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90899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Word格式.docx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Word格式.docx

二是引进、驯化、防治和保护天敌。

(二)恶化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

目的在于减少其发生量,提高其死亡率,从而把有害生物的发生量降低到不致于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

实现这个任务的主要办法是采取一系列的农业栽培技术措施。

(三)提高农作物的抗性。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强作物本身抵抗或忍受有害生物侵害的能力,二是使作物的危险生育期与病虫害的盛发期错开,从而达到减轻或避免受害的目的,主要采取抗性育种和改进栽培技术的农业防治措施。

(四)直接杀死已经发生的有害生物。

主要靠化学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等方法。

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根据上述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途径,人们在与有害生物的长期斗争过程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防治方法,逐步认识到任何单一的防治方法,都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因此,要想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的为害,就必须实行综合防治。

具体有以下几大类:

即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及化学防治。

(一)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就是利用法律(如植物检疫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河北省植物检疫办法等)的力量,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随同植物及植物产品(如种子、苗木、块茎、块根、植物产品的包装材料等)传播蔓延,保障农业安全生产和保证对外贸易顺利发展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严格禁止带有检疫对象的种子、苗木和农产品从疫区(即凡属局部发生的检疫对象,就将其一发生的地区划为“某种植物检疫对象的疫区”)向外调运,并要求在疫区内加强防治,逐步压缩发生面积,力争最终彻底消灭。

与此同时,严格禁止带有检疫对象的种子、苗木和农产品等调运入保护区(即已发生相当普遍的检疫对象,就将尚未发生的地区划为“防止传入某种植物检疫对象的保护区”),或经熏蒸等处理彻底后才准进入。

疫区和保护区的划定或撤销,都由省或市级农业主管部门提出,报同级政府批准。

(二)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根据有害生物、作物、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农业栽培技术措施,有目的地改变农田生态环境,使之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有益生物的增殖,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的发生为害,从而达到避免或减轻病虫的为害,保护作物增产的目的。

是一种经济、简便、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

1.抗性品种的培育与利用。

生产实践证明,选育和推广使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农作物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1950年我国冬麦区小麦条锈病大流行,估计损失小麦600万吨,后来由于推广了碧蚂1号、农大183等一系列抗锈品种,才使条锈病得到基本控制。

2.改变耕作栽培制度。

耕作栽培制度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一旦形成则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这种相对稳定的耕作栽培制度,构成了特定的农田生态环境,进而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病虫害群落。

因此,随着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必将引起农田生态系统的变化,影响病虫害群落特别是优势种群的变动,导致某些病虫害数量的上升,另一些病虫害数量的下降,病虫害进入新的发生发展阶段。

3.调整作物品种布局。

品种的布局与病虫害的发生轻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由于作物各品种间的生育特性差异较大,病虫害的寄主和食物链发生变化,直接影响了病虫害的种群消长。

譬如推广玉米、大豆间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玉米对大豆菟丝子有抑制作用,玉米虫害的发生明显减轻,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4.加强田间管理。

翻耕整地。

这不仅是农业生产上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对于防止某些病虫害的猖獗,也是关键的一环。

因为它可以直接破坏一些在土内越冬越夏的场所,杀灭这些病虫的侵染来源。

譬如冬耕春翻地块,棉铃虫的有效越冬蛹比未耕翻的要少60%~70%。

科学管水。

土壤含水量的多少通常是一些病虫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影响作物生长的致关因素。

在蔬菜育苗期间,苗床四周开沟畅通,排水良好,通常是不易诱发苗期病害的发生。

在稻区,冬后灌水可使二化螟的越冬幼虫和蛹在短时间内大量窒息死亡,在水稻生长期间,及时排水晒天,可明显降低稻飞虱的产卵与为害。

中耕除草。

是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起到松土灭草、保水保肥、促根壮杆、早生快发的作用,还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病虫害的发生,特别是对于一些土栖害虫,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如在棉铃虫化蛹羽化盛期,对棉田进行中耕,可破坏棉铃虫的蛹室,使之不能安全化蛹、羽化而引起死亡。

早春旱地作物田间,及时铲除田间杂草,可减少田间小地老虎和蜗牛等的发生与为害。

合理施肥。

施肥也是田间管理的主要内容。

作物要想获得高产,就必须施足肥料,但多肥就不一定能够高产,关键在于“合理”两个字。

对于病虫害来说,施肥得当,可以控制或减轻一些病虫的发生;

施肥不当,则往往会引起病虫害的暴发,加重为害程度。

比如,大量使用未充分腐熟的厩肥,常会导致地下害虫如蝼蛄、蛴螬等猖獗,以及诱导种蝇成群飞来产卵,造成严重为害。

当施肥过多过量时,特别是氮肥,不仅引起作物疯长,还为一些病害的发生营造了良好的生境。

例如玉米田后期长势过旺,贪青晚熟,常会引起灰斑病的发生。

整枝去杈。

结合田间栽培管理,及时除去无效枝、叶,不仅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同时对于病虫害的发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据调查,及时除去棉花的空枝、叶枝,摘去棉株顶心、边心,抹去赘芽等,可使二、三代棉铃虫卵量减少10.0%~30.2%,幼虫减少9.6%~15.1%;

四代卵量减少20.6%~40.5%,幼虫减少10.1%~20.3%。

除去田间油菜植株上的病、黄、老叶,可大大减轻田间油菜菌核病的发生。

清洁田园。

作物的遗株、枯枝、落叶、残果等残余物中,往往潜藏着很多有害生物,并为某些有害生物提供良好的越冬越夏场所,成为他们侵染为害的重要来源。

在果园,掉落在地下的果实上由不少的病虫在其上寄生;

在稻田,稻桩内有大量的越冬二化螟幼虫及梨锈病的冬孢子。

田间发现病株时,及时拔除病株,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在生产实践上,作物高产与病虫发生,总有一定的矛盾。

一般来说,作物产量越高,病虫害的矛盾越突出。

故此,单靠农业防治,难以控制病虫为害,必须把其他有效的防治措施结合起来,才能确保作物的高产。

(三)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基因产品等来控制有害生物发生与为害的方法。

在自然状况下,凡是有有害生物存在的地方,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天敌并存,在不受干扰的生态条件下,天敌对控制病虫害常起着重要的作用。

虫害主要是通过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和有益生物的利用,病害主要是通过物种间的竞争、抗菌、重寄生、交叉保护剂诱发抗性等作用,来抑制某些病原物的存活和活动。

1.生物农药的利用

生物农药因其副作用小,对环境兼容性好而日益成为全球农药发展的一种趋势和方向,目前我国登记使用的有近80种。

生物农药包括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抗生素和生物化学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既可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又不杀伤天敌,病原菌和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无毒。

如利用BT生物农药、阿维菌素、病毒制剂等防治多种害虫,井岗霉素、农用链霉素等生物杀菌剂的应用。

2.天敌的保护与利用

要充分利用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减轻药剂防治的压力。

一是前期害虫的防治,应针对性选择专性较强的药剂,严格按防治标准施药,局部挑治,尽可能推迟第一次大面积喷药时间,促进害虫天敌群落的及早建立与稳定发展;

二是改变施药方法,实行局部、隐蔽施药。

3.其他有益生物的利用。

如稻田养鸭治虫、保护青蛙、益鸟等。

(四)物理机械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就是应用各种物理因子、机械设备以及多种工具来防治病虫。

包括光学、电学声学、力学、放射物理等等范畴。

主要有以下几面。

1.器械捕杀。

如粘虫网、粘虫板等。

2.诱集(杀)。

利用害虫的趋性,采用适当的方法诱集害虫,然后进行处理杀死。

如灯光、性诱剂诱杀棉铃虫、二化螟等;

糖醋液诱杀粘虫、斜纹夜蛾、小地老虎等;

多聚乙醛(蜗牛敌)诱杀蜗牛等。

3.阻隔法。

根据病原有害生的活动规律,设置适当的障碍物,防止有害生物为害,阻止其蔓延。

果业生产中采取果实套袋的方法,可防止多种害虫的为害;

树干上涂胶,可防止下部害虫上树为害;

树干刷白,既可防止冻害,减轻病害的发生,又能阻止天牛产卵;

蔬菜基地利用防虫网,既能防止有翅蚜虫等害虫的迁入,又能避免因蚜虫而引起的病毒病的发生。

(五)化学防治

使用农药来防治病虫害由来已久,它具有见效快、工效高、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特点,因而在病虫害的综合治理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

在病虫的综合治理中,如何发挥化学防治的长处和限制其短处,是防治病虫害中的一个热门课题。

1.加强预测预报

病虫害预测预报是其防治工作的基础,它为适时开展化学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是指导大面积病虫防治的基础。

只有在加强田间调查的基础上,才能够及时掌握田间病虫的发生动态和消长规律,才能使病虫防治做到有的放矢。

一方面要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研究,努力提高预测预报的技术,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大对预测预报的投入,健全县、乡、村三级测报网络,加强网络的建设,提高测报人员的业务水平,改善测报的环境条件和手段,保证测报队伍的稳定和质量。

2.科学选用农药

科学选用农药的关键在于选用对路农药品种。

当前市场上供应的农药品种很多,但全部都是针对一种病虫或几种病虫有效,对不属于其防治对象的病虫种类是无效的,现在还没有一种农药对什么病虫都有效。

所以必须要农技人员咨询,根据田间病虫害发生的种类选择高效低毒对路药剂,切不可盲目乱用农药。

3.合理使用农药

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并提倡与化学农药混合使用,尽量避免单剂与复配制剂以及复配制剂之间的混用,不同农药品种间要现配现用,同时要做到交替轮换使用,同一农药品种每代只用1次,全年不得超过3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