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3233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

(二)国内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产业具有高度技术密集型特点,聚集着许多科技领域里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

特别是电控技术和新能源技术、车联网技术嫁接到汽车产业上后,使得它处于价值链的高端,同时汽车是由成千上万颗零件组成,这就决定了它对国民经济强大的带动作用。

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我国汽车产业,特别是乘用车产业,经过十多年高速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平稳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国内一线城市汽车限牌逐步增多,汽车企业将从过去比拼产量、盲目扩张,转向以提高产品质量、优化服务能力,特别是转向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方向发展。

图表1:

2009-2014年中国商用车、乘用车销量占比变化趋势图(单位:

%)

图表2:

2009-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走势图(单位:

万辆,%)

(三)贵州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贵州作为西部欠发达省市,近年来以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为抓手,形成了“大通关、大通道”为特点的“水、陆、空”全方位开放特征,特别是“贵广”、“沪昆”高铁横空出世,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对外开放“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格局,直接融入了“一带一路”战略部署的形成,交通运输业持续较快发展。

贵州省启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行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

2014年贵州迈入高铁时代,2015年实现“县县通高速”,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9个市(州)实现通航机场全覆盖。

在交通设施建设带动下,交通运输业持续较快发展同时贵州积极推进大数据、、大旅游等十大战略新兴产业,贵州省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实现了“弯道曲直、后发赶超模式”,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1万亿元,为10502。

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

7%;

贵州省GDP增幅雄居全国前列。

贵州作为三线建设老工业基地,汽车产业一直是其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贵州是力帆,奇瑞、吉利,万达汽车整车生产基地之一,也是上汽、北汽、二汽、力帆、恒通、福特、铃木、五十铃、依维柯、美国通用等汽车公司汽车零部件生产配套生产地。

根据2015年贵州省统计局统计的数据,2015年全省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562。

87亿元,占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的比重为32。

4%,比上年增长12。

6%,“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31。

9%。

同时,在传统汽车产量逐步过剩的情况下,贵州省汽车企业也积极进行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升级,据奇瑞汽车发布面向未来10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以纯电驱动为主线,同步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及纯电动两大技术平台,力争通过十年,推动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吉利新能源汽车生产线落户贵州,也将极大的推进贵州汽车工业的发展。

二、汽车制造及装配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基地,贵州省对汽车用工数量需求十分旺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直接从事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员工数量达到5万人,这其中还不包括从事摩托车生产和汽车维修的庞大人群。

作为典型的长线产业,汽车产业需要大量的各种高素质的零部件加工制造、热处理、表面处理、零部件检测、部件装配及调试、整车装配及调试、现场工艺和质量人员、发动机和整车试验检测、汽车售后人员。

贵州省政府规划力争到2020年,贵州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按照规划静态测算,上述人员需求缺口高达5万人。

三、汽车制造及装配专业建设基础

(一)校企合作合作基础

学校及比亚迪汽车公司、贵州奇瑞万达汽车公司、贵州广汇乾通汽车公司、贵州吉利新能源汽车公司、贵州通源汽车公司、上海通用汽车公司、PPG公司、奔腾汽车公司、贵州依家爱车网络科技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引进了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先进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途径,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5%,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级讲师等高级职称的教师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

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10人。

并且聘请了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10名为专业兼职教师。

形成了一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三)实验实训条件

系部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汽车制造及检修技术实训基地一个,实习场地面积达4500平方米,设备总值800余万元。

建有“理实一体化”教室8个,另有汽车构造及维修仿真实训室,汽车文化博物馆,现代汽车智能制造实习实训实验中心,汽车名车维修中心,汽车车身修复实训场所,汽车空调实训中心,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中心,汽车维修大赛训练场所,汽车自动变速器实训中心,汽车底盘中心中心等各一个。

及贵州万友汽车销售公司、贵州广汇乾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建成就业及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校外实训基地。

上述试验实训手段大部分可以为汽车制造及装配技术专业所用。

(四)课程改革及建设

及企业合作开发建设《汽车发动机构造及检修修》、《汽车底盘构造及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及维修》《汽车制造工艺基础》四门核心课程,主编《汽车装配》或参编该专业适合我校课程设计的教材和实训指导书。

(五)社会服务能力

具有汽车维修工、汽车维修电工等中/高级技能培训及鉴定资质,是贵州省授牌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组织企业的汽车装配工、汽车维修工技能竞赛两次,参及本地区汽车制造和维修企业技术服务两项,为三家汽车维修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响应贵州大数据、大扶贫战略,举办“汽车维修工培训班(中级)”,培训来自贵州地区贫困家庭青年200人,并推荐他们成功就业。

四、汽车制造及装配技术专业方向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汽配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坚持以培养汽车企业急需人才为宗旨、以汽车企业各生产岗位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创新专业办学体制机制,完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现专业及企业对接、课程内容及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及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及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汽车制造及装配专业建设水平、实训条件、社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汽车制造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各汽车零部件和整车企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

(二)专业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以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为平台,在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企业指导下,深化及行业企业的合作,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基于汽车企业制造和装配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

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校企合作共建,融教学培训、技术研发、企业服务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把汽车制造及装配专业建设成人才培养模式先进、教学质量高、为企业服务能力强的特色专业方向。

2.具体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职业员工基本素质,熟练掌握汽车零部件制造及检测、汽车总成和整车装配、总成和整车磨合调试、总成和整车试验、总成和整车售后服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人才培养规格及规模

表1汽车制造及装配专业建设规模规划表

年度

2016年

(基础)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学生规模(人)

300

400

450

500

550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创新的目标

依托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平台,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企业指导下,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让企业参及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完善以汽车制造及装配岗位能力需求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课程建设的目标

将课程内容及职业标准对接,将汽车制造及装配职业技术标准融入专业教学,构建符合现代汽车制造及装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

精选教学载体,优化学习场境,以学生为主体,汽车制造及装配专业的技术方向重点建设《汽车底盘构造及维修》等四门核心课程,编写出版国家规划教材《汽车装配》教材一本。

(4)师资建设的目标

实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通过研修培训、学历提升、学术交流、企业挂职锻炼、兼职引进等途径,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其中1名来自合作企业),培养6名骨干教师(包含汽车零部件制造及检测2名);

6名“双师”素质教师,使“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85%。

招聘9名专任教师,使专任教师人数达到31人;

增聘兼职教师13名,使兼职教师总数达到22名;

在上述教师队伍中,要形成以本科本专业为主的学历结构,同时通过引进和现职教师参加提高学历教育等形式,使具有硕士以上教师人数达到6人,具有副教授以上技术职务教师人数达到10人,青、中、老教师比例为5:

4:

1,形成一支学历、年龄和技术职务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加强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使兼职教师承担职业技术、职业技能课程的比例达到40%以上,专兼教师比例为1:

1。

(5)实践条件建设的目标

新建校内汽车制造及装配实训室(实训车间)一个。

新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两个(一个是汽车典型零部件制造基地,另一个是汽车整车制造基地)。

五、汽车制造及装配专业建设内容

(一)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组织及运行机制

及本院自动化系、机械系。

经管系和相关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方位接受企业指导,考虑到汽车制造逐步转向以机器人操作为代表的智能制造,密切和上述单位配合,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系系合作、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培养过程共管、教学成果共享的紧密合作办学机制。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创新

在汽车制造及装配专业建设专家组的领导下,完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证融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汽车制造及装配专业及企业要求的结合模式,重点培养企业急需的实用人才,及贵州大学合作,开展专衔本或专本连读教学;

针对现代汽车制造行业职业岗位变化和汽车智能制造的需求,开展人才培养规格改革及创新,“量身定做”培养汽车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汽车制造及装配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

1.汽车制造及装配专业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及构建

根据汽车制造及装配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培养目标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进行调研和分析,明确该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

职业岗位(群):

汽车零部件制造及检测;

汽车总成、整车制造及检测;

汽车总成、整车调试和试验;

汽车总成和整车售后。

面向上述岗位的操作人员、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

通过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分析,结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参照国家职业技术标准,进行课程开发。

2.建设校企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及项目课程

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行业专家参及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以汽配专业工作任务分析和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对职业岗位(群)要求的专业能力进行梳理,进一步优化细化,参照汽车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