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一棵树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Word文件下载.docx
《敦煌一棵树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敦煌一棵树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Word文件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棵树烽燧遗址东北临小马迷兔,南通南湖乡多坝沟,西越大片草滩为库姆塔格沙漠,北近榆树泉盆地约6千米处为湾窑墩烽燧(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编号D3,斯坦因编号T6b)。
烽燧在高出地面13米、东西长30米、南北宽
16米的东西向风蚀台地上较平坦的西端。
烽燧上
部经千余年的风力侵蚀和雨水冲刷.倒塌成由北向南的90°
斜坡形。
周围地面可见大量的汉代陶片。
烽燧结构为土墼垒筑,三、四层土墼中夹一层芦苇,残高1.8米,基础东西宽4米、南北长4.5米。
东北角立胡杨木柱。
灰层分布于烽燧西南处,台地土层崩塌,现呈斜坡状。
灰层内多为褐色草灰,间杂苇叶层,苇叶层中有丝织品、麻布、木器、毡片残件、兽骨、畜粪、绳纹灰陶片等。
灰层中出土汉简2枚。
台地西南部弧形处,有三处用一层红柳夹一层黄泥土、一层芦苇夹一层黄泥土邦筑台地边缘草垛。
草垛残高2.4米,长4.2米。
草垛下部细苇草中出土完整简牍1枚,字迹清晰;
残简2枚。
烽燧东南5米处为房屋建筑,方向北偏东5°
房屋建在台地东南较高处,东西向、南北两排相连共六间,用土墼砌筑,残余九层,土墼内有苇筋,墼长、宽、厚为0.36X0.18X0.15米。
部分房屋墙基利用自然台地修筑,上砌土墼。
墙体内外抹苇草泥皮,最厚处有五层泥皮。
现房屋全部垮塌,多处有焚烧痕迹,屋顶用苇草笆夹红柳铺就。
整座房屋东西长11.5米,南北宽6米,墙宽0.32米,残高1.5米(图2)。
房屋东、南两墙靠近台地边缘。
大门在整座房屋正中北开,位于F5北墙偏西,现残存西门柱。
门柱胡杨木,上端烧毁,残高0.6米。
调查的主要收获物,均出自编号F2、F5小屋。
有简牍12枚,无字素简4枚。
其他:
木器残件18件,为木勺、木篦子、木铲、木车轮、木楦头等;
丝绸4件;
麻布5件;
毡片7件;
麻、苇编绳3件;
磨石1件;
麻、毡鞋底4件以及兽骨、皮毛袜等。
F2在整座房屋中部靠南,呈刀把形,东西长
2.9米,南北宽2.2米,东墙保存较好,残高1.1米。
房屋西墙下利用自然台地做一方形土台,长、宽各1.4米,高0.3米。
土台北为一土墼砌筑的方形小仓,长、宽各0.6米,深0.36米。
仓内出汉简、毛皮鞋、麻布、木楦头和碳化的粮食。
东墙下为长
2.2米、宽1.5米的土炕。
土炕上铺厚0.3米的苇草。
清理苇草时发现汉简和木车轮等。
紧靠土炕北为土墼砌筑的长1.8米、宽0.3米、高0.4米的隔墙。
北与F5连通。
F5位于这座建筑中部靠北,东西窄、南北长,是整座房屋的进出口和过厅。
F5东
西宽1.8米,南北长3米,东墙残高0.8米。
东墙南、北两处开门与F1、F4相连,南通F2。
清理F5西南角时出土一件完整的封检(图3)。
封检字迹清晰,上下两端书写。
上端书写三行,下端书写五行,
左下角题写纪年,为敦煌历年调查长城烽燧首次发现最完整的一件,是此次发掘的重要发现(图4)这次出土的简牍全为木质,多以当地所产胡杨、红柳为材料。
经初步整理,内容有檄书、日常屯戍簿册、私人书启及其他。
按形制可分为简、牍、觚、封检、削衣等。
简牍文书的字体有正规的隶书、草书和半隶半草的草隶体。
纪年简有2枚,为西汉宣帝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简和元帝初元四年(公元前45年)简。
从一棵树烽燧遗址所出的汉简,可获得以下几点认识。
一封检的形式此次新获敦煌简中,有一简对于探讨汉代边郡符信的种类、形制及使用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
其简文云:
领报龙勒今印至煎都南曲侦侯苻信今遣将张鲜民吕埋子至煎都南曲将张廖民赵靖且会五
口诸水泉要道南北口所过之处鲜等当兼道速行若有踪迹入出使之靡速还白消息若无踪迹取前付信以所赍苻明口对口狸论荧白消息还会月廿八日廖还会廿七日明如节度奉行元康三年三月廿三日子时赵塞曹封简系胡杨木质,长44.3厘米,宽6厘米,厚2.2厘米。
正面为竖长方形,上半部中间挖有供缠绳打封泥用的凹槽,凹槽略呈方形,外长、宽
6.1X5.5厘米,内长、宽3.2X2.5厘米。
凹槽上端正面竖书三行,下端并排竖书五行,上端字体较大,下端字体稍小,字迹清楚。
封泥保存完整,呈暗红色,上有篆书阳刻钤印。
印章字迹模糊不清,约存四五字。
凹槽底部横向刻等距离的三道小槽,为封泥结绳头处,制作得极为精致、规矩。
现三道缠书麻绳保存也完好(图5)。
检,是文书信件表面的一片简牍。
《说文解字》曰:
“检,书署也。
”徐铉注曰:
“书函之盖三刻其上绳缄之,然后填以泥,题书其上面印之也。
”由此可知检的作用,类似今日的信封。
检是夹在文书外面的两面简牍。
检上必须写上寄往何处、文书的种类,然后是传递文书的单位。
上署几时收到,几时发出,何处转来,发往何处。
《释名》释检:
“禁也,禁闭诸物使不得开露也。
”是说检起保护文书不被偷窥的作用。
古代的文书,按其上呈与下达的路经,大致可分为上行文书、平行文书、下行文书。
从该检文字内容分析看,应是一封下行文书,是敦煌郡下辖龙勒县大煎都侯官下传至一棵树烽燧侦侯的文书。
近年敦煌西北汉长城烽燧遗址、悬泉置遗址多有封检出土,按其书写方式有以下几类:
1.检的上部正中较大字书写受简单位,在单位下较小字书写一行或两行发出单位负责人、送到日期以及运送人员的名字。
在检的正面上下端有挖封泥凹槽的,也有不挖的。
如:
1998年敦煌小方盘遗址出土的H98DXT②:
202.检的正中部较大字书写受简单位,在受简单位左侧一般较小字书写发出单位和日期。
H98DXT②:
17。
17号简为长条形,简面比常简稍宽而短,是“宽博而短者”。
同时简的下端有封泥凹槽,是比较特殊的一类。
3.检的正中只书写受简单位,不写文字.简的
上端挖封泥凹槽。
^口:
H98DX②:
18
4.检中部,以较大字书明受简单位“走高亭”、“高望侯长”、“以亭行”、“吏从行”等,这说明视文书性质内容和受文单位分别采取不同方式传递文书。
但就其只写受文单位,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
1998年小方盘遗址南H98DXT②:
18封检,从简文看较为特别,此简并排两行书写“吏从行玉门……”,简上端挖有封泥凹槽,这表明此文件十分紧急而秘密,既要“吏从行”,又要加盖封泥传递。
5.检的上端书受简单位或人名,紧接有封泥凹槽,再下可书、可不书发送人的签署或说明。
如一棵树烽燧遗址出土封检(2008DYF5:
1),从检文看应为“封函之检署”,是重要的檄书,还有封泥钤印,为的是引起重视和传递保密。
二龙勒县大煎都侯官的候望燧次问题敦煌地区归入汉王朝版图后,汉王朝为了进一步开发敦煌,保护中西交通,便在敦煌地区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
敦煌郡县的设置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汉代的敦煌郡,据《汉书?
地理志》记载,共统辖6个县,即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与龙勒。
龙勒县,即今敦煌市南湖乡一带,因县南80千米有龙勒山而得名。
敦煌遗书《寿昌县地境》曰:
“龙勒山,县南百八十里,周时龙马朝出咸阳,暮至寿昌,因以此山之下,遗其衔勒,故名龙勒山。
”龙勒县,即唐代的寿昌县。
《元和郡县图志》卷40载:
“寿昌县,本汉龙勒县,因山为名……武德二年,改置寿昌,因县南寿昌泽为名也。
”据调查,寿昌海,即今黄水坝水库。
其北约5千米,有一古城遗址,今大半埋于沙丘下。
这就是唐代寿昌城故址,也即汉龙勒县城。
根据历史文献,汉代于敦煌郡境内,曾设有玉门、阳关、中部、宜禾等四都尉。
于龙勒县北境置玉门都尉,领属大煎都、玉门二侯官,管辖龙勒县北塞诸障燧;
于龙勒县南境置阳关都尉,管辖龙勒县南塞诸障燧。
大煎都侯为玉门都尉所属最西端的侯官,亦是汉王朝直辖郡县的极西陲,以三陇沙为界与西域接壤,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据1979、1980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长城调查,汉塞西段终点,于D1O(T4a)折向南,止于一风蚀台地下。
大煎都侯官领属大煎都、万世、广武、高望、通望、步昌侯长等6人,厌胡士吏、步昌士吏、福昌士吏等3人,广昌侯史、斥地侯史等2人,广昌、厌胡、大煎都、凌胡、步昌、益昌、广武、福昌、获虏、斥地、美水、服胡、破胡、莫当、延年等燧长15人。
所属之烽燧,呈弧形分布于榆树泉盆地东侧的戈壁边缘或风蚀台地上。
据今调查,大煎都侯官所属的塞防,西段以榆树泉盆地的湖泊、沼泽为天然屏障,未筑塞垣。
西域的驿道,由玉门关西出的北道和由阳关西出的南道,在大煎都侯障汇合。
然后向西至今哈拉齐,再转西北,越三陇沙,进入西域都护辖区,至楼兰。
一棵树烽燧遗址,位于湾窑墩烽燧
(D3,T6b)南约6千米处,老百姓称一棵树。
烽燧居高临下,十分险要,西南500多米处有古道由东南向北通过,今可通车。
湾窑墩烽燧,甘编D3(T6b),王国维考证,汉代名凌胡燧,是玉门都尉大煎都侯官的治所。
斯坦因曾于1906-1908年在此进行挖掘,出土“元始三年十二月己未大煎都丞封”简、“大煎都燧长尉良持器诣府柒月戊子日下甫时入关”简等。
地表有汉代陶片,烽燧东100米处有积薪六堆。
《汉书?
西域传》云:
“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
”故西汉时,出两关后,道路似有交叉,出玉门关者可行南道,出阳关者亦可行北道。
玉门都尉管辖的北驿道,由仓亭燧(D32,T18)向西南,经玉门关都尉府治所(今小方盘遗址),转向西南,经千秋
燧(D19),至今马迷兔,再转向西南,至今湾窑,到凌胡燧(D3,T6b,大煎都侯官治所)。
阳关都尉管辖的南道,出阳关,转西南,经今青山梁南,至今崔木土沟,转南出沟口,转西经戈壁,至多坝沟南口,转北沿多坝沟出北口,转西北,至今湾窑,于凌胡燧(D3,T6b)与北道汇合。
沿途有海子湾墩、多坝沟林场墩、一跌水墩、多坝沟北口墩等烽燧。
1980年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城调查组曾对阳关南道进行实地考察。
调查组从敦煌南湖乡西行,经阳关遗址(古董滩),途中到达崔木头,入多坝沟口,沿多坝沟河向北行10千米,穿越大戈壁,到达湾窑墩烽燧(D3,T6b)。
从多坝沟口到湾窑3号烽燧途中发现烽燧4个。
一棵树烽燧遗址所处地理位置在长城内侧,处于盆地内,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生长着茂密的芦苇、红柳、胡杨等,是戈壁、沙漠、沼泽地区较为理想的垦区。
东临马迷兔、东旱坑碱湖,南通阳关出西域南道,西北遥望广昌燧、厌胡燧,北近榆树泉盆地,隔一片草滩与凌胡燧(D3,T6b)相望。
大煎都侯官辖区,经调查,位于榆树泉盆地东侧,为疏勒河下游终点盆地,洪水不断侵蚀,戈壁边缘被切割成马迷兔、吐火洛、天桥、湾窑等4个小盆地。
盆地平坦、水源充裕,故玉门都尉屯田,似分布于大煎都侯官所属各烽燧前的小盆地内。
屯田吏卒与候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