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054552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C.溶液的总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5.向含AgNO3、Cu(NO3)2、Mg(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A.Ag、Cu、MgB.Cu、Mg、ZnC.Ag、Cu、ZnD.Ag、Mg、Zn

6.向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Cl3B.过滤后得到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

C.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可能会增加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会减少

7.将锌粉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

滤渣的成分是

A.ZnB.CuC.Zn、CuD.ZnSO4、Cu

8.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投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有气泡冒出,把X投入到Y的硝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Y析出,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Z>X>YB.Y>X>ZC.X>Y>ZD.X>Z>Y

9.对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

(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A、C表面出现红色物质,B表面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A、C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A、C表面都产生气泡,但A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C的快。

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C>BB.C>A>BC.C>B>AD.A>B>C

10.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

如果把Y和X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XZYB.XYZC.YZXD.ZYX

11.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B.生成H2的质量M<N

C.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是M

D.产生H2的速率N>M

12.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A.把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变成蓝色

B.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氯化铁溶液,有浅绿色沉淀生成

C.将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并放出热量

13.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

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

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c>b>a

B.b>a>c

C.a>c>b

D.b>c>a

14.金属锰与氯化亚铁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

Mn+FeCl2=MnCl2+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C.锰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

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15.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里,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

A.只有AgB.Fe、ZnC.Fe、AgD.Ag、Zn、Fe

16.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等。

已知:

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

结合我们所学金属再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

A.Mn强于CuB.Al强于Mn

C.Mg强于AlD.Mn强于Mg

17.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滤渣中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锌和铜

B.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C.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18.现有一种固体粉末状样品,已知该样品由氧化铜和铁组成。

取样品少许,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该样品的颜色为黑色;

②向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后,一定有气体生成,且液体颜色不变;

③滤渣中一定有铜,不一定有铁;

④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

⑤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铁。

A.2个B.3个C.4个D.5个

19.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的等质量烧杯中各倒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再向两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铝和镁,反应完毕后,若天平失去平衡,则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①铝、镁均有剩余;

②铝、镁均耗尽;

③镁耗尽,而铝有剩余

A.仅②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20.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锌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u的活动性比Ag强,只用盐酸无法探究两者活动性强弱

B.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

C.c~d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Cu2+

D.从m1变化到m2时,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变大

21.X、Y、Z三种金属及化合物间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Y+ZCl2═Z+YCl2X+ZCl2═Z+XCl2Y+2HCl═YCl2+H2↑X与稀盐酸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Z>Y>XB.X>Y>ZC.Y>X>ZD.Y>Z>X

22.X、R表示两种金属,在溶液中发生反应:

X+3RNO3=3R+X(NO3)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若X是Al,R是Ag,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C.X可能是Fe,R可能是Cu

D.X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

23.有一种纳米润滑添加剂,有铝粉、铜粉和氧化铝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关于以上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该添加剂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铝和氧化铝

②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则该添加剂中一定有氧化铝

③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

④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银,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铝和硝酸铜

⑤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上述说法正确的有: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

24.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锌粉,下列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25.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A.FeSO4溶液、Cu、AlCl3溶液B.CuSO4溶液、Fe、AlC13溶液

C.CuSO4溶液、Fe、AlD.AlCl3溶液、Fe、Cu

26.分别向50gFeSO4和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Mg粉恰好完全反应。

随Mg粉消耗,Mg粉与溶液中FeSO4、CuSO4的质量变化见图。

请读取图象信息并结合金属活动性服序分析,下面说法不合理的是

A.反应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FeSO4<

CuSO4

B.反应后,两溶液底部分别析出的金属是Fe和Cu

C.反应后,两溶液底部析出金属的质量:

Fe<

Cu

D.反应后,若FeSO4和CuSO4对应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则A>

B

27.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中最多含有两种溶质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

C.滤渣里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

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一定没有Zn

28.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D.Ag、Cu、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29.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

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X、Y、ZB.X、Z、Y

C.Y、Z、XD.Z、Y、X

30.向一定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的颜色呈蓝色B.滤液中可能存在Fe2+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2+D.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Cu,可能含有Zn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D

解析: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且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

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由题意可知:

将这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只有甲、乙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而且乙反应更剧烈,说明甲和乙排在氢前,且乙在甲的前面,丙、丁排在氢后.将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说明丁在丙的前面.所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乙>甲>丁>丙,故选D。

2.B

【分析】

【详解】

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属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然后金属铜在于硝酸银溶液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说明金属锌完全反应,已发生金属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使溶液显蓝色;

证明滤渣中一定有金属银可能有金属铜。

一定没有金属锌;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故答案选择B。

3.B

造假者一般会参照真实物去造假的元宝,所以颜色等应该和真的差不多,造假像真.

A、加盐酸后,黄铜中的锌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金不会与盐酸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正确;

B、金和铜锌合金的颜色都是金黄色的,不能鉴别,故错误;

C、铜锌合金中的铜和氧气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而金不会与氧气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正确;

D、合金的密度和纯金的密度不同,可以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