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仿真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93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仿真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仿真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仿真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仿真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仿真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仿真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仿真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仿真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仿真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仿真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扬州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仿真测试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处大国攻小国,处大家篡小家,强者劫弱,贵者傲贱,多诈欺愚,此上不利于天,中不利于鬼,下不利于人。

”这一思想应出自于

A.老子B.墨子C.孟子D.韩非子

2.春秋战国时期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社会等级——士,位居庶民之上,后来,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和阶层。

其缘起是

A.秦国实行军功制B.科举制度兴起

C.实行察举制选官D.程朱理学兴起

3.永乐九年(1411)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

“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

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这一禁令说明

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B.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

C.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

4.1784年,刚刚获得独立的美国为打破英国组织的经济封锁,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不远万里来华开展贸易。

“中国皇后号”在中国停靠的港口应该是

A.宁波B.上海C.厦门D.广州

5.“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至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大臣等员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

……待大英钦差公馆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

——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1858年),天津”。

上述材料表明

A.华夷

秩序的传统外交体制解体B.列强控制北京,设立使馆区

C.停止了外国领事的司法

裁判权D.清朝完全沦为列强侵华工具

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

“这种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有限现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体制和思想变革,无法振兴国家,并使之成为现代政权。

”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程是

A.从禁烟运动到鸦片战争B.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

C.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运动D.从《辛丑条约

》到清末新政

7.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

“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央集权,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

”由此可知,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

A.结束了君主专制B.强化了中央集权

C.引发了军阀割据D.实现了民族独立

8.1908年,上海《图画日报》上刊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

一位乡下私塾先生前往城里的新式学校任教,把电灯当作鬼火,吓得彻夜未眠;讲解新教材的课文时牵强附会地把孟德斯鸠当作曹操(字孟德)。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B.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中国

C.启蒙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D.西式教育取代了中国的私塾教育

9.1919年8月《青岛潮》描述火烧赵家楼的情景:

“时正酉正,电灯已燃。

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

”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

“(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

”这说明

A.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B.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

C.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D.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

10.右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仃在1937年的作品,名为《军权之下》,“湖南第一纱厂”遭到了灭顶之灾。

图中拳头代表了

A.日本帝国主义

B.美国帝国主义

C.封建军阀势力

D.官僚资本主义

11.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

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D.中国革命第一步是进行民主主义革命

12.1953年春,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调查报告。

指出:

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利用和限制工业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我们改造资本主义工业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

当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为了

A.扶持资本主义的发展B.利用市场实现经济运行

C.建立计划经济的模式D.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13.“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

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

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

”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14.“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到1500年左右,它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

”从这一变化中受益的国家不包括

A.荷兰B.意大利C.葡萄牙D.英国

15.“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具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

”这段话可能是

A.伏尔泰的言论B.孟德斯鸠的言论C.卢梭的言论D.苏格拉底的言论

16.《全球通史》中说:

“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普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

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

”这一现象

A.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B.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

C.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D.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实践

17.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美国新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选出来的君主制”。

他的观点表明

A.美国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B.美国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

C.美国新宪法具有专制色彩D.美国总统实际上是专制君主

18.下图是美国在20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其中标号③阶段发展的原因是

A.罗斯福新政实施B.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

C.信息时代的到来D.战后经济体系的建立

19.“它成立之初,就拥有3.6亿消费者,国民生产总值总计超过6万亿美元。

……它是典型的南北双方为共同发展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它最显著的特征。

”材料中的“它”是指

A.上海合作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C.北美自由贸易区D.欧洲联盟

20.绘画艺术从室内走向了室外,从画面的一种近似于“酱油色彩”的调子走向了色彩斑斓的画面,从古典画法的看不见笔触到现在的自由奔放的笔触,从关注宗教题材到表现乡村题材和平凡生活的变化。

这一画风的典型代表是

A.达•芬奇B.拉斐尔C.莫奈D.毕加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合计60分。

要求:

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13分)抗美援朝战争历时2年9个月,中国取得了将世界头号强国击退500公里并挽救了邻邦的胜利,这一成就是任何熟悉历史且有正确立场的人都会肯定的。

阅读材料:

材料一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的主要事件

时间

事件

1950年6月27日正午

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开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并令其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6月27日夜

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紧急援助”南朝鲜。

6月28日

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遣责美国侵略朝鲜、台湾的罪行。

7月5日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参战。

7月13日

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抽调第13兵团及其他部队共25.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

9月25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发表声明:

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决不会置之不理。

10月1日

美军越过北纬38°线,19日占领平壤,麦克阿瑟公然声称:

“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10月19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1953年7月27日

在朝鲜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材料二1951年2月1日第五届联合国大会决议案:

……断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既直接援助与协助侵略朝鲜之人,并与联合国在朝鲜之军队作战,该政府已在朝鲜从事侵略……

材料三由于朝鲜战争的军需物资在日本订货,以及海外市场的全面繁荣,日本的商品输出有了飞跃的增加……朝鲜事变开始一年以后,日本工矿业生产增加了百分之五十,至于法人所得,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一年的两年期间,增加到三至四倍。

——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

日本应对其在战争中所引起的损害及痛苦向盟国支付赔偿,但同时承认,如欲维持可以生存的经济,则日本的资源目前不足以全部赔偿此种损害及痛苦,并同时履行其义务。

——1951年9月8日美国等签订的《对日和约》

材料四陈云曾回忆说:

那时(20世纪50年代)他们对我们的援助是真心诚意的。

比方说,苏联造了两台机器,他们一台,我们一台……那真是援助,体现了苏联人民对我们的情谊。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驳斥材料二的观点。

(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对中日经济发展的影响。

(5分)

 

(3)新加坡的李光耀总结说,中国人走向民族复兴,是从跨过鸭绿江那一刻开始的。

请以1954年的史实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2分)

 

22.(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15年,英国土地贵族控制的议会颁行“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计量单位)80先令(货币单位)时,才准许进口谷物。

而因为麦价很少高过80先令,一般都在50-60先令之间,所以“谷物法”一直是起作用的。

——据夏炎德《欧美经济史》

材料二英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政策,从17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航海条例”到1815年颁行的“谷物法”都体现了这一政策。

但到19世纪前半期,强大的英国工业已经不再需要国家来保护了,相反地,这个政策只能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因而不利于英国工业的发展。

1832年议会改革后,上台掌权的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们便开始了争取废除一系列重商主义法律的斗争,到1864年终于迫使议会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被取消了。

在1846-1849年间,议会又取消了200多种左右的商品进口税。

——据吴于虚、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二战结束时上台的英国工党政府——艾德礼政府推出了所谓“民主社会主义”的改革,“要建立一种使个人自由与计划经济、民主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制度”。

1946年颁布法令废除了1927年的反工会法案,恢复了工人进行总罢工的权利,实施英格兰银行国有化法案、煤炭工业国有化法案和民用航空业法案,通过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制度,公布了1949-1953年的“四年计划”等。

——据黄光耀、曹胜强《世界现当代史教程》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英国政府颁布“谷物法”的原因。

(2分)

 

(2)从材料二看,“谷物法”的废除表明英国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艾德礼改革与罗斯福新政相比,有什么重大特色?

艾德礼改革反映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怎样的新变化?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迪。

(2分)

 

23.(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1793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说:

应该把中国这个大国当作我们的教训:

在那里,技术与两千年前一模一样,因为政府的形式束缚了科学的天才,给工业设置了无法跨越的障碍。

——厚宇德《历史上阻碍中国科技发展因素之透视》

(1)据材料一,概括拉瓦锡的主要观点。

(1分)

材料二西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