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晴隆县光照镇凉水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4776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晴隆县光照镇凉水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贵州省晴隆县光照镇凉水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贵州省晴隆县光照镇凉水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贵州省晴隆县光照镇凉水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贵州省晴隆县光照镇凉水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晴隆县光照镇凉水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报告Word格式.docx

《贵州省晴隆县光照镇凉水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晴隆县光照镇凉水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报告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晴隆县光照镇凉水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报告Word格式.docx

第四节 供水水源14

第五节 工程区工程地质条件15

第六节 总体布置设计15

第七节 工程设计16

第三章 工程投资概算25

第一节 概算编制的依据、原则和方法25

第二节基础单价编制26

第三节工程投资及主要材料27

第四章资金筹措27

第一节实施方案工程建设资金筹措27

第二节地方配套和农民筹集资金及对水费负担能力分析28

第五章经济分析和国民经济评价29

第一节社会效益29

第三节国民经济评价30

第四节基本水费分析计算32

第六章环境影响和水土保持32

第七章工程管理33

第一节管理机构34

第二节资金管理36

第三节建设管理36

第四节建后管理37

第八章工程施工39

第九章结论和建议41

前 言

依据贵州省发改委和贵州省水利厅明传通知,同意兴建晴隆县光照镇凉水营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其规模为解决3422人的饮水困难,本实施方案据此编制。

项目区受自然条件和现状经济条件的制约,光照镇凉水村村民人畜饮水主要以饮用附近的井水或多年前在国家扶持下修建了一些小型简易人畜饮水工程解决,近几年来由于干旱程度的进一步加剧,部分村民甚至要到几公里以外的河谷靠人背、畜驮解决饮水问题,个别地方群众直接饮用天然河道水,卫生状况极差。

由于没有有效的水处理措施和办法。

饮用时只对浑浊的河水进行简单沉淀,与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相差甚远。

群众吃水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人口集中的村寨,经常因发生水荒为了争水而打架的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生产活动,给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影响了当地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制约了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经水利部门审查批准凉水村的饮水不安全人数为3422人(含政府干部、教职工家属人数)。

凉水村共有10个村民组,总人口0.45万人(含政府干部、教职工家属人数),其中:

农业人口0.42万人。

国土面积8.7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244亩,其中:

田274亩,旱地790亩,有效灌溉面积1180亩,全村国民生产总值531万元,农业生产总值212万元;

累计财政收入5.1万元,财政支出4.23万元;

粮食总产量0.15万吨,人均占有粮食产量350公斤;

主要农业产品有水稻、玉米、小麦、烤烟等,农民人均纯收入1591元。

本次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能让凉水营村的高寨组、三家寨组、龙井组、凉水街上3422人(含政府干部、教职工家属人数)不再发生争水而打架的现象,解脱过去人挑畜驮的困境,工程由取水、提水、蓄水、供水四大部分组成,工程建设共解决凉水营村的高寨组、三家寨组、龙井组、凉水街上489户、3422人、1302头(匹)的人畜饮水困难。

工程投资152.68万元,其中妇基会投资40万元,省级匹配112.68万元。

凉水营村饮水安全典型工程特性表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总人口

25487

乡村人口

4500

人均粮食产量

kg/人

350

按总人口计算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人

1591

二、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

3422

用水量不足

三、供水水源

最枯流量

m3/s

318

四、主要建筑物

1.水箱

m3/个

9/1

总容积/总个数

2.取水池

10/1

3.泵房

m2

11.4

4.泵站

kw/台

22/1

总装机/总台数

5.调节池

168/2

6.水厂

76.21

7.水厂供水规模

m3/d

8.水处理能力

400

9.管道总长

km

19.6

管径=110mm、63mm、50mm、40mm、32mm、25mm

10.主配水管总长

4.6

管径=110mm、63mm、50mm、40mm、32mm

11.供水管网总长

15

五、施工特性

1.土石方开挖

m3

3642.47

2.砌石

167.62

3.砼及钢筋砼

14.38

六、主要建筑材料

1.水泥

t

22.64

2.钢筋钢材

0.84

七、资金组成

1.工程投资

万元

145.50

2.单位投资

446.17

3.妇基会

40.00

4.省级

112.68

第一章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第一节自然概况

一、自然地理

晴隆县位于云贵高原中段,苗岭山脉西部贵州省西南面,黔西南的东北面。

地处东径105°

01'

至105°

25'

,北纬25°

33'

至26°

11'

之间,县境南北长69公里,东西宽33公里,全县总面积1327.3平方公里。

东与关岭县隔江相望,南连兴仁县,西同普安县接壤;

北与水城、六枝划江为界,320国道线(滇黔公路)横穿县内的光照镇、莲城镇、沙子镇,县城距省会贵阳246公里,距州府169公里。

光照镇位于晴隆县东面,距县城15公里,320线横穿镇政府,是晴隆县的东大门。

全乡共计13个村,124个村民组,总人口25487人,境内居住有汉、苗、布依、彝族等少数民族,经济落后,人民群众的收入较单一。

凉水营村的高寨组、三家寨组、龙井组、凉水街上主要饮用附近井水或多年前在国家扶持下修建的一些小型简易人畜饮水工程的水,水质、水量无法保证。

为了摆脱贫困,使村民们饮上安全的水,少生病,并且减少村民医疗费负担,凉水营村的饮水问题势在必行。

光照镇党委、政府及县政府对此事非常关注,为解决当地饮水水质问题,县水利局和光照镇领导共同协商,于2007年4月16日由水利局组织技术力量,经过实地勘察决定取用龙井的水作为水源,结合《贵州省晴隆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第四章第三节“井泉一览表”知凉水龙井最枯流量为318公升/秒,取水高程992m。

周边的65号高速公路建设已基本完工,但对该水源的出露水流量毫无影响,由其最枯流量可知,该水源可供该村的高寨组、三家寨组、龙井组、凉水街上489户3422人/1302头(匹)牲畜饮用。

二、地形地貌

晴隆县属高原峡谷区,最高点在县境西南隅与普安交界大厂镇地久村五月朝天以北约1公里处,海拔2025m,最低点为麻沙河与北盘江汇合处,海拔543m,因受北盘江及其支流深达500至700m的强烈切割,境内高差达1482m,故属深切割岩溶侵蚀山区。

全县被东南流向的北盘江及其西向东流的支流麻布河、西泌河、大桥河横切为四大块,形成一个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的倾斜坡和三块凸起地,每块的最高峰海拔均在1800m左右。

麻布河谷及西泌河谷在县境的北部,呈东西走向,将马场、大田两乡割裂为一个较明显的凸起地带,此为第一块。

晴隆山到沙子岭的白驹山,东西走向,为中部地形的屋脊。

北有西泌河,南有大桥河谷,两河间又是一大片凸起地。

沙子、光照、莲城三个乡镇,就分布在这块凸起地上此为第二块。

大厂镇的三望坪,是县境南部的最高峰。

其北部的碧痕营,南部的落水冲,东部的波秧河,西部的箐口干河,地势低而逐渐向三望坪台升,形成第三块凸起地。

因此全县的地形起伏大,具有“山高、谷深、坡陡”的特点。

地貌类型有低山、低中山、中山和高中山。

其中以中山分布面积较大,高中山分布在县西南碧痕经南地区,低中山分布在北盘江支流河谷地带,低山沿北盘江河谷地带成狭窄带状分布。

县境内石山地区岩溶发育强烈,伏流、地下河系、溶洞、溶斗、落水洞、竖井、岩溶干沟极为普遍,地形错综复杂,地表干旱缺水。

三、区域地质、地层岩性、地震

晴隆县在大地构造上属黔桂台斜“晴隆弧”主要分布区、云南山字型东翼与广西山字型西翼交接复合部位,形成一系列西北凸起的弧形构造。

主要有两个向斜和两个背斜:

即长流向斜,花贡背斜,孟寨向斜,碧痕背斜;

在向斜和背斜间穿插许多北东向的正断层和逆断层,致使岩层忽起忽落,变化万千,以至全县出露岩组多达20个。

项目覆盖区内出露地层为三叠系关岭组地层(T2g),岩性为浅灰色至深灰色灰岩夹砂页岩,库盆区主要出露岩性砂页岩,灰岩岩溶不发育,保水性好。

区域构造位于杨子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普安旋扭变形区,黔西南涡轮构造带。

水源位于黔桂向斜晴隆弧段的花贡背斜上。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对于Ⅵ度地震区,区域构造晚近期未见活动现象,区域稳定定性好。

三、水资源量

晴隆县是贵州省的暴雨集中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45.97毫米,雨水资源丰富,水量充沛,降雨集中,但时空差异极大。

在地区分布上,全县的降雨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如果把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叫高山,以下地区称矮处,全县的降雨量高山和矮处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降雨高山多,矮处少。

一般情况下,毛雨落高山,下不到矮处;

在时程分配上,降雨多集中在夏秋季节,农谚“春雨贵如油,夏雨满地流,秋雨阴阴洒,冬雨白树头”真实地反映了降雨的年内变化情况,县内长系列5-9月的平均降雨量为1096毫米,占全年降雨的75%以上,由于全县河流均系雨源型,流域内土壤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雨季涨水,山洪暴发,经常造成洪涝灾害。

相反,冬春雨量较少,尤其是矮处,几乎无雨,气候干燥,不仅给乡村居民的人蓄饮水造成了极大困难,而且严重影响了田间作物生长。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晴隆县地高水低,水资源利用程度低。

县内河谷深切,沟壑纵横,山势起伏大,自然河道沟溪水位低,田土分散,耕地位置相对较高,自流灌溉面积较小,加上受地形限制,县有水源山塘蓄水源容不大,引水渠系较长,造成水利建设投资大,效益差,水利事业发展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

据近期统计,晴隆县实际用水量为859.76万立方米,水利工程平水年最大供水能力为4404.21万立方米,县内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120300万立方米,开发量仅占资源量的3.66%,水资源利用程度极低。

晴隆县地下水资源储量多,露头多。

全县群山连绵,地形复杂,石灰岩分布较广,岩溶发育,地下水资源丰富,活动强烈,井泉遍布乡村,露点较多。

据不完全统计,县内井泉流量在3222升/秒以上,年总量大于1.02亿方。

星罗棋布的点点甘泉,既解决了农村大量的人蓄饮水困难,也为全县水利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县抓住这个机会,认真开展了项目选点工作。

按照项目选点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县选择光照镇作为2007年第二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示范项目区。

第二节 社会经济

主要农业产品有水稻、玉米、小麦、烤烟等。

农民人均纯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