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825《两极世界的形成》优教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4917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825《两极世界的形成》优教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825《两极世界的形成》优教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825《两极世界的形成》优教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825《两极世界的形成》优教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825《两极世界的形成》优教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825《两极世界的形成》优教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825《两极世界的形成》优教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825《两极世界的形成》优教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825《两极世界的形成》优教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含义

①对立双方: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②对立方式:

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表现

国家

美国

苏联

政治

杜鲁门主义

组织形式:

社会主义阵营

经济

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影响: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易错提醒

概念辨析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的关系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下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般而言,两极格局的结束意味着“冷战”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知识点三: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欧洲:

德国的分裂

(1)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

随着“冷战”的开

始,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

(2)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亚洲

(1)朝鲜分裂:

美、苏两国分区占领朝鲜半岛使得朝鲜半岛分裂为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2)朝鲜战争: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1953年,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3)越南战争:

1961年,美国发动侵越战争,年美军撤出越南。

美洲:

古巴导弹危机

(1)1962年,苏联准备在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

(2)美国向古巴海域派出大批军舰,武装封锁古巴。

战争一触即发。

(3)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世界在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间交替,但美苏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轻巧识记

“冷战”下的国际关系

深化探究

主题一:

杜鲁门主义VS马歇尔计划?

讲史料

史料一 以下两幅图片是1947年漫画家华君武为揭露“马歇尔计划”而创作的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

史料二 美国总统杜鲁门说: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练史料

(2014·

广东高考,节选)

史料一 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

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

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

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史料二 漫画:

“美国最新式战车”(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

探究

结合史料一和史料二,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

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

主题二:

“冷战”对战后国际格局的影响?

史料一 苏联获得核武器及其运载手段……现在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核战争是一种相互毁灭的战争。

——美国总统肯尼迪

史料二 如何对付这个力量(注:

苏联)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

……我不能在这里试图提出全部答案,但我愿意表白我的信念:

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美国驻苏大使乔治·

凯南致国务院电报

史料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

“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

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

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根据史料,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练出高分

1.(2014·

浙江高考)欧洲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

右图白色部分为某国际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据此判断该组织是()

A.1942年的反法西斯联盟

B.1946年的联合国

C.1949年的北约

D.1967年的欧共体

2.(2014·

上海高考)“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共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这段文字出自()

A.《华沙条约》

B.《北大西洋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凡尔赛和约》

3.(2014·

海南高考)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

这一条约的签订()

A.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

B.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

C.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

4.我国史学界曾就“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

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

这一历史事件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B.北约的建立

C.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

D.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5.“没有庆祝活动。

关于停战协定签字的消息在时代广场灯光新闻牌上闪烁着,人们驻足读着这一通告,耸耸肩膀继续走路,不像欧洲胜利日和对日作战胜利日,没有欢呼的人群聚集在一起……艾森豪威尔显然是实现了他结束战争的竞选诺言,但是这一结局丝毫也未能振作美国的民族精神。

”这段话中的“战争”指的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朝鲜战争

C.越南战争

D.海湾战争

参考答案

马歇尔计划

德国、1973、古巴

1.相同点

(1)背景:

都出现在二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

(2)实质:

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2.不同点

提出

针对“希土危机”

针对二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局动荡,资本主义统治秩序面临威胁

内容

既包括经济上的援助,也包括军事上的援助

经济援助计划

表现形式

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

采取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以此来达到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的目的

影响

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突破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态势,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

一方面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同时也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

讲史料:

导读:

史料一:

史料反映了马歇尔计划表面上是要帮助欧洲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实质是以经济手段实现控制欧洲的目的。

史料二:

史料表明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的本质目的是一致的。

练史料:

探究:

答案 不同:

①电影描述法国小镇在美国财政援助下生活逐渐好转,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

②漫画中欧洲人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追逐美国的财政贷款,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

国际格局:

两极对峙。

1.积极作用

(1)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美苏两国长期势均力敌,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

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对大国行事有一定的约束。

(2)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出现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并进一步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消极作用

(1)美苏“冷战”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

(2)美苏“冷战”造成部分国家的分裂,如德国和朝鲜。

(3)导致国际局势紧张:

在欧洲美苏全面对抗;

在亚洲导致局部战争“热战”——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在美洲,古巴导弹危机,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

(4)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史料表明“冷战”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危险之中。

史料反映美苏“冷战”导致国际局势不稳定。

答案 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

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

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1.解析 1949年,美国与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共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项正确;

葡萄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属于中立国,A项错误;

瑞典与冰岛于1946年加入联合国,图片中白色部分没有包括瑞典,B项错误;

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D项错误。

答案 C

2.解析 从题干可看出材料描述的是某一军事同盟,故排除C、D两项;

根据“对欧洲或北美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可判断出是北约,北约由美国和部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组成,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政治军事同盟,故排除A项,答案选B项。

答案 B

3.解析 材料中“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以及“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说明美国在亚洲地区仍在维持“冷战”政策,故D项正确。

A项错在削弱;

美国在亚太地区一直维持着这种格局,没有发生改变,故B项错误;

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C项错误。

答案 D

4.解析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欧洲进行的资本输出,实际是对欧洲的控制,它是“冷战”的具体表现。

故选D。

5.解析 从材料中的总统艾森豪威尔、“未能振作美国的民族精神”等可知选择B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