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运用动手操作,实践探索,学习理论性的知识。
课时安排
课题
课时
1.时、分的认识
1课时
2.时间计算
1课时
3.秒的认识
我学会了吗?
变废为宝
总计
5课时
7.1时分的认识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72-73,时、分的认识。
教学提示:
学生在生活中常常用到时间,有了一定的时间经验,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时间的长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直观认识、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进一步认识钟面及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并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和在钟面上拨出时刻。
2.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活动中,经历和体验时间单位,初步学会用时、分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元旦联欢会”,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正确辨认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实物钟表等。
学生准备:
练习本、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
同学们,一年的第一天是什么日子啊?
生:
春节。
对我们中国阴历的第一天是大年初一,也就是春节。
那么阳历呢?
元旦。
你们还记得元旦是怎们过的吗?
学生回忆回答。
这里有一场元旦联欢会,咱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主题情景图。
你发现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熟悉的场景、节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新知识充满探究的欲望。
学生提出的问题能马上解答的师生一起解答,不能解答的,给学生留下悬念。
(二)探究新知
1、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继续学习时、分、秒的知识。
教师板书课题。
下面我们先来认识钟面。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钟表来,仔细观察,你发现钟面上有什么?
钟表上有格,有的格大,有的格小。
有指针,共有三个。
指针能转,长针一转里面的短针也会慢慢地转。
对时和分你还了解哪些知识?
先仔细观察,再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小组交流,教师指导。
2、小组汇报。
教师引导其他小组补充,小组汇报时,教师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板书。
(1)认识大格和小格。
一共有多少个大格?
12个。
一共有多少个小格?
每两大格间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2)认识表针。
粗短的是时针,表示几时的。
较细长的是分针,表示几分。
最细长的是秒针,表示几秒。
它们三个是好朋友,团结合作才能完成报时任务。
(3)时与分之间的关系。
分针与时间的关系:
分针走1小格是1分,1大格是5分,3大格是多少?
5个大格是多少?
12个大格是多少?
时针与时间的关系:
请同学们自己用手拨一拨,转一转,看看分针走完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汇报交流。
分针快,时针慢;
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
师课件演示。
学生操作得出:
1时=60分。
3、师:
现在谁知道第一个节目开始的时刻是几时几分?
(出示图片)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跟同桌说一下。
这个时刻是几时几分?
谁先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师板书:
8时31分
时间除了这样记录外,你还见过别的写法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时间的简便记法。
8:
31。
请同学们把其他节目开始的时刻写下来,学生写在练习本上,找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写。
4、刚才同学们写出了这几个节目开始的时刻,那我们来看一下,联欢会开始的时刻与第一个节目开始的时刻相差多少时间?
1分钟
1分有多长呢?
下面老师给你1分钟的时间,选择你喜欢的事情来做,(比如数数、写字、背课文、做题等)还能干多少,学生投入到活动中。
学生汇报。
1分钟虽然很短,但能做很多事情,我么一起来看几条信息。
(多媒体显示)
师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5、知识长廊“一刻为什么是15分钟?
”
第7个节目与第20个节目开始的时刻相差多长时间?
1小时。
师:
生活中你做什么事的时间是1小时?
学生举例。
你还能提出像这样的问题吗?
学生提问题,师生解答。
本课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探究,明确了1分钟有多长,1小时有多长,这样学生就会在头脑里对时间的长短产生概念,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巩固新知:
1、完成自主练习第2小题。
学生独立填一填,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2、完成自主练习第3小题。
这道题是在钟面上读出时间的逆向思维,要求学生把抽象的数字时间先转化成形象的钟面时间,然后把分针画出来。
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知识的巩固,使学生更贴近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时间的观念,做时间的主人。
(四)达标反馈
一、填空。
1.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个小格,1个大格里有()个小格。
2.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时,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分。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圈,也就是()小格,也就是()分。
二、写时间。
3时45分11时5分8时10分6时
三、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几时几分)。
四、在○里填上“=”,“>”或“<”。
1时○100分1小时40分○100分
50分○1时7时○70分
答案:
一、1、126052、113、16060
二、3:
4511:
58:
106:
00
三、10:
355:
404:
201:
156:
208:
1011:
4011:
204:
158:
453:
55
四、<=<>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学会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让学生自己谈收获,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成果,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布置作业
一、填一填。
1、钟面上共有()个大格,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有()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是()时。
3、分针走一小格是()分,走一大格是()分。
4、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圈,是()分。
5、时针在10和11之间,分针指向8,这时是()时()分。
二、看钟面选择正确的时刻。
①9:
05②9:
50③9:
01
①6:
10②6:
50③5:
50
三、看钟面,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四、想一想,填一填。
1时=()分
1时30分=()分
2时10分=()分
80分=()时()分
五、想一想,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爸爸每天中午大约要看15()的新闻。
(3)看一场电影大约需要2()。
(4)我吃早饭大约需要20()。
(5)学生一天的在校时间大约是6()。
(6)在少年宫上素描课每次大约需要3()。
(7)我打完一篇500字文章的时间大约是10()。
(8)联欢会上,第二个节目大约持续了是8()。
一、1、125602、13、154、1605、1040
二、①③
三、9:
084:
179:
451:
57
四、6090130120
五、分钟分钟小时分钟小时小时分钟小时
⏹板书设计
时、分的认识
8时31分
1时=60分
8:
31
教学反思
钟表和时间是学生日常生活最熟悉的事物,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经历,这节课是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的一个再认识的过程,一个提炼交流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与伙伴分享的过程。
这节课,我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年级的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如若引导不当,他们会产生厌倦情绪,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
所以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小闹钟带到课堂上来,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看到自己手里漂亮的小闹钟,想到这节课要学的知识与漂亮的小闹钟有关系,学生立刻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有了上好课的前提条件。
在课堂上,我从一开始就让让学生动手拨时间,让学生动起来,不给他们走神儿的机会,低年级的学生动手操作很感兴趣,枯燥的讲解不受到他们的欢迎,所以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学生十分兴奋,积极与老师配合,课堂气氛很活跃,听讲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观察钟面上的刻度,找到大格小格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1时=60分的结论是这节课的重要内容,我在教学中利用课件,边讲边演示,让学生对钟面上大格和小格的关系有了直观的认识,数清楚钟面上大格和小格的个数后,再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运动,通过反复的观察让学生自己导出1时=60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件演示很感兴趣,看得很认真,这部分知识掌握的不错。
这一点是我课前想到了的。
如何让学生建立1分钟的时间观念在备课是费了我不少的心思,1分钟的概念很抽象,不是举出几组数据学生就能理解的,所以在感受一分钟的环节,我安排了几项时间活动,让学生听1分钟音乐,写1分钟生字,帮助学生建立起1分钟的概念,每个学生都起身参与了,有了很直观的感受,比老师讲上十分钟甚至半节课,效果要好多了。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分针走一圈时,时针是怎么走的?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钟表上拨拨看。
生动手拨。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演示)分针走,时针也在走。
分针走一圈,时针从8走到9。
时针走一大格是多少?
分针再走一圈,时针会怎样?
从9走到10,又走了一大格。
想一想,1时和60分之间会是怎样的关系?
1时=60分(师板书:
1时=60分)
教学资源
1时等于60分的来历
1、中国古代采用农历,是没有时分秒概念的,当时的年月日也不是现在公历的年月日。
中国古代年是24节气的轮回,一般只有12个月,360天,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