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1982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

危险

危险信息: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避免接触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事故影响:

如误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如皮肤污染: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如进入眼睛: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误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泄露: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安全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废弃处置:

处置内包装或容器时,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废物贮存参见“储运注意事项”。

物理化学危险: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

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会着火回燃;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产生抑制。

急性中毒多发于中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环境危害:

该物质可能对环境有危害,对空气、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No.

乙醇95%64-17-5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特别危险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环境保护措施: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泄露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小量泄漏: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利用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虑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接触限制:

未制定标准

生物限值:

无资料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皮肤和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酒香。

PH值:

无资料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19℃);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12;

引燃温度(℃):

363

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易燃性:

易燃。

分解温度:

无资料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

稳定;

禁配物:

酸类、强氧化剂、酸酐、碱金属、胺类;

避免接触的条件:

明火、高热;

危险反应:

与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危险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7060mg/kg(兔经口);

7430mg/kg(兔经皮);

LC50:

37620mg/m3,10小时(大鼠吸入);

眼睛刺激或腐蚀:

对皮肤和眼睛有一定的刺激性

呼吸或皮肤过敏:

生殖细胞突变性:

致癌性:

IARC致癌评论:

对动物致癌证据有限。

其他:

小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

kg(57周,间断),致癌阳性。

生殖毒性: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性接触:

特异性靶器管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

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迁移性: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产品: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不洁的包装:

破损容器禁止重新使用,要在规定场所掩埋。

废度注意事项:

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乙醇废弃处置时,保证操作者和环境的安全。

避免废弃物挥发和流走,避免废弃物进入河流、下水道和污水管道,采用焚烧法处置时,采用可靠的消防安全措施,以免发生火灾。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号):

1170;

联合国运输名称:

乙醇

联合国危险性分类:

3

包装类别:

Ⅱ类包装;

包装标志:

易燃液体;

包装方法:

大开口钢桶;

小开口铝桶;

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海洋污染物(是/否):

运输注意事项:

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

有关部门批准。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4月30日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通过);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GB20576-2006~GB20602-2006)

《危险化学品名录》:

列入,将该物质划为第类中阀点火器易燃液体

《剧毒化学品名录》:

未列入。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

列入,将该物质划为第3类:

易燃液体。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6483-2008)

《工作场所有害因毒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最新修订版日期:

2015年7月27日

修改说明:

本SDS按照《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6483-2008)标准编制:

由于目前国家尚未分布化学品GHS分类目录,本SDS中化学品的GHS分类是本企业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统标准(GB20576-2006~GB20602-2006)自行进行的分类,待国家化学品GHS分类目录分布后再进行相应调整。

缩略语说明:

MAC:

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

应超过的浓度。

PC-TWA:

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PC-STEL:

指在遵守PC-TWA前提允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TLV-C瞬时亦不得超过的限值。

是专门对某些物质如刺激性气

或以急性作用为主的物质规定的。

TLV-TWA:

是指每日工作8小时或每周工作40小时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在此浓度下终身工作时间反复接触对几乎全部工人都不致产生不良影响。

TLV-STEL:

是在保证遵守TLV-TWA的情况下,容许工人连续接触15min的最大浓度。

此浓度在每个工作日中不得超过4次,且两接触间隔至少60min.它是TLV-TMA的一个补充。

TARC:

是指国际癌证研究所。

TRECS:

是指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的化学物质毒性数据库。

HSDB:

是指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危险物质数据库。

AOGIH:

是指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

免责声明:

有限公司在本SDS中全面认真在提供了所有相关资料,但我们并不能保证其绝对的广泛性的精确性。

本SDS只为那些受过适当地专业训练并使用该产品的有关人员提供对该产品的安全预防资料。

获取该SDS的个人者使用,在特殊的使用条件下,必须对本SDS的适用性作出独立的判断。

在特殊的使用场合下,由于使用本SDS所导致的伤害,我公司将不负任何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