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宾基坑监测方案草稿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1171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海宾基坑监测方案草稿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李海宾基坑监测方案草稿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李海宾基坑监测方案草稿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李海宾基坑监测方案草稿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李海宾基坑监测方案草稿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海宾基坑监测方案草稿文档格式.docx

《李海宾基坑监测方案草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海宾基坑监测方案草稿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海宾基坑监测方案草稿文档格式.docx

二级

三级

(坡)顶水平位移

应测

墙(坡)顶竖向位移

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

宜测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

墙(桩)体内力

可测

支撑内力

立柱竖向位移

锚杆、土钉拉力

坑底隆起

软土地区

其他地区

土压力

孔隙水压力

地下水位

土层分层竖向位移

墙后地表竖向位移

周围建(构)筑物变形

竖向位移

倾斜

 

水平位移

裂缝

周围地下管线变形

4、测点布置

一般规定

1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最大程度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并应满足监控要求。

5.1.2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尽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

5.1.3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物,便于观测。

5.1.4在监测对象内力和变形变化大的代表性部位及周边重点监护部位,监测点应适当加密。

5.1.5应加强对监测点的保护,必要时应设置监测点的保护装置或保护设施。

5、监测方法及精度

6、监测人员及主要仪器设备

7、监测频率

8、监测报警值

9、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10、监测数据的记录制度和处理方法

11、工序管理及信息反馈制度

第7章监测方案

7.1基坑监测

7.1.1位移观测

采用信息化施工,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必须对基坑进行监测,方案如下:

利用经纬仪于基坑边坡设置位移观测点。

位移基准点设置于远离边坡的位置,防止基准点出现位移变形,观测点设置于坡顶,其数量按边坡长度的大小来设置。

就本工程而言,南、北边坡各设置两个观测点,西边边坡设置三个观测点,东边边坡靠近建筑物则需适当增加为五个观测点根据基坑开挖的深度,定期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观测点按以下方式设置:

在基坑边上每20m布置一点,有建筑物侧10m布置一点。

较深基坑边沿应适当加密。

观测点形式采用200×

200×

500mm现浇混凝土,顶部插入Φ20短钢筋。

根据基本点位置统一刻痕,作为变形观测标志。

7.1.2沉降监测

利用水准仪观测位移设置点的高程变化。

就本工程而言,可以将位移观测点和沉降观测点合二为一。

点设置好后,利用测斜管,测斜仪测出桩的沉降,做好记录。

根据开挖的深度,定期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做出相应的、有效的处理方法。

观测周期同位移观测。

7.2观测精度及技术要求

根据本工程地质状况和基坑开挖方法,参考《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有关规定,本工程基坑开挖变形观测按二等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执行。

其中,水平位移观测使用J2级经纬仪。

按视准线和小角度法观测;

而沉降观测则使用N3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观测技术要求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执行。

水平误差控制<

6.00mm,垂直误差控制<

0.5mm

(1)观测时间的确定:

基坑开挖每一步都应作基坑变形观测.

观测时间每天一次,必要时连续观测,基坑开挖完7天后,可由每天二次到一天一次,15天后两天观测一次,30天后一周观测一次。

(2)场地查勘与记录:

施工前对原场地进行全面调查,查清有无原始裂缝和异常并作记录,照相存档。

每次观测结果详细记入汇总表并绘制沉降与位移曲线。

(3)观测要点

每次观测前,首先复核基本工作点的稳定性。

所用仪器必须经法定检测机构检定合格。

观测期间要做到“五固定”,即观测人员、测量器具、观测方法、观测路线和测站固定。

观测点埋设稳定后进行首次观测,并在同期观测两次无异常时取其平均值作为变形观测的起始数据。

之后随开挖进度和变形速率确定观测时间。

(4)变形资料的收集和处理

每次变形观测结束后,应及时检查外业观测记录,符合规定要求进行平差处理。

计算出各观测点的本期变形量和累计变形量,将其变形结果及时报至项目总工,以便判断和预测边坡的稳定性和发展趋势,为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监控信息。

边坡位移不得超出3/1000,沉降不得超出5cm。

(5)观测内容

定期按闭合路线进行基准点之间的往返引测;

每次必须进行基准点某一点至建筑物上的某一点往返引测;

每次必须按照规定的几何图形路线进行沉降观测点之间的观测.

(6)成果检查和处理

每次沉间观测结束后,必须及时进行野外观测成果检查,经严密平差法进行平差计算和处理后,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计算各点一个观测周期内的沉降量,计算各点的累计沉降量,填写沉降观测成果表.

(7)作业规范

五固定

固定观测人员;

固定观测仪器;

固定观测标尺;

固定观测路线和固定观测方法。

每天观测之前将仪器露天放置30分钟后进行.

烈日下工作使用测伞;

温差变化大时使用仪器罩.

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

在线路上预先量距,尺仪距一般不超过20m,分别在标尺、仪器处钉大铁钉,每次按此路线进行观测。

相邻两点间往返测高差之差限差<

±

0.3m

线路闭合差限差<

0.3nmm

视线≤20m,前后视距差≤0.3m,视距累积差≤2m.

(8)一般情况的处理

一般情况下,下一次观测时应提供上一次的观测成果.

特殊情况的处理

遇特殊情况必须随时向项目部书面报告(紧急情况可口头汇报),提供技术资料,加快观测频率,必要时提供阶段性报告.

(9)最终成果和技术报告

全部观测工作完成之后,认真检查全部原始观测纪录,核对全部观测成果,并结合基础,地质,气象等相关因素分析成果,绘制各种图表,总结经验,按规范要求编写正式沉降观测技术总结报告书,提交全部技术资料和报告.

(10)监测与测试的控制要求

(1)桩顶水平位移速率不超过2mm/d或累计水平位移不超过25mm;

(2)深层水平位移速率不超过2mm/d或累计水平位移不超过25mm;

(3)任何不正常的路面沉陷或路面沉陷不超过25mm或不超过2mm/d;

(4)建筑物沉降速率不超过2mm/d或累计水平位移不超过15mm,差异沉不超过建筑物高度的2‰;

(5)支撑轴力不超过设计值的80%。

第八章基坑工程监测方案设计

8.1基坑工程监测项目

基坑工程的测试项目如表8-1所示,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表8-1基坑监测项目表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

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变形

桩、墙内力

锚杆拉力

支撑轴力

立柱变形

土体分层竖向位移

支护结构界面上侧向压力

8.2本设计的监测方案

根据本工程的重要性和周围情况,对其检测方案设计如下:

1.本工程需要四方面检测点,包括支护桩的倾斜,平面构件内力,冒梁位移,地下水位。

2.支护桩的倾斜针对不同桩型设两点。

3.支撑构件内力测试设钢筋针,成对布置,钢筋针位置除在明显标志的点外,应设在构件跨中,各钢筋针应按构件断面高度方向中轴两侧对移,接在相应钢筋上。

4.帽梁位移测试分两种:

水平位移和竖向回弹位移。

5.地下水位测试设观测井共12口。

6.所有检测点按结构对称布置。

以上检测位置的具体布置见基坑支护监测图。

3.6施工监测

为确保基坑开挖安全,对基坑开挖必须进行全过程监控。

施工中全过程采取信息化施工,用监控量测反馈信息指导施工的各道工序,是施工数字化,科学化。

本标段工程地处交通主干道之下,且周围有高层建筑等构筑物及复杂的地下管线。

现场监控量测是监视围岩稳定、判断支护设计是否合理、施工方法是否正确的重要手段。

也是保证结构安全与围岩的稳定、确保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的正常使用和地面交通顺畅的重要条件,故必须在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工作。

我们将按照招标设计文件的要求,建立专业监测小组进行监控量测工作。

在信息化施工中,监测后及时对各种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判定稳定性,并及时反馈到施工中去指导施工。

3.6.1监控量测组织与程序

根据本工程监测的特点,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组建专业监测小组,以项目总工程师为直接领导,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监测组内部按地面监测及地下监测分为两个监测小组,各设一名专项负责人,在组长指导下负责地面、地下的日常监测工作及资料整理工作,其余人员在专项负责人指导下工作。

监测施工组织流程见图3-3所示

3.6.2施工监测主要内容

1.由于车站周边建筑物密集,在围护过程中必须定期对周围邻近建(构)筑物进行基础沉降、变形、裂缝等全方位的监测。

若沉降、变形、裂缝等数值超过有关规定限值,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有关单位人员进行研究,采取注浆加固等有效处理措施。

在车站施工中,要求从基坑降水、围护桩成孔施工,以及基坑开挖三个环节上严格控制地面沉降和围护侧移,在通过合理的监测手段和信息化管理,必要时辅以局部加固措施,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对邻近基坑的建筑物,应加强施工前、中、后的各项监测工作,如有必要可对其地基进行加固,如注浆措施。

2.在围护施工过程中,对邻近地下管线进行监测,应满足各管线权属单位要求的允许值,如监测发现有超过规定允许值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有关单位,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邻近道路的沉陷等进行监测。

如发现开裂、沉陷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有关单位人员进行研究、处理。

4.在围护桩施工过程中和基坑开挖时应对地下水位的变化应进行测量。

5.基坑开挖时应对桩身位移、钢支撑轴力和变形进行监测,如监测发现有超过规定允许值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有关单位,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做到信息化施工。

6.当基坑变形值突变时或指标超限时,应立即停止基坑开挖作业并即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及设计工程师,提供所有资料给有关人员或部门,认真仔细分析与查找原因,提出对策,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施工。

以下提供主要的安全预案措施供参考,各项措施应根据需要选用。

(1)施工单位应有基坑开挖应急预案,基坑开挖期间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及材料,例如挖机、注浆机、水泵、砂包、水泥、速凝剂及钢管等;

(2)应备一定数量的抢险人员,指挥人员应在现场值班;

(3)围护结构水平位移过大:

在基坑内墙(桩)前堆满砂石袋,坑顶注浆或设多排树根桩,增设内支撑,在坑底墙(桩)前打设多排旋喷桩加固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