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交通灯的PLC控制设计Word格式.docx
《三菱交通灯的PLC控制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菱交通灯的PLC控制设计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北方向
←
↑
→
时间
绿灯
红灯
15s
55s
黄灯
4s
32s
39s
18s
2s
在本设计中有开始按钮和停止按钮2个输入端口,共有4个七段数码管和18个指示灯,指示灯的具体亮、熄如上表1,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各设一组数码管显示器,按倒计时的方式显示通行和停止时间。
设计进度要求:
第一周:
搜集设计资料。
第二周:
观察交通灯的运行规律。
第三周:
进行硬件设计。
第四周:
进行软件设计。
第五周:
整理资料。
第六、七周:
修改整理设计报告。
第八周:
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摘要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装置。
它具有结构简单、编程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工业过程和位置的自动控制中。
据统计,可编程控制器是工业自动化装置中应用最多的一种设备。
专家认为,可编程控制器将成为今后工业控制的主要手段和重要的基础设备之一,PLC、机器人、CAD/CAM将成为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
由于PLC具有对使用环境适应性强的特性,同时其内部定时器资源十分丰富,可对目前普遍使用的“渐进式”信号灯进行精确控制,特别对多岔路口的控制可方便地实现。
因此现在越来越多地将PLC应用于交通灯系统中。
同时,PLC本身还具有通讯联网功能,将同一条道路上的信号灯组成一局域网进行统一调度管理,可缩短车辆通行等候时间,实现科学化管理。
本设计是以PLC控制为核心的交通灯,选用西门子S7-200系列CPU226型主机,5个EM222(DO8×
直流24V)型数字量扩展模块,并利用定时、计数器作定时计数用,LED七段数码管作为计时显示用。
利用CPU226的2个输入点作为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16个输出点和一个EM222扩展模块的输出点作为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左转、右转、直行的红、黄、绿灯。
并利用4个EM222的28个输出点分别作为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数码管个、十位显示输出。
本交通灯系统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软件功能强,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
关键词:
PLC,交通灯,倒计数,显示
1PLC的概述
1.1PLC的发展历程
虽然PLC问世时间不长,但是随着微处理器的出现,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据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PLC也迅速发展,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一、早期的PLC(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
早期的PLC一般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这时的PLC多少有点继电器控制装置的替代物的含义,其主要功能只是执行原先由继电器完成的顺序控制、定时等。
它在硬件上以准计算机的形式出现,在I/O接口电路上作了改进以适应工业控制现场的要求。
装置中的器件主要采用分立元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存储器采用磁芯存储器。
另外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提高其抗干扰的能力。
在软件编程上,采用广大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方式—梯形图。
因此,早期的PLC的性能要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其优点包括简单易懂,便于安装、体积小、能耗低、有故障指示、能重复使用等。
其中PLC特有的编程语言—梯形图一直沿用至今。
二、中期的PLC(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后期)
在70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使PLC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美国,日本,德国等一些厂家先后开始采用微处理器作为PLC的中央处理单元(CPU)。
这样,使PLC得功能大大增强。
在软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等功能以外,还增加了算术运算、数据处理和传送、通讯、自诊断等功能。
在硬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开关模块以外,还增加了模拟量模块、远程I/O模块、各种特殊功能模块。
并扩大了存储器的容量,使各种逻辑线圈的数量增加,还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数据寄存器,使PLC的应用范围得以扩大。
三、近期的PLC(80年代中后期至今)
进入80年代中、后期,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处理器的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使得各种类型的PLC所采用的微处理器的档次普遍提高。
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处理速度,各制造厂商还纷纷研制开发了专用逻辑处理芯片。
这样使得PLC软、硬件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
1.2PLC的构成
PLC基本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缩写为I/O,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外部设备接口、扩展接口等)、外部设备编程器及电源模块组成。
PLC内部各组成单元之间通过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连接,外部则根据实际控制对象配置相应设备与控制装置构成PLC控制系统。
1.3PLC的特点
1.3.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可靠性高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
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例如三菱公司生产的F系列PLC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30万小时。
一些使用冗余CPU的PLC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则更长。
从PLC的机外电路来说,使用PLC构成控制系统,和同等规模的继电接触器系统相比,电气接线及开关接点已减少到数百甚至数千分之一,故障也就大大降低。
此外,PLC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
在应用软件中,应用者还可以编入外围器件的故障自诊断程序,使系统中除PLC以外的电路及设备也获得故障自诊断保护。
这样,整个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也就不奇怪了。
1.3.2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
PLC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大、中、小各种规模的系列化产品。
可以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控制场合。
除了逻辑处理功能以外,现代PLC大多具有完善的数据运算能力,可用于各种数字控制领域。
近年来PLC的功能单元大量涌现,使PLC渗透到了位置控制、温度控制、CNC等各种工业控制中。
加上PLC通信能力的增强及人机界面技术的发展,使用PLC组成各种控制系统变得非常容易。
1.3.3易学易用,深受工程技术人员欢迎
PLC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是面向工矿企业的工控设备。
它接口容易,编程语言易于为工程技术人员接受。
梯形图语言的图形符号与表达方式和继电器电路图相当接近,只用PLC的少量开关量逻辑控制指令就可以方便地实现继电器电路的功能。
为不熟悉电子电路、不懂计算机原理和汇编语言的人使用计算机从事工业控制打开了方便之门。
1.3.4系统的设计、建造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容易改造
PLC用存储逻辑代替接线逻辑,大大减少了控制设备外部的接线,使控制系统设计及建造的周期大为缩短,同时维护也变得容易起来。
更重要的是使同一设备经过改变程序改变生产过程成为可能。
这很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场合。
1.3.5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
以超小型PLC为例,新近出产的品种底部尺寸小于100mm,重量小于150g,功耗仅数瓦。
由于体积小很容易装入机械内部,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备。
1.4PLC的功能
PLC是由模仿原继电器控制原理发展起来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PLC只有开关量逻辑控制,首先应用的是汽车制造行业。
它以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运算等操作的指令;
并通过数字输入和输出操作,来控制各类机械或生产过程。
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表达了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并事先存入PLC的用户程序存储器中。
运行时按存储程序的内容逐条执行,以完成工艺流程要求的操作。
PLC的CPU内有指示程序步存储地址的程序计数器,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每执行一步该计数器自动加1,程序从起始步(步序号为零)起依次执行到最终步(通常为END指令),然后再返回起始步循环运算。
PLC每完成一次循环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扫描周期。
不同型号的PLC,循环扫描周期在1微秒到几十微秒之间。
PLC用梯形图编程,在解算逻辑方面,表现出快速的优点,在微秒量级,解算1K逻辑程序不到1毫秒。
它把所有的输入都当成开关量来处理,16位(也有32位的)为一个模拟量。
大型PLC使用另外一个CPU来完成模拟量的运算。
把计算结果送给PLC的控制器。
相同I/O点数的系统,用PLC比用DCS,其成本要低一些(大约能省40%左右)。
PLC没有专用操作站,它用的软件和硬件都是通用的,所以维护成本比DCS要低很多。
一个PLC的控制器,可以接收几千个I/O点(最多可达8000多个I/O)。
如果被控对象主要是设备连锁、回路很少,采用PLC较为合适。
PLC由于采用通用监控软件,在设计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方面,要容易一些。
1.5PLC的工作原理
1、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内容是由设备驱动的,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的一个周期内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值保持不变,CUP采用集中输入的控制思想,只能使用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值来控制程序的执行。
2、扫描周期周而复始地进行,读输入、输出和用户程序是否执行是可控的。
3、对同一个输出单元的多次使用、修改次序会造成不同的执行结果。
4、各个电路和不同扫描阶段会造成输入和输出延迟,这是PLC的主要缺点。
在读输入阶段,CUP对各个输入端子进行扫描,通过输入电路将各输入点的状态锁入映象寄存器中。
紧接着转入用户程序执行阶段,CUP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每条指令进行扫描,根据输入映象寄存器和输出映象寄存器的状态执行用户程序,同时将执行结果写入输出映象寄存器。
PLC信号的传递过程,如图1.1所示:
图1.1PLC信号的传递过程
2硬件设计
2.1硬件设计步骤
根据可编程控制器设计交通灯硬件部分的设计步骤,本设计的硬件设计步骤如下所示:
(1)PLC的选型;
(2)输入、输出点的估算;
(3)主机型号的选择;
(4)模块的扩展及I/O编址;
(5)输入、输出端子的分配;
(6)画出I/O接线图。
2.2主机CPU及扩展模块选择
根据设计要求,有开始按钮和停止按钮2个输入端及46个输出端的需要,由主机类型表2.1,设计中主机选用了为CPU226。
CPU226的输入输出点比较多,共有I0.0-I2.7共24个输入,Q0.0-Q1.7共16个输出点。
CPU226的24个输入点可以满足本设计中2个输入点的需求,但是16个输出点不能满足本设计46个输出点的需求,因此需要扩展5个EM222扩展模块,Q2.0-Q2.6,Q3.0-Q3.6,Q4.0-Q4.7,Q5.0-Q5.7,Q6.0和Q6.1共32个输出端口。
表2.1主机类型表
型号
主机输入点数
主机输出点数
可扩展模块数
最大扩展电流/mA
CPU221
6
4
无
CPU222
8
2
340
CPU224
14
10
7
660
CPU226
24
16
1000
根据本设计输出端口及电流流量的需求,可选扩展模块如表2.2,经比较后在设计中选用了5个8输出端口电流为50mA的EM222扩展模块。
表2.2扩展模块表
分类
I/O规格
功能及用途
数字量扩展模块
EM221
DI8*直流24V
8路数字量24V直流输入
EM222
DO8*直流24V
8路数字量24V直流输出(固态MOSFET)
DO8*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