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先学后导当堂训练学习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
《小学数学先学后导当堂训练学习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先学后导当堂训练学习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后教”教什么、怎样教;
“当堂达标”达标什么、怎么达标。
首先,设计目标和自学要求,设计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必须符合学生学习实际;
其次,进行学法指导,结对帮扶,调动合作的力量;
第二,设计练习,要根据典型性、针对性、量力性原则精心设计,调整学生作业时间与预习时间,强调当堂达标,减少作业时间,逐步增加学生的预习时间,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毕”、“适时温故知新,巩固提高”;
第三,要考虑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学并预测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注意在设计思考题时,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自学例题,思考题要能启发学生,归纳有关步骤,理解有关思想方法或者启学生小结注意点等内容,要真正体现“课前百倍功、课上几分钟"
,实现精讲精练。
如“概念型”课中
①揭示教学目标。
目的:
使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
了解或识记,即对具体内容的模仿和回忆;
理解,即领会知识的意义,包括揭示判别、直接推论等;
简单运用,即把学过的内容直接用于新的情境解决问题。
讲述教学目标。
目标要准确,即什么内容达到简单运用的要求,教师在揭示时要讲明确。
语速要慢,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听进去,都能明确本节课学习的方向。
要有激励性,鼓励学生通过努力就会达到目标。
②自学前的指导。
使学生明确:
自学的内容:
课本第几页到第几页;
自学的时间:
自学的方法:
边看书边找答案,理解并记熟概念;
如何检测:
默写概念,运用概念做相关练习。
教师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
出示自学提纲。
③先学:
学生自学概念。
通过自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并记熟概念。
学生结合思考题看书,划出有关概念;
理解并记熟概念。
学生自学时,教师要表扬自学快、效果好的学生,端正学生的自学态度,
④检查自学概念的效果并进行后教。
暴露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后教做准备。
评判对错;
针对问题进行点拔。
教的内容:
学生默不出来或默错的地方;
教的要求:
不能只判断概念默得对不对,还要能揭示其本质属性;
教的方式;
由学生先讲,若学生讲对了,则教师就不讲,但要以表扬的形式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
若学生讲错了,教师则更正。
⑤再学——运用概念做练习。
让学生运用概念做练习,同时将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师出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通过巡视了解存在的问题。
练习题一般来源于课每一节后面的练习,练习题的题型多为填空、选择、判断等、检查方式先学生在座位上独立完成,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请学生报答案,教师将答案板书在黑板相应的位置,或点名请学生板演。
⑥点拔矫正练习,指导运用。
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知道如何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概念,解决问题。
教师针对问题进行点拔、矫正。
因为概念课的重点不是熟概念,而是理解和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进行点拔时,要引导每一们学生清楚地认识他所犯的错误是由于将哪一个要领用错了,或都将哪一个概念的关键词忽略了,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该怎么办。
⑦当堂达标。
对学生进行达标测评。
步骤:
安排课堂练习,完成当堂作
2013.9
数学“先学后导、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学习材料
联合关小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操作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一般有六个环节:
即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看一看,做一做),、后教(议一议)、当堂训练(练一练)。
其中前三个环节为辅助环节(1分钟左右),后三个环节(即四个一)为主要环节。
运用这种教学模式,都是教学生学,即让学生先自主学习(看一看,做一做),发现问题后再合作学习(议一议),最后当堂训练(当堂完成作业)。
但是年级不同,也有所改动。
小学一年级,可省去“教学目标”、“自学指导”,也可把“四个一”改为两次“四个一”,即“看一看、做一做、练一练”,以后再“看一看、做一做、练一练”,也可搞三次“四个一”,不管搞几次“四个一”,都是先让学生学,发现问题后,让学生讨论,教师补充。
课型不同,也应有所改动。
现举例介绍如下:
一、在“例题型”课中的应用
例题型课上的学习内容是例题。
教学环节为如下六步:
(一)板书课题半分钟左右:
上课开始,教师三言两语导入新课(语速要慢,不可东拉西扯,离题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板书课题;
或者通过屏幕显示课题(可配有陪衬的画面,但不能喧宾夺主,更不必配音乐);
或者教师直接一边慢慢读题,一边板书课题。
小学一年级一般教师边读边板书课题,学生跟着唱笔画,课题写在黑板中上方,字不宜小,不能潦草,笔画、笔顺不能错。
怎样效果好,就用什么方式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半分钟左右
板书课题后,教师要通过投影(或小黑板或口述)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低年级一般以教师口述为宜。
操作要领:
①为了让学生看清教学目标,屏幕上的字要工整,不要太小,屏
幕上不要配鲜艳的画面。
②学习目标的内容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至于情感价值观
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应由老师把握,靠老师的形象、情感等渗透进行,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的内容。
③学习目标要准确,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即不降低,又不能提
高。
④学习目标要具体,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富有鼓励性,比如:
“比谁能……”
⑤不要急于切换投影,使教学目标一闪而过,学生看不清楚。
⑥揭示学习目标时,教师要注意情感投入,诱导学生尽快明确目
标,教师不宜节外生枝,说闲话。
(三)自学指导(1分钟左右)
揭示教学目标后,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自学。
自学指导的方式通过
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可以节省时间,学生容易看得明白。
小学一年级一般以口述为主。
自学指导的目的是让学生达到四个明确:
自学的内容、方法、时间、要求(即自学后如何检测)。
①自学内容。
一般教材中有不少是旧知识,新知识不多,因
此,自学的内容应引导学生看新知识的部分,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例如,学习简单的小数乘法时,引导学生重点看例题中的列竖式、乘的部分,对加减的部分可省略看,因为加减的方法已学过。
②要精心出好思考题,因为思考题直接关系到学生自学的路子和效果。
自学指导中常有思考题。
思考不宜多,不能大而空,要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便于学生理解新知识,找到规律,能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③自学的方法。
怎样学得好,就怎样学。
一般要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可以在课本上圈圈画画,做上记号,可质疑问难,但不宜边看书边讨论。
④自学的时间。
安排自学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6分钟左右),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的完成自学任务;
时间也不宜过短,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切不可走过场,因为看书是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的提前,一定要讲究实效。
⑤自学的要求。
要鼓励学生认真看书,比谁自学效果好,能做对检测题(但检测题在自学指导中不能出现,一定要在看书结束后提示,否则会影响学生专心看书)。
这样使自学变成了检测前的准备,使学生看书能够紧张的思维。
⑥师要满怀激情,精神抖擞,稳重端庄(不可用力拍手,敲桌子,敲黑板),语言要简洁(切不可随便讲一句废话),有条理,语调抑扬顿挫,能够流露出关心,信任学生的情感)。
(四)看一看(看书:
例题,图)(4分钟左右)
出示自学指导后,进入“看一看”这个环节。
按照自学指导,学生认真看例题(代替老师讲例题,传授知识),理解例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并思考如何运用,能够做对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学生看书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用目光巡视每个学生,关注并确保每个学生专心读书,紧张思维。
(五)做一做(检测:
运用概念,逐步解决问题:
学生看书一结束,就检测学生看书的效果,一般采用一次性板演练习的形式(一般不搞两次板演,不采用提问的方式),因为书面练习最容易暴露理解,运用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些存在的问题就是下一个环节“后教”的内容(因为“后教”不是教课本,而是教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
1学生看书一结束,教师讲好过渡语,并且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定学生板演的位置或准备好小黑板,供学生板演。
2教师先公布检测题,让同学们坐在座位上练习,再指2——3名后进生板演,叫后进生是因为后进生暴露的问题最多,最具有典型性,能够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上好课;
如果让优秀生板演,不能发现问题,就不能解决问题,就不能上好课。
3板演的内容是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练习题要有代表性,能检测出学生对例题的理解情况,检测题做对了,就说明学生对例题理解了,如检测题哪一步错了,就说明对哪一点不理解。
4学生板演练习时,教师要巡视,关注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并分类板书,思考学生中的错误哪些属于新知识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
思考如何“后教”,这实际上是在进行第二次备课。
5教师不宜辅导后进生,因为这既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独立学习的习惯,也会影响全班同学独立思考、紧张学习。
(六)议一议(后教)(8分钟左右)
学生读书、检测例题后,就进入“议一议”的环节。
“议一议”不是指老师在讲,而是“兵教兵”,合作学习,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最后教师与学生合作。
通过“议一议”这个环节,让学生能解决自学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达到加深理解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
“议一议”一般分两个环节:
1.更正。
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板演习题中的错误,并鼓励学生上讲台用红色粉笔更正写出不同的答案(不要擦去原来学生写的)。
如学生更正错了,鼓励其他学生更正,如果在出错,继续让学生更正,尽可以让较多的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更正。
教师不要轻易表态,不能让更正变成教师唱“独角戏”。
2.讨论。
引导大家讨论,弄懂“为什么”。
(1)讨论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时教师目光要巡视每个学生,不要盯住课本,或只看少数学生),应先提出讨论题,让全班同学思考,各个准备回答,以后再指名回答;
不能先指名(或指定×
×
组同学),再提出问题,让全班同学袖手旁观;
要问:
“会的请举手”,然后教师从举手的学生中选最差的学生回答,不要问“对不对”,让全班学生齐声回答(因为齐答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