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对口高考语文真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9953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对口高考语文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对口高考语文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对口高考语文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对口高考语文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对口高考语文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对口高考语文真题.docx

《安徽对口高考语文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对口高考语文真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对口高考语文真题.docx

安徽对口高考语文真题

2018年安徽对口高考语文真题

LT

得首枚金牌,喜讯一时传得满城风雨。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彩虹是阳光在水滴中发生反射和折射造成的自然现象的缘故。

B.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徽州民居往往采用“楼上加楼”的形式。

C.乡村旅游就应该保持乡村的“原汁原味”,这才符合乡村旅游的本意。

D.喷气式飞机飞行时,身后留下的长长的白色气体,被称为飞机尾迹。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理论和技术的强有力支撑下,美国政府、欧盟都先后把大数据上升为国家(区域)

战略,中国也将大数据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加以对待。

①简单来讲,大数据是一种海量信息资产。

②那么,大数据究竟该如何定义呢?

③大数据的“大”当然有“多”的含义,但是又不仅仅是“多”,还体现在“全”上。

④不过要正确认知大数据,首先需要厘清一个问题:

大数据的“大”是不是就是“多”?

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③②④①D.④②①③

7.下列语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敝店将于本月八日开业,欢迎您届时携家人光临,我们随时恭候。

B.尊敬的黄老师,您好!

收到您发来的手机新号码,我已惠存。

C.下面我来解释一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请各位领导认真聆听。

D.刘经理,昨天我在超市遇到你家犬子,感觉他比以前更壮实了。

8.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庐山观云,不仅能识得庐山真面目,还能领悟到人生真谛,何乐而不为!

B.我们并不完全知道宇宙万物具有怎样的结构,宇宙万物的运行又有何规律?

C.创新发展,是发展形势所迫,是国际竞争大势所趋,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D.仅在今年春节假期,军事题材主旋律电影“红海行动”的票房就已经突破了14亿元。

9.下面是某旅游景区的温馨提示语,对其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除了美好回忆,什么也别留下。

A.判断句B.祈使句

C.被字句D.把字句

10.下列诗句出自李商隐诗作的一项是()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1.下列习惯用于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的一项是()

A.天地玄黄B.伯仲叔季

C.甲乙丙丁D.春夏秋冬

12.对下面图片中的文字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小篆B.隶书

C.楷书D.行书

13.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A.沈从文B.路遥

C.贾平凹D.莫言

14.下列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作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松—《水浒传》B.周瑜—《三国演义》

C.祥林嫂—《社戏》D.鲁侍萍—《雷雨》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15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感慨,末两句点题,写诗人所见。

全诗语言平实,层次分明,富有画面感,句似断而语脉连贯。

B.首句的叠字拟声词,渲染环境的凄清幽冷,营造秋气萧森的氛围,实为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再以“动”字揭出“客情”,自然贴切。

C.诗人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是孩子们在捉促织(蟋蟀)。

儿童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举动,打动了诗人,使之精神振奋,心境豁然开朗。

D.末尾两句,按意思顺序,也可以前后互移。

“篱落一灯”暗指自己孤栖天涯,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句相关联,引人遐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孔文举(孔融)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

“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

“君与仆有何亲?

”对曰:

“昔先君仲尼(孔子)与君先人伯阳(老子)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

“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通,前坐前:

上前

B.君与仆有何亲仆:

指自己

C.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先人:

祖先

D.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通:

串通

17.文中“人以其语语之”中“以”字的意思是()

A.以为B.把,拿C.通“已”D.因为

1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到(李元礼)府上拜访的都是才德出众的人和(李元礼的)亲戚。

B.向(李元礼)报告的门客都是才德出众的人和(李元礼的)亲戚。

C.向(李元礼)报告的才德出众的人都声称自己是(李元礼的)亲戚。

D.到(李元礼)府上的才德出众的人都声称自己是(李元礼的)亲戚。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元礼当时名声很大,孔文举借是他的亲戚之名得以进门。

B.老子与孔子曾有师生关系,孔文举据此说与李元礼是亲戚。

C.孔文举向门吏解释了与李元礼亲戚关系的由来,得到认同。

D.孔文举说陈韪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实际上是对陈韪的讥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中国铁路在2017年9月21日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7对“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率先以350千米的时速运营,京沪两地间运行时间压缩至4个半小时,为世界高速铁路商业运营树立了新的样板。

安全快捷、平稳舒适的“复兴号”动车组受到了广大旅客的青睐,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

对高速列车来说,高速度必须与高安全相统一,二者相辅相成。

“复兴号”列车设置了智能化感知系统,拥有强大的安全监测系统。

全车有2500余个传感器,比“和谐号”动车组多出500余个,能够对轴承温度、制动系统状态和车内环境等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

在出现故障时,依据“故障导向安全”铁律,完备的监控系统会发出预警并及时作出反应,列车将自动减速甚至自动停车。

“复兴号”还增设了头车的碰撞吸能装置,能在遇到极端情况时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凭借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复兴号”的耐压等级和整体寿命也有所提高。

从乘客体验的角度看,“复兴号”列车的设计更加人性化,旅客乘坐的舒适度得到了提升,座椅前后间隙变宽,座椅倾斜角度不大于30度,车厢内还实现了Wi-Fi网络全覆盖。

2017年,具有安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列车组列车“复兴号”正式投入运营,开启了中国铁路新时代。

对世界而言,中国铁路将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发挥基础性支撑作用。

20.下列对上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兴号”列车为旅客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

B.“复兴号”的碰撞吸能装置能起到保护作用。

C.“复兴号”列车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D.“复兴号”的安全监测系统实现了Wi-Fi网络全覆盖。

21.下列对上文内容的分析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复兴号”开启中国铁路新时代。

B.“复兴号”智能化水平世界领先。

C.我国是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

D.我国是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22.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打比方B.作比较C.下定义D.举例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6题。

锅在民间

①一口老锅,是故乡阅历深厚的眼睛。

灶台熏染成锅底一样的颜色,它依然光亮如初。

②父亲常说,一口锅,一只脚踏进去,拿东西敲打锅沿,如果脚底麻麻的,便是好锅。

现在想来,老锅莫非是故乡的根?

锅在灶台上一蹲,整个村庄便不再迁徙而从此敦实沉稳。

③锅的肚量很大,锅是见过大世面的。

在锅的眼里,你不过是一粒谷子。

传说锅早年热血沸腾气可吞天,就在它飘飘欲仙之时,突然被抛进一个冰冷的模具里,极像一脸喜气的乡亲,准备收割小麦时,却迎来了一场连阴雨。

大喜大悲过,大热大冷着,一口老锅的经历,肯定会让一个饱经沧桑的人吃惊。

所以,再冰冷的年月,往锅里一煮,就化开了;再生硬的日子,往锅里一放,就绵软了。

在岁月中游走的一口锅,看起来更像一个月下荷锄归的庄稼汉,脸色黝黑黝黑的,宽阔的肩膀能扛起一座大山。

④我们是一些空空的粗瓷碗,除了一次次让锅底朝天,我们不知道还干了些啥事。

我们用胃消化掉青青的菜白白的馍,却不能用心理解一口老锅。

如同吵着闹着上山看桃花的孩子,缤纷抢了眼,馨香夺了魄,谁会驻足过冬的铁褐色枝条?

然而,锅并不在乎这些。

即使遭遇冷落,只要锅底一把火,锅上一块肥肉片,便褪尽铁锈焕发了青春。

说来就这么简单,锅最怕清闲,烟熏火燎着,最持久耐用。

“闲着,能闲出一身的病来!

”年纪已高极少稼穑的父亲昨天还这样说过。

⑤一处宅子,可以没有五禽六畜,可以没有五颜六色,但不能没有一口锅。

有口锅往灶上一放,生活就开始了。

锅底的灰烬越积越厚,屋顶的炊烟越飘越高。

在灰烬和炊烟之间,一口锅用它的博大和深沉,直观地表达着生活的圆满。

毁掉宅子的办法只有一个,当掀去老锅的时候,灶台像深深塌陷下去的眼窝,没了精神的宅子一夜变老,说不定哪一阵风就能把它带走。

⑥我偏执地断定,天上美味在民间。

故乡的黄昏是静谧的,一声悠长的牛哞,使时光变得更加飘忽而缓慢。

锅如佛,端坐在火的莲花之上,灶里飞出几颗火星,溅成西天的霞光。

院里的鸡总是那么不紧不慢地刨食,石磨下敞着的巢口,是深情的眼睛。

站在屋檐下的镰刀,手搭凉棚,眺望田野,镰把平滑,被汗珠打磨得均衡合手,那种形状叫完美。

乡村此时独有的气息,任谁闻过一回也忘不了。

刺鼻的牛粪和呛眼的灶烟相纠缠,干草的味道和热炕上的馊臭相交织。

井里新汲的水,无色也无味,倒在锅里一烧,就有了一丝丝甘甜。

这种气息不可言传,它是酵母,糅和着每一个贫瘠的日子,放在锅里一蒸,便是饱满灿烂的白面馍馍。

这白馍,嚼在口里,全身没有一处毛孔不熨帖;咽到肚里,就是无边无际的舒坦。

⑦然而,老锅离我们越来越远。

我们的家园,被种上了茂密的钢筋水泥。

柴火垛越来越少,煤气灶越来越多。

高压锅、电饭煲很是矫情,它们志得意满的神态,让我们一天天失去味觉,我们早年骨子里沉淀的铁质,说不定哪天就和臭汗一起挥发得一干二净。

⑧一口老锅,早晨煮热一轮太阳,晚上烧开一瓢月光。

熬冬为夏,蒸春为秋,遍尝世间炎凉的老锅,是我们一生的念想和依靠。

23.对②段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比拟B.比喻C.借代D.夸张

24.下列对⑥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乡的黄昏是静谧的、缓慢的,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B.故乡的气味是独特的、混杂的、交织着呛眼灶烟的味道。

C.老锅烹调出的味道是丝丝甘甜的味道,是一种天上美味。

D.故乡的日子是贫瘠的、落后的,让人感受到沉闷与乏味。

25.下列不属于文中“老锅”品质的一项是()

A.勤劳B.博大C.精致D.深沉

2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达了对乡村文化消退的伤感之情。

B.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

C.批判了乡村落后的、缓慢的生活方式。

D.揭示了老锅与农人精神上的密切联系。

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27-30题。

近日,某校开展“我爱经典诵读,弘扬中华文化”活动。

27.校学生会为此活动写了一则征稿启事,画线部分内容或格式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征稿启事

大家好:

A

我校“我爱经典诵读,弘扬中华文化”活动正在紧张筹备中,现在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活动设计方案。

要求:

主题明确,思想健康,操作性强,体现我校特色,字数不超过两千。

B

投稿地址:

科技楼502室校学生会宣传部

电子信箱:

xueshenghui@

C

校学生会

2018年3月2日

D

28.某班级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