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基本知识备课讲稿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1850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合肥基本知识备课讲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复合肥基本知识备课讲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复合肥基本知识备课讲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复合肥基本知识备课讲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复合肥基本知识备课讲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合肥基本知识备课讲稿Word文件下载.docx

《复合肥基本知识备课讲稿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肥基本知识备课讲稿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合肥基本知识备课讲稿Word文件下载.docx

二是熔体旋转造粒工艺充分利用了硝铵浓溶液的热能,物料水分含量很低,无需干燥过程,大大节省能耗。

三是可以生产出高氮、高浓度的复合肥,产品颗粒表面光滑圆润,合格率百分比很高,不易结块,易溶解,这就从生产技术方面确保产品在质量上和成本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复合肥优点:

1.养分含量高,主要营养元素多。

复合肥的状分总量一般比较高,营养元素种类较多,一次施用复合肥,至少同时可供应作物两种以上的主要营养元素。

  

2.副成分少,结构均匀。

例如磷酸铵不含任何无用的副成分,其阴、阳离子均为作物吸收的主要营养元素。

这种肥料养分分布比较均一,在造成颗粒后与粉状或结晶状的单元肥料相比,结构紧密,养分释放均匀,肥效稳而长。

由于副成分少,对土壤不利影响小。

  3.物理性状好。

复合肥一般多制成颗粒,吸湿性小,不易结块,便于贮存和施用,特别便于机械化施肥。

  4.节省贮运费用和包装材料。

由于复合肥中副成分少,有效成分含量一般比单元肥料高,所以能节省包装及贮存运输费用。

例如,每贮运1吨磷酸铵,约等于贮运过磷酸钙及硫酸铵共4吨。

  复合肥的缺点,主要是:

  1.养分的比例固定,难以满足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的需要。

  2.各种养分在土壤中运动速率各不相同,被保持和流失的程度不同,因而在施用时间、施肥位置等很难满足施肥技术上的要求。

一、平衡施肥的原理及基本知识

平衡施肥是基于土壤养分丰缺和作物需求,通过施肥手段达到供需平衡。

平衡施肥来源于养分平衡法。

它是以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为基础,通过土壤养分测试,根据作物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间的差数,计算实现计划产量的施肥量,并实现农作物与土壤之间的养分平衡。

其公式是:

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公斤/亩)-土壤供肥量(公斤/亩)

施肥量(公斤/亩)=

肥料养分含量(%)x肥料的利用率(%)

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根据已有资料计算得到,也可对正常成熟的农作物地上部分进行全株分析、计算得到。

土壤供肥量可根据土壤有效养分的测定值计算得到,也可通过田间试验确定。

肥料中有效养分的含量可按产品说明书或包装标识的养分含量,也可经化验得到。

肥料利用率可查阅资料,也可通过田间试验得到。

计划产量指标是以产定肥的重要参数,最好采取“以地定产”的办法,即根据农田肥力水平并结合以往的生产实践,确定计划产量指标。

冬小麦氮肥施用量例举:

(方案:

计划亩产400公斤,在不施氮肥的试验中亩产150公斤,拟施用嘉吉复混肥底肥18-22-10,追肥32-0-8实现氮平衡,各施多少?

资料得知:

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籽粒需吸收氮(N)3公斤,合理施氮其利用率达50%,小麦氮肥的合理分配应底、追肥各半。

计算:

①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3×

(400/100)=12;

②土壤供肥量3×

(150/100)=4.5,也可测土得到;

③需要通过施肥补充氮(N)=(12-4.5)/50%=15;

④底、追肥各半,即15/2=7.5;

⑤底肥用18-22-10:

7.5/18%=41.6,追肥用32-0-8:

7.5/32%=23.4(以上单位:

公斤/亩)即可满足亩产400公斤小麦的氮素供需平衡。

同时亩提供磷(P2O5)9.15公斤、钾(K2O)6.03公斤,氮磷钾的施用比例为1:

0.6:

0.4,符合农业部发布的京、津、冀冬小麦模式化栽培三要素投入比为1:

0.6-7:

0.3-0.4的要求。

不仅充分体现氮、磷、钾之间的营养平衡,而且磷肥做到全部底施,钾肥70%底施、30%追施。

这两个配方肥在小麦上的配合施用,充分体现出嘉吉复混(合)肥是平衡施肥的载体作用。

二、施用复合肥“四注意”

复合肥肥效长,宜作底肥。

经过加工造粒的复合肥比粉末肥分解缓慢、不易流失和挥发、肥效持续时间长,易做底肥使用,一般亩用量为30~40千克。

复合肥不宜用于苗期肥和中后起肥,以免作物贪青徒长。

注意与单质氮肥配合使用。

作物幼苗期需要氮肥量较少,因此,对播种施用复合肥做底肥的作物,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在追肥是及时补充速效氮肥,以满足作物营养需要。

注意选择合适的浓度。

多数赴合肥是按照某一区域土壤类型平均养分状况和大宗农作物比例配制而成。

市场上有高、中、低浓度系列复合肥,一般低浓度总养分在25%~30%之间,中浓度在30%~40%之间,高浓度在40%以上。

要根据地域、土壤、作物不同,选择使用经济、高效的复合肥。

一般高浓度复合肥用在经济类作物上,可使作物品质优,肥料残渣少、利用率高。

注意避免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或种肥混合使用。

复合肥养分含量高,若与种子或幼苗根系直接接触,会影响出苗甚至烧苗、烂根。

播种时,种子要与穴施、条施复合肥相距5~10厘米左右,切忌直接与种子同穴施,造成肥害。

应注意养分成分的使用范围。

不同品牌、不同浓度复合肥所使用原料不同,生产上要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种类选择使用。

含硝酸根的复合肥,不要在叶菜类和水田里使用;

含氨离子的复合肥,不宜在盐碱地上施用;

含氯化钾或氨离子的复合肥不要在忌氮作物或盐碱地上使用;

含硫酸钾的复合肥,不宜在水田和酸性土壤中使用。

否则,将会降低肥效,甚至毒害作物。

三、微量元素肥料及施用技术

近年来由于土壤微量元素供给不足,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提高。

通过施用微肥满足作物需求,已成为当代农业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微量元素需要量极少,又极易被土壤固定,因此,叶面喷施效果优于土壤施用。

·

硼肥:

品种有硼砂、硼酸、硼镁肥等。

硼砂、硼酸为常用硼肥,土施每亩0.5-0.75Kg,叶面喷施浓度0.1%-0.3%,浸种浓度0.01%-0.1%,拌种每公斤种子0.2-0.5g。

锰肥:

品种有硫酸锰、碳酸锰、氯化锰、氧化锰等。

硫酸锰是常用的锰肥,土施每亩1-2Kg,叶面喷施浓度0.05%-0.2%,浸种浓度0.05%-0.1%,拌种每公斤种子4-8g。

铜肥:

品种有硫酸铜、氧化铜、螯合态铜、含铜矿渣等。

硫酸铜为常用铜肥,土施每亩0.8-1.5Kg,叶面喷施浓度0.01%-0.05%,浸种浓度0.01%-0.05%,拌种为每公斤种子300毫克。

铁肥:

品种有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铁的螯合物等。

硫酸亚铁为常用品种,土施每亩5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5%-0.3%。

锌肥:

品种有硫酸锌、氧化锌、氯化锌等。

硫酸锌为常用锌肥,土施每亩1-2Kg,叶面喷施浓度0.01%-0.05%,浸种浓度0.02%-0.05%,拌种为每公斤种子1-3g。

钼肥:

品种有钼酸铵、钼酸钠、三氧化钼等。

钼酸铵是常用的钼肥,土施每亩50-150g,喷施浓度0.01%-0.1%,浸种浓度0.05%-0.1%,拌种每公斤种子2-5g。

四、中量元素营养及施用技术

中量元素是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次于氮、磷、钾而高于微量元素的营养元素,占作物体干物重的0.1%-0.5%,通常指钙、镁、硫三种元素。

钙是构成细胞壁的重要元素,植物体中绝大部分钙存于细胞壁中。

作物缺钙时,细胞壁不能形成,细胞不能正常分裂,生长点就会坏死。

所以缺钙症状常会首先表现在顶端叶片上。

缺钙常会由一些温度、水分条件变化剧烈造成,而非单纯的养分供应问题,应注意栽培过程中环境条件的控制,同时配合钙肥的使用。

镁是叶绿素的组成,许多酶的活化剂,能增强作物体内各种代谢过程。

作物缺镁时,叶绿素减少,光合作用减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形成都受到抑制。

缺镁病状首先表现在中、下部的老叶上。

硫是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物质,是许多辅酶的结构成分。

作物缺硫时,蛋白质等的合成受阻,植株矮小,叶绿素降低,分蘖分枝少,缺硫症状首先表现在顶端新叶上。

随着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氮磷钾化肥大量施用,土壤中的中量元素已不能满足作物需求,果树、蔬菜等因缺中量元素,各种生理病害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提高。

中量元素肥料的施用:

钙肥:

含钙的肥料有石灰、石膏、硝酸钙、石灰氮、过磷酸钙等。

石灰是酸性土壤上常用的含钙肥料,在土壤PH5.0-6.0时,石灰每公顷适宜用量为粘土地1100-1800公斤,壤土地700-1100公斤,砂土地400-800公斤;

土壤酸性大可适当多施,酸性小可适当少施.石膏是碱性土常用的含钙肥料,石膏每公顷用量1500公斤或含磷石膏2000公斤左右。

硝酸钙、氯化钙、氢氧化钙可用于叶面喷施,浓度因肥料作物而异,在果树、蔬菜上硝酸钙喷施浓度为0.5%-1.0%。

镁肥:

含镁的肥料有硫酸镁、水镁矾、泻盐、氯化镁、硝酸镁、氧化镁。

钙镁磷肥等。

质地偏轻土。

酸性土、高淋土及大量施磷肥的地块,易缺镁。

镁肥施用量因土壤作物而异,一般每公顷施纯镁15-25公斤。

硫酸镁、硝酸镁可叶面喷施,在蔬菜上,硫酸镁为0.5%-1.5%,硝酸镁为0.5%-10.%.

硫肥:

含硫的肥料有石膏、硫磺、硫酸镁、硫酸铵、硫酸钾、过磷酸钙等。

谷类和豆科作物,在土壤有效硫低于12ppm时就会发生缺硫,对硫敏感的作物有十字花科、豆科作物及葱、蒜、韭菜等。

硫肥每公顷用量石膏为150-300公斤,硫磺为30公斤。

五、(含氯复混合)肥料的施用

含氯复混(合)肥料是指钾源来源于氯化钾,氮源部分或全部是氯化铵复混(合)肥料。

我国施用化肥的历史较短,人们对氯基肥料的了解甚少,加之对“忌氯”的传统理解及用肥不当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农民朋友及用户对施用含氯肥料顾虑重重,个别厂商对含氯肥料也有极为片面的肤浅宣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含氯肥料的正确施用。

为了合理利用肥料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料的增产效益,浅谈我们对含氯肥料的认识及施用建议。

一、氯的营养作用

氯是植物必须的七种微量元素之一。

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植物体中含量最高的微量元素,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植物尚无明显的缺氯症状,然而氯对许多植物具有良好的生长效应,主要表现在:

1、参与光合作用。

2、调节植物细胞的渗透压和气孔的启闭,有利于养分的吸收,提高抗旱能力。

3、增强植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如冬小麦的全蚀病、条锈病,玉米茎枯病等。

4、氯离子对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有抑制作用,能延缓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能有效地减少硝态氮流失和反硝化损失,肥效长、后劲大。

此外,氯作为植物细胞内的稳定离子,对细胞内诸离子的平衡存在及氮、磷、钾、钙、镁等的吸收都有一定影响。

也有加速植物茎叶发育之说。

二、含氯复混(合)肥的缺点

1、由于氯离子是土壤中最活跃的一个阴离子,它与阳离子结合成为氯化物,氯化物在土壤中极易溶解,可随土壤水上升到地表,水份蒸发,盐分则留在地表,把下层的阳离子带到上层,加重土壤的盐害。

2、氯离子也能与其它阳离子结合,形成有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