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常见鸟类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4664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9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常见鸟类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上海常见鸟类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上海常见鸟类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上海常见鸟类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上海常见鸟类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常见鸟类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海常见鸟类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常见鸟类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常见鸟类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虹膜、喙、足均为黑色。

大山雀雄雌同形同色,体形大小与麻雀相似,属于山雀属中体形较大的种类。

但本物种的形态与麻雀有较大差别,不似麻雀那般粗笨,显得更加灵秀。

头部的黑色在颌下汇聚成一条黑线,这条黑线沿着胸腹的中线一直延伸到下腹部的尾下覆羽,在淡黄绿色胸腹的衬托下,这条黑色的“拉链”颇为抢眼,这也是辨识大山雀的一个重要特征;

根据亚种的不同,大山雀上背的颜色也有很大变化,从纯灰色到橄榄绿色各自不同。

飞羽蓝黑色,大覆羽蓝灰色,端部白色,形成一条白色翅斑,依靠这一特征可以将绿色型的大山雀与近似种绿背山雀相区分,后者具有两道白色翅斑。

虹膜、喙、足均为黑色。

家燕雌雄羽色相似。

前额深栗色,上体从头顶一直到尾上覆羽均为蓝黑色而富有金属光泽。

两翼小覆羽、内侧覆羽和内侧飞羽亦为蓝黑色而富有金属光泽。

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和尾羽黑褐色微具蓝色

光泽,飞羽狭长。

尾长、呈深叉状。

最外侧一对尾羽特形延长,其余尾羽由两侧向中央依次递减,除中央一对尾羽外,所有尾羽内翈均具一大型白斑,飞行时尾平展,其内翈上的白斑相互连成‘V'

字形。

颏、喉和上胸栗色或棕栗色,其后有一黑色环带,有的黑环在中段被侵入栗色中断,下胸、腹和尾下覆羽白色或棕白色,也有呈淡棕色和淡赭桂色的,随亚种而不同,但均无斑纹。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跗蹠和趾黑色。

幼鸟和成鸟相似,但尾较短,羽色亦较暗淡。

白头鹎

小型鸟类,体长17-22cm。

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两广亚种无此白环,头顶至枕全黑色)。

耳羽后部有一白斑,此白环与白斑在黑色的头部均极为醒目。

上体灰褐或橄榄灰色具黄绿色羽缘。

颏、喉白色,胸灰褐色,形成不明显的宽阔胸带。

腹白色具黄绿色纵纹。

雄性体重26-43g,雌性26-41g;

雄性体长166-220mm,雌性160-201mm;

雄性嘴峰13-16mm

额至头顶纯黑色而富有光泽,头顶两侧自眼后开始各有一条白纹,向后延伸至枕部相连,形成一条宽阔的枕环,有的标本枕羽具黑端,有的头顶后和枕全白色(两广亚种无白色枕环,额至枕全黑色)。

颊、耳羽、颧纹黑褐色,耳羽后部转为污白色或灰白色。

上体褐灰或橄榄灰色、具黄绿色羽缘,使上体形成不明显的暗色纵纹。

尾和两翅暗褐色具黄绿色羽缘。

颏、喉白

色,胸淡灰褐色,形成一道不明显的淡灰褐色横带。

其余下体白色或灰白色,羽缘黄绿色,形成稀疏而不明显的黄绿色纵纹。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亦为黑色。

画眉

体形:

雄画眉鸟一般说来体形比雌画眉鸟为大(雌画眉鸟如是隔年老毛体形也不小,但可参考其它鉴别要素)胸肌因经常鸣叫锻炼,亦比雌鸟为发达;

抓在手上,用两只手指捏住画眉双脚时,其挣脱力量也明显大于雌鸟;

雄鸟的毛比雌鸟紧;

雄鸟体形修长,而雌鸟短而胖。

头形:

以头部形状区别,雄性头大而长;

而雌鸟则圆而小;

雄鸟的头门较宽,即两眼间距离较宽,而雌鸟的头门则窄狭。

羽色:

雌鸟的羽色比雄鸟的美丽。

而在阳光照射下,可见雄鸟的羽毛比雌鸟的羽毛更富有光泽。

脚形:

雄鸟的大腿和跗,要比雌鸟显得粗壮有力,

后趾下面的肉瘤也要比雌鸟稍大(这里面也有一个区别老毛雌画眉与雄性软毛、齐毛的比较问题)。

须式:

雄画眉与雌画眉在触须的排列上有别,雄鸟排列既细且直,而雌鸟则显得粗而规则。

当能鉴别画眉鸟的雌雄后就要挑选画眉鸟的好坏之分了。

选鸟首先要根据饲养者的目的来挑,有的要求画眉鸟善鸣,有的要求善斗,有的要求两者兼具,当然既善鸣又善斗确乎至善至美,但是养鸟实践证明,这种想法常常不符合实际。

通常情况下比较实际的。

如果想饲养一只善于鸣唱的画眉鸟,应选择毛紧密,眼圈又白又大,眼睛大而突,眉长而清,无杂毛,不断线,在笼内跳跃端庄,不甚畏人,鸣叫时身体挺立不下蹲,膛音高,浑厚响亮,音韵富有变化,出口节奏较快者为优。

棕头鸦雀一种全长约12cm。

头顶至上背棕红色,上体余部橄榄褐色,翅红棕色,尾暗褐色。

喉、胸粉红色,下体余部淡黄褐色的鸟类。

常栖息于中海拔的灌丛及林缘地带,分布于自东北至西南一线向东的广大地区,为较常见的留鸟

银鸥

胸部呈淡灰色及鸟喙有红点。

任何年龄的脚部都是粉红色的。

斯干那维亚银鸥则较大型及深色,在翼上有更多的白色。

银鸥为中型水禽,体长37—43厘米,体重为134—170克。

夏羽的前额、头顶、枕部,包括冠羽和眼下缘至耳区的整个头顶部为黑色,并且具有绿色的金属光泽,与鸥属和浮鸥属种类明显不同。

眼的下缘有星月形的白斑。

背部、肩部和翅上的覆羽为暗灰色。

腰部、尾上覆羽和尾羽的颜色呈淡灰色,外侧两对尾羽几乎为白色。

外侧尾羽特别延长,而且很尖,使尾羽呈深叉状,与浮鸥较短的尾羽不同。

眼睛以下的头侧部、颈侧部、颏部、喉部和整个下体均为白色。

冬羽前额为暗白色。

头顶和枕部为暗灰色,具白色的纵纹,眼区和耳覆羽为黑色。

其余部分和夏羽非常相似。

虹膜深褐色或蓝黑色。

嘴黄色,冬季较暗并且带有黑色的尖端,脚和趾为红色,爪黑色,但趾间的蹼不呈深凹状,与浮鸥属鸟类不同。

虹膜-褐色;

嘴-深黄;

脚-红色。

叫声:

在繁殖地驱赶其他入侵者时发出愤怒的ping

胸淡棕白色,杂有褐斑;

腹褐色,羽缘灰褐色至黑褐色;

尾下覆羽黑色,翼下覆羽和腋羽白色。

雌鸟似雄鸟,但上体后部较淡,下体自胸以下均淡白色,杂以暗褐色斑;

嘴端黄斑不明显。

虹膜黑褐色,外围橙黄色;

嘴蓝黑色,具橙黄色端斑;

嘴甲尖端微具黑色,跗蹠和趾橙黄色,爪黑色。

幼鸟似雌鸟,但上嘴大都棕黄色,中部开始变为黑色,下嘴多为黄色,亦开始变黑,体羽棕色边缘较宽,翼镜前后缘的白纹亦较宽,尾羽中部和边缘棕白色,尾下覆羽淡棕白色。

罗纹鸭雄鸟繁殖羽头顶暗栗色,头和颈的两侧以及后颈冠羽铜绿色,并具紫铜色光泽。

前额基处有一块白斑;

眼后下缘有一新月形小白斑。

上背和两胁灰白色,满布暗褐色波状细纹;

下背和腰暗褐色;

尾上覆羽黑色,但居中较短的为灰白色;

尾短,褐灰色;

两肩内侧灰白色,具细窄暗褐色横斑;

外侧肩羽亦为灰白色,具黄白色羽缘,最外侧肩羽外翈具绒黑色端斑或近端斑。

翅上覆羽大都淡灰褐色,大覆羽具白色端斑。

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以及最外

侧次级飞羽褐色,初级飞羽先端较暗,次级飞羽先端较白;

翼镜绿黑色,其前后缘均有细窄的白边;

三级飞羽细长而向下弯曲,呈镰刀状,羽干白色,羽片绒黑色,外翈具白色或棕白色羽缘,内翈有时呈棕灰色而具不甚清晰的褐色与白色相间的波状细纹。

颏、喉和前颈纯白色,前颈近颈基处有一黑色而具绿色光泽的领圈。

其余下体白色而缀有棕灰色,胸部密布以新月形暗褐色斑,腹部满杂以黑褐色波状横斑,尾下覆羽中部绒黑色,两侧乳黄色,基部绒黑色,并重叠成束,在尾下两侧形成鲜明的三角形乳黄色斑。

两胁灰白色,具黑褐色波状细纹;

两胁后部羽形如扇状,基部具褐色细纹,羽端具宽阔的白边,在三角形黄斑和黑带前形成三角形白斑。

腋羽白色。

雌鸟头顶和后颈黑褐色,满杂以浅棕色条纹;

头、颈两侧黑褐色,具浅棕色纵纹;

颏、喉及前颈乳白色,密布暗褐色短纹。

背和两肩

黑褐色,具‘V'

形棕色斑和棕白色羽缘;

腰黑褐色,尾上覆羽暗褐色,具棕白色斑纹;

尾淡褐色,具淡色边缘;

翅上覆羽淡褐色,翼镜绿黑色,但不如雄鸟鲜亮,前后缘亦有白边;

飞羽黑褐色,三级飞羽具棕白色狭边。

胸、腹棕白色、胸部棕色较浓,密布暗褐色新月形和点滴状斑,至腹褐斑较稀,两胁棕白色具褐色斑,尾下覆羽亦为棕白色,具褐色点状斑;

雄鸟非繁殖羽似雌鸟。

虹膜褐色,上嘴黑褐色,脚橄榄灰色。

幼鸟似雌鸟,但更多皮黄色,飞羽短而钝,肩羽仅具淡皮黄色羽缘,缺少淡色亚端斑。

珠颈斑鸠特征珠颈斑鸠尾较长,体长在28-32厘米,体重125-180克,比鸽子略小。

背部、翅膀和尾部为灰褐色,尾羽外侧为黑色,尾端为白色,头部为深蓝色,颈后为黑色,带有白色斑点,下腹部为暗红色,喙为暗褐色,脚红色。

人们常把它和鸽子混淆,但只要由颜色来分辨就可以简单看出两者的差别。

叫声低沉,重音靠后,类似“咕-咕-咕”、“咕-咕-咕~咕”;

驱赶入侵者或保护幼鸟时会发出“咕-咕”、“咕咕咕”。

珠颈斑鸠的主食是果实、谷物和其他植物的种子,也会捕食昆虫。

主要在地面上觅食。

有水时也会喝水,他们喝水的方式是俯身吸水,与其他鸟类不同。

如果地点许可,它们也会用水清洗身体。

它们是典型的陆生鸟类,一般在草地和农田中觅食。

全年都会繁殖,常能在树木、建筑物的边沿甚至是地面上发现它们的巢穴。

珠颈斑鸠与同属其他斑鸠一样,一般不会群居,而是单独或成对出现。

它们是温驯的鸟类,但是突然的噪声会使它们惊起。

它们的飞行姿势与凤头鸠类似,着陆时尾巴会上倾。

棕背伯劳特征棕背伯劳也具有伯劳的普遍特征,头大,喙短而强壮有力,上喙具凹刻,先端向下弯曲成利钩,能很牢靠地捉住动物,使其不易自嘴里脱逃,脚短而强健。

体长达24厘米左右,体重70~90克。

成鸟:

额、眼纹、两翼及尾黑色,翼有一白色斑;

头顶及颈背灰色或灰黑色;

背、腰及体侧红褐;

颏、喉、胸及腹中心部位白色。

头及背部黑色的扩展随亚种而有不同。

亚成鸟:

色较暗,两胁及背具横斑,头及颈背灰色较重。

栖息于开阔的平原与低山一带,常在田园、果园及树丛间活动。

性凶猛,嘴、爪均强健有力,喙的咬合力较大,善于捕食昆虫、鸟类及其他动物,甚至能袭击或击杀比它自己还大的鸟,如鹧鸪之类,体型较小的鹰常被它追逐。

习性它们习惯于独来独往,一般栖息于开阔平原和低山一带,有时也到园林、农田、

村宅附近活动。

它们经常停栖在空旷地的突枝上,四处张望,一旦发现有猎物出现便会迅速猛扑过去,捕获猎物后又会重新返回原来树枝上啄食。

伯劳习惯性的会驻足在同一个地点觅食,这种捕食方式我们也称之为坐等型掠食(sit-and-waitpredation)。

它们的食物包括昆虫如金龟(虫甲)、象(虫甲)、蝼蛄、蝗虫、蝽象、毛虫等以及青蛙、蜥蜴、鼠类等小型的脊椎动物,有时甚至会捕捉绿绣眼之类的小鸟。

虽然它们上喙的先端钩曲如鹰嘴,爪也强健有力,但同真正猛禽鹰隼之类的钩嘴利爪比起来,还是稍有逊色的,所以在撕扯小型脊椎动物时还要借助于树枝或尖刺来固定猎物。

平时常栖止于芦苇梢处,东瞻西望,一见地上有食物,就直下捕杀。

亦能在空中捕食飞行的昆虫和小鸟。

好居于树冠、跨空电缆上鸣叫,鸣叫时常昂头翘尾,激健有力,并能仿效它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