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最美好的东西》的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90228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下最美好的东西》的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留下最美好的东西》的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留下最美好的东西》的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留下最美好的东西》的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留下最美好的东西》的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留下最美好的东西》的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

《《留下最美好的东西》的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下最美好的东西》的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留下最美好的东西》的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

  1、认知指向:

知道一个毕业生应该给母校留下最美好的东西——美好的思想和行为。

  2、情感指向:

①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人翁感。

  ②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的热情。

  3、行为指向:

能以自己美好的思想和行为热心为集体服务,为学校增添荣誉。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电脑演示:

书中插图,提示:

学校是我们的集体,学校就是

  我们的家,我们爱护校园。

板书:

学校——我们的家

  2、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内容,运用导语引入课文,

  板书:

留下最美好的东西 

学生齐读

  [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在媒体的帮助下,使学生身临其境。

通过回忆已学内容,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增强知识的序列性,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

  

(二)、学文明理

  1、录音播放“李小波给知心姐姐的信”,指导听录音,思考后讨论:

高尔基信中的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读了知心姐姐的信,你觉得我们应该给学校留下什么最美好的东西?

  小结:

  高尔基写信赞扬儿子,他希望儿子一生都能做有益于人民的事都能给别人留下最美好的东西。

  知心姐姐认为,最美好的东西并不是指花钱买来的礼物,而是指同学们应该具有的美好的思想和行为。

  2、学生自读最后两段,讨论:

你打算以怎样的实际行动给学校留下最美好的东西?

从小就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小主人。

我们大家都一样,对不对?

  [听说结合,以思、讨促悟,使文中道理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深化理解

  1、表演小品《最美好的东西》,思考讨论: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2、电脑演示书后“想一想”:

下午,你和同学约好去学校踢足球。

当你几匆匆地赶到学校,见场地已被四年纪的同学占了。

  3、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班有哪些关心学校的具体事例,交流。

  [小品表演,趣味性强,学生爱演爱看,这样便于学生巩固和深化道德认识。

  (四)、辨析导行

  1、电脑演示“说说做做”:

如果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

  ①下了几天雨,校门口坑坑洼洼的,低年纪同学行走很不方便。

  2、电脑演示书后“辨一辨”:

  ②老师选拔你参加县运动会800米跑步比赛。

爸爸妈妈认为训练会影响你学习成绩,不让你参加。

  3、电脑演示故事《邓颖超奶奶》,思考:

什么是最美好的东西?

[以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内悟内化,比教师空洞说教效果明显。

  (五)、总结课文

  同学们,学校是我们的集体,学校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就是学校的主人。

作为学校的主人,一个毕业生应该热心为学校服务,给母校留下美好的思想和行为。

  (六)、教学反思

  1、关注学生的生活和体验,让课堂贴近生活

  如:

表演小品《最美好的东西》课堂中,为了增加彼此间的亲和力,并自然进入新课内容的学习,。

通过关注学生点点滴滴的体验,体现《品德与生活》学科的交际功能。

  2、关注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课堂上,通过设计“说一说、想一想、辨一辨”,创设情境,让学生个性展示。

通过展示,让孩子在不经意间参与到学习中。

在展示过程中,老师相机点拨,突出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明理。

 

  做有礼貌的小客人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做客的基本礼节。

  2.懂得做客有礼貌是尊重主人的表现,能密切主客关系,增进友谊。

  情感:

  从内心尊重主人,愿意做有礼貌的小客人。

  行为:

  做客时做到:

  敲门、问好、不乱动主人的东西,走时说再见。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与上一课均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待客与做客是互相关系着的两个方面,只有主客互相尊重,互相有礼貌,才能密切双方关系,增进友谊。

上一课强调要当好小主人,待客要热情有礼貌,本课以上一课内容为基础,重点进行做客有礼貌的教育。

  本课课文设计了一个小学生李明到同学家去玩的故事,既说明做客的一般礼节,又强调小孩子到别人家做客时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设有四个栏目

  第一个栏目“想一想”,主要起导入作用。

  第二个栏目“说一说”,是对课文内容的归纳和总结。

  第三个栏目“议一议”,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做客有礼貌、懂礼节的意义并有针对性地导行。

  第四个栏目“活动”,目的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做客、待客的礼节,做个有礼貌的小学生。

  教法建议:

  1.教学中,要注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使学生对做客有礼貌的道德意义认识的更加深刻,从而激发学生乐于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的积极性。

  2.教学栏目四“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本地本班的具体情况活动内容。

例如:

有的地区人烟稀少没有条件去别人家做客,教师就可以选择课上演练的方法,现场让学生表演并谈体会,同样可以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八课做有礼貌的小客人

  1.知道学习用品是学习必须用的。

  2.知道学习用品来之不易。

  3.知道应当爱惜学习用品。

  1.产生对学习用品的珍爱之情。

  2.愿意爱惜学习用品。

  1.爱惜学习用品,小心使用,尽力爱护。

  2.对学习用品不故意损坏,不乱仍,不浪费。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做客要懂礼节,并能熟练掌握做客的一般礼节。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做客懂礼节的道德意义。

  教育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招待客人,大家都愿意做一个热情有礼貌的小主人。

你们到过别人家做客吗?

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小客人呢?

(有礼貌的小客人)

  板书课题:

九做有礼貌的小客人

  2.过渡语:

  老师认识一位小朋友,他叫李明,李明就是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二、学文明理:

  1.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述李明的故事。

  讲述内容:

与课文内容一致。

  2.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李明是怎样去同学家做客的。

  3.各小组按李明做客过程的先后顺序进行汇报。

  

(1)学生汇报李明进门时的做法。

  ①教师重新演示课件场景一:

  内容:

李明敲门时情景。

  ②提问:

  李明是怎么做的?

他跟同学这么熟悉为什么还要敲门?

先敲门尊重有礼貌

  ③小结:

  到别人家做客时首先要敲门,得到主人允许后才能进门,这是尊重主人有礼貌的表现。

  

(2)学生汇报李明进屋后的表现。

  ①教师重新演示课件场景二、三、四、五:

问好、跟主人交谈、双手接水杯、道谢……

  ②教师提问:

  李明这么有礼貌,同学会怎么想?

同学的父母又会怎么想?

  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到别人家做客时,对待主人有礼貌会使主人感到你很尊重他们,他们会从心里  欢迎你这样的小客人。

主客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密切,友谊会更深。

关系密切、增进友谊

  (3)学生汇报李明走时的做法。

  ①教师演示课件场景五:

李明同学的妈妈是怎么说的?

为什么这么说?

  ③教师小结:

  像李明这样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客人大家都欢迎。

  三、指导行为

  1.说一说

  ①李明为什么受到周新一家人的欢迎?

  ②你到别人家做客主人欢迎你吗?

为什么?

请举例说说。

  到别人家做客要彬彬有礼,懂得规矩,就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真心欢迎。

  过渡语:

李明是个懂礼貌的小客人,受到了周新一家的欢迎。

可是,小熊却是一个不懂礼貌的小客人,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应如何帮助小熊。

  2.议一议(栏目三中的内容)

  ①教师演示课件:

小熊做客的故事。

  ②学生讨论这样的小客人会受欢迎吗?

  ③学生谈观后感,并帮助小熊改掉不足,使小熊成为有礼貌的小客人。

  ④教师小结:

  到别人家做客不仅要有礼貌,还要大大方方,懂得规矩,确实需要主人家的东西时,一定要得到主人的允许,像小熊这样没有礼貌是不会受到主人的欢迎的,会给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四、全课总结

  学完今天这节课,老师建议大家安排一次到别人家做客的活动,做客时运用做客的礼节,老师相信大家都能成为受人欢迎有礼貌的小客人,一个月以后我们搞一次有礼貌的小客人的汇报活动。

  板书设计:

  九做有礼貌的小客人

  先敲门

  问好、跟主人交谈、双手接水杯、道谢……

  说再见

  尊重有礼貌、关系密切、增进友谊

  探究活动

  活动名称:

争做“有礼貌的小客人”

  活动过程:

  1.在一个月内,自己选择一位同学、好朋友或亲戚,利用节假日去他家做客,做客过程中,按照做客的礼节去做客。

  2.搞一次谈做客体会的座谈会,交流一下有礼貌地做客,主人对你的感觉怎样。

开会时还可以邀请一些家长,请他们谈谈体会,鼓励学生到别人家做客要有礼貌。

  做事有始有终的教学设计

  认知

  知道做事有始有终是有毅力的表现,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

  情感

  1、做什么事情都愿意有始有终地做完。

  2、为学习、做事能坚持到底并获得成功而感到高兴。

  行为

  1、学习、做事有耐心,有坚持性,不半途而废。

  2、努力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教学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勇敢坚毅”德目中“学习、做事有始有终”的要求而设置的。

小学生意志力比较差,学习、做事往往只凭兴趣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

如不从小培养,特别是在中年级这个阶段,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本课主要教育学生从小注意培养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本课课文通过孟母教育孟子做事要有始有终,孟子听了妈妈的话最终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告诉人们做事要有始有终。

  1、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课上可以引入相关的活动。

如:

安排学生剥豆、解线团等使学生体会,要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