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管理规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90169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测试管理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软件测试管理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软件测试管理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软件测试管理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软件测试管理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件测试管理规范文档格式.docx

《软件测试管理规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测试管理规范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软件测试管理规范文档格式.docx

修改

根据原卡友智能的软件测试过程进行修订

1导言

1.1概述

制定本过程与规范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软件测试过程中的软件测试活动,明确软件测试过程中业务单元开发小组的内部测试与测试组之间的系统业务集成测试的关系与区别;

明确软件测试过程中的工作原则与方法。

本规范作为软件测试工作的标准与指南。

1.2目标

测试的正确定义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执行好测试,我们明确以下目标:

1)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2)好的测试方案是极可能发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方案;

3)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1.3适用范围

本规范是对项目软件测试的一份指导性文件,对软件测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测试理论、测试类型、测试方法、测试标准、测试流程以及软件产品开发单位所承担的职责进行总体规范,以有效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

2测试职责

测试职责是指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跟测试工作有关的角色分工,主要包含的角色以及工作职责如下:

♦测试经理:

●负责产品业务需求与测试任务的对接与安排;

●组织和指导测试组长完成项目的测试工作;

●负责测试组内资源的协调和管理;

●定期组织测试的总结和分析;

●负责测试过程中与开发、产品的业务协调和业务确认;

♦测试组长(产品测试负责人):

●分析需求并进行细化可用于执行测试的需求

●制定测试计划

●参与、跟踪测试过程

●统计测试数据

●对测试活动和结果进行分析,撰写测试分析与总结报告

♦测试工程师:

●根据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

●搭建测试环境,准备测试脚本

●执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和缺陷,跟踪缺陷的解决

●执行回归测试

●提交测试数据

♦技术支持工程师:

●环境支持

●版本发布支持

3测试需求分析

首先了解产品或者客户提出的业务需求功能、形成的产品需求,以及本公司对需求的理解及说明,参加需求评审、设计评审。

通过对文档分析,分解各功能模块和功能,为测试用例设计提供数据依据。

反复检查并理解各种信息,与产品或用户交流,理解他们的要求。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1)确定软件提供的主要商业任务,即根据价值确定的需求。

2)对每个商业任务,确定完成该任务所要进行的功能。

3)确定从数据库信息引出的计算结果。

4)对于对时间有要求的交易,确定所要的时间和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数据库大小、机器配置、交易量、以及网络拥挤情况。

5)确定会产生重大意外的压力测试,包括:

内存、硬盘空间、高频度的交易。

6)确定应用需要处理的数据量。

7)确定需要的软件和硬件配置。

通常情况下,不可能对所有可能的配置都测试到,因此要选择最有可能产生问题的情况进行测试,包括:

最低性能的硬件、几个有兼容性问题的软件并存、客户端机器通过最慢的LAN/WANF连接访问服务器。

8)确定其他与应用软件没有直接关系的商业交易。

包括:

♦管理功能,如启动和退出程序

♦配置功能,如设置打印机

♦操作员的爱好,如字体、颜色

♦应用功能,如访问email或者显示时间和日期。

9)确定安装与部署过程,包括定置从哪安装、定制安装、升级安装。

需要的部署物理结构,机器配置等。

10)确定没有隐含在功能测试中的用户界面要求。

大多界面都在功能测试时被测试到。

还有些没有测到,如:

操作与显示的一致性,如使用快捷键等;

界面遵从合理标准,如按钮大小,标签等。

4测试策略

测试策略用于说明某项工作的测试方法与目标。

系统测试策略主要针对系统测试需求确定测试类型及实施的测试方法与技术。

1.采用的测试类型,对于测试案例的设计策略;

2.用于测试评估结果和测试是否完成的标准;

3.对测试策略所述的测试工作存在影响的特殊事项;

4.基于时间、进度、度量的软件测试平衡策略的考虑;

5测试计划

5.1测试进入条件

项目启动后,项目或者产品需求(UI原型)完成并经过评审;

即可启动测试工作;

5.2测试计划

根据测试的种类,测试计划分为功能测试和非功能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旨在说明各测试阶段任务、人员分配、时间安排、测试要点、工作规范等。

测试计划在策略和方法方面说明如何计划、组织和管理测试项目。

测试计划包含足够的信息使测试工程师明白项目需要做什么是如何运作的。

测试计划不包括测试用例的细节和系统功能的详细信息。

测试计划应附有测试功能点矩阵、测试性能点矩阵。

测试计划应在项目组内进行评审。

参与测试计划评审的人员包括:

项目经理、测试组长、开发组长、测试工程师。

6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是为实施测试而向被测试系统提供的输入数据、操作或各种环境设置以及期望结果的一个特定的集合。

解决要测什么、怎么测和如何衡量的问题。

从测试结构上面划分分为黑盒测试、白盒测试2种,他们各自有不同的测试方式,目前本公司只考虑黑盒测试,以下设计方法以黑盒方法为例。

6.1测试用例操作步骤

在设计编写测试用例时,首先要从测试用例库中选择相应功能的测试用例,在原有测试用例的基础上依据系统需求文档对测试用例的进行修改、更新,评审通过后将使用该测试用例测试被测系统。

在测试项目结束后,统计分析所使用过的测试用例,进行分类放到相应的测试用例库中。

为以后测试用例的设计编写提供数据基础。

6.2测试用例选择准则

测试用例的代表性:

能够代表各种合理和不合理的、合法的和非法的、边界和越界的,以及极限的输入数据、操作和环境设置等;

测试结果的可判定性:

即测试执行结果的正确性是可判定的或可评估的;

测试结果的可再现性:

即对同样的测试用例,系统的执行结果应当是相同的。

6.3测试软/硬件环境

根据需求文档提供的内容,与研发沟通确定测试项目所需的软硬件环境,完成对测试项目所需软硬件资源的准备工作,使软硬件资源得到满足。

软件硬件资源的确定需要在项目进入测试之前完成。

完成对软硬件资源的配置后,要进行对测试项目的软硬件环境进行检查,确认对软硬件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6.4测试数据准备

完成对测试项目基本数据的准备操作,包括数据库连接、用户信息、用户角色权限、单位组织等信息和测试相关的测试数据。

7测试执行

7.1项目测试周期

测试项目的测试周期可分为:

单元测试、接收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回归测试、性能测试、配置测试等等。

根据不同项目或产品的特性,可以选型不同的测试周期,但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回归测试是必不可少的,性能测试根据具体产品与项目情况而定。

7.2项目测试启动

软件项目测试活动的正式启动,是在确认软件可测试性后展开的。

软件业务组内的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需要一起完成代码的单元测试并形成《单元测试报告》,单元测试效果通过接收测试验证。

7.3项目测试阶段

测试工程师依据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活动。

测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业务模块组内的单元测试与随测,由业务模块组内的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共同一起完成;

业务组的测试人员主要对业务模块开发组的每天完成的功能进行随测,对已完成功能的核心代码部分完成单元测试(白盒测试);

2.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阶段:

该阶段测试工程师实时提交缺陷,并跟踪缺陷,验证缺陷,直到提交的缺陷被关闭或被保留。

开发人员周期性提交修改过缺陷的新版本,测试工程师在新版本上验证缺陷。

3.回归测试阶段:

在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阶段完成后,产品将进入回归测试阶段。

测试工程师对修改后的产品进行重新功能验证,确保修改的正确性,验证在修改缺陷的同时没有引入新的问题。

回归缺陷是指开发人员标示已修改的缺陷,经测试后发现仍未修改正确,或引入其他缺陷,或在前一个版本中未发现的缺陷,在后一个版本中出现。

4.在测试过程中,测试组长每天下班以前需要花15-30分钟组织开发人员、测试工程师和项目经理对BUG进行REVIEW,由项目经理给出BUG相应的解决时间。

如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则需要在性能测试后,进行一轮回归测试,确保功能的正确性。

7.4项目测试结束

项目测试结束时应达到测试质量目标所规定的标准。

通过评审后结束该项目测试。

7.5测试执行过程绩效考核

为促进开发人员积极主动做好质量工作,对开发人员进行考核。

序号

开发人员考核内容

考核评分标准

1

开发人员提交的首个产品未通过单元测试标准。

待定

2

开发人员无故将【严重】、【非常严重】级别无争议的缺陷延期1天修改。

3

开发人员未能正确修改缺陷,导致状态为【已修改】的缺陷被【重新打开】,测试过程中每天超过1个。

4

开发人员千行缺陷代码率在项目组中排名第一者

5

一个项目中【延迟修改】或【已知问题】的缺陷数超过总缺陷数的10%

8测试变更

当需求变更,功能变化时,产品经理需要通知测试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根据变更情况,评估测试变更所需时间,提出变更风险。

测试组长要修改相应的测试计划,测试工程师要重新设计测试用例并组织完成评审或者经过测试经理的审查。

 

9缺陷管理

9.1缺陷基本属性

缺陷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针对软件产品和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或可能会影响软件产品的质量。

缺陷应该具备以下属性,也就是往缺陷管理库或者缺陷列表中提交的缺陷应该具备以下属性:

属性名称

缺陷标识

标记某个缺陷的一组符号,每个缺陷必须有一个唯一的标识

缺陷类型

根据缺陷的自然属性划分的缺陷种类

缺陷验证程度

因缺陷引起的故障对软件产品的影响程度

缺陷所处的模块或子系统

缺陷分步的模块或子系统

缺陷出现几率

指发现错误的几率

缺陷的重现步骤

详细的缺陷重现步骤

附件

与缺陷相关的附件(截图、附件、用例等)

备注

对缺陷的其他描述

9.2缺陷管理流程

1)提交缺陷

测试工程师将缺陷填写到管理工具中,选择指派人为开发组长或相应的开发人员。

2)分配缺陷

开发人员分别对自己收到的缺陷进行评审。

评审后如果对提交的缺陷有疑问,可以与提交人协商。

对未能达成一致的缺陷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组成员评审。

评审人员可以是项目组人员。

如果缺陷初次分配的开发人员无法修改该缺陷,初次分配的开发人员可以将缺陷再次分配给其他开发人员。

但为避免缺陷被多次分配,项目经理应跟踪3天以上未修改的缺陷。

3)修改缺陷

开发人员对已确认的缺陷进行修改,填写修改记录,修改缺陷状态为“已修改”或其他状态。

4)关闭缺陷

测试工程师对已修改的缺陷进行验证。

如果已修改完成,测试工程师将缺陷状态设置为关闭。

如果没有修改或引起回归问题,将修改缺陷状态为“重新开启”或新增缺陷,由开发工程师继续修改。

5)保留缺陷

对于有争议的缺陷进行,将有项目经理最终决定是否修改。

如果缺陷是由于技术原因、版本原因不能修改,则保留该缺陷。

9.3缺陷分类

1)根据缺陷的定义,将缺陷分为如下列

Ø

文档缺陷:

是指对文档的静态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缺陷。

检查活动包括同行评审、产品审计等。

评审的缺陷要根据被评审对象的类型来确定,被评审的对象包括最终出产物和中间过程产出物,比如需求文档、设计文档、计划、报告、用例等

缺陷分类

描述不完整

文档内容缺失,或文档应该包括的范围没有涵盖

不一致

一致性问题有两类:

一是与源头说明书不一致,比如需求和客户业务需求不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