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059699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

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马克思的哲学是与时俱进的,是随着实践的变革而不断处于变革之中。

因此,实践观点在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过程中具有根本意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答: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的基本内容有:

1)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大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动力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们为了生存,必然要进行生产,产生共同的活动,形成一定的交往关系。

这些交往关系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发展,又对生产力的发展有重大的反作用。

“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95年版,P80)“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95年版,P107)世界历史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长期交往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内在的根本原因。

它们决定着本地区、本民族交往的发展水平和要求,也决定着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交往关系的发展程度。

这样一来,随着人们交往活动范围的扩大,民族之间的封闭状态和分工便被打破,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2)资产阶级是开创世界历史的主体力量

资产阶级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极大的生产力,从而为世界历史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对此做了十分中肯的评价: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95年版,P277)资产阶级通过发展大工业和开拓世界市场,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在世界范围内处建立联系,使得原先的民族的地域的狭隘历史限制被打破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扩大了。

资产阶级在开拓了世界市场的同时,又带来了国家间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

由此可见,资产阶级是开创世界历史的主体力量。

3)共产主义的实现有赖于世界历史的形成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深刻地阐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是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而要实现这一过渡,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和阶级条件。

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具备三个相互依存的基本条件:

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二是人们之间的世界性普遍交往,三是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类的普遍交往和无产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只有生产力发展了,交通工具发达了,人们之间的世界性普遍交往才有可能;

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才能在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显示自身的力量。

3、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权威和自治的思想?

1)马克思恩格斯的自治思想:

自治在实质上意味着劳动者本人成为自己劳动的主人,他作为自由联合的生产者决定着社会共同体的整个发展,这样剩余劳动就真正成了必要劳动。

简言之,自治就是历史性地克服当代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或国家资本主义)制度中存在的经济异化和政治异化。

马克思的自治思想形成于1856年,即关于直接生产者、联合起来的工人管理生产和社会的观点。

但是其丰富和完善却是在系统地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之后。

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比较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自治思想。

在他们看来,广大人民要想真正获得自治,就必须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使权利正真掌握在广大人民手中,人民才能正真实现自治。

无产阶级统治的实质就是人民自治。

2)马克思恩格斯的权威思想:

自治要想获得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权威的存在。

恩格斯曾说:

“把权威原则说成是绝对坏的东西,而把自治原则说成是绝对好的东西,这是荒谬的。

权威与自治是相对的东西,它们的应用范围是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改变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强调无产阶级自治的同时,也强调权威的存在。

从本质上讲,权威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即便是消灭了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权威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也依然在发挥着自己应有的作用。

从实践层面讲,权威是产生与社会实践。

人们在从事社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必然服从一定的决策,收到一定意识的支配,我们所服从的意志就是一种权威。

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不可能离开这种权威的存在。

社会关系层面上讲,权威是普遍联系的交往形式。

人们在社会、社区、家庭等集体当中与不同的人产生联系,发生交往,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权威,它把一定的意志强加给我们,有要我们服从。

只要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受到强加与服从的双重影响。

4、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如何依据人的发展状况来描述社会形态演变的?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的经典论述:

“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

第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的依赖关系,体现一种直接的社会关系。

在这个社会形态中生产力极度落后。

在这一阶段,商业、货币、交换等的逐步出现,生产力逐步得到发展,随后出现出现了第二种社会形态,即物的依赖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这时,人们从各种自然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独立和自由,人的社会关系也变得十分丰富和复杂,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第三个形态:

个人的全面发展,此时的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人不是在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自身的全面性。

这时候,社会的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高速发展。

5、如何理解马克思晚年所做的古代社会史研究对唯物史观的贡献?

晚年马克思既没有放弃、中断《资本论》的写作,更没有处于“慢性死亡”,而是在认真考察、全面系统研究世界发展新形式的基础上,深化和拓展了唯物史观理论,将自己的理论上升到世界史观的高度,实现了重大的哲学创新。

马克思从中年到晚年,从不惑之年的《资本论》创作到晚年四大笔记的探索,思想发展的主导趋势和基本趋向,是从以实践观为核心的唯物史观,走向以世界市场为经济原点的世界史观、全球史观。

这种以世界市场为基点的世界史观、全球史观,是马克思唯物史观自身包含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它自身发展中的新高度、新境界、新水平。

史前社会理论,是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人类社会上最早出现的社会形态为研究对象,在充分研究、利用当时文化人类学的优秀成果基础上,所得出的关于原始社会产生、发展、消亡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他对哲学思辩时期、政治经济学时期、文化人类学时期三个时期进行探讨,弥补了唯物史观关于原始社会理论的不足,并用大量的实证材料科学地阐明了私有制是如何从公有制转化而来的,从而丰富、修正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晚年以东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俄国、中国、印度)为研究

对象,总结出的关于东方社会的历史发展、现实状况以及未来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

它的提出初步科学地解决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东方社会发展的特殊道路问题。

6、如何正确理解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两种生产”理论?

恩格斯在1884年完成了历史巨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第一版序言中恩格斯就详细、系统地论述了两种生产理论: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

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

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

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劳动越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越受限制,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这是两种生产理论第一次被全面、系统集中地论述,也标志着两种生产理论的形成。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1)这两种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

历史是由人们所创造的,人们创造历史首先得解决的问题是衣、食、住等问题。

否则,人们不仅不能“创造历史”而且自身也无法生存。

物质资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

人类只有不断繁衍种族,生育后代,不停地进行这两种生产才能使人类社会持续地发展。

2)不同历史阶段下社会制度受两种生产关系的制约。

恩格斯明确指出:

“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生活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

”无论是对原始生活还是对共产主义社会都是适用的,虽然各种生活制度的构成和存在都是在两种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两种生产所发挥的作用却是不同的。

恩格斯指出:

“劳动越不发达,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生活的财富越受限制,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

”生产力水平越低,生活制度和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越受人类自然生产的制约;

反之,当生产力越不发达,生活制度和人的发展受物质资料生产的制约程度就越大。

3)两种生产理论与实践和生产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方面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人类为自身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产力主体,支撑生产力的发展,家庭的发展制约着生活制度;

另一方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物质资料生产,劳动创造了人,改变了人,并反馈给人类生产;

劳动的发展阶段决定着社会制度,两种生产都是历史中的决定因素,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但两种生产的决定作用最终要归结到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上。

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

物质资料生产对人口生产具有制约作用,反过来,人口生产也对物质资料生产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两种生产的主体都是人,不能说是谁决定谁,只能说在特定的阶段谁的作用较为明显,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具体的社会形态中,两者的作用也不同,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物质生产落后,人类自身生产作用明显,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提高了,物质生产相对发达,物质生产对社会的发展就会起较为明显的作用。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主要靠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人类自身的生产就较为明显,到那时其实两者生产已基本达到一致了。

7、如何看待第二国际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斗争?

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第二国际理论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阶段。

第二国际主流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是在一个相当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的。

这一时期不仅是资本主义的“和平”发展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面临危机论、经济决定论和新康德主义等各种理论挑战的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