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套卷十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95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套卷十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套卷十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套卷十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套卷十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套卷十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套卷十一.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套卷十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套卷十一.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套卷十一.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套卷十一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套卷(十一)

一、单项选择题

1.(A)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A.教育目的B.教育任务

C.教育内容D.教育规律

2.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A)。

A.动力B.前提

C.条件D.基础

3.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D)。

A.科学主义课程论B.人文主义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D.结构主义课程论

4.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的是(D)。

A.课外活动B.公益活动

C.团队活动D.教学

5.-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B)。

A.信度B.效度

C.难度D.区分度

6.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保护教师的(A)的法律制度。

A.权益B.权利

C.利益D。

权力

7.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占有中心地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的是(B)。

A.交流B.沟通

C.激励D.控制

8.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C)。

A.热爱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D.开拓创新

9.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B)。

A.课程计划B.课程类型

C.课程标准D.课本

10.班级授课制的首行时代是(B)。

A.15世纪末的欧洲B.16世纪的欧洲

C.15世纪末的中国D.16世纪的中国

11.瞬时记忆的信息贮存方式具有鲜明的(A)。

A.形象性B.直观性

C.抽象性D.概括性

12.反馈在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其中(D)的作用尤为明显。

A.外部反馈B.方法反馈

C.过程反馈D.结果反馈

13.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C)。

A.新理解B.新认知

C.类比或图像D.不同认知

14.下列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A)。

A.产生待回答的问题B.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

C.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15.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D)。

A.语义联想B.视觉想象

C.关键词法D.谐音联想法

16.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

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A)。

A.未成年公民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D.青少年儿童

17.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是侵犯了学生的(B)。

A.公正评价权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D.名誉权

18.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A)。

A.平等关系B.上下关系

C.道德关系D.教育关系

19.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C)。

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B.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

C.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20.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D)。

A.唯一选择B.内容

C.途径D.基础

21.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

“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

”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

“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

”这一解释属于(A)。

A.目的解释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D.体系解释

22。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D)来处罚。

A.学校B.教育主管部门

C.家长D。

由公安机关

2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C)。

A.某教育局局长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D.某乡镇党委书记

24.根据《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

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

C.-般责任D.行政责任

2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B)

A。

教育法律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D.教育单行条例

2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C)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A.违纪B.违法

C.严重不良行为D.犯罪

27.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C)予以保障。

A.家庭B.学校

C.人民政府D.慈善机构

28.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B)。

A.制度保障B.安全保障

C.经费保障D.政策保护

29.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C)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A.低于B.不低于

C.高于D.等于

30.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C)的平均工资水平。

A.工人B.医生

C。

公务员D.农民

二、多项选择题

31.20世纪80年代(BD)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使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

A.华莱士B.皮亚杰

C,列昂节夫D.维果斯基

E.罗杰斯

32.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下列特点(ABCDE)。

A.独立意向日趋强烈B。

自我评价成熟

C.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D.有较强的自尊心

E.道德意识得到高度发展

33.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BDE)。

A.桑代克B.苛勒

C.华生D.布鲁纳

E.奥苏伯尔

34.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ACE)。

A.瞬时记忆B.形象记忆

C.短时记忆D.逻辑记忆

E.长时记忆

35.头脑风暴训练的基本原则有(ABCE)。

A.参与者畅所欲言,评价和判断方案

B。

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

C.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

D.鼓励提出改进或补充意见

E.师生互动

36.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包括(CE)。

A.低级效能感B.高级效能感

C.个别教学的效能感D.自我效能感

E.-般教学效能感

37.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ABCE)。

A.-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建立的

B.学习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C.强化在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D.认知结构是学习的基础

E.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38.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ABCD)。

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D.教育方法现代化

E.教育设备现代化

39.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ABCD)。

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

E.学历教育

40.广义的教育包括(ABC)。

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

C。

家庭教育D.全民教育

E.素质教育

4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ABCE)。

A.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B。

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C.强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D.认知结构是学习的基础

E.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42.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BD)。

A。

兴趣B.学习需要

C.态度D.学习期待

E.学习自觉性

43.垂直迁移的两种表现方式是(BD)。

A.由内向外的迁移B.自下而上的迁移

C.由外而内的迁移D.自上而下的迁移

E。

平行迁移

44.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ACE)。

A.上位学习B.概念学习

C.下位学习D.命题学习

E.并列结合学习

45.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ABCE)。

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

C。

操作整合D.操作控制

E.操作熟练

46.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征是(ABCE)。

A.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了辨证思

B.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C.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

D。

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

E.对未来充满理想,但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

47.根据学习的定义,学习的内涵包括(ACE)。

A。

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

C.学习是反复经验引起的D.学习是身心成熟的结果

E.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

48.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ACE

A.认知内驱力B.直接的内驱力

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间接的内驱力

E.附属的内驱力

49.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ABCE)。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D.认知结构说

E.关系转换说

50.下列学习中属于符号学习的有(ABCD)。

A.汉字学习B.英语单词学习

C.图像图表学习D。

历史事件学习

E.-般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学习

三、填空题

51.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_规章制度_、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

52._道德教育_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的塑造与培养。

53.“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身心发展的_顺序性_规律。

5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在_历史唯物主义_和_剩余价值_学说的理论基础上。

55.相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具有_向师性_和_依赖性_,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天然的_权威性_。

56.言语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在于_标志_动作,并对活动的进行起_组织_作用。

57.从个性入手来培养创造性是促进创造性产生的一条有效途径。

58.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法。

59.有的心理学家把问题行为分成品型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和社会

上的不成熟行为三种类型。

60.非组织化观摩要求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洞察力,否则难以达到观摩学习的目的。

四、判断题

61.皮亚杰认为认知本质上是一种建构过程,认知依赖于个体已有的知识和自我的组织。

(√)

62.认知教学观向行为主义教学观的过渡是学习与教学心理学的一次革命。

(Χ)

63.教师培训与教师自我的专业发展应该采用整齐划一的模式。

(Χ)

64.皮亚杰认为,儿童只有达到自律的水平才可能具有真正的道德品质。

(√)

65.“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主要方法。

(√)

66.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中,环境对人起了重要作用,所以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正确的。

(√)

67.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6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

69.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70.教育培养少年儿童的过程就是德育过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