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三章语言习得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9641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4第三章语言习得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04第三章语言习得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04第三章语言习得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04第三章语言习得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04第三章语言习得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4第三章语言习得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文档格式.docx

《04第三章语言习得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第三章语言习得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4第三章语言习得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文档格式.docx

“学习”和“习得”是两种获得语言的途径,在人们获得语言的过程中相互交叉、相辅相成。

如图所示:

二、习得与学习的不同

(1)习得,特别是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是从本能的要求(生存和交际的需要)开始、与其生理和心理的自然发育、成熟同步进行的过程,儿童是在不知不觉中习得第一语言的,成人的习得对主体来说也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

学习则是主体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所进行的目的性非常明确的活动,除了本身的自觉要求外,还加上教师的督促、考试、竞争等外部因素的作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2)习得一般是在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学习则主要是在课堂环境下进行的,可能有使用该目的的社会环境(学习第二语言),也可能没有(学习外语)。

(3)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方面,集中在语言如何有效地表达思想以及语言所表达的信息上(语言的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语言形式的掌握、语言知识的获得往往是潜意识的;

学习,特别是在传统教学法的影响下,其注意力往往集中于语言的形式方面,有意识地、系统地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语言的意义。

(4)习得的方法,主要靠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没有教学大纲,没有课本,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师;

学习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模仿和练习来理解、掌握和运用语言规则。

(5)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习得的效果一般都比较好,除了有严重生理、心理缺陷者以外,儿童都能习得自己的母语,而且是自然、地道的语言,并同时能形成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

学习相对来说花的时间比较少,但学习的效果是不确定的,学习者可能掌握一定的语言结构,获得一定的语言能力(语音、词汇、语法,听、说、读、写等),但不一定能获得语言交际能力,至于能达到说母语者水平的则为数更少。

简言之,习得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

学习则是有意识的规则的掌握。

二、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

(一)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

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大体上有五个阶段。

1.喃语阶段(半岁至一岁)

这是前语言阶段,即婴儿语音的听辨和发声的准备阶段。

婴儿出生后很快就有听觉反映,一两个月内就能辨别语音和一般声响的区别,能辨别出父母的声音。

婴儿的发声过程从呱呱坠地时开始,几周后由啼哭阶段进入咕咕之声阶段,半岁后进入咿呀学语阶段。

这时也能听懂大人的一些指令如“笑一笑”,“跟爸爸再见”等,与成人有了被动的语言交际。

2.独词句阶段(一岁左右)

这是真正语言表达的开始,幼儿学习用单个词表达意思。

独词句所用的大量的是普通名词或专有名词,还有一部分动词和修饰词。

3.双词句阶段(一岁半以后)

此时,儿童语言迅速发展,出现了由两个词组成的句子。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称为轴心结构,即由轴心词和开放词组成,如:

“要奶”

“要糖”

“要娃娃”

“要妈妈”“要”是轴心词。

4.电报句阶段(两岁至两岁半)

电报句又叫实词句。

在这一阶段儿童突破了双词句,出现了多词句。

但在这一阶段的多词句中只用实词没有虚词,如:

“妈妈鞋鞋”

“宝宝家家”好像电报句式。

这时已开始了由儿童的特殊语法向成人语法的转变。

5.成人句阶段(两岁半到五岁)

儿童进入成人语法阶段,开始有了语法感,语法关系逐渐复杂,功能词开始出现。

到此阶段结束时,儿童第一语言口语的习得过程已完成。

虽然儿童掌握的词汇还不多,但基本语法体系已掌握,能进行一般性的日常语言交际。

儿童不但能表达眼前的事物,也能谈过去、将来,甚至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如讲故事),还能辨别错误的表达方式并加以纠正。

这五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每个阶段也有长有短、因人而异,各阶段甚至可能有交叉。

五岁后,儿童的语言系统和语言运用能力继续发展,迅速扩充词汇量,继续习得一些复杂的语法现象,特别是书面语的能力开始发展。

儿童第一语言能力趋于成熟。

(二)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

1.刺激—反应论

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盛行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不是先天所有而是后天习得的,强调外部条件在第一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

这种行为跟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模式养成习惯而学会的。

婴儿来到世界时像一张白纸,对这个世界、对语言没有任何先天的知识,完全由环境来塑造其行为。

儿童学话就是对环境所给予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开始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如果模仿得比较接近,就从成人那儿得到奖励或赞许,这样他的反应就得到了强化。

由于对这种不断接近的模仿的强化,儿童与成人的说话方式就越来越吻合,并逐步学

会越来越复杂的句子。

为了获得更多的奖励,儿童一次次重复就形成了语言习惯。

对刺激—反应论的评价:

优点:

(1)“模仿”是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事实,也是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方法。

(2)“强化”的作用的确存在,无论表扬还是纠正都会给学生以明确的反馈并加深印象。

(3)要熟练运用一种语言,也必须要形成习惯。

不足:

(1)人们平时所听所说的每句话几乎都是新的,儿童不可能通过模仿学会每一句话。

(2)刺激—反应论不能解释儿童语言行为中的创造性。

例如儿童在语言习得中经常出现一些规则化的现象。

(3)成人并不总是对儿童说出的话语进行强化,母亲不一定对孩子的每句话都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表示。

即使有表示,也常常是针对其内容而不是话语的形式、句子结构等。

(4)单靠刺激—反应,即使能学到一些语言的外部形式,也培养不出语言交际能力。

2.先天论(内在论)

代表人物:

乔姆斯基

认为语言不像行为主义者所说的是“习惯的总和”,而是由抽象规则构成的复杂的体系。

人们习得语言也绝不是单纯的模仿记忆,而是要把这些复杂的规则“内化”,达到自动运用的程度,成为理解和产生语言的基础。

人们的言语行为充满了创造性,需要运用头脑里有限的语言规则系统,来理解和生成无限的句子。

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特殊能力,表现为儿童头脑中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LAD)。

LAD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以待定的参数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又称“普遍语法”。

普遍语法反映了人类语言的共性,它不是指那些具体的语法规则或某种语言的语法,而是存在于人类所有语言的深层结构中的语言中最本质的东西。

另一部分是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对所接触到的实际语言的核心部分进行语言参数的定值。

婴儿大脑中“最初语言状态”就是语言的普遍原则和未定的参数值。

儿童通过连续的、不断积累地给未定参数赋值的过程,逐渐形成儿童对母语的规则系统的认识,也发展了他的语言能力。

对先天论的评价:

优点:

(1)特别强调人类天生具有的语言习得的能力。

把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看成是主动、积极、创造性的过程。

儿童习得的不是一句一句具体的话语而是该语言的规则体系。

能解释:

为什么任何一个发育正常的儿童都能在4-5年内获得母语口语的表达、理解能力;

多数儿童能听懂他们自己还不能表达的语言结构,理解能力大于表达能力;

儿童能说出他们从未听过的句子,造出意义上的全新的句子;

儿童常出现语言规则过度概括。

(2)环境只起到提供具体语言材料、触发语言习得机制工作的作用。

(1)LAD只是一种假说。

(2)LAD不会是普遍语法,儿童一生下来就懂得基本语法关系不可信。

(3)认为语言能力与智力能力没有直接联系,不正确。

(4)对环境的作用估计不够。

3.认知论

认知论的理论基础是发生认识论。

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认知论对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观点是:

(1)儿童头脑中没有神秘的语言习得机制,更不存在普遍语法,但人类有先天的认知机制和认知能力。

(2)认知机制和认识能力与环境相互作用,并向环境学习。

(3)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个体在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达到暂时平衡,不断地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儿童语言习得是建立在儿童认知能力发展基础上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语言的发展。

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先于认知能力的发展。

对认知论的评价:

(1)强调语言是规则系统,语言学习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受规则支配的内在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刺激—反映。

(2)不同意过分强调语言学习能力的特殊性,不同意语言习得机制的说法,认为只有一种先天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先于认知能力的发展,更不能决定认知能力的发展。

(3)认知论可以解释很多语言习得现象,如儿童一开始使用的词汇都是周围的人和事,由近及远;

不同语言的儿童在24个月以前习得的大都是名词,说明儿童首先对事物形成概念,然后才能对事物之间的关系有所认识,才能习得动词。

(1)这一学说不是专门解释儿童语言习得问题的,因此语言习得中的许多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2)语言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只强调认知一方面的因素不全面。

(3)只强调认知能力对语言能力的影响,忽略了语言能力的发展对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

4.语言功能论

代表人物韩礼德。

主要观点:

(1)从语言交际功能角度研究儿童语言的发展。

(2)在成人的语言体系中,语言结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是表达意思的主要手段之一。

(3)儿童习得语言是为了学会如何表达意思,如何用语言做事、进行交际,因此更为重要的是掌握语言的语义体系和语用体系。

(4)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应看做是逐步探索并掌握用语言来表示功能的各种方式的过程。

儿童语言体系首先是有意义体系,语言是由意义体系逐渐发展起来的。

儿童借助成人的语言去表达,由简单到复杂,在交际中儿童语言体系逐渐向成人语言体系接近直到吻合。

对语言功能论的评价:

(1)功能论触及到语言的核心—语言的交际功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说明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

(2)语言功能理论影响到功能法教学流派的形成。

着重阐述儿童对语言意义和功能的掌握,而对语言结构的发展论述不多。

 

综合各家观点,结论如下:

(1)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是先天语言习得能力和后天环境作用的结果,既需要语言规则的内化,又需要通过模仿、操练养成语言习惯。

(2)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其整个认知能力发展的一部分,是与儿童的成长发育过程相适应的。

(3)儿童第一语言习得,既包括语言结构,特别是语法体系的习得,也包括语言功能以及与语言运用相关的文化知识的习得,这几方面是同步进行的。

(4)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是在交际活动中实现的。

三、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概述:

行为主义理论:

对比分析假说

认知理论:

中介语假说、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假说、输入假说、普遍语法假说

社会文化理论:

文化适应假说

(一)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和假说

1.对比分析假说

由拉多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行为主义鼎盛时期提出。

(1)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