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60127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乡村振兴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乡村振兴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乡村振兴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乡村振兴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村振兴调查报告.docx

《乡村振兴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调查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村振兴调查报告.docx

乡村振兴调查报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当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

通过样本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以便于决策者指导落后地区的乡村振兴实践。

一、调查背景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这个一号文件,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今年是乡村振兴提出的第一个年头。

当前各地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正确及时地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继续推进这一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基础差、底子薄、各方面条件比较落后,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更多困难。

对此,我们以富硒社区为样本,通过实地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以便于决策者指导落后地区的乡村振兴实践。

二、富硒社区的基本情况

富硒社区隶属湖南省嘉禾县珠泉镇,下辖水溪、富阳、松家三个自然村,位于嘉禾县城北面,南面距离莲荷3公里,距离县城10公里,西面距离广发镇4公里。

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50户,村民2600多人。

富硒社区地处湘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资

源充足,雨量丰沛,年降水量1416毫米,年均温度18℃,无霜期294天,适宜种植水稻、辣椒、红薯等农作物。

该村人均耕地0.9亩,主要种植水稻、辣椒、红薯等农作物,是“嘉禾三味辣椒”的主产地。

目前,该村主要经济形式为外出务工,现在仅在广东珠三角务工的村民就有800多人,每年为村里带回大量资金。

2000年以后,经有关部门确认水溪村土地富含硒元素,此后开始种植开发富硒产品。

三、乡村振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富硒社区的乡村振兴调查,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调查的方法主要是查阅该村的相关统计资料、与村干部交谈、亲自入户调查。

(一)产业兴旺

1.基本情况

富硒社区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是,人均耕地不到0.9

亩,机械化作业面积不到全村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余

为畜力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

主要种植水稻、辣椒、红薯等农作物,近年来,随着农民对国家的政策有了更多了解,加之农民综合素质提高,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强,承包地的种植规划完全由自己做主。

近几年来开始搞养殖、农庄等,而且养殖、农庄等的经济效益要好于水稻、辣椒、红薯等农作物,此外林下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在土地规模化经营方面,富硒社区还没有出现种植大户。

土地流转也是暂时的出让,或是委托给亲戚朋友,或是转租给一些地少的农民,但时间都比较短,且是口头约定的,并没有经过社区。

粗略估计,这两种形式的土地流转规模占全村土地的5%左右,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农民认为搞农业产业收入不稳定、不放心,还不如外出打工收入来得快,因此抛荒现象比较严重。

2.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缺乏政府的指导。

现在由于免除了农业税,政府部门对农业生产的干预越来越少,以前管得太多约束了农民的手脚,现在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基本不管。

包括农民的种植结构、市场销路,社区发挥的作用基本很少。

当然社区干部也有难言之隐,一位社区干部说到,“一方面缺乏干事的动力,另一方面自己市场经验有限,而现在市场变化风云莫测,一旦出问题,社区的声誉没了,而且给农民造成了损失,结果是只能抓上面安排的事情,其他事情就不管了。

当然,尽管社区在直接生产方面的作用在弱化,但是在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上还是很重要的,提供基础设施方面离不开它。

其次是缺乏农民合作组织。

现在该村作物种植都是村民自发的,种什么品种、如何管理、如何销售都是农民自己决定,由于农民本身种植经验有限,加之近年来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较大,而农民都有急功近利、一夜爆发的想法,造成种植方面随大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最终出现

“丰产不丰收”的局面,甚是让人伤心。

经济学上对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有个“蛛网模型”作了完美的解释,实践也进一步证明,如果没有政府的引导,农民不能组织起来,没有懂市场、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出来牵头,单个农户很难抵御市场带来的风险。

正因为如此,调查中村民也反映如果大家能够组织起来、抱成团,一方

面可以做到种植经验共享,更重要的是可以和贩子讨价还价,甚至可以绕过贩子直接外销。

但是由于无人带头,还没有出现相关的种植或运输组织。

可喜的是,现在有部分农民先以血缘关系组织起来了,他们中因为有人和老板的关系比较好,或者自己原来当过贩子,消息灵通,所以可以指导亲戚朋友进行品种的选择,以及确定销售时间。

如果这些人的经验进一步增加,有政府扶持一把,让他们带头成立合作组织,既有利于他们发挥自己的信息渠道优势、为己谋利,也有利于单个农户抵御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此外,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过快,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

种子、化肥、农药、汽油价格不断上涨,而农产品的价格却不能同步。

比如化肥,碳铵前年还是32元左右一袋,现在已经是接近50元了,尿素原来一袋不到70元,现在接近100多元了,至于一些复合肥涨得更厉害;农药的涨幅虽然不是很大,但现在由于病虫害频发,用药量也必须跟着加大,而且还要采用新药品,造成费用进一步增加;现在农用车进一步普及,社区农户很多农户都有农用车,油价的上涨无疑影响了机械化作业的普及。

由此来看,发展农业生产,还要注意控制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特别是如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涨幅超过农产品的价格涨幅,将对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造成严重挫伤。

除此之外,政府在新技术的推广普及方面做得很不够,好多村民对于“农业科研推广普及”很陌生,不知道是谁去做。

他们采用新技术、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都是看别的农户或是听商店老板的建议。

这种情况对于我们普及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发展现代农业都是很不利的,政府应该注意这种现象。

(二)生态宜居

社区去年刚刚进行了道路硬化工程,现在社区的主要干道都是水泥路面了。

对此群众反映很好,下雨天不用再泥里来泥里去的,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穿干净衣服了。

现在道路村村通工程已经完成,去附近村庄和县城的道路都互连了起来,村民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但社区的住宅原来缺乏统一规划,只要是靠近老住宅的地方都可以建新房子。

对此,社区干部说也没什么规划

要求,只要符合占用耕地的面积标准要求就可以了,所以整个村子的房子感觉比较凌乱。

尤其是对旧村缺乏修缮保护,旧房子都已经坍塌,成了空心村,而且杂草丛生、垃圾遍地,严重影响村容村貌。

因此社区应该对村民住宅进行统一规划,这样有利于节约用地,今后改善相关基础设施也会容易得多。

此外,要进行人畜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禁止村民乱倒垃圾。

过去农民的有些生活习惯不是很文明。

随便倒垃圾,不注意刚刚硬化的路面的保护,胡乱堆放杂物,砌墙、盖房子全由着自己的性子,这一方面使得村容村貌得不到改善,另一方面也存在火灾等事故隐患。

对此,要通过教育宣传,让村民了解环境保护对自己生活的重要影响和意义,告诉他们整洁的环境可以杜绝疾病的流行,可以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可以提高自己的文明程度。

(三)乡风文明

以前到了冬天三个月,包括春节,人们无所事事,凑在一起就是赌博。

现在村民对国家出台的相关农业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对发展经济有了更大的积极性。

现在许多人都把务农、打工等挣钱活动当作第一要务来抓,

那些赌博、偷盗等违法的现象就基本消失了。

现在邻里关系也比较好,务农种植大家都互帮互助,相互学习,外出打工的也加强信息沟通,通过熟人,把同村的人带出去。

至于赡养老人等方面都做得比较好,农村相对保守,村民都怕其他人的评论或是背后指指戳戳的。

“五保户”村里也有特殊照顾,逢年过节还送钱送物。

现在有一个不太好的风气就是婚丧嫁娶大摆酒席,喜欢讲排场,一方面增加了不必要的支出,另一方面浪费严重。

这跟当地的习俗传统有关,但政府应该加强引导,不应任其发展。

春节的时候,村里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唱歌、跳舞、耍狮子、唱花灯等,丰富了村民的生活,这方面村民都感到很满意。

从中可以认识到农民其实也有精神娱乐方面的需求,只要给他们搭建平台,做出正确的引导,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这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精神境界,不会愚昧无知去搞什么封建迷信;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新时代农民的自信,加深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集体的热爱、

对社会主义的热爱。

(四)治理有效

社区的村务公开等事宜,村民基本很少关心,好多村民说是没听过什么“村务公开”。

但社区近年来还是通过张贴大红纸的方式将村务情况,包括社区开支及重大事项公布于众,接受监督。

农民一是看不懂,二是觉得和自己关系不大,所以近年来没有因为村务不透明或公开的村务有问题等提出异议,乃至向上反映的。

直选的形式是做到了,但直选的实质还是没达到。

社区的民主选举意识还比较落后,尽管都知道有这回事,但觉得那仅仅是走过场,一切都是上面安排好的,所以参加投票的积极性不高,或者投票也是只论亲疏不看能力。

如何提高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是个问题,这是农村民主管理的基本前提,需要县、乡、村政府进一步加大宣传。

至于村里因为宅基地、邻里关系、赡养问题等方面发生的纠纷,社区解决得很好,没有发生过因为不满社区的处理而向更高一级政府和部门反映的情况。

这方面足以看出社区的权威,至少在这个相对落后、传统的村子里,社

区的调节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

(五)生活富裕

1.基本情况

近年由于国家的支农政策,特别是免除了农业税,义务教育阶段完全免费,村民的支出减少了不少,这也算是增加了农民收入。

加之村民种植和其他经济作物,村民的生活有了显著的变化。

该村现在户户有了彩电,有线电视、固定电话、光纤网络都已进村,许多家庭都有了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不少村民还买了小汽车。

此外,村民基本都参加了农民合作医疗保险。

有些比较富裕的农民甚至参加了商业保险。

调查发现,参加商业保险的农民占到全部村民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能反映生活宽裕的还有四个情况:

一是原来村民去县城都是骑自行车,现在大多以上的人去县城都是乘坐公交车,或者骑摩托甚至开轿车;二是现在村民更加重视子女

的教育,都希望孩子能多读点书考上大学,有些农民甚至

说,“以后务农也是高科技了,不读书连化肥农药都不会用”

;三是村民穿着衣服不只为了保暖还要漂亮,有些年轻人的着装还相当时髦;四是以前村民只有过年过节才有的的消费,现在一年四季不间断。

五是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用水难问题,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

2.存在的问题

近两年农民生活变化很大,主要依赖于国家政策,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渠道还没有找到,增长不具稳定性。

国家免除农业税,相当于每户(当地的农业税按户征收)增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