。

砌筑施工内衬时,每隔两步架距用8根Ф48钢管分8个方向支撑在耐酸砖。

其与脚手架的连接采用直角扣件。

4.1.9分别在40m、60m、105m处设置垂直运输滑轮吊点,在水平杆上设置4根φ50*8无缝钢管,长度不小于3.5m,纵横各2根,下面两根间距为1m,上面2根并排放置。

再用8根斜撑,将下面2跟水平杆撑起,角度为45~60度。

用钢丝绳将滑轮和钢管连接,进行垂直运输。

4.1.10防护设施

警戒区内的通道及机械操作场所必须设安全防护棚,防护棚用Φ48脚手架管搭设,上铺δ=50mm木板及δ=8mm钢板。

首层满铺一层脚手板(6m处),脚手板上铺δ=8mm钢板,以上每隔30m也需要满铺一层脚手板,并设置安全网及防护栏杆。

作业层脚手架立杆于0.6m和1.2m处设两道防护栏杆,底部侧面设18cm高的挡脚板。

4.2井字架脚手架的构造

在中心设置井架尺寸为2.4m×

2.4m,采用双立杆,并在四面设剪刀撑。

出入口再搭设10m×

4.2m×

2.4m(长×

宽×

高)的防护棚,上铺50mm厚的双层脚手板。

脚手板上铺δ=8mm钢板。

出入通道两侧设置双立杆,并在两侧设置剪刀撑,里面设斜撑(见图7,8)。

井子架吊笼的天滑轮固定在横向水平管上;

导向滑轮固定距地面200mm高的水平管上采用φ50*8无缝钢管2根,长度为2m,具体见图9。

砌筑时由单卷筒快速溜放3t卷扬机---5t导向滑轮---5t天滑轮---将吊笼吊起。

往返进行垂直运输。

吊笼规格为0.8m×

0.8m×

0.8m,将耐火砖、胶泥、珍珠岩板装于吊笼内及其它物件,最大重量不大于1t。

采用直径φ18钢丝绳。

5防雷措施

本工程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标准。

工程采用避雷针与大横杆连通、接地线与烟囱内避雷系统连成一体的措施。

设置4根避雷针,避雷针采用φ12镀锌钢筋制作,高度1.5m,设置在脚手架井字架四角立杆上,并将所有最上层的大横杆全部连通,形成避雷网络。

接地线采用40×

4的镀锌扁钢,将立杆分别与烟囱内的避雷系统连成一体。

接地线的连接牢靠,与立杆连接采用2道螺栓卡箍连接,螺钉加弹簧垫圈以防止松动,并保证接触面积不小于10mm2,并将表面的油漆及氧化层清除干净,露出金属光泽并涂以中性凡士林。

接地线与烟囱内避雷系统的设置的位置尽量避免人员经常走动的地方,以避免跨步电压的危害,防止接地线遭机械破坏。

两者的连接采用焊接,焊接长度大于2倍的扁钢宽度。

焊完后再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定电阻,要求冲击电阻不大于10Ω,同时注意检查与其他金属物或埋地电缆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小于3m,以避免发生击穿事故。

6脚手架的搭设及拆除施工工艺

6.1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施工工艺

6.1.1搭设顺序

脚手架的搭设顺序为:

场地清理→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钢底座(或混凝土地面基层)→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栅格)→剪刀撑→连墙杆→铺脚手板→搭防护栏杆→绑扎安全网→......

6.1.2施工工艺

定位定距:

根据构造要求在烟囱内用尺量出立杆距离,并做好标记。

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白灰点出立杆标记。

在搭设首层脚手架的过程中,沿筒壁内设八道斜撑,待脚手架与筒壁支撑连接后方可拆除。

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与筒壁支撑2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至与筒壁支撑完毕后方可拆除。

6.2脚手架的拆除施工工艺

拆除作业应按确定的程序进行拆除:

安全网→挡脚板及脚手板→防护栏杆→剪刀撑→斜撑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

不准分立面拆除或在上下两步同时拆除,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

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件。

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件。

所有与筒壁支撑的架管必须随脚手架同步拆除下移,严禁先将与筒壁支撑的架管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立杆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后拆除与筒壁连接的架管。

7劳动力、材料及机具配备

7.1劳动力配备(详见表7-1)

表7-1

工种

人数

任务

架子工

10

负责架子搭设及拆除

测量放线工

2

负责脚手架垂直度控制

普工

8

负责架子材料的运输

7.2材料配备(详见表7-2)

表7-2

名称

单位

数量

规格

普通钢管

t

100

ф48×

3.5mm

脚手板

m3

20

厚5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