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专题练习氮族元素试题与答案详细讲解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0559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专题练习氮族元素试题与答案详细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化学专题练习氮族元素试题与答案详细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化学专题练习氮族元素试题与答案详细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化学专题练习氮族元素试题与答案详细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化学专题练习氮族元素试题与答案详细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专题练习氮族元素试题与答案详细讲解文档格式.docx

《高一化学专题练习氮族元素试题与答案详细讲解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专题练习氮族元素试题与答案详细讲解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化学专题练习氮族元素试题与答案详细讲解文档格式.docx

4.如下图所示,H是一种汽车安全袋,内部贮存化学物质,当汽车高速前进过程中受到撞击时,化学物质会在瞬间爆炸产生大量气体,充满气袋,填补在驾驶员与挡风玻璃、仪表板、方向盘之间以防止驾驶员受伤,则安全袋中贮存的化学物质可能是()

A.KClO3B.NH4NO3C.CaCO3D.NaHCO3

5.在HI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无明显变化,但加入某固体物质后,溶液立即变蓝。

该物质不可能是()

A.FeCl3B.CuSO4C.KNO3D.Na2S

6.P和O2在两个容器中控制不同条件,分别按4P+3O2====2P2O3和4P+5O2====2P2O5两种方式进行。

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放入1molP和1molO2,经充分反应后所得P2O3与P2O5的物质的量比为()

A.1∶1B.4∶3C.5∶4D.5∶3

7.将等质量的铜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有气体生成且质量最小的是()

A.稀HNO3B.浓HNO3C.稀盐酸D.浓硫酸

8.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

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

A.NO2B.NOC.N2OD.N2

9.根据热化学方程式:

P4(白磷)====4P(红磷);

ΔH=-29.2kJ·

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磷较氮气性质活泼,所以在一定条件下磷元素的非金属性较氮元素强

B.白磷和红磷间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C.红磷通常比白磷稳定

D.白磷的分子空间构型呈正四面体,而红磷则是单原子分子

10.已知:

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

+H2O。

NO和NO2的混合气体的组成可表示为NOx。

该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被完全吸收时,x的值为()

A.x≤1.5B.x=3.5C.x=1.2D.x≥1.5

11.如下图所示,当向试管内通入21mLO2时,最后试管中的液面仍在原来的位置,则原试管中NO为()

A.6mLB.12mLC.16mLD.18mL

12.关于制取硝酸银的以下三种方案(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4Ag+O2

2Ag2O,Ag2O+2HNO3====2AgNO3+H2O

②3Ag+4HNO3(稀)

3AgNO3+NO↑+2H2O

③Ag+2HNO3(浓)====AgNO3+NO2↑+H2O

A.三方案中所涉及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三方案中硝酸的利用率②>

①>

C.制取相同量的硝酸银②产生的有害气体比③多

D.三种方案中①方案最优

13.在容积为672mL的烧瓶里充满NO、NO2的足量的混合气体,将其倒立在水槽里,去塞后再通入280mL的氧气,反应恰好完成,且水充满烧瓶(气体体积都已折合为标准状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总反应为:

NO+NO2+O2+H2O====2HNO3

B.总反应为:

4NO+8NO2+5O2+6H2O====12HNO3

C.生成HNO3浓度接近0.03mol·

L-1

D.生成HNO3浓度约为0.45mol·

14.amolFeS与bmolFeO投入到VL、cmol·

L-1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

①(a+b)×

63g②(a+b)×

189g③(a+b)mol④(Vc-

)mol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5.将Mg、Cu组成的2.64g混合物投入适量稀硝酸中恰好反应,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还原产物NO气体0.896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2mol·

L-1NaOH溶液60mL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

则形成沉淀质量为()

A.4.32gB.4.68gC.5.36gD.6.38g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8分)微型化学实验具有装置小巧,节约药品,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安全可靠,减少污染等特点,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NH3的催化氧化并检验反应生成的酸性物质的微型装置(图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微型酒精灯等均略去)。

实验中所用试剂不超出下列范围:

①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②4∶1氨水③NaOH固体④KClO3和MnO2的混合物⑤蒸馏水⑥NH4HCO3固体⑦6mol·

L-1NaOH溶液⑧0.5mol·

L-1NaOH溶液⑨酚酞试液⑩碱石灰

浓H2SO4

CuO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微型叉形管中液态物质A是__________,固体物质B是__________。

(2)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混合物D是为了检验酸性物质的生成而放入的,其组成是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处球形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处的棉花应蘸取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7分)有A、B、C、D四种单质,在一定条件下,A、B、C分别跟D发生化合反应相应生成甲、乙、丙(甲、乙、丙每个分子中都含有10个电子),而B跟C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丁,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

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丙__________,丁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7分)A、B、C、D为短周期元素,B、A可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其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且分子中电子总数分别为18和10;

B与D能形成一种极易溶于水的碱性气体X,B与C能形成一种极易溶于水的酸性气体Y。

X分子与B2A分子中的电子数相同,Y分子中的电子数为18,A、B、D形成离子化合物B4A3D2,其水溶液呈弱酸性。

请回答:

(1)元素符号: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C2和X(过量)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4A3D2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水溶液呈酸性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分)下列转化关系中,A—L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D为用途广泛的金属单质,B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G为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的白色固体,I为无色气体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L为无色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构成单质D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_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__族。

(2)I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F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它们的晶体类型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8分)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1)NO的体积为___________L,N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mLamol·

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

L-1。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___________g。

21.(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两位同学欲用浓硝酸来测定某铜银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已知在反应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还原产物中还有NO生成。

请根据两位同学的设计,完成下列问题:

(1)甲同学取铜银合金样品14.0g加入烧瓶中,向烧瓶中再加入13.0mol·

L-1的硝酸25.0mL,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反应后烧瓶中溶液的H+浓度为1.0mol·

L-1(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不变)。

利用以上数据甲同学能得到铜的质量分数吗?

如果能,请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2)乙同学向烧瓶中加入物质的量为a的铜银合金样品和足量浓硝酸,充分反应后用排水法测定生成气体体积为bL(标准状况下),求铜银合金中铜的物质的量。

22.(10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对“NO2能否支持燃烧”这个问题很有兴趣,他们决定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1)甲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

向烧瓶中加入适量浓硝酸并加热,当烧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之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烧瓶中,发现木条火焰熄灭。

由此他们得出“NO2不能支持燃烧”的结论。

甲组同学所得的结论一定正确吗?

请你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一些不活泼金属的硝酸盐受热时也能产生NO2气体,如:

2Cu(NO3)2

2CuO+4NO2↑+O2↑,2AgNO3

2Ag+2NO2↑+O2↑。

他们根据此原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加热、夹持仪器未画出),并分别用Cu(NO3)2和AgNO3进行实验,实验中发现当红棕色气体进入集气瓶后,带火星的木条均能复燃,乙组同学由此得出“NO2能支持燃烧”的结论。

①老师认为上述两个实验中,有一个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你认为该实验中选用的反应物是________,其结论不可靠的原因是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