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市政府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6348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姜堰市政府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姜堰市政府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姜堰市政府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姜堰市政府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姜堰市政府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姜堰市政府报告Word下载.docx

《姜堰市政府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姜堰市政府报告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姜堰市政府报告Word下载.docx

四年来,我们紧扣转型升级,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三次产业结构比从9.3:

57.4:

33.3调整为7.9:

52.8:

39.3。

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进入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行列,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先进市。

工业经济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取得重要进展,特色产业和规模企业培育初见成效,被命名为省级智能电网器件特色产业基地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净增产销过亿元企业42家。

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2.2%,减排化学需氧量4272吨、二氧化硫4054吨。

扬动等企业成功实施重整重组。

服务业长足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突破百亿元。

旅游业加速崛起,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2.3%、38.2%,湿地公园成为首批国家湿地公园和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试点单位,溱潼古镇跻身国家AAAA级景区行列。

我市再度被省政府命名为建筑强市。

四年来,我们主攻项目建设,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累计实施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9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0个,一批投资1亿美元和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重大项目成功落户。

民营经济净增注册资本169亿元,新增私营企业5178家、个体工商户*****户。

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快,累计新批设立外资企业126家,实际利用外资总额5.1亿美元,实现自营出口18.3亿美元、外经营业额4.4亿美元。

主题园区建设初见成效,经济开发区产业集聚和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新入驻企业206家。

四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协调,城乡环境不断优化。

全市城市化率达52.7%,比2021年提高10.7个百分点。

城区三年大拆迁基本到位,五年大建设初见成效,高层建筑日渐增多,现代气息日益彰显。

建成区面积从19平方公里扩大到26平方公里,人口从18万人增加到24万人。

拓宽改造城市道路22.5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17.3平方米。

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8.9%和40.3%,被命名为省园林城市、绿色江苏建设先进市。

城市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完善,数字化城管信息平台建成运行。

镇、村电气化改造完成。

新增高等级公路89公里,建设改造农村公路524公里,形成“四横四纵”干线公路网络。

国家生态市创建稳步推进,创成省村庄环境整治试点村25个、康居示范村7个。

四年来,我们突出民生关爱,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2021年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年均增幅均为14.4%。

2021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元,是2021年末的2.1倍。

城镇职工三大保险覆盖率98%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初步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应保尽保。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下。

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25万平方米,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36.8平方米、44平方米。

区域供水工程进展顺利,40万人直接饮用长江水。

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电、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在苏中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先后获得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市、农

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市、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模范市、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四年来,我们强化社会管理,各项工作同步推进。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新增一批全国文明镇、村和文明单位,继续保持省级文明城市称号。

平安、法治建设成效显著,信访维稳机制不断健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应急管理水平稳步提升,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安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法治创建工作先进市。

社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镇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得到加强,完成村委会换届,被表彰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市、全省薄弱村治理先进市。

人民武装、人民防空、外事侨务、台湾事务、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商、质监、粮食、物价、气象等工作取得新业绩。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镇两级机构改革基本完成。

政府信息公开更加规范,行政权力基本实现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行政服务效能得到提升。

2021年,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扎实苦干,圆满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市级板块、镇级园区、村级基地同步推进,新增高效农业面积5.4万亩。

桥头镇桥头村被农业部表彰为“一村一品”示范村,创成省级现代农业示范村2个、省级现代渔业示范村1个,河横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被命名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我市获评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市,被确定为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市。

新增农村“三大合作”组织212家,创成泰州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6家,新增农业“三品”74个,“姜堰大米”成为我市首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实现全部工业纳税销售收入352亿元,同比增长19.3%,列统工业产值、利税、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1.6%、32.3%和29%。

企业技改投入大幅增加,固定资产设备抵扣增值税1.3亿元,同比增长31.5%。

新增产销过亿元企业20家,太平洋精锻科技成功登陆创业板市场,4家企业进入上市轨道。

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加快,申请专利2000件,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65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列统工业产值比重达30.8%。

“苏中”商标创成中国驰名商标,新增3件省著名商标。

开发区五大主题园区规划建设稳步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全年实现工业纳税销售收入42亿元、财政收入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28.4%。

建筑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新增总承包二级资质以上企业7家,实现建筑业税收3.1亿元,同比增长30.6%。

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风景区、溱潼镇景点建设加快,溱湖湿地科普馆、华侨城古寿圣寺扩建工程建成开放,鹊仙岛旅游新区一期工程竣工。

城区“两线四区”旅游规划启动实施,北大街文化街区基本竣工,王氏宗祠、黄龙士纪念馆完成修缮改建,天目山文化新城项目开工建设。

溱潼会船节还俗于民,办节方式实现转型。

湿地公园与华侨城联创国家AAAAA级景区进入综合评定阶段。

现代物流、专业市场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特色商业街圈培育富有成效,“新网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新引进金融机构2家,创成泰州首家全省金融生态优秀市。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

坝口广场改造进展顺利,南北大街实现贯通,淮海东路建成通车。

完成4处道口渠化改造,新增一批停车场地,行车难、停车难矛盾得到缓解。

社区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改造基本到位。

初步实现城市数字化管理,稳步推进道路、绿岛、河道一体化保洁,南大街、陈庄路分别创成省和泰州市市容示范路。

溱潼镇小城市建设框架拉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白米镇通过省园林小城镇验收。

张甸镇、沈高镇通过泰州市园林小城镇验收。

全省首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试点工作圆满完成。

新增镇村绿色通道近200条、成片造林面积1.36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2.7%。

卤汀河、泰东河拓浚整治配套工程进展顺利。

一批重点节能改造项目和减排工程相继实施,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在85分。

我市再次被表彰为全省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先进市。

“4+2”镇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增幅超过全

市平均水平,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社会建设全面加强。

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中考多项指标保持省和泰州市领先水平,校园安保、校舍安全等工作扎实有效,教育救助体系更加完善。

文化姜堰建设深入推进,举办群众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文化活动,天目山遗址入选首批江苏大遗址,清明习俗入选省首批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溱湖风景区成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率先建成全省有线电视“户户通”市,市档案馆完成整体搬迁。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逐步到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管理率、任务完成率均达100%,创成省级卫生镇2个、卫生村31个。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逐步健全,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

人口计生事业协调发展。

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举办女子围棋世锦赛等多项国际国内重大赛事。

“六五”普法全面展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不断健全。

安全监管得到加强,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7.5%。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持续深化,社区和谐创建和“六大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城乡低保、五保、孤儿养育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增多项残疾人专项救助,发放困难群众物价补贴718万元、尊老金1335万元、重病患者医疗救助金1740万元。

改善民生十个方面实事总体完成,建成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重点工程。

行政效能不断提升。

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运转。

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6件、政协委员提案98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

加强行风热线、市长信箱、公开电话办理工作,群众诉求渠道进一步畅通。

廉勤评价体系扩容升级,新一轮基层站所作风建设全面启动。

加强财源建设,促进财政增收,厉行节约规定得到落实。

建立重大项目联评、联批、联督、联查“四联”服务机制,资金、土地、用工等要素制约得到有效化解,3个项目争取省点供用地指标669亩。

各位代表,四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

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顽强拼搏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姜堰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是,工业特色产业比较优势和带动效应尚不明显,骨干企业整体实力不强,经济开发区主体地位和支撑作用有待发挥,新的重大增长点亟待形成;

财政刚性支出急剧增加,收支平衡难度加大;

社会不安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仍需加强;

政府部门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等等。

对此,我们一定会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切实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市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期,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也是加快发展、争先进位的突破期。

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以打造“五个示范区”为抓手,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生态立市、文化兴市战略,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增进民生幸福,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为力争2021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围绕经济更加发达,加快培育产业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保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放大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培育千亿级产业。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继续高于省和泰州市平均水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逐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到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列统工业产值比重在40%以上。

围绕人民更加幸福,加快完善社会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