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058810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Word下载.docx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Word下载.docx

9.调整了风荷载的计算公式与各影响系数,给出了全国基本风速图与全国各气象台站的基本风速和风压值表;

10.补充了冰压力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11.改善了温度作用的规定,完善了体系温度的规定,调整了温度梯度曲线的规定;

12.增加了汽车撞击荷载的计算和设计要求;

13.补充了通航海轮船舶撞击作用的规定。

1.总则

1.0.6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3.设计要求

3.3桥涵净空

3.3.1桥涵净空应符合图3。

3。

1公路建筑限界规定与本条其他各款规定。

图3。

1桥涵净空(尺寸单位:

m)

注:

(1)当桥梁设置人行道时,桥涵净空应包括该部分的宽度;

(2)人行遭、自行车道与行车道分开设置时,其净高不应小于25m。

图中W——行车道宽度(m),为车道教乘以车道宽度,并计人所设置的加(减)速车道,紧急停车道、爬坡车道、慢车道或错车道的宽度,车道宽度规定见表3.3.1-1:

C——当设计速度大于l00km/h时为0.5m;

当设计速度等于或小于100km/h时为0.25m;

S1——行车道左侧路缘带宽度(m),见表3.3.l-2;

S2——行车道右侧路缘带宽度(m),应为0.5m;

M1——中间带宽度(m),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见表3.3.1-2:

M2——中央分隔带宽度(m),见表3.3.1-2;

E——桥涵净空顶角宽度(m),当L≤lm时,E=L;

当L>

lm时,E=lm;

H——净空高度(m),高速公路和一级、二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5.0m,三、四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4.5m;

L2——桥涵右侧路肩宽度(m),见表3.3.l-3,当受地形条件与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可采用最小值。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桥梁应在右侧路肩内设右侧路缘带,其宽度为0.5m。

设计速度为120km/h的四车道高速公路上桥梁,宜采用3.50m的右侧路肩;

六车道、八车道高速公路上桥梁,宜采用3.00rn的右侧路肩。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桥梁的右侧路肩宽度小于2.50m且桥长超过500m时,宜设置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宽度包括路肩在内为3.50m,有效长度不应小于30m.间距不宜大于500m;

L1——桥梁左侧路肩宽度(m),见表3.3.1-4。

八车道与八车道以上高速公路上的桥梁宜设置左路肩,其宽度应为2.50m。

左侧路肩宽度内含左侧路缘带宽度;

L——侧向宽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桥梁的侧向宽度为路肩宽度(L1、L2);

二、三、四级公路上桥粱的侧向宽度为其相应的路肩宽度减去0.25m

表3.3.1-1车道宽度

设计速度

120

100

80

60

40

30

20

车道宽度

3.75

3.50

3.25

3.00

(单车道为3.50m)

表3.3.1-2中间带宽度

设计速度(km/h)

中央分隔带宽度(m)

一般值

2.00

最小值

1.00

左侧路缘带宽度(m)

0.75

0.50

中间带宽度(m)

4.50

注:

“一般值”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

“最小值”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的值。

表3.3.1-3右侧路肩宽度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三、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kmv/h)

右侧路肩宽度(m)

3.00或3.50

2.50

1.50

0.25

表3.3.1-4分离式端面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左侧路肩宽度

左侧路肩宽度(m)

1.25

1各级公路应选用的设计速度见表3.3.1—5。

确定桥涵净宽时,其所依据的设计车速度应沿用各级公路选用的设计速度。

表3.3.1-5各级公路设计速度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特殊大桥为整体式七部结构时,其中央分隔带和路肩的宽度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小,但减小后的宽度不应小于表3.3.1-2和表3.3.1-3规定的“最小值”。

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的桥梁宜设计为上、下行两座分离的独立桥梁。

4高速公路上的桥梁应设检修道,不宜设人行道。

一、二、三、四级公路上桥梁的桥上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设置,应根据需要而定,并应与前后路线布置协调。

人行道、自行车道与行车道之间,应设分隔设施。

一个自行车道的宽度为l.0m;

当单独设置自行车道时,不宜小于两个自行车道的宽度。

人行道的宽度宜为0.75m或1.0m;

大于l.0m时,按0.5m的级差增加。

当设路缘石时,路缘缘石高度可取用0.25~0.35m。

漫水桥和过水路面可不设人行道。

5通行拖拉机或兽力车为主的慢行道,其宽度应根据当地行驶拖拉机或兽力车车型与交通量而定;

当沿桥梁一侧设置时,不应小于双向行驶要求的宽度。

6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的桥梁必须设置护栏。

二、三、四级公路上特大、大、中桥应设护栏或栏杆和安全带,小桥和涵洞可仅设缘石或栏杆。

不设人行道的漫水桥和过水路面应设标杆或护栏。

3.3.4立体交叉跨线桥桥下净空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的跨线桥桥下净空与布孔除应符合本规X第3.3.1条桥涵净空的规定外,还应满足桥下公路的视距和前方信息识别的要求,其结构形式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铁路从公路上跨越通过时,其跨线桥桥下净空与布孔除应符合本规X第3.3.1条桥涵净空的规定外,还应满足桥下公路的视距和前方信息识别的要求。

3农村道路与公路立体交叉的跨线桥桥下净空为:

当农村道路从公路上面跨越时,跨线桥桥下净空应符合本规X第3.3.1条建筑限界的规定;

当农村道路从公路下面穿过时,其净空可根据当地通行的车辆和交叉情况而定,人行通道的净高应大于或等于2.2m,净宽应大于或等于4.0m;

畜力车与拖拉机通道的净高应大于或等于2.7m,净宽应大于或等于4.0m;

农用汽车通道的净高应大于或等于3.2m,并根据交通量和通行农业机械的类型选用净宽,但应大于或等于4.0m;

汽车通道的净高应大于或等于3.5m;

净宽应大于或等于6.0m。

3.3.5车行天桥桥面净宽按交通量和通行农业机械类型可选用4.5m或7.0m;

其汽车荷载应符合本规X第4.3.1条有关四级公路汽车荷载的规定。

人行天桥桥面净宽应大于或等于3.0m;

其人群荷载应符合本规X第4.3.5条的规定。

3.4.4桥台侧墙后端和悬臂梁桥的悬臂端深入桥头锥坡顶点以内的长度,均不应小于

0.75m(按路基和锥坡沉实后计)。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的桥头宜设置搭板。

搭板厚度不宜小于0.25m,长度不宜小于5m。

3.5.3桥涵的上、下部构造应视需要设置变形缝或伸缩缝,以减小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地基不均匀沉降以与其他外力所产生的影响。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的多孔梁(板)桥宜采用连续桥面简支结构,或采用整体连续结构

3.5.8安装板式橡胶支座时,应保证其上下表面与梁底面与墩台支承垫石顶面平整密贴、传力均匀,不得有脱空的橡胶支座。

当板式橡胶支座设置于大于某一规定坡度上时,应在支座表面与梁底之间采取措施,使支座上、下传力面保持水平。

弯、坡、斜、宽桥梁宜选用圆形板式橡胶支座。

公路桥涵不宜使用带球冠的板式橡胶支座或坡形的板式橡胶支座。

墩台构造应满足更换支座的要求。

 

3.6桥面铺装、排水和防水层

3.6·

l桥面铺装的结构型式宜与所在位置的公路路面相协调。

桥面铺装应有完善的桥面防水、排水系统。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特大桥、大桥的桥面铺装宜采用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

3.6.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桥梁的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厚度不宜小于70mm;

二级与二级以下公路桥梁的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尚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X》的有关规定。

3.6.4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面层(不含整平层和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内应配置钢筋网。

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100mm。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尚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X》(JTGD40)的有关规定。

3.6.6桥面伸缩装置应保证能自由伸缩,并使车辆平稳通过。

伸缩装置应具有良好的密水性和排水性,并应便于检查和清除沟槽的污物。

特大桥和大桥宜使用模数式伸缩装置,其钢梁高度应按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70mm,并应具有强力的锚固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