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交通智慧交通对治理城市拥堵的探索与实践Word下载.docx
《发展绿色交通智慧交通对治理城市拥堵的探索与实践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绿色交通智慧交通对治理城市拥堵的探索与实践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交通的本质是建立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以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其中包含了推动公交优先发展,促进人们在短距离出行重选择步行和自行车的出行模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建立公共交通为指导、慢行交通为辅助手段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概念。
绿色交通的本质是建立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以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
1.2公交优先
面对城镇化、机动化的挑战,人们逐渐意识到交通问题正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居民出行结构偏向小汽车出行,个体小汽车出行占用道路资源,导致交通拥堵问题更加严重,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也在不断下降。
国内外经验表明,单纯依靠增加供给无法根本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大力推进公共交通发展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公共汽(电)车、有轨电车、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措施,采取公交优先措施,就显得迫在眉睫。
所谓公交优先,从广义上是指有利于公共交通发展的一切政策和措施,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公共交通的扶持,二是对其他交通出行方式(主要是小汽车)的限制。
公交优先发展最核心的内容是要为乘客提供优质的公交服务,因此公交优先要在政策、管理体制和资源的调配上对公交发展采取倾斜政策,使其由于其他交通方式而先行发展。
公交优先政策包含了众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财政扶持政策、公交市场开放政策、城市用地优先政策、公交优先的道路运用政策、公交优先的交通政策措施以及限制小汽车使用的相关政策等,正确理解公交优先的思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必然选择。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有利于创造环保、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与和谐的社会氛围。
1.3步行和自行车优先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是“慢行交通”的主要方式,也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的理想交通结构是:
近距离出行采取步行或自行车,远距离出行利用公共交通。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既是短距离出行中一种独立的出行方式,又是中长距离出行衔接机动化出行方式不可或缺的部分。
如,经济十分发达的巴黎,在105㎞²
的城市核心区,步行分担率高达54%;
阿姆斯特丹自行车分担率占34%,我国20个城市的统计结果表明,平均步行分担率为20%以上。
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规划设计好不同区域的慢行交通系统,对于形成绿色交通系统主导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够提供良好的休闲、健身、旅游环境,能够有效解决城市资源、城市环境、城市交通等问题。
据测算,在交通拥堵的城市,10km之内自行车的行驶速度往往比汽车更快,1辆汽车占用的路面一般可以容纳6辆自行车,所以使用自行车出行可以明显增加交通高峰期的流动性,有效减轻交通堵塞,至于停车场,其有点更明显,20辆自行车占用的空间,只能停放1辆汽车。
适合步行和自行车的应用范围,也不意味着出行者就一定能够采取这种交通方式。
解决的方法一方面是提高步行路和自行车路的便捷性、安全性,创造高质量的通行环境,另一方面是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全体市民对绿色出行的认识,使城市居民从绿色出行中得到快乐,获得出行和健康的综合收益。
2.智慧交通
2.1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是在整个交通运输领域充分利用物联网、空间感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综合运用交通科学系统方法、人工智能、知识挖掘等理论与工具,以全面感知、深度融合、主动服务、科学决策为目标,通过建设湿湿的动态信息服务体系,深度挖掘交通运输相关数据,形成问题分析模型,实现行业资源配置优化能力、公共决策能力、行业管理能力、公众服务能力的提升,推动交通运输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经济、更环保、更舒适的运行和发展,带动交通运输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2.2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是智慧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ITS中最基础的部分之一,它与智慧交通的其他部分一起,为人类提供更加智能、更加安全高效舒适的出行环境。
智能交通系统(Inter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ITS)是基于信息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和产品,以系统工程思想为指导,以交通工程原理为依据,以绿色交通为发展战略目标所形成的的高度智能化的新一代交通运输系统。
信息共享、系统整合、综合服务既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本质特征,也是其发展建设的根本目标。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把高新科技手段与最新的交通流优化控制理论等相结合,对整个城市或区域的交通系统进行全面实时监控,优化交通组织和控制,从而实现整个道路交通流的分布于交通网络通行能力的协调匹配,规范交通出行者的交通行为,全面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网络的通行效率,达到缓解交通拥堵、降低能耗和污染、减少交通事故的目的。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我们可以向交通出行者提供充分的交通信息,支撑交通出行者的选择行为,使汽车驾驶员避开交通拥堵路段和拥堵时间段,选择最佳出行路径和最佳出行方式,通过智能调度指挥系统等使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更好、运行效率更高,促进人们利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
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角度看,智能交通系统是投资小、见效快、缓解拥堵的有力措施之一。
2.4智能交通发展现状
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迅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经建设了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
其中,北京建立了道路交通控制、公共交通指挥与调度、高速公路管理和紧急事件管理的4大ITS系统;
广州建立了交通信息共用主平台,物流信息平台和静态交通管理系统的三大ITS系统。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将在交通运输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北京市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要求,北京市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信息化建设微平台,以整合集聚和开放共享为重点,打造京津冀区域交通智能化示范区。
主要任务包括:
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建设、ETC电子系统建设、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等。
在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方面,北京公交一卡通使用范围覆盖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沧州、邯郸、承德、廊坊、张家口。
2017年底,北京地铁所有线路都已加入京津冀交通一卡通项目。
ETC电子系统方面,北京目前已与全国实现不停车收费联网,电子收费通行量占总通行量的35%以上。
3.城市交通拥堵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私家车的急速增加,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现象不断加剧,许多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心城区高峰期间的行车速度已由原来的40km/h下降到目前的15~20km/h,交通拥堵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
实测西安市晚高峰路段通行情况,获得实际数据如下:
文景路实测路段7.4km,平均行程车速26.15km/h;
中轴线实测路段长度8km,平均行程车速16km/h;
丈八东路实测路段长度1.8km,平均行程车速21.8km/h;
未央路—北大街实测路段长度4.8km,平均行程车速28km/h;
西大街—东大街实测路段长度4km,平均行程车速20.2km/h;
东新街—西新街实测路段长度2.6km,实测平均行程车速18.2km/h。
上述道路平均行程车速20.1km/h。
除此之外,由交通拥堵导致的交通能耗增加、城市环境恶化、生活品质下降等问题也日趋严重。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是生态城市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严峻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大城市普遍出台了限购限号、差别化停车费等减轻拥堵治理的措施,各地也通过移动互联网发布智慧交通APP,为群众提供实时的路况信息、出行导航、旅游指南等相关行车指导。
4.绿色交通、智能交通队缓解城市拥堵的探索与实践
4.1.公共交通方面使用城市公共交通客流信息与采集技术,将公共交通客流信息技术与车辆定位、无线传输等技术相配合,可以真实的记录各时间、各区段的上下客流情况,实时地把信息传输到公交调度中心,获得客流、公交出行量、满载率、平均运距等一系列指标数据,从而为科学合理地安排调度车辆、优化公交线路,并辅助完成客流调查,提供第一手资料。
根据数据资料,工作人员可以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对行车计划及发车排班表进行调整,及时疏散大客流,协同处理和缓解交通拥堵。
选择公共交通、步行或自行车的人多了,道路上的汽车出行相对就会减少,交通拥堵就缓解了,因此可以说,发展绿色交通,是最节能、最环保、最健康的交通方式,是缓解交通拥堵不可忽视的重要举措。
4.2智能交通方面
交通信息共享与大数据时代的交通管理为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应用大数据可以从系统全局角度,深入分析城市交通拥堵激励,智能化的提出对策,以提高交通管理效率,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可以说,大数据时代的交通管理是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城市交通拥堵解决的重要手段之一。
4.2.1电子收费与支付系统应用于公共交通。
乘客使用磁条卡、智能卡、信用卡等来付费。
4.2.2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通过收集公交车辆运行的历史数据,通过模型或者通过几个候选配时方案的评价来选择其中最优的方案,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公交车运行准时性。
4.2.3网络约租车
2016年7月28日,《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
未来我国出租汽车服务主要包括巡游、网络预约等方式。
2015年北京市小客车配置指标为15万,截止2016年4月16日,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指出网络约租车增加小汽车日出行约33.0万次,网络约租车导致的小汽车出行量增减相当于北京市小客车配置指标提速了一年。
5.对策
5.1人才培养对策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需要人才提供保障,因此,人才培养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十分重要的一环。
(1)加大城市交通管理人员的培训
面对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现状,需要城市交通管理者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具有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组织、管理交通的能力,因此,需要不断地加强城市交通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城市交通管理者的业务水平、政治素质,加强城市交通管理者的作用,使城市交通管理者与时俱进,更好地为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服务。
(2)合理的人才分配
人员的合理分配也是优质人才保障的一个重要因素。
只有各种人才合理分配,并使之学以致用、科学管理,才能提高效率。
在分配中既要重视管理队伍中本科生、研究生的数量,还必须充分认识到只有在工作中精通工作对象,管理才有基础,才能发现问题,再针对问题努力探讨,研究解决的方法,才能不断提高交通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5.2系统对策
破解城市“堵局”离不开法律制度的完善,交通法律法规是交通行为的准则,同时也是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良策。
5.2.1充分利用现行交通法律法规有效预防拥堵
如在法律法规的权力范围内对机动车进出市中心的时间和路段进行限制,如单双号限行,会对预防城市交通拥堵起到很好的效果。
5.2.2进一步完善治理交通拥堵的相关立法
各个城市也应根据当地的城市交通状况,在符合国家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治理当地拥堵的具体法律措施。
如深圳根据道路交通状况,采取机动车保有量增量调控、高峰时段区域限行、合理提高机动车成本等交通拥堵治理措施,为深圳市政府实行限购、限行措施,收取交通拥堵费提供了法律支持。
5.2.3构筑优良的慢行交通系统
要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构筑优良的慢行交通系统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