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选修3课时同步复习题22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3020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选修3课时同步复习题22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高考历史选修3课时同步复习题22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高考历史选修3课时同步复习题22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高考历史选修3课时同步复习题22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高考历史选修3课时同步复习题22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选修3课时同步复习题22Word下载.docx

《届高考历史选修3课时同步复习题2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选修3课时同步复习题22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选修3课时同步复习题22Word下载.docx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遏制理论只是为美国杜鲁门政府制定冷战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并未公开东西方之间的矛盾,故①错误。

答案 C

3.促进了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因素不包括(  )。

A.遏制理论的出台B.铁幕演说

C.“希土危机”D.马歇尔计划的制定

解析 冷战局面形成的标志是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而D项发生在此事件之后,故排除。

答案 D

4.美国某总统在其回忆录中写道:

“我也希望(借此机会)向全世界说明,美国

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

转折点,它现在宣布:

不论什么地方、不论谁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

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美国的这一政策通常被称为(  )。

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

C.罗斯福新政D.尼克松主义

解析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向世人表明美国公开声称要干涉别国内政,充当世界警察,这与材料所述是吻合的。

5.杜鲁门主义的特点是(  )。

A.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B.遏制共产主义,公开干涉各国内政

C.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D.秘密干涉与公开干涉相结合

解析 A项反映“冷战”的特点,C项反映“马歇尔计划”的特点,而D项表述不正确。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提出杜鲁门主义

C.实施马歇尔计划D.在西德进行货币改革

解析 二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持和控制西欧,是马歇尔计划,因此答案为C。

7.下列有关1948年“柏林危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明美国和苏联准备全面动武

B.使美苏对峙达到高潮

C.德国分裂已不可避免

D.国际关系紧张加剧

解析 二战后,美国的总体外交是“冷战”,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的政策分别是“冷战”的表现。

B、C、D三项是“冷战”政策的表现;

A项不合乎“冷战”含义。

所以选A项。

答案 A

8.右图华盛顿的“和平鸽”是二战后初期苏联的一幅宣传漫画,从图中我们可

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美苏双方为了实现和平而努力

B.苏联揭示了二战后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

C.美苏双方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D.美苏双方积极备战,准备发动新的世界大战

解析 漫画上美国人将导弹装扮成和平鸽的模样,体现了其和平政策的虚伪性。

9.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  )。

A.拉拢东欧国家

B.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C.军事上遏制苏联

D.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

解析 美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其对苏联“冷战”的一个重要步骤。

10.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  )。

①是美苏实力势均力敌的产物 ②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 ③标志着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 ④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 标志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华约”的建立,故排除有③的选项。

11.下面对“冷战”政策的解释最为准确的是(  )。

A.用联合资本主义国家的手段包围苏联

B.用局部战争打击亲苏势力

C.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D.用经济手段援助西欧以反对苏联

解析 “冷战”是相对于热战而言的,指的是除直接战争之外的其他一切手段来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12.下列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美国因此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是在雅尔塔会议等确立的基本原则上建立的

C.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D.是美苏两国实力均衡的重要体现

解析 A项颠倒了因果关系,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的基础上的。

13.美国策动成立北约,除企图遏制苏联外,还有一个直接意图是(  )。

A.凌驾于联合国之上B.控制北约并向西欧渗透

C.称霸世界D.分裂德国

解析 当时美国利用联合国作为工具,并非凌驾于联合国之上,A项不符合史实,C项不是直接意图,D项不符合史实。

应排除。

14.马歇尔计划远不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这一说法的依据不包括(  )。

A.它使受援国经济逐渐恢复

B.它把受援国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C.它使受援国成为美国的商品市场

D.它使受援国避免了激进的社会改革

15.关于苏美争霸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打破了两极对峙的格局B.影响着世界局势的演变

C.美苏各有攻守D.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终

16.20世纪70年代美国主动同中国改善关系,其主要目的是(  )。

A.改变侵越战争的结果

B.美苏争霸中得到中国的支持

C.调整对外策略,以华治苏

D.借中国压制日本的发展

解析 美国主动改善对华关系,其目的是为了扭转美苏争霸中的不利局面。

17.二战后东西方长达近半个世纪对峙的实质是(  )。

A.两种文化传统的竞争B.两种政治势力的争夺

C.两种军事力量的较量D.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

解析 二战后东西方的对峙实质是两极格局,而两极格局的实质就是美、苏双方各自所划定的势力范围,因而是两种政治势力的争夺,A、C、D三项仅仅是表现形式而不是实质,本题考查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故正确选项为B项。

18.下列关于“冷战”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是美国的全球霸权政策

B.不采取军事方面的政策措施

C.带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

D.造成世界局势的紧张与动荡

解析 “冷战”是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同时“冷战”也造成世界局势紧张与动荡。

所以说B项不正确。

19.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解析 A、B、D三项的表述均符合史实。

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应为华约组织的成立,故C项不正确。

20.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

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

苏联的‘民主

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

”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

为(  )。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解体的原因,关键注意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民主化’‘私有化’……死路”是指苏联戈尔巴乔夫的经济及民主化改革。

所以说这位院士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为戈尔巴乔夫改革。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创造条件,使我们和其他国家能共同建立一种不受逼迫的生活方式……

但是,除非我们愿意帮助各自由国家的人民维持我们的自由体制和国家完整,抵制谋求把极权主义政权加于他们的侵略活动,这个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这只不过是坦率地承认,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

我认为美国的必须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是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

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

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请回答:

(1)杜鲁门在讲话中所说的“极权主义”和“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是指什么?

他的这番讲话表明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

(4分)

(2)马歇尔在演说中所说的“合理经济的再生”指的是什么?

从他的演说分析,他主张美国实施对外援助的目的是什么?

(5分)

(3)比较两段材料,分析杜鲁门的讲话与马歇尔的演说有何异同?

(6分)

解析 二战后初期的美国政策总的说来就是挟其超强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以图世界霸业。

政治军事上的杜鲁门主义,经济上的马歇尔计划都是服务于这一目的的。

答案 

(1)指社会主义制度、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武装和苏联。

特点:

公开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与苏联进行全球范围的对抗。

(2)指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

目的:

一是稳定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二是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3)同:

都是要遏制苏联社会主义的影响,稳定资本主义秩序,以达到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

异:

杜鲁门是公开宣称要干涉他国内政,马歇尔是采取比较隐蔽的方式控制他国。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西欧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

——余伟民、郑寅达《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二 美国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迅速复原,使欧洲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

但是,从东、西方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

援助是不分意识形态,向所有国家提供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48年,美国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4年内美国对欧拨款达131.5亿美元,88%为赠款。

马歇尔计划既帮助欧洲国家恢复了经济,也推动西欧各国走上一体化的道路,加强了西方国家之间的联合。

——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四 从1948年4月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把苏联与东欧排除在外,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1)上述四则材料中,就马歇尔计划的影响来说,有些观点可以互相印证,请从材料中举例说明。

(2)上述四则材料中,有些材料的观点互相矛盾。

请你就这方面的情况,从材料中举例说明。

(3)据以上材料,结合你自己的看法,从国际政治角度综述马歇尔计划实施后的影响。

解析 本题围绕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和影响,考查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和说明、论证问题的能力。

(1)

(2)两问主要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取与对比理解,答题时应明确四则材料“一致”或“矛盾”的体现。

第(3)问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歇尔计划的影响,但要注意“国际政治角度”这一限制,从美国、苏联和西欧等方面全面考虑。

答案 

(1)互相印证:

四则材料都承认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