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双梁起重机大修技术标准及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63971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吨双梁起重机大修技术标准及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吨双梁起重机大修技术标准及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吨双梁起重机大修技术标准及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吨双梁起重机大修技术标准及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吨双梁起重机大修技术标准及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吨双梁起重机大修技术标准及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吨双梁起重机大修技术标准及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吨双梁起重机大修技术标准及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吨双梁起重机大修技术标准及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现场指挥、监督,负责安装质量和安全的过程控制。

安全工程师1人:

作业全过程的安全监督和管理,检查事故隐患,及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

安装工3人:

该起重机的钢结构、螺栓、销轴及传动、卷扬机构的安装、修整、调试。

电维护工2人:

负责电气系统的安装、修整、调试。

四、安装现场应具备条件

1、安装现场应有足够的面积,以满足运到的起重配件在地面搬运和组装,及吊车站立部位;

2、现场应有三相和两相电源闸刀。

五、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施工图纸会审制度,施工现场技术交底制度,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以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从原材料、设备及附材的进厂开始把关,对关键部位和重点工序必须严格把关,严格按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标准和技术文件进行施工;

2)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严格执行质量“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专检工作,认真填写检验记录,并签字确认以备存档,对隐蔽工程必须经设备厂方现场指导人员、监理部门和专检人员共同检验确认合格,并做好记录后方可转入下道施工工序。

4)加强技术档案整理、归档制度,切实做到工程完资料清。

六、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认真学习有关规程,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2、将工程各部分层层分解,落实到责任人。

3、工程技术人员要保证使技术工作走到施工的前面,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4、严格贯彻施工组织及质量标准,作到施工人员施工方法知道,施工标准知道,确保各项工程一次成功,避免二次作业。

5、施工中出现特殊情况,须经主管厂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七、技术交底及安全措施

1、参加安装施工的工作人员,均应持有安全操作证,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技术交底,熟悉施工方案,并按照施工方案要求安装。

2、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具体分工,明确职责,吊装时划分施工警戒区,并设有禁区标志,非施工人员严禁入内,所有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时必须头戴安全帽,熟悉指挥信号,在整个吊装过程中听从专人指挥,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3、再整个施工过程中,随时作好现场清理工作,清理一切障碍物以利操作。

凡参加高空作业人员,操作时应佩带安全带,并在安全可靠的地方挂好安全带。

高空作业应背工具包,严禁从高空向地面乱扔工具和杂物,以免伤人或造成其它意外事故。

4、部件吊装前,要严格检查吊装用钢丝绳的选用及捆扎是否牢靠。

设备吊装过程中,起升下降要平稳,不准有冲击、振动现象,不允许任何人随同设备升降。

在吊装过程中如因故中断,则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处理,不得使设备长时间停留在空中。

现场负责人对整个吊装过程安全负责。

5、操作人员在承轨梁上行走时,不得在轨道上行走,应穿平底鞋,同时扎紧裤腿,以防挂钩信其它物件而出意外。

6、在工作时间不得打闹,严禁酒后操作。

7、凡是利用建筑物作锚点或吊点,必须得到业主设备政基建管理部门的同意方可使用,同时在建筑物周围填上木块等以免损坏建筑物或钢丝绳。

8、开车时,应事先和各工种联系好后方可开车。

八、机械部分大修及更换项目

1、吊钩

(1)吊钩、横梁、滑轮轴、不准有裂纹,螺纹部分不应松脱,轴承完好,转动滑轮,螺纹退刀槽处有刀痕或裂纹者应更换。

(2)危险断面磨损超过原高度的10%的应作更换。

(3)大修后,吊钩应做试验检查,以1.25倍的额定负荷悬吊10分钟,钩口弹性张开量不应超过钩口尺寸的0.25%,卸载后不应有永久变形和裂纹;

(4)板钩铆接后,板与板的间隙,不应大于0.3mm

2钢丝绳

主钩钢丝绳有磨损断丝现象我方会及时更换。

3滑轮组

(1)滑轮轴不得有裂纹,轴颈不得磨损原直径30%,圆锥度不大于5%,超过此值即应更换

(2)用样板检查滑轮槽形,径向磨损不应超过壁厚的30%,否则应报废。

不得超过标准者可补修,大修后用样板检查,其底部与侧向间隙均不应大于0.5mm,轮槽中心线与滑轮中心线的偏差不应大于0.2mm,绳槽中心对轮廓端面的偏差不应大于1mm

(3)大修后,轴孔允许有不超过0.25CM2的缺陷,深度不应该超过4mm

(4)装配后,应能用手灵活转动,侧向摆动不得超过D/1000。

D-滑轮的名义直径

4卷筒

(1)绳槽磨损超过2mm应重新车制,大修后绳槽应达到图纸要求,但卷筒壁厚不应小于原厚度的81%

(2)卷筒表面不应有裂纹,不应有明显的失圆度,压板螺钉不应该松动

(3)卷筒轴上不得有裂纹,大修理后应达到图纸要求,磨损超过名义直径的5%时,应更换新件

(4)卷筒轴中心线与小车架支承面要平行,其偏差不应大1mm/m,卷筒安装后两轴端中心线偏差应不大于0.15mm

5车轮

(1)车轮踏面磨损量超过原厚度的15%时应更换新件,没超过此值,可重新车制、热处理修复。

车轮直径应在公差范围内,表面淬火硬度HB300~500,对车轮直径大于Φ400mm的淬火层厚度应大于20mm;

小于Φ400mm时,淬火层厚不应小于15mm。

(2)主动车轮直径偏差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0.1%,从动车轮则不应超过0.2%,电动葫芦车轮直径偏差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1%,从动车轮不应超过0.2%;

电动葫芦车轮直径偏差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1%

(3)轮缘磨损量达原厚的50%或折断面积超过30mm2应报废,轮缘厚度弯曲变形达原厚度20%应报废。

(4)车轮发现裂纹则应报废

(5)车轮踏面椭圆度达1mm应报废

(6)安装好的车轮组件,应能手转动灵活,安装在同一平衡架上的几个车轮就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允许偏差为1mm

6车轮轴与轴承

(1)轴颈在大修后的椭圆度、圆锥度不应大于0.03mm

(2)用磁力或超声波探伤器检查轴,轴上不得有裂纹,划伤深度不得超过0.03mm

(3)圆锥滚子轴承内外圈之间允许有0.03~0.18mm范围内的轴向间隙。

轴承压盖调整间隙应在0.5~1.5mm的范围之内

(4)轴与轴瓦的允许间隙(mm)

轴颈主动轴间隙从动轴间隙20~400.61.2

(5)轴与键的径向允许间隙(mm)轴径20~40径向允许间隙0.1~0.341~900.

7齿轮与减速器

(1)起升机构减速器第一轴上的齿轮磨损量不应超过齿厚的10%,其余则应小于20%;

大小车运行机构减速器第一轴上齿轮磨损不应超过15%,其余则应小于25%。

(2)齿面点蚀损坏啮合面的30%,且深度达原齿厚的10%时应报废齿轮,轮齿不应有裂纹或齿轮不能有断齿。

否则更换。

(3)轴上不得有裂纹,轴的弯曲度全长不应超过0.03mm/m,超标则校直。

(4)大修后轴承的径向间隙允许偏差(单位:

mm)

轴径内径允许间隙17~300.02

35~500.03

55~900.04

(5)装配时检查以下3项:

中心距、齿侧间隙、啮合面积的偏差(mm)

(6)减速器箱体接合面(剖分面)在任何部位不允许有砸、碰及严重划伤,边缘高点、翻边等,并且剖分面贴合后间隙都不应超过0.03mm,并保证不漏油。

平行度在1m以上不得大于0.5mm;

在空载情况下,以1000r/min拖动运转,正反转各不小于10分钟,启动时电动机不应有振动,撞击和剧烈或断续的异常声响;

箱体内温升不得超过70℃,且绝对温度不高于80℃;

轴承温升不应超过40℃,其绝对值不应超过80℃

8联轴器

(1)齿形联轴器齿面检修

(2)内、外齿圈端面对中心线的摆动量的检验

(3)当轴的中心线无倾斜时,检查联轴器安装径向位移

(4)无径向位移时,因两联轴器的不同心所引起的外圈车线的歪斜角检查

(5)用中间轴联接的齿形式联轴器径向位移

(1)可参考部分

(2)内外圈端面允许摆动量(mm)直径允许摆动量40~100100~200200~400400~80080~120000±

0.01±

0.02±

0.0±

0.08±

0.120

(3)两根轴的允许径向移量,根据模数不同,其值为0.4~3.2mm

模数(m)2.52.5333444

齿数(Z)3038404856485662

径向位移(mm)0.40.650.811.251.351.61.8

(4)内齿圈轴线歪斜角允许在0°

30'

范围内

(5)径向位移最大值Ymax=0.00873A,A-两外齿中心量起的中间轴长度

9制动器

(1)其磨损量不应超过原厚度的50%,铆钉应下沉≥2mm

2)包括制动轮工作表面、制动轮与摩擦片接触的面积等项标准

①制动轮工作表面糙度不低于Ra=16μm,HRC不低于50,深度2mm处不低于HRC40;

工作表面凹痕或单边径向磨损量达1.5mm时应重新车制及热处理。

加工后的制动轮厚度:

对起升机构不应小于原厚度的70%,对运行机构不应小于原厚度的50%制动轮大修后,D≤200mm的径向跳动不应大于0.05m,D>

200mm的径向跳动不应大于0.1m

②接触面积不小于摩擦片总面积的80%;

二者中心线的偏差值为:

当D≤200mm时,不应超过2mm,D>

300mm,不应超过3mm

③制动轮安装后允许的摆幅(mm)

制动轮直径D≤200>

200~300>

300~600

允许摆动径向0.100.120.18

端面0.150.200.25

④与联轴器相连接的制动轮,应把制动轮安装在靠近电动机(或减速器)的一侧

(3)小轴、心轴磨损量达名义直径的20%时应修复,超过此值应更换

(4)制动臂和工作弹簧不能有裂纹和断裂

(5)空行程不得超过衔铁冲程的10%,试车时应反映灵敏可靠

10起升机构及小车部分

(1)探伤检查起升机构的主轴和传动轴,不允许有裂纹

(2)应符合联轴器的安装要求

(3)在轴承座处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mm/m

(4)由于小车轮测量的小车轨距偏差:

当轨距≤2.5m,允许偏差为±

2mm,且主从动轮相对差不大于2mm,当轨距>

2.5m,允许其偏差不大于±

3mm,且主动轮相对差不大于3mm

(5)当小车轨距≤2.5mm,允许偏差为3mm;

轨距>

2.5m,允许偏差为5mm

(6)箱形单梁允许偏差为:

不得大于1/2δ,δ-腹板厚度(mm),单腹板梁允许偏差为:

不小于10mm,箱形双主梁允许偏差为:

2~3mm

(7)轨道接头处标高偏差及中心线偏差≤1mm

(8)水平偏差不应大于1/1000,且两主动轮偏斜主向相反,1-测量长度

(9)不得大于D/400

(10)所有车轮踏面都必须在1个平面内,偏差不应大于0.5mm

(11)允许相对偏差为4mm

11大车运行机构

(1)大车车轮的水平,垂直偏差与小车轮相同

(2)同一平衡梁上的两个车轮的对称平面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mm

(3)包括外观、倾斜度,轨距等项的技术标准

①轨道不应有裂纹、轨顶、轨道头侧面等磨损量不应超过3mm

②起重机轨道纵向倾斜度不应大于5/1000

③其值≤10mm

④同一断面内的两根轨道相对标高偏差≤10mm

(4)钳口磨损量超过原厚40%的应更换,电动夹轨器要经常注意调节安全尺,使其指针在规定的位置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