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石油和化工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96973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石油和化工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市石油和化工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市石油和化工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海市石油和化工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海市石油和化工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石油和化工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

《上海市石油和化工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石油和化工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石油和化工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

417

332

2007年

511.3

494

416

420

2008年

500.3

552

559

458

2009年

376

437

466

385

2010年

641.21

659.92

565.2

436.8

销售收入

(亿元)

344.4

514.79

419.89

338.7

511.4

554.05

421.44

460.3

515

603.11

562.98

350

389

517.23

429.5

286

668.48

670.8

566.5

502.7

利润

--

9.25

-15.99

3.47

21.21

-5.72

5.32

-80.22

-54.34

0.015

1.8

21.36

18.0

3.5

58.28

34.9

28.5

27.9

总资产

280.56

150.24

354.9

304.94

165.9

392.8

279.33

164

418.2

304.85

126.84

399

683.53

286.4

135.6

463.1

净资产

197.06

78.75

178

213.03

80.2

189.1

141.06

83.13

183

156.40

67.48

187.1

178.6

94.4

228.3

表二“十一五”上海石油和化工产业主要经济指标

工业总产值

工业销售产值

税金总额

2158.11

2133.99

66.04

2511.46

2487.14

93.08

2899.84

2892.56

74.62

2584

2639

196.83

3442.44

3455.52

238.14

2.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

经过近年来的结构调整,上海石油和化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在产业结构上,形成了石油化工、化工原料、煤基化工、精细化工、橡塑制品五大板块,其中石油化工占41%,其他板块占59%。

石油化工以上海石化公司和高桥石化公司以及上海化学工业区内的合资企业赛科为主力,具有2700万吨/年炼油(一次加工能力)和约200万吨/年乙烯产能,年产值1200多亿元,其中乙烯产量占全国18%,居全国各省市第一位。

化工原料以上海华谊集团和上海化学工业区为主力,占整个产业23%。

煤基化工主要集中在上海焦化、吴泾化工、宝钢化工等企业,连同衍生产品,约占6%。

精细化工分散在上海华谊集团、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占23%。

橡塑制品以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主,占5%。

其他产业:

约占2%。

图一上海石油和化工产业产值构成图

在企业结构上,上海现有化工生产经营型企业已下降到近1228家,外环线以内118家(内环以内中心城区61家)。

其中规模以上(2000万元以上)企业802家。

规模以上化工企业中有483家在工业园区内。

规模以下化工企业共有426家,只有74家企业在工业园区内。

1亿产值以下企业约占化工企业总数的77%,但总产值仅占全产业的25%左右。

主要形成了上海石化公司、上海华谊集团、高桥石化公司和上海化学工业区四大企业集群,其产值约占上海化工产业总产值的71%。

其余企业分布于全市15个区县。

3.产业布局集聚度有所提高

上海石油和化工产业相对集聚,现已形成了金山石化地区、吴泾化工基地、高桥化工基地、上海化学工业区、上海化学工业区奉贤分区及金山分区、上海精细化工园区等集聚区,总占地约80平方公里。

包括上海化学工业区、上海化学工业区金山及奉贤分区、上海石化公司、星火开发区、金山二工区等在内的杭州湾沿岸连片区域2010年工业总产值1722亿元,占上海石油和化工产业总产值的50%。

4.科研投入及效益逐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上海化学工业区开创性地提出并实践五个“一体化”开发模式,被写入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发布的《关于我国化工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成为我国化工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化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上海石化公司“十一五”期间科技投入5.65亿元,申请专利128项,经过20多年的发展,碳五装置年处理能力从原设计的2.5万吨达到22.5吨,上海石化公司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碳五化学工业生产基地,碳五利用率达世界先进水平。

上海华谊集团“十一五”期间科技投入30亿元,费用提取率年均1.7%,申报专利435项,其中发明专利291项。

高桥石化公司“十一五”期间科研投入1.19亿元,占销售收入的0.04%。

申请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

5.节能减排能力不断增强

上海石油和化工产业能源消耗总量占全市工业总能耗的16%左右。

“十一五”期间,上海石油和化工产业不断提高节能减排能力,取得一定成效。

表三四大骨干企业万元产值能耗

上海化学

工业区

上海华谊集团

2010年万元产值

综合能耗(吨标煤)

1.194

1.112

0.587

0.350

2010年能源消耗总量

(万吨标煤)

571.73

776.24

365.54

378.78

上海石化公司“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节水减排累计投资约6.3亿元,节能约55万吨标煤。

2006-2010年期间共建设环保治理项目30余项,其中重要环保项目8项,投资超过15亿元。

年产100万吨重整项目装置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美国UOP公司专利技术及国内最先进的工艺技术,保证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实现“三废”的综合利用和达标排放;

采用的热联合技术,可使上游装置生产过程中产出的热量被下游装置利用,装置综合能耗较老装置下降约三分之一。

上海化学工业区“十一五”期间环保概算投资达到总投资的10%以上,建设了集中的污水处理、废物焚烧、防护林隔离带、大气监测和排放物在线检测系统,确保了园区的排污从源头得到有效控制。

上海华谊集团“十一五”期间围绕重点项目开展了工艺查定,对24个主要产品的原材料消耗、能耗设定了控制目标。

节能降耗项目共投资5亿元,节约标煤近10万吨,万元产值能耗下降到0.350吨标煤。

高桥石化公司“十一五”期间实施节能项目17个,投资15630万元;

实施短平快节能管理措施195项,投资957.5万元,节能3.2万吨标煤,实现经济效益4641万元。

(二)主要问题

上海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仍需解决小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等问题,主要包括:

1.化工企业小企业比例高,布局分散问题突出

本市1228家化工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77%,但总产值仅占全部产值的25%。

且这些企业大部分位于工业园区外,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压力。

2.上海资源紧缺,安全环保压力大,制造成本高

上海发展石油和化工产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首先是化工原料资源缺乏,其次是环境保护任务重,再者是安全生产压力大。

而且,上海的公用工程费、人工费、商务成本较高,造成化工产品成本上升,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

3.技术创新基础薄弱

许多化工企业研发经费一般只占企业销售收入的1.5%以下,而发达国家化工企业的研发经费则为5%左右,精细化工类企业达到10%-20%。

上海创新型人才缺乏,一些企业还没有形成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技术。

4.协同发展的理念尚需加强,产业链需完善

化学工业门类众多,近十年来,生物化工、电子化学品、海洋化学、新能源等新的产业门类不断崛起,各产业间、基地间、企业间,化工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以及与所在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理念需进一步加强,产业链的形成还需完善,占上海石油和化工总产值20%—30%的企业主要呈分散状态。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和趋势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仍将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国际石化市场全面复苏仍尚需时日。

全球石油和化工产业受到能源、资源、环境、安全、健康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有望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一)世界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趋势

世界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方向是绿色化、精细化和集约化。

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利用现有资源,以高新技术、精细化工、节能环保、绿色发展来提高国际竞争力。

1.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坚持可持续发展

健康、安全和环境(HSE)是石油和化工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有必要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工艺,改善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

2.加大科研投入,发展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行业

技术创新是21世纪石油和化工产业提高竞争力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催化技术、新能源利用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为石油和化工产业的技术升级换代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和技术支持。

3.加强产业布局调整,促进全球一体化

石油和化工产业利用巨额资本、生产规模、先进技术、营销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在全球进行生产要素最优配置和最佳的市场组合。

能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大宗化工产品生产逐步从西欧和北美向亚太地区转移,世界通用石化产品生产急速向产油国转移。

4.延伸产品链,促进产业上下游一体化

石油和化工产业不断延伸产品链,在能源和原料供应、废物处理等方面实现协同作用,降低各类成本和费用,从而保证原料稳定供应,降低外部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5.加快行业重组,促进专业化和特色化发展

世界大型石油化工公司通过兼并、合作、收购等手段加快重组,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逐步退出低附加值、污染严重的传统化工领域,向专业化和特色化方向发展。

(二)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趋势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位,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工业各产业之首。

近年来,石油和化工产业在下游相关产业的带动下,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1.节能环保对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对石油和化工产业提出了实施清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