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一中届高三模拟理综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2734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1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一中届高三模拟理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东省聊城一中届高三模拟理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东省聊城一中届高三模拟理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东省聊城一中届高三模拟理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东省聊城一中届高三模拟理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一中届高三模拟理综Word文档格式.docx

《山东省聊城一中届高三模拟理综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一中届高三模拟理综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聊城一中届高三模拟理综Word文档格式.docx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右图为生物膜简明结构模式图,a、b表示两种物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细胞膜局部,则膜两侧还应分布着多糖

B.若b表示抗体,则该膜为核糖体膜局部

C.若该图表示内质网膜局部,则b可表示性激素

D.若a表示水,b表示氧气,则该过程的进行需要消耗ATP

2.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B.1:

1的性别比最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

C.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是动物分层分布的原因

D.火灾后森林中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3.右图表示胰蛋白酶合成的部分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中共有RNA、蛋白质(多肽)和多糖三种大分子物质

B.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②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C.③合成后还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具有活性

D.该过程中发生了碱基配对,如A与U配对,G与C配对

4.着丝点是染色体上由蛋白质构成的重要结构,是纺锤丝的附着点。

1980年科学家发现某类疾病患者的血清和体细胞内含有能攻击和破坏着丝点的抗着丝点抗体(ACA)。

下列关于ACA的叙述错误的是

A.ACA的加工是在高尔基体中完成的

B.ACA具有特异性

C.ACA可能使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出现染色体变异

D.ACA可能导致免疫缺陷病

5.下列有关概念间的关系图(只表示包含关系,下方文字用大圆表示),错误的是

6.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不经地理隔离也可形成新物种

B.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若环境条件保持稳定,则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D.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7.狂犬病病毒为单链RNA病毒,能识别神经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受体,并借此侵入细胞,最终导致人畜患狂犬病,出现发热、恐水、吞咽困难等症状。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因狂犬病病毒遗传物质为RNA故病毒颗粒内一定含有逆转录酶

B.狂犬病病毒可沿“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进行扩散

C.被狂犬病病毒感染后,人体中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量将大大增加

D.发热会导致人体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量增加

8.右图是北方某草原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字代表某一时期统计的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

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可构成食物链,碳元素在甲、乙、丙及分解者之间的传递形式是有机物

B.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高于乙到丙

C.各营养级的生物输出能量之和都比输入该营养级的能量少,这种情形与秋天的季节特征相符

D.与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9.化学与生产、环境、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高纯硅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B.可吸入颗粒物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对人体无害

C.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化技术,有利于节能减排

D.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B.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18种元素

C.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11.有关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Na和

Na是两种核素,

Na的中子数为14

B.Na2O和Na2O2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C.热稳定性:

Na2CO3>

NaHCO3

D.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a+2H2O=2Na++2OH-+H2↑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B.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够溶解铁

C.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D.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除去MnCl2溶液中混有的Cu2+,说明MnS的溶解度小于CuS

13.“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用,但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

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由氢氟酸刻蚀玻璃可推知盐酸也能用来刻蚀玻璃

B.由Na2O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

2,可推出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l:

1

C.由钠与冷水剧烈反应,可推知钾也能与冷水剧烈反应

D.由“2Fe+3Br2=2FeBr3”反应可推出“2Fe+3I2=2FeI3”反应也能发生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平衡体系:

H2(g)+I2(g)2HI(g),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体系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体系颜色加深

B.常温下pH=4的溶液中,Na+、SiO32-、SO42-、K+可以大量共存

C.常温常压下24g氧气和24g臭氧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3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D.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15.常温下,有下列4种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水电离出的c(H+):

③>

B.①稀释到原来的100倍后,pH与②相同

C.①与③混合,若溶液pH=7,则两种溶液的体积:

D.②与④混合,若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

c(CH3COO-)>

c(Na+)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6.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热学、电磁学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成功地发现了焦耳定律

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静电力常量

D.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

17.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知道

A.小车做曲线运动

B.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C.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m/s

D.小车的最大位移约为11m

18.矩形导线框abcd放在匀强磁场中静止不动,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曰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甲所示。

设t=0时刻,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则在0~4s时间内,图乙中能正确反映线框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规定电流顺时针方向为正)

19.2011年我国“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空间站成功实现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有了新的突破。

如图所示,圆形轨道I为“天官一号”运行轨道,圆形轨道Ⅱ为“神舟八号”运行轨道的一部分,在实现交会对接前,“神舟八号”要进行多次变轨。

A.“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小于“神舟八号”在轨道Ⅱ上的运行速率

B.“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小于“神舟八号”在轨道Ⅱ上的向心加速度

C.“天宫一号”的周期小于“神舟八号”在轨道Ⅱ上的周期

D.“神舟八号”在轨道Ⅱ上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0.如图所示,一只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频率为50Hz的正弦交流电源相连,两个阻值均为20Ω的电阻串联后接在副线圈的两端。

图中的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原副线圈分别为200匝和100匝,电压表的示数为5V。

A.电流表的读数为0.5A

B.流过电阻的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

C.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20

V

D.交流电源的输出功率为2.5w

21.在光滑绝缘水平面的P点正上方O点固定了一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在水平面上的N点,由静止释放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负检验电荷,该检验电荷经过P点时速度为移,图中θ=60°

,规定电场中P点的电势为零。

则在+Q形成的电场中

A.N点电势高于P点电势

B.N点电势为

C.P点电场强度大小是N点的2倍

D.检验电荷在N点具有的电势能为

22.如图,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绝缘轻质弹簧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上面放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小球与弹簧不连接,施加外力F将小球向下压至某位置静止。

现撤去F,使小球沿竖直方向运动,在小球由静止到离开弹簧的过程中,重力、电场力对小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小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为v,不计空气阻力,则上述过程中

A.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W1

B.小球的电势能减少W2

C.小球的机械能增加

D.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第Ⅱ卷(必做120分+选做32分,共152分)

1.第Ⅱ卷共16道题。

其中23—30题为必做部分,3l—38题为选做部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2道物理题、1道化学题和1道生物题作答。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

23.(每小题6分,共12分)

(1)某同学利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动能定理。

在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放置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靠近滑轮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

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

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小车上的遮光片从紧靠光电门甲处由静止开始运动,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并记下相应的时间t。

测得小车的质量为M,钩码的质量为m,并满足M>

m。

则:

外力对小车做功为W=,小车动能的增量为△EK=。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为减小实验误差,你认为实验操作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2)在“测定2节干电池组成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的干电池组(电动势约为3.0V,内电阻小于2.0Ω)

B.电流表A1(量程0~3mA,内阻RA1=10Ω)

C.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RA2=0.1Ω)

D.滑动变阻器R1(0~20Ω,10A)

E.滑动变阻器R2(0~200Ω,lA)

F.定值电阻R0(990Ω)

G.开关和导线若干

①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填写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②图乙为该同学根据实验电路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A1的示数,I2为电流表A2的示数。

则由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组的电动势E=V,内阻r=Ω。

24.(15分)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AB长为L=5m,以v0=4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水平台面BC与传送带平滑连接于B点,BC长S=1m,台面右边有高为h=0.5m的光滑曲面CD,与BC部分相切于C点。

一质量m=1kg的工件(视为质点),从A点无初速度释放,工件与传送带及台面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g=10m/s2,求

(1)工件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