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4713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测量学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心理测量学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心理测量学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心理测量学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心理测量学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测量学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心理测量学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测量学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测量学重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一节心理测验的编制

①确定测验目的与对象②拟定编制计划③设计测试项目④项目的预测和分析

⑤合成测验⑥测验使用的标准化⑦搜集信度、效度资料⑧编写测验手册

一、确定测验目的与对象

(一)测量对象

测验编成后要用于何种团体。

如被试的年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及阅读水平等。

(二)确定并分析测量的目标

一般可分三种情况:

一是编制带有预测功能的心理测验。

(工作分析)

二是编制针对某种心理特质的测验。

(下操作定义)

三是编制标准参照测验。

(双向细目表)

(三)测验用途(测量目的)

二、拟定编制计划

双向细目表

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全面而具代表性的测验内容。

二是对各个内容点的相对重视程度,通常用百分比来标明。

三、设计测试项目

(一)搜集有关资料

1、资料要丰富。

2、资料要有普通性。

3、资料要有趣味性。

题目的来源:

1、已出版的标准测验。

2、理论和专家的经验。

3、临床观察和记录。

(二)选择项目形式

考虑:

1、测验的目的和材料的性质。

2、接受测验的团体的特点。

3、各种实际因素。

(三)命题的一般原则

1、内容方面2、文字方面3、理解方面4、社会敏感性方面

(四)编写和修订项目

要注意:

1、项目的范围。

2、项目的数量。

3、测验项目的取样。

4、项目的难度。

5、项目的说明必须清楚,用语要力求精练简短、浅显明了。

四、项目的预测和分析

(一)预测

应注意:

1、预测对象。

2、预测的实施过程。

3、预测时限。

4、在预测过程中,应随时记录被试的反应情形。

(二)项目分析

质的分析;

量的分析。

五、合成测验

(一)项目的选择

指标有三:

(1)测验的性质。

即要选择那些能够测量所要测量的东西的项目。

(2)项目的难度。

(3)项目的区分度。

(二)项目的编排

(1)并列直进式。

(2)混合螺旋式。

(三)编造复本

复本的关键是等值。

六、测验使用的标准化

(一)施测过程

1、指导语

包括对测验目的的说明和被试应该如何反应的指示(包括如何选择反应、记录反应以及时限等)。

指导语会直接影响被试的反应态度与方法。

2、时限

(二)评分、记分

要求:

1、及时而清楚地记录反应的情况。

2、要有一张标准答案或正确反应的表格,即记分键。

3、将被试的反应和记分键比较,对反应进行分类。

准确无误是对记分的基本要求。

(三)分数解释

1、常模团体

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常模选择的一般步骤:

确定一般总体→确定目标总体→确定样本。

确定常模群体的注意事项:

(1)群体构成的界限必须明确。

(2)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一个代表性样本。

(3)取样的过程必须明确且有详尽的描述。

几种抽样方法:

①简单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③分组抽样④分层抽样

分层比例抽样和分层非比例抽样。

(4)样本大小要适当。

①总体的数目。

样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代表性。

②群体的性质。

③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5)常模团体必须是近时的。

(6)注意一般常模与特殊常模相结合。

2、几种主要的常模参照分数

(1)发展常模

①发展顺序量表:

格塞尔发展程序表、皮亚杰对守恒概念的研究

②智力年龄

③年级当量

(2)百分位常模

百分等级:

百分点,也称百分位数

四分位数、十分位数

(3)标准分常模

T分数:

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

标准九分:

以5为平均数,以2为标准差。

标准十分:

平均数为5,标准差为1.5。

标准二十分:

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

(4)智商

比率智商

离差智商

3、常模分数表示法

(1)转换表表示法

(2)剖面图表示法

七、搜集信度、效度资料

八、编写测验手册

内容有:

(1)测验的名称、作者、发行单位。

(2)测验的目的和功用。

(3)测验编制的理论背景和选择题目的依据。

(4)测验的实施方法、时限及注意事项。

(5)测验的标准答案和计分方法。

(6)常模资料。

(7)测验的信度资料和效度资料。

第三章测量误差及其来源

第一节测量误差的含义与种类

一、测量误差的含义

测量误差指的是在测量过程中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化因素所产生的一种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测量效应。

二、测量误差的种类

(一)随机误差

又叫可变误差,是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

(二)系统误差

又叫常定误差,是那种由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

系统误差只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不影响稳定性,而随机误差既影响稳定性又影响准确性。

第二节测量误差的来源

一、测验本身引起的误差

心理测量量表是否稳定。

是否真正测到了我们所要测的东西。

二、施测过程引起的误差

①测试环境②测试时间③试因素④意外干扰⑤评分记分

三、被试引起的误差

①应试动机②测验焦虑③测验经验④练习效应

⑤反应倾向⑥生理变因⑦学习、发展与教育

第四章测量信度

第一节 信度的意义

(一)信度的含义(一级定义)

信度指可靠性或可靠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则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第二节 信度系数的计算

信度指标常用相关系数表示,也称信度系数,表示实得分数的变异数中有多少比例是由真分数的变异决定的。

一、稳定性系数(再测信度、重测信度)

跨时间的一致性

是用同一量表对相同被试者在不同时间测验两次的实得分数的相关系数。

(重测法)

二、等值性系数(复本信度)

跨形式的一致性

是以两个等值(题型、题数、难度、区分度相等),但具体内容不同的量表,在最短时距内,对相同的应试者先后施测两次测验所获得的两组对应分数的相关系数。

(复份法)

三、等值稳定性系数

跨时间跨形式的一致性

是合估等值性与稳定性而得到的信度系数。

既能反映由于试题变异(复份)引起的测验成绩变化的程度,又能反映由于应试者的变异(在两次测验的间隔中,由学习、练习、成熟等引起的应试者的变化)而产生的测验成绩的变化的程度。

四、内部一致性系数(同质性信度)

跨项目的一致性

主要反映的是题目之间的关系,表示测验能够测量相同内容或特质的程度。

方法有以下两种:

1、分半法:

代表了两半测验内容取样的一致程度。

2、基于项目协方差的方法:

代表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

五、阅卷者评分的信度系数

跨评分者的一致性

各种信度系数相应误差变异的来源

第三节 信度与测验分数的解释及其信度提高方法

二、提高测验信度的方法

(二)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

1、系统误差:

不影响信度。

2、抽样误差:

是影响信度的一个因素。

3、随机误差:

是影响信度的最主要的一种误差。

(三)提高测验信度的方法

①延长测验的长度②测验的难度要适中③测验的内容应尽量同质

④测验的时间要充分⑤测验的程序应统一⑥评分要客观⑦加大应试者之间的差异

第五章测验的效度

第一节效度的意义

一、效度的含义(一级定义)

效度是量表能实际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或功能的程度。

理解:

(1)是对一定的测量的目的而言的。

(2)是对测量的结果而言的。

(3)一种测验结果的效度只是高或低的问题。

第二节效度的估计

逻辑效度:

如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

统计效度:

如目标关联效度。

一、内容效度(ContentValidity)

基于所测内容的效度验证方法。

指测验项目在内容上的适合性,即是否是所欲测量的行为领域的代表性取样。

是指测验目的代表所要测量的内容和引起预期反应所达到的程度。

研究的目的是要评估测题是否充分代表了所要测量的内容范围,及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它所关注的是测验的内容方面。

主要应用:

学业成就测验、职业资格测验、人员选拔与安置中的工作样本测验。

一个测验要有内容效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要有定义得完好的内容范围。

2.测验项目应是已界定的内容范围的代表性样本。

(一)逻辑分析的方法

专家判断

它要求让一组独立的专家(他们不是测验的编制者,但是非常熟悉所测量的内容领域)判断测题对所研究的领域的取样是否有代表性,通过这些评定资料来确定一个测验的内容效度。

(二)克龙巴赫方法

从同一个教学内容总体中抽取两套独立的测验题目,用这两套试题分别对相同的一些应试者进行测验,两次测验得分的相关系数,可以用来估计内容效度。

若相关较高,可以认为内容效度亦高;

若相关较低,则两次测验中至少有一次内容效度低。

(三)统计分析法

计算两个评分者之间评定的一致性(评分者信度)

两个测验复本上得分之相关(复本信度)

再测法(测验-学习-再测验)

(四)经验推测法

通过率

提高内容效度的方法之一:

编制命题的双向细目表

二、结构效度(构想效度、构念效度)(constructValidity)

基于所测心理结构的效度验证方法。

是指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征的程度,或测验实际测量了所要测量的结构和特性所达到的程度。

建立构想效度的逻辑顺序:

基于相关专业知识和观测资料,提出某一心理特质假设或某一心理结构理论假设,然后根据理论或假设所可能对应的行为特点编制测验并进行施测,最后对测量结果进行相关或因素分析,验证其与理论假设的符合程度。

主要应用:

各种心理测验,如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焦虑测验、成就动机测验等。

估计方法:

(1)对测验本身的分析

测验的内容效度:

测验的同质性;

分析被试者对题目的反应特点。

(2)测验间的相互比较

相容效度;

区分效度;

因素分析法。

(3)效标关联法

(4)实验操作法

如,举行两场考试,使被试相信一场考试关系重大,另一场考试无关紧要,在考试前进行焦虑测验,看被试的焦虑测验分数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分析原因。

构想:

考试焦虑是当考试结果对个人有重大意义时的一种害怕失败的紧张情绪”。

有一个焦虑测验,考察这测验是否有构想效度。

三、效标关联效度(准则关联效度)(一级定义)

基于效标关联性的效度验证方法。

又称实证效度,是指测量分数与作为效标的另一独立测验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一)效标

是衡量测验有效性的参照标准,指的是可以直接而且独立测量的我们所感兴趣的行为。

常见的效标有:

(1)学业成就。

(2)等级评定。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