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电机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2604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汽车电机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动汽车电机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动汽车电机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动汽车电机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动汽车电机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动汽车电机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Word格式.docx

《电动汽车电机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汽车电机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动汽车电机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Word格式.docx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7

3、行业标准体系8

三、行业的市场规模9

1、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概况9

2、小型电动车市场发展概况10

3、驱动电机的市场发展概况13

四、行业竞争格局13

五、进入本行业主要障碍13

1、技术和人才壁垒14

2、市场拓展壁垒14

3、产业链协作壁垒14

4、资金壁垒15

六、行业风险特征15

1、政策风险15

2、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15

3、技术被替代或超越的风险16

4、市场竞争风险16

5、人力风险16

一、行业概况

1、电动机的定义及分类

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

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

电动机主要由定子、转子、机座及其他附件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磁场)方向有关。

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

电动机能提供的功率范围很大,从毫瓦级到千瓦级,电动机已经应用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2、电动机的产业关联性

电机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可应用于机械、车辆等各类设备,与国家基础建设以及工业发展速度息息相关。

电动机制造行业向上游与钢板产业、铝产业、铜产业等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向下游又与机械工业、汽车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各种重要行业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机械制造业、交通业、汽车业、建筑业、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电机行业的发展提供需求动力;

反之,电机行业的发展也会为相关行业提供有力供给,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进步。

主要应用于小型电动汽车领域电动机,隶属于“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

该行业是指机动车辆及其车身的各种零配件的制造。

主要发动机零配件、底盘零件、仪表电器件、车身及车身附件以及通用件五大类构成。

3、行业产业链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是汽车工业的一部分,其主要原材料包括钢材、橡胶、有色金属、原油、电力。

这些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将直接改变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的成本水平、经营业绩和生产技术选择。

下游行业主要为汽车整车工业和汽车售后服务业。

前者为汽车零部件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增量市场,后者则主要带来较为稳定的存量市场。

二、行业管理

1、行业监管体系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3、行业标准体系

行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产品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三、行业的市场规模

1、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国的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计,2010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将接近6千万辆,2020年将达到140亿辆,机动车的燃油需求分别为138亿吨和256亿吨,为当年全国石油总需求的4300%和5700%。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快速发展,由此带来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也在持续不断地增大。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

根据国家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正式迈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其中纯电汽车是重中之重。

2012年7月,国务院正式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

2011-2015年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在全社会推广新能源城市客车、混合动力轿车、小型电动车。

“十三五”期间即2016-2020年,我国将进一步普及新能源汽车、多能源混合动力车,插电式电动轿车,氢燃料电池轿车将逐步进入普通家庭。

规划还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做出了具体要求。

在销量上,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

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除了数量方面的要求,规划还对能耗等技术水平做了规定。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重要一步,新能源汽车逐渐渗透将是大势所趋。

小型电动车作为一种纯电汽车,与中、高端的纯电汽车一样,也符合未来节能减排、减少石油依赖的大方向。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及工信部,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7,533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4,243辆、插电式混合动力3,290辆;

2014年1-8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31,137辆,同比增长328%,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9,355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11,782辆。

2、小型电动车市场发展概况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剧、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发展进程加快,会进一步推高欠发达地区的生活品质需求和留守比例,而上述社会问题会引导消费者更多选择低价的小型电动汽车作为短途出行工具,而非汽车。

新能源汽车在2014年迎来发展井喷期,而其中小型电动汽车也成为产业关注的焦点,销量的迅猛增长在新能源汽车推广难的情况下显得更为突出,一些传统车企也开始纷纷布局微型小型电动汽车以抢占市场,推动我国小型电动汽车发展迅速,其中发展最快的省份包括山东、江苏、河南、河北等省。

随着雷丁、御捷、道爵、力通、宝雅、时风等一批小型电动汽车企业逐渐崛起,小型电动汽车正在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根据中国电动车网的统计数据显示,小型电动汽车规模企业已经超过100家,且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浙江、广东还有河南等地的二、三线城市。

用户群体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和城乡结合部。

山东是我国最先发展小型电动汽车的省份,并出台了相关的地方管理条例、地方技术标准,组建了技术产业联盟,2012年在山东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贯彻国发[2012]22号文件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施意见》中,低速电动车被列入重点优先发展的六大类产品之一。

根据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对22家联盟内企业最新统计,2014年,山东省共生产低速电动车1874万辆,同比增长5046%,其中生产低速电动乘用车1729万辆,同比增长5291%。

山东省传统燃油车2014年共生产203万辆,同比下降160%。

与此同时,小型电动汽车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根据山东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山东时风集团、山东唐骏欧铃、山东梅拉德、德州富路车业、山东宝雅五家企业共生产低速电动车1436万辆,占联盟内22家企业总产量的7665%,山东省产销低速电动车从2010年的182万辆迅速增长到2014年的1874万辆,五年增长了10倍。

2010年以来,累计向海外市场出口320万辆。

截止2014年12月31日,山东省整车关键零部件新项目总投资超过280亿元,小型电动车正成为山东汽车工业转型升级新的增长点。

3、驱动电机的市场发展概况

在全球降低能耗的背景下,高效节能电机成为全球电机产业发展的共识。

在电机系统节能方面,中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政策,特别是2008年以后,加快了淘汰低效电机及拖动设备的速度,加强了高效节能电机推广力度。

2009年,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将高效、超高效电机应用列入惠民工程;

2009年和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先后发布了两批“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

2011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速为5958%,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等政策刺激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预期良好,带动驱动电机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四、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电机行业市场化程度高,电机企业数量众多,整个行业处于整合、优化的变革过程当中。

一方面,由于中小型电机产品的技术难度低,进入门槛不高,竞争者数量较多,市场竞争激烈;

另一方面,大中型电机产品、特种电机产品生产存在较高的人才和技术壁垒,竞争相对温和。

但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相对起步较晚,专业电机生产企业,尤其是针对高速电动汽车电机的生产企业数量不多。

目前国内从事新能源驱动电机系统相关产品生产的企业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具有传统整车及其零部件生产经验的企业,如万向集团、中国南车、东风集团、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二汽集团、玉柴集团等;

第二类是具有其它领域电机生产经验的企业,如大洋电机、江特电机、中纺锐力等;

第三类是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成立的专业的电机企业,如大地和、上海大郡自动化、上海电驱动、北京精进电动等,由于驱动电机行业发展历史不长,所以这类企业成立时间还较短。

此外,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开始进入我国新能源驱动电机系统市场,如博世、SKF、日立、富士、三菱电机等。

这些国际企业整体研究水平、公司实力、生产能力、产品品质等多方面都大大领先国内企业,给我国本土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目前这些国际企业暂时未在我国设立驱动电机的生产基地,其产品主要是以进口方式进入我国。

与国际企业相比,我国本土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水平、资金实力都有所不足,但国际企业受制于中国政策难以自由介入。

同时,我国本土企业还具有产品性价比高、快速周到的本土化服务等优势,因此本土企业产品在市场上仍占主要地位。

五、进入本行业主要障碍

1、技术和人才壁垒

由于受空间和整车售价的限制,车用驱动电机的高密度、小型化、轻量化、低噪声和低成本显得至关重要。

这就要求企业采用强制水冷结构、高电磁负荷以及高转速等技术,使电机小型轻量化。

此外,由于车辆振动及发动机的高温环境,车用电机处于振动大、冲击大、灰尘多、温湿度变化大的恶劣环境下运行,车用电机必须适应环境,使车辆稳定、安全运行。

因此,驱动电机的整个设计、制造过程需要利用多学科知识,需要相应的设计人员、工艺人员、检验和试验人员、技术工人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整个生产过程需要利用较多大型、专用、复杂的生产设备。

因此,新能源驱动电机系统行业有较高的技术和人才壁垒,如果产品品质达不到下游客户的要求,公司难以拓展较大市场份额,将影响公司的业绩及未来的成长空间。

2、市场拓展壁垒

驱动电机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部件之一,其驱动性能决定了汽车行驶的主要性能指标。

因此,下游行业的主要企业特别是知名大企业选择供应商时,往往采取严格的采购认证制度,通常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试用、小批量订货、大批量采购等环节。

而一旦通过下游企业的采购认证,通常能与下游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

整车厂与驱动电机系统供应商之间的这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给新进入的驱动电机系统生产企业构成了很大的发展障碍。

是否拥有大量、长期稳定的下游客户资源成为驱动电机系统生产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3、产业链协作壁垒

为保证驱动电机系统的质量以及驱动电机系统与汽车整车之间的协调和稳定性,驱动电机系统制造企业通常会与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展开深入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在整车开发初期就融入驱动电机系统的开发设计,实行驱动电机系统与汽车整车的同步开发。

因此,驱动电机系统生产商和汽车整车企业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链协作关系和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对新进入行业的企业构成了较高的壁垒。

4、资金壁垒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的前期研发费用投入大,采购驱动电机的付款周期相对较长,从确认收入到最终收回全部货款通常周期较长,占用生产商的运营资金金额较大,需要生产商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资金实力。

对于要做大做强的驱动电机系统相关企业,如果规模较小,企业将无足够的资金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也无足够的资金投入研究开发,其产品附加值有限,在驱动电机市场上将无法长期立足。

因此,资金实力不足是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系统行业的壁垒之一。

六、行业风险特征

1、政策风险

新能源汽车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从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