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治理项目设计方案模板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04323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4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废气治理项目设计方案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废气治理项目设计方案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废气治理项目设计方案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废气治理项目设计方案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废气治理项目设计方案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废气治理项目设计方案模板文档格式.docx

《废气治理项目设计方案模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废气治理项目设计方案模板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废气治理项目设计方案模板文档格式.docx

(4)《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工业废气吸收净化装置》(HJ/T387-2007);

(5)《玻璃钢管和管件》(HG/T21633-1991);

(6)《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GB/T21238-2007);

(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9)《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HG/T20512-2000);

(10)《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

设计原则

本方案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如下:

(1)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2)尽可能采用简单、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达到功能可靠、经济合理、管理方便的目的;

(3)处理工艺有针对性,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及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提出综合处理技术路线,分析其达标排放的可行性,减轻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4)工艺设计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及发展规划,结合现场调研,提出综合处理技术路线,确保达到环保要求。

工程范围

(1)卖方负责尾气吸附装置及相关管路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

(2)卖方负责对吸附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

(3)买方负责项目配套的公用工程,包括电源、水蒸气、循环冷却水或仪表空气等;

(4)少量废水和蒸汽冷凝水就近排放到污水管网。

二.设计工况

根据买方提供的设计资料以及现场的勘察,废气产生源为车间反应釜放空、放料废气,真空泵排空废气,分馏罐放料废气。

具体排放点位见下表:

表2-1排放源统计一览表

序号

设备位号/位置名称

排放口大小

数量

备注

1

1吨反应釜放空

DN100

4台反应釜放空管并入一个分离罐,统一从分离罐上部放空口排出

2

3

4

5

2吨反应釜放空

6

1吨反应釜放料

DN40

7

8

9

10

2吨反应釜放料

11

12

13

14

真空泵放空

15

16

17

18

19

分馏罐放料口

由于放料口空间位置狭窄,考虑布置几台大口径吸风罩收集,不对每个放料口分别收集

三、尾气收集系统设计

风量估算

根据集气方式,吸风速度,吸风罩距离排放源的距离进行风量估算,风量统计如下:

吸风罩

吸风罩尺寸

风量m3/h

DN200

160

310

180

DN400

3台分馏罐一组进行收集

20

21

22

23

风量合计

3950

估算风量3950m3/h,则设计风量取4000m3/h。

收集管网设计

(1)反应釜排放尾气收集管网设计。

共有8台反应釜,其中4台反应釜的放空尾气汇总到1台分离罐气液分离后从分离罐的排放口排放,另外1台反应釜放空尾气经过玻璃钢冷凝器冷凝后排放,8台反应釜放料时也会排放尾气,需要对所有排放点进行尾气收集,具体收集管网设计见图1:

图1反应釜排放尾气收集管网设计图

(2)分馏罐排放尾气收集管网设计。

共有12台分馏罐,放料口有废气排放,需要做收集,由于每台罐的放料口相距较近,因此考虑每3台分离罐一组进行收集,通过旋转法兰调节吸风口的位置,保证收集效果,具体收集管网设计见图2:

图2分馏罐排放尾气收集管网设计图

(3)真空机组放空尾气收集管网设计。

共有5台真空机组,放空口DN100,具体收集管网设计见图3:

图3真空机组放空尾气收集管网设计图

所有单元收集管网汇总,一起进入处理装置处理。

管网阻力计算

管路阻力按最不利收集的管路计算,最不利收集管路一般是从排放点位到处理系统的最长一段管路。

管路阻力包含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根据经验公式估算,因此本项目管路阻力大约600Pa。

四、废气处理系统设计

工艺方法选择

目前用于有机废气处理的常规方法很多,如吸收法、吸附法、光催化氧化、低温等离子体法、生物法等。

(1)吸收法。

吸收法处理臭气的原理是吸收剂与废气逆向接触,废气中易溶组分经过气液传质转移到液相,从而从气相中去除。

该工艺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酸性气体,易溶性气体的处理。

但处理效果有限,会形成二次污染,一般作为预处理工艺,与其他工艺联用。

(2)吸附法。

吸附法处理有机废气的原理是有机废气与吸附剂接触,废气分子被吸附在孔道中,形成最初分子层,在范德华力作用下,废气分子不断被吸附,从而从气相中去除,气体得到净化排放。

吸附法工艺开发很早,目前已经非常成熟。

随着吸附材料的不断开发,吸附法工艺处理效果不断提高,可处理的气体范围不断扩大,成为国内主流处理方法之一。

(3)光催化氧化法。

光催化氧化法工艺原理是在高能量的紫外光照射下,催化剂的表面会形成大量的高能活性氧自由基,高能活性氧自由基和氧气接触会形成臭氧。

当有机废气进入处理区,高能活性氧自由基的能量将废气分子健打断,形成无臭味的小分子化合物,同时臭氧也能将臭气分子氧化形成无害的化合物。

光催化氧化法适用于低浓度有机废气处理,处理效率较高,工艺设备简单,操作维修方便,能耗低,不会形成二次污染。

(4)低温等离子体法。

低温等离子体法利用高压双介质电晕放电,将空气中的分子电离,形成高能活性粒子,高能活性粒子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形成臭氧。

当废气进入处理区,在高能粒子和臭氧的共同作用下,废气分解氧化形成无害的化合物。

低温等离子体法适用于低浓度的有机废气处理。

(5)生物法。

生物法原理是有机废气进入处理区,与挂膜的生物填料接触,有机废气中的组分不断被吸收,吸附,降解,从而得到净化。

生物法工艺简单,操作简单,适用于低浓度有机废气处理。

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

因此,根据本项目的尾气参数,本项目采用吸收+吸附组合处理工艺。

设计思路

本项目设计思路如下:

(1)客户提供的设计参数(处理介质的风量、浓度、压力和温度等)和客户提出的要求;

(2)废气先经过碱洗喷淋,再进行吸附处理排放;

(3)吸附剂采用活性碳颗粒;

(4)其他与本项目设计有关的资料文件等。

工艺设计与选型

设计风量4000m3/h,主要设备设计选型如下:

(1)喷淋塔:

设计风量4000m3/h。

设计风速1~2m/s,根据计算选用φ1200⨯4500mm喷淋塔,玻璃钢材质,系统阻力不大于500Pa,配1台耐酸碱腐蚀卧式泵。

流量400L/min,扬程15m,功率。

(2)吸附器:

设计风速~s,根据计算选用φ1900⨯2200吸附器,装碳量1吨。

系统阻力不大于2100Pa,设置2台吸附器,一台吸附,一台再生。

材质:

碳钢;

(3)吸附剂采用活性碳颗粒,主要参数如下:

比表面积:

≥1000m2/g

平均粒径:

4mm

强度:

≥90%

水分含量:

≤5%

堆积密度:

460g/L

(4)吸附风机:

用于系统引风,设置1台吸附风机。

风量4000m3/h,全压3000Pa,材质:

玻璃钢;

(5)冷却风机:

用于吸附剂的冷却干燥。

设置1台冷却风机,风量3000m3/h,全压1500Pa,3kw,材质:

处理工艺流程

处理工艺流程图

吸附

排气筒

喷淋

达标排放

废气

风机

收集系统

处理工艺流程描述

废气经过收集后进入吸附器进行吸附。

吸附处理工艺由4个主要工艺步骤组成:

吸附、蒸汽脱附、降温干燥及冷凝计量。

废气经过碱液喷淋后进入吸附器内,废气中的易被吸附组分经过活性碳层时不断被捕集吸附,废气得到净化后排放。

⑵蒸汽脱附

当吸附器内活性碳颗粒吸附饱和后,打开蒸汽阀,蒸汽与吸附气流反方向吹扫,在热量和吹扫作用下,吸附在碳颗粒层上的溶剂脱附下来,含有水蒸气和有机溶剂蒸汽的混合气体,进入冷凝器冷凝液化。

降温干燥

脱附完成后,吸附器内炭纤维层上的温度仍很高、湿度仍很大,不利于吸附操作,所以要用足够的新鲜冷空气对其进行吹扫,达到对吸附剂降温和干燥的目的。

干燥风机启动,新鲜空气经过滤后加压,经过干燥风进气阀进入吸附器,穿过床层,再经过洁净排放阀排空。

冷凝计量

冷凝计量系统由冷凝器、深冷器、计量槽等组成。

脱附后的混合汽进入冷凝器冷凝成混合液,同时吸附器排液进入深冷器冷却,两股冷凝液进入集液槽。

工艺特点

(1)处理效率高。

本项目吸附剂采用较大比表面积和较大CCl4吸附值的吸附材料,同时控制废气与吸附材料接触的时间,使处理效率达到90%以上。

(2)技术成熟,稳定可靠。

(3)自动化控制,实现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