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十二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0887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十二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海南省十二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海南省十二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海南省十二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海南省十二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省十二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海南省十二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十二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南省十二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00元,比2005年的3004元增长73%。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农垦管理体制、洋浦保税港区建设等重大改革目标基本实现。

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步,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态省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这些重大成就标志着,“十一五”时期是海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是经济总量提升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

是改革开放攻坚力度最大、体制机制创新最具活力的时期;

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

  

(二)“十一五”时期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

回顾“十一五”的奋斗历程,成绩来之不易。

我们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

坚持发展为先、发展为大、发展为重,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才能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继承和创新,不断探索和完善切合海南实际的发展思路,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发挥经济特区优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才能为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生态立省,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才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才能找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打造一支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队伍,才能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十二五”是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关键时期

  (四)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新形势,顺应全省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贯穿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全过程,发挥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大优化经济结构力度,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大幅度提高综合竞争力,为把海南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发展、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落实上述指导思想,必须遵循中央提出的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坚持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抓手,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和推动科技进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

制定“十二五”规划,要紧紧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目标,按照到2012年打牢基础,到2015年形成国际旅游岛基本框架,到2020年初步建成国际旅游岛的战略步骤,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实现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

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

  ——优化结构取得重大进展。

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重趋近20:

30:

50,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水平显著提高,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工业为支撑的支柱产业体系初具规模,以旅游业为龙头、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基本形成。

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省域、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初步形成。

  ——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中等职业免费教育;

基本解决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保障性住房问题,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力争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全面实现,体制机制更具活力,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效明显。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规定的要求,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三、全力推进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国家旅游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按照把海南建设成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和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定位,推动形成海岛特色鲜明、山海优势互补、城乡和谐发展、人文环境优良的旅游格局,彰显“阳光海南、度假天堂”的国际旅游岛形象。

  (六)充分利用海南独特的自然资源,建设一批世界级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严格执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功能定位和项目布局,加快建设航天科技主题公园、海洋主题公园、热带雨林主题公园等世界级旅游项目。

充分利用东部优良的海湾海岸资源,打造琼东地区国家滨海休闲度假海岸;

充分利用西部富有差异化的山海资源,打造琼西地区国际旅游岛金色西岸。

完善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的功能设施,打造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围绕重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抓紧滨海、山区旅游精品线路的规划、建设和改造,完善景区和度假区内外交通和配套设施,推动滨海、山区旅游资源整合。

  (七)以国际化改造为手段,建立衔接国际标准的旅游服务体系。

实施旅游服务标准化和国际质量认证,在旅游餐饮、住宿、购物、交通、景区、旅行社、导游等领域和环节,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

规范商贸零售业服务,提高购物消费的商品质量、信誉和服务水平。

规范住宿业和餐饮业服务,为中外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优质服务。

规范旅游行业服务,加强交通、景区、旅行社和旅游从业人员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加强旅游立法工作,完善旅游相关法规。

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建立健全旅游安全预警、应急救援、医疗卫生、法律服务、交通标识、厕卫设施和管护等体系。

支持旅游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管理服务作用,建立功能齐全的综合性旅游网站和游客服务中心。

  从建设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入手,抓紧落实中央赋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特殊政策,在体制机制创新、开发模式创新、投融资创新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八)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促进服务业和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推动旅游业与服务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把旅游业做成综合性大产业。

大力发展与旅游业相适应的房地产业,科学规划和把握房地产的类型、规模和速度。

大力发展以保税港区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业,建设好免税店、品牌专卖店、品牌折扣店、品牌直销购物中心等商业设施,打造世界名牌云集的国际购物中心。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会展产业,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大力发展住宿、商贸和餐饮服务业,打造一批“美食一条街”、“购物一条街”等具有地方产品特色的品牌。

提升度假旅游、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传统旅游产品质量,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工业旅游、邮轮和游艇旅游、西沙旅游、养生康复、空中观光、高尔夫和山地、海上运动等新型消费业态。

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健全金融组织和保险市场体系,创新金融和保险产品,促进金融保险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

鼓励社会资本平等参与旅游业开发建设。

四、大力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建设国家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基地的战略定位,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快农民增收致富。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九)建设好国家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基地。

重点发展冬季瓜菜、种业、橡胶、热带水果和花卉、水产品和畜产品等热带特色现代农业。

以保障内地冬季市场供应为目标,建设好冬季瓜菜生产基地。

结合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建设好南繁育制种基地。

扩大精致农业规模,建设好热带水果和花卉基地。

稳定面积,推广良种,提高单产,加强管理,建设好天然橡胶基地。

拓展外海和远洋捕捞,推进近海集约化健康养殖,建设好渔业出口基地。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动物防疫体系,发挥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

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集中力量抓好畜禽和水产品深加工,集中力量抓好农产品信息、批发、集散、冷藏、包装、检测一体化的大型热带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加快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关键性技术的研发体系和推广体系建设。

  (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完善和细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水、路、电、讯、气、房和优美环境“七到农家”工程。

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和管护制度。

结合重大项目建设中的拆迁安置和灾后重建,统筹规划村庄和农村社区布局,因地制宜引导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热带风情乡村。

继续推进教育移民扶贫工程。

基本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

完善“三集中”扶贫机制,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实现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

  (十一)完善适应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择优扶持壮大一批品牌优势突出、联结农户多、让农民得利多的龙头企业。

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

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

引导各市县抓紧编制和完善乡村发展控制性详规,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按照规划利用建设用地自主开发旅游项目。

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业,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

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抓好后续配套服务工作。

  (十二)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集中财力物力培训和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持续实施中部农民增收计划,积极发展和扩大外出打工经济,增强农产品加工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吸纳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主的休闲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工资性、财产性收入。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

五、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约发展新型工业和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坚持“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战略,发挥海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后发优势,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布局、集约发展新型工业,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十三)优先发展高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